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个杂家

 阅读与探究 2015-12-18
陈培瑞
  记得十年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刚拉开序幕的时候,许多学术界的浪漫之人热衷于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设计角色。例如,要求教师做教育教学特别是新课改的探求者,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导者,做与同事及学生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合作者,做经常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的自省者,做不断“充电”的学习者,做知识广博,研究能力强,富有教学智慧、教学个性的教育者。做到这“六者”,对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讲,其要求已经够高了。许多人想做到“一者”、“两者”,也够他们努力一阵子了。但在“六者”之上又迅速升级,诸如,让中小学教师做什么“学者型”教师啦,做“专家型”教师啦,做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啦。许多人为教师设计形象,犹如化妆师为京剧演员设计脸谱和行头,生、净、旦、末、丑,一应俱全,臻于完美。十多年过去了,笔者寻寻觅觅,大声呼喊:“‘学者型’、‘专家型’教师,你们在哪里?”却基本上无人应答。是教师不努力吗?非也。原因是有些人对教师的角色设计太“超标”了,教师根本做不到。
  思前想后,斟酌再三,我觉得对中小学教师来讲,还是当个杂家好。
  说起杂家,我也无法给它下个确切的定义,只是在脑海里浮出了一串应该称之为杂家的名字。西汉名臣东方朔不仅谙熟治国之道,还懂得阴阳八卦。他做事荒诞,谈吐诙谐,动作滑稽,被演艺界尊为相声鼻祖。唐朝王维不仅写的诗好,在作画、弹奏方面也相当有功力,他的画有传世之作。宋徽宗赵佶,琴、棋、书、画颇为精通。他独创的“瘦金体”在书法史上独树一帜,他的画作乃国宝级文物,每一幅都价值连城。郭沫若不仅是社会活动家,更是大诗人、大剧作家、大考古学家、大书法家、大鉴赏家。他是中国现代诗的奠基人,也是新时代考古学的开拓者。
  从上述典型事例中,我嗅出了一些关于杂家的味道。杂家者,“杂”也,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才艺。杂家者,“家”也,具有多方面的造诣。
  杂家,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讲,其要求应当放低一些。不要求他们成“家”,要求他们做到“杂”就可以了。做一名称职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应当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我从现实中观察到好多例子。有位小学语文教师画一手漂亮的简笔画,她给低年级学生授课,可以在黑板上随手把课文意境勾画出来,大大增强了授课的直观性、形象性。有些老师酷爱音律、书法,吹拉弹唱,写写画画,样样都能。他们教唐诗宋词,经常伴以古筝、琵琶的深沉悠扬之声,格外令人发思古之幽情。有些数理教师,颇有文学和文字功底。他们上课,理性思维里杂糅着形象思维,时常把抽象的东西表述得通俗易懂。
  知识和学科是相通的,从事知识和学科教学的老师们也应当将其沟通起来。通,方能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通,则视野狭窄,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如何做个杂家?我的体会是:读写结合,以写促读,以读促写。
  关于读,我的体会是,不必太在意读什么,关键是怎样读。为充实自己而读,为解决问题而读,为兴趣而读,都无不可。最好是边读边悟,边悟边写。比如,我读《五千年演义》就写了一批古体诗词。其中的一首《昭君出塞》为:“宝马香车出宫门,一缕红巾系众心。百官庆幸不出塞,黎民喜眉不从军。天子割爱嫁宫女,心忧佳丽出宫门。单于千里来迎亲,轻掀盖头貌惊魂。黑心歪笔毛延寿,反助青史颂美人。可怜无助女儿身,孤身独挡擎天任。漠北塞外六合春,洒下多少离人泪。万夫不敌琵琶音,英雄拜倒石榴裙。”
  关于写,我的体会是,熟读书不如烂笔头。我不太在意写什么,什么都写。做课题,写论文,写散文,写诗歌,写杂文,写曲艺。近年来,我在报刊上发表了许多杂文、散文及曲艺。《山东教育报》2010年8月2日《杏坛》用半版的篇幅发表了我写的山东快书《安德海命丧济南府》。对此,有些小学的曲艺爱好者进行了排练、演出。我对不同场域的不同感受,往往在不经意间用我最顺手的方式呈现出来,而且经常在呈现方式方面互相“串门儿”,把诗歌写成了散文,把散文写成了杂文,把论文写成了散文。我觉得,人的思想和情感是很复杂的,喜、怒、哀、乐付诸文字,或诗歌,或散文,或杂文,只是相对而言,很难泾渭分明,犹如喜、怒、哀、乐之间很难分得清一样。
  许多人称我杂家,我可不敢当,我只承认在做学问和写作方面是一个“杂人”。苦乐年华,笔墨生涯,人生经历,志趣爱好,价值追求,人生感悟,尽显其“杂”。杂七杂八,写吾之感,抒吾之情,发吾之见,说吾之话,立吾之言,得其所哉,不亦乐乎。
  吾今老矣,愿向同仁进言献策:“做个杂家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