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车改不适症:谁惯坏了这等人模人样的官员?

 祝冀馆藏 2015-12-17

官员应当明白一个基本的事实:广大人民群众没有用过公车,更没有车补。

官员应当明白另一个基本的事实:在国外发达国家,各级领导干部也基本不会使用公车,同样没有车补。

官员又应当明白再一个基本的事实:中国的官员实在太多了点,有许多官位实际是可以裁减的。

车改的基本思路就是有严重问题的。按厅级、处级、科级、科员或更多层级发车补,有的人成天呆在办公室就可以了,有的人确实需要经常出门,明显不合理。有的厅局级官员未必比科级与科员出差多,但厅官的车补从几个省公布的情况看,达到1950元,科员却是500元,相差4倍的样子。而现在底层劳工,一个月的收入也就两三千元而已。官员之间相互比较,可曾想过你们与社会普通民众如何相对照?

车补,中央定了个标准,但各省制定的政策却厅局级官员往最高处套。公布出来的15省全部“顶格”,处级基本取中位数。科级及以下那就对不住了,低于上限要求。按理说官越大,思想觉悟越高,应当做出表率。但实际却是相反。

被保留的公车,不管是保留30%还是50%,背后仍是庞大的数字。有些机关原来大手大脚,购置的车比较多。你减掉他50%,其实可能就是减掉的原来就闲置的车而已。加拿大公务车只配备给部长、国务部长、国务秘书、副部长和其他有资格的高级官员。“其他有资格配备公务车的高级官员”,指的是在政府中的全职职位类别不低于DM2级别,或者担任机构中的最高首脑及副职。包括财政部、国防部、司法部、情报安全局和航天局等所有政府部门都不得例外。也即少数政府官员外,一般官员无法享受公车,也无车补概念。瑞典政府只给首相官邸配备专车,大臣要办公事时才能享受公车服务。整个瑞典政府仅有5名司机与12辆公车是专为首相与大臣们提供公务用车服务。若遇大型外事访问等公务活动,那就到社会上租车。新加坡更绝,连部长也没有专车和交通补贴。

中国可以宽容一些,但应当出台这样的规定:地市政府只配3辆车,县市政府只配2辆车,乡镇只配1辆车。这样子规定,已经比国外宽限多了。除公安等外,工商、卫生、质检、城管等机构需要公务车怎么办?只能使用自行车、电单车和摩托车。对他们来说,这已经足够了。你开着大车、小车跑去执法,阵势很大,但可以肯定99.99%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必要。

公务车顽症问题没有那么复杂,四招即可治理:

其一,除限定可以公务用车外,取消任何劳什子车补。官员工资原本远高于普通民众,公车享受原本不应当有的,一步到位,统统统统取消,大家可以看看有多少官员因此而辞职。

其二,确需出差的,以机关所在地半径划定出车补助标准。15公里以外公干,按公众乘坐公交车或地铁标准补助,不要分什么级别,统一标准。15公里以内,公共交通可以解决问题,不花多少钱,哪里需要什么交通补贴?

其三,公车私用、蹭用下属机构(企业)及民企车辆,一律视作贪污受贿。事实这也是一种贪腐行为。

其四,公车使用和官员出差补助账目向社会全公开。如发现做假账,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即时免职,主要做假账直接责任人,法律特别规定判无期徒刑。

公务车顽症之所以成为顽症,就是官员们把长期的陋习当作基本福利与习惯。类似这样的行为与潜规则,还让许多官员与各机关互相攀比,你有的,我也要有,还要比你的更讲排场。这使得三公消费中,公车消费成为一个越来越庞大的数字。广大官员习惯不与普通民众一起去搭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也就不注意关注公共交通建设。普通民众的艰难与疾苦,在出行问题上他们也可以视而不见,漠不关心。

车改变成复杂的难题,还要按官员的级别大小确定车补标准,同时抗拒心理很大,各单位想方设法多保留公务用车,说到底还是官员思想觉悟不高。不知什么原因,各级党委、党组、党支部那么努力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和反“四风”活动是那么深入,却还是很难提高许多官员的思想觉悟、政治境界和道德情操。因此,老航认为除了思想教育工作仍须加强外,还当在制度建设上多下功夫,有针对性地上硬手段,才能帮助官员去除私心杂念,努力做一个比一般民众思想觉悟高一些,比落后、腐朽的西方国家官员更有社会正气和正能量的好官员。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就发现走路上班、骑车上班是非常正常的事。江苏副省长徐鸣平时上班都是步行的,双休日出门也都是搭公交车、地铁,感觉也挺好的。噢,英国也在卡梅伦当首相后进行了一次车改。英国政府曾为各部门大臣和部长配备的公车有78辆。车改后,英国24个部级政府机构只配有13辆公车,每个部门最多只有1辆专属公车,外交部、国防部、卫生部、能源与气候变化部等部门取消了所有部门专属公车。英国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都是骑自行车下班。美国是车上的国家,民众一般都有车,多数部长、国会议员或是州长,上下班大都开私人汽车,只有参加公务活动时才可以用公车。在西方国家,官员步行、骑自行、乘公交车、挤地铁都不是什么新闻。相反的,有官员就是使用私家车摆谱也会惹得一身蚁。有这样一则故事:2013年2月,当时担任威尔士事务大臣的戴维·琼斯被媒体拍到乘坐他的捷豹专车,从办公室到唐宁街10号参加内阁会议,两地相距不过百米。这引起轩然大波,当时舆论指责其“懒惰”“无耻”,工党对手甚至给其起了“捷豹琼斯”的诨名。

这一轮车改,竟然还改出了官员“车改不适症”。拿到大笔车补还喊不方便、不舒服,觉得从此丢了面子。天哪,这是些什么人哪?是谁惯坏了这些人模人样的中国官员呢?

“扫一扫”欢迎关注航亿苇微信公众号:poem1962,更多珍藏送给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