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P2P网贷专家教你如何辨别投资风险!

 刚柔互用 2015-12-17

   金融行业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犹如打开了的潘多拉盒子,光彩芬芳,但最终出来的是天使还是魔鬼?围观者众多。

  P2P投资平台鱼龙混杂,据统计,11月30日全国累计上线P2P平台3598家,其中1078家出问题,出事率高达30%!不可否认,有值得投资的平台,他们确实有着严密的风险保障措施,能够确保自己跟投资人的资金安全,并取得相对较高的收益。但也有投资陷阱,经营管理层没有足够的风险意识,导致平台大范围逾期违约,更甚者,有的平台以高息为诱饵,集资后消失!在网贷平台野蛮生长背景下,投资人如何炼就一双火眼金睛,识别出风险平台,给资金避险,并创造收益?本文将以行内人士的视角作出一些分析,以供投资人借鉴。

1

判断点一:投资回报率


  高收益伴随着的是高风险,毋庸置疑。原因很简单:财务健康的良性企业不会接受高成本的资金。而财务出现问题的企业,会铤而走险借高息资金周转。换位思考,假如你是企业的负责人,当你企业的回报率只有15%至20%的时候(现在很多企业的真实回报率还没达到这个水平),你会不会借超过这个成本的资金?我想答案是:当企业运转正常时,不会。但当企业运转出现问题,财务出现危机时,铤而走险,会!企业借高息资金周转,犹如吸了毒品的人,是戒不掉,停不下的。借钱给这类企业,风险系数极高。网贷平台的投资收益率高于12%,甚至是高于10%的,借款人实际拿到钱的成本在15%至24%,这类平台是相对较危险的。

2

判断点二:【标的金额】


  金融行业规避风险有个通用办法,既:小而分散。国家成立普惠金融部,并将P2P网贷纳入普惠金融部管理,是行动在鼓励民间规范的小额信贷。但现在很多平台上的标的,动辄大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大额贷款的审批是非常复杂的工程,银行对大额贷款设定了非常严格的准入与批复条件,金额达到一定数量甚至要上报总行审批,审批的流程横跨几个部门,审批的时间多达几个月。相比于现在的很多网贷平台,批复大额贷款太随意,几天就推出一个大额项目,这其中蕴含着极高的风险。


3

判断点三:【标的期限】


  做企业的人都知道,现金流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现金流断裂之时即是企业倒闭之日。企业的经营有一定的周期,正常企业的资金周转同样也有一定的周期。从设备投入到产生收益,从项目开始到项目结束,动辄几年时间。而即使是企业短期周转,时间至少也要半年以上。银行根据贷款期限的不同将贷款分为短期贷款(贷款期限在1年及以下)与长期贷款(贷款期限在1年以上)。短期贷款只能用于短期周转,如果短期贷款用于长期投资,那就是短贷长投,有风险。(有人说,银行也是吸收短期存款放长期贷款。这里要解释一下,银行经营中最大的风险是挤兑风险,挤兑就源自因为短期存款放长期贷款。但银行面临着监管部门非常严格的监管和各项重要指标的时时监控,存款准备金,存贷比,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等,并且银行有庞大的客群,相对较安全。)而纵观现今网贷平台,很多期限都是一个月,两个月,甚至几天时间(所谓的天标)!试问,正常企业拿这几天的钱,有何用?有几种可能性是合理的,如贷款到期还后再贷,或应收款延期几天但资金着急付出。综上:除了少数几种情况,标的期限低于6个月是不合理的,风险系数高,投资人应擦亮眼睛。


4

判断点四:【担保方式】


  很多投资人有一个误区,认为有房产来做抵押担保的借款一定是安全的。而事实情况恰恰相反。做个换位思考,如果你要用钱,你有一套房子能做抵押,你会找谁借钱?当然是银行抵押借款!银行服务好,利率低。你为什么要放着银行不找而选择较高利息的网贷平台?原因只有一个,你无法通过银行的审批。为什么?那原因就很多了,可能你信用记录不好,可能你借款用途不对,可能你涉及诉讼。总之,银行觉得你不是好客户,贷款到期后你可能无法还钱,所以即便你有房子抵押,银行照样不借钱给你。而网贷平台刚好接住了这类客户。给这类客户贷款,你就必须做好处置房产的准备。但依现在国内房产拍卖的相关法律,处置房产动辄两三年。(附文有笔者亲历的一次房产处置经历,可供参考)处置期内,要么投资人耐心的等,要么平台垫付,如果平台不垫付,投资者将蒙受损失,但如果平台垫付的话,平台经营风险立马飙升,随时可能出现风险。


  另外,有的平台号称上市公司担保,请记住,这是一个误区。上市公司的担保有严格的流程,且需要向证监会披露。平台可能有上市公司的股东背景,但依现行的法律,子公司出事,母公司是不必承担连带责任的。所以,有上市公司背景的平台,并不是上市公司担保。同理,有国企背景的平台,同样并不是意味着国企来担保你的债权。投资人还请务必擦亮眼睛。

  借贷,有一定比例的逾期与不良是合理的。银行有如此严密的风控,如此完善的抵押物,尚且有0.5%的不良率,而民间金融平台,风控能力不如银行,客户质量不如银行,如何能确保无不良?俗话说,常在河边走,没有不湿鞋。但只能湿足,不能湿身。



说了这么多,什么项目才是好项目呢?笔者认为:

1

借款人财务健康,有稳定的现金流,有稳定的收入用于偿还借款。俗称第一还款来源。(重申一下,这类客户不会接受高利率资金)

2

当借款人经营收入出现问题时,有后备收入用于还款。即抵押物或担保人。俗称第二还款来源。有良好的抵押担保的项目,安全系数自然更高。

3

贷款人(或网贷平台)快速处置资产的能力。即当借款人出现问题,贷款人能否快速将抵押物收回并变现的能力。

4

在满足了前三条的情况下,又能给出相对较高的投资回报率。



总结一下:

  投资是门艺术,金融的核心是信用与风险。选择投资平台绝不能只看收益,更重要的是要选择可靠、安全的平台。

  网络是个好东西,电子商务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它直接把工厂与消费者连接起来,没有(或减少)了中间环节,节约下来的中间费用一部分给了工厂,一部分给了消费者。网贷同理,它把投资人与用款人直接相连,把吃差价的中间商(银行)剔除了,投资人、借款人两头受益。


作者:海豚金服阿牛 互联网金融网专栏 授权互联网金融网发布!



附文:

  笔者有一次通过法院处置房产的经历,在这里供大家参考借鉴:


法院流程:

  立案=>送达立案信息=>开庭=>出判决=>送达判决结果=>被告上诉=>基层法院移交上级法院=>上级法院受理=>送达上诉信息=>二审开庭=>出判决=>送达判决结果=>判决生效=>执行立案=>协助法院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法院评估是否可以执行=>确认执行=>选择评估与拍卖公司=>拍卖=>收到执行款,出分配裁定=>无异议后分配,如有异议需另一个执行法院再出分配裁定=>无异议后分配,如还有异议,需开庭审理如何分配=>出裁定=>分配。

判案过程:

  2011年立案,因借款人消失无法送达,登报公告送达(公告期90天),立案至开庭耗时6个月,1个月后一审判决,判决结果同样需要公告(90天),判决后被告上诉,案件须移交中院审理,致此距立案已经历时1年。整个移交过程历时半年,状态都是:基层法院已移交,但中院尚未收到!半年后中院受理,被告依旧毫无音讯,开庭同样需要公告送达,二审开庭,裁决结果维持原判,再将判决结果公告送达。此时距立案已经过去2年零3个月!二审判决后,进入执行阶段。我们协助执行法院收集借款人财产线索,借款人名下有一套房产,只有一套!为保障被告生存权利,法院拒绝拍卖单套住房!经过近6个月的协商沟通,法院最终同意拍卖。临拍卖前,突然有案外人提出执行异议,原因是借款人在借款之前已将房产转卖他人。执行法院随即中止执行,待执行异议之诉判决后方可继续执行。执行异议之诉耗时半年,结果是:驳回案外人诉求。判决后拍卖才继续。待法院选定拍卖公司,距立案已经过去整整3年半时间!因该房产位置较偏,一拍流拍,一个月后二拍成交,法院收到钱后,出分配裁定,此时距选定拍卖公司时相差半年,距立案相差4年时间!法院分配有一定顺序,最优先为清算费用,即评估费,拍卖费等,其次是工人工资,再其次是国家税收,再下来才是抵押权。整笔案件,历时4年多,但最终还是无法全额偿付。

由此可见,房产抵押项目并不可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