分享

野球党练动作,动作不定型不能去比赛?我来唱个反调

 鹩歌 2015-12-17

野球党练动作,动作不定型不能去比赛?我来唱个反调


视频:公园里业余打乒乓球的人们

已经有很多人说野球党练动作,越练越没信心,因为老输。我看了看这里的专业建议都是说动作没练好不要去比赛,理由无非是动作没定型,一打比赛为了跑位,够球,必然变型。可是要是枯燥的苦练,等待着铁树开花,难道不打击积极性么?真的就是野球党转正唯一途径么?我反正不这么看。

再说,所谓动作定型,这个说法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你根本不可能从错误动作直接练成完全正确动作,许多腰腿手重心力量时间上的细节,对着机器苦练就能练出来?我看练个形似是可能的,神似那可不是几个月的问题了。其实有些网友不也经常说:我的动作练的还可以啊,为什么还是不能用。答案比较简单,也比较伤人:你很可能只是练的形似,自以为还可以而已。

我是工科出身的,什么事情都喜欢套用咱工科的一套思路。乒乓球无非是要求速度,力量,旋转,落点。其中这些要点实际上都是一回事情,是身体不同部分的肌肉的发力方式以及发力顺序的组合的结果。从而达到两个目的

野球党练动作,动作不定型不能去比赛?我来唱个反调

1. 发力强度

2. 发力的稳定程度。

所谓不比赛专练动作,以及动作定型,无非是通过大量的练习,确定哪块肌肉该发力,发力的次序与时间,然后稳定整个流程。只要你能通过比赛做到,一样可以完成定型。反正我就这么转过来的。效果还不错。也有专业教练看过。认为我动作很标准。

具体点说,江苏教练徐旋的一些视频非常好,很合适我这种工科的思维方式。大家都知道要蹬腿转腰收小臂,为啥做不好呢?有人说要顶的感觉,有人说要吃住球的感觉,有人说出手前有中蓄力的感觉,等等等等。这些很多都是正确的,可你真听的懂么?徐老师说的很好,他仔细讲解了自由度的问题。我想很多人可能觉得很枯燥吧。但是这个枯燥是必要的,明白了这个枯燥,也许可以省去野球党们整体闭门练功的苦闷。

所以,我大概的通俗的归纳一下。发力是肌肉收缩然后,通过关节来控制发力的方向。人身体各处关节自由度不一样,有的好控制有的难控制,有的肌肉力量大,有的力量小。虽然说把球往前打可以有无数种肌肉控制的方式来完成,但是能做到力量大,又稳定的方式就不多。那么所谓神似,就是你的动作合理了,能做到发力快发力大,发力稳定。

其实你想想,为啥有的动作大家都觉得好看?协调?标准?美?这些词都是什么意思?你能定义一下么?其实人的大脑是可以判断什么样的发力方式合理,稳定,合理的就好看,就美,就协调。也就是说别看你不会做这些动作。可你实际上完全明白什么事好什么是坏,只是你不知道怎么做到而已。

野球党练动作,动作不定型不能去比赛?我来唱个反调

我用我自己的理解总结一下什么是合理的乒乓球动作:

1. 太灵活的东西不好控制,比如手腕,大臂。 用徐老师的话来说就是自由度太高。你就是打台球,也是让你别大臂,手腕乱发力,除非你已经是高手了。

2. 一个部位干一件事情最好,同时干两件事情就不容易稳定。你又要它发力,又要它去控制方向位置的话,就太难了。

3. 发力越小越容易控制,越大越难控制。但这是相对的,也就是说一快肌肉如果最大有10公斤的力量,你让它只用5公斤的力量,那么你可以很好的控制它,但是如果你要它发出10公斤的力量,甚至超额强迫它去发12公斤的力,你的肌肉难免要颤动。

4. 从静止启动需要的力量最大,这个是常识,但是不仅仅是跑动,你的手臂从静止转前挥的动作道理是一样的。

野球党练动作,动作不定型不能去比赛?我来唱个反调

从这些原理上我们来看看乒乓球的技术要练的道理何在呢?

1. 蹬腿 -- 腿部肌肉力量最大, 最适合用来启动,因为启动需要的力量大。很多人习惯抬手打球,因为球速快,你要短时间内把手从静止启动然后加速,你需要的力量非常大。这个力量相对于腿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可对手臂来说太大。那么你强行发力,必然不稳定。

2. 转腰 -- 腰可以把腿力传导到手,同时腰的自由度没有大臂那么高,换句话说,没有大臂灵活,不灵活同时也是“稳定”的代名词。你仔细看,职业的拉球很多用腰来压拍子面,尤其是手的位置不好的时候。同时腰的力量比手大,用腰来控制拍子面可以在更短的时间里更稳定的做到。

3. 大臂 -- 大臂力量比小臂大,但是自由度太高,可以上下左右前后的转动。力量虽然大却不如腰腿,灵活又不如手腕。而且大臂重,不可能像手腕一样快速改变方向,有种鸡肋的感觉。早期日本,欧洲的弧圈大臂是要发力的。可现在为了追求还原速度,以及稳定性。所以基本把这个半调子部位给屏蔽掉了。大臂就别乱动,别添乱子,使用大臂增加的力量,抵不过损失的速度以及稳定性。

4. 小臂 -- 小臂是个好东西,好就好在它“不灵活”。 徐老师视频说的很清楚,它就只能朝一个方向收缩。你以为它可以自由的动,实际上是通过转动大臂跟手腕完成的。如果大臂手腕不动,小臂就完全只能完成收缩这一个动作了。 “非常不灵活”的同时也就意味着“非常稳定”。所以正手动作最后的加速打磨主要是缩小臂来完成。

野球党练动作,动作不定型不能去比赛?我来唱个反调

5. 手腕, 手指 -- 太灵活了。不是高手你别瞎动。你要是高手你也不来看我这帖子是不是。

结合在一起就组成了当今正手动作的基本要素。首先蹬腿,然后转腰把力传导到上肢,把手臂甩起来一点,完成从静止到启动的转变,手臂甩到击球点以后。腿腰小臂同时快速发力,进行加速,完成最后的打磨,这就叫发力集中。也就是说手臂从静止启动的时候,大臂小臂都不要发力,这就是常说的“手要松“。 手的力量不如腿腰,所以你别让手臂又去同时发力又去控制位置,太难。手的任务前期主要是控制方位,被腰腿从静止启动以后,小臂才参与集中发力,这个时候因为挥手击球的路线已经决定了。所以你千万别发力到一半的地方又用手臂去改发力方向。所以击球别一半的时候去抬肘,顶肩什么的。很多初学者怕打不着,触球瞬间老想最后调整一下,反正我是觉得有害无益。你手臂集中发力的那一瞬间已经决定了你打不打的着,成败胜负已分,您就别指望触球的瞬间再去改点什么玩意了。要改变拍子方向,你手松的时候去改。手一拉紧,色子就已经投下去了,买定离手吧。

说了半天,到底跟野球党转正有啥,关系,别着急,我这就进入正题。我觉得转正不应该指望动作一下就定型,任何学习本来就应该是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从错直接变到对,这个不科学。而且光正手这个动作就牵扯到很多快肌肉,很多个关节的共同合作的问题。所以我觉得一个部位一个部位的练更合理。

先从腿开始。不管你以前手什么动作,你先试用腿来启动整个动作。也就是球来了别先伸手,先蹬腿,手上你照原来去做。你会发现你的动作力量更大,发力更块。

然后是腰,用腰带动手。用腰把手甩出去,从而减轻手臂肌肉的负担。看看能不能做到,手臂发力越来越小,而整个动作力量越来越大?

一旦手臂力量减了下了,你看看能不能有意识的限制大臂的的发力来提高稳定性。如果你手臂整体发力减小了,让大臂不动应该不难得。

你大臂不动了,再去练缩小臂。 这就好像徐旋老师说,很多人说不会缩小臂,你可以整个大臂小臂完全不动全靠腰腿打球,你能打好了,顺势一缩小臂就直接练成了。因为小臂没有什么自由度,小臂发力不怎么影响稳定性,但是可以提高力量。

当然以上几个步骤未必是顺序一次性完成,我想你可能是要重复来回螺旋式提高。

如果你发力能做到腿腰臂发力顺畅,发力集中。随便你练正手攻还是正手拉。很快都能完成。到这个时候就该彻底改掉你以前的动作走上正轨了。

正因为你一次只改一样,并不影响你在比赛中体会,甚至,我个人觉得比赛比对着发球机更容易让你体会到每一个环节的作用。而且直接就能提高比赛成绩。你一次腿腰手臂全改了。然后说你不会打球了。那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么。而且,你确定你一次全改了就改的一定对么?你对腿力,腰力,手力,以及他们之间的配合有足够的理解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