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郑州大学(外一首教师之歌) | 刘福智

 紫雨轩书院2017 2020-09-10

 


散文专栏 


我的郑州大学
刘福智
 
高中毕业之后,我的大学梦破灭了。1968年2月,我进入郑州铁路局印刷厂成为一名学徒工。三年之后,成为二级工。然后,再一级一级地升上去,不知何时能成为八级工。当时我想,我这一辈子将要伴随着纸张的流动和机器的轰鸣,像我的师傅一样,渐渐老去。
没有想到,1977年12月,国家恢复了从1966年停止的高考。全国历年积累起来的高中毕业生中有570万人参加高考,我第一次走进了冬季的考场。我是全国录取的27万名考生中的一个。1978年3月,我无比兴奋地走进了春天的郑州大学的校园。我很庆幸,我遇到了一个新时代,它使我竟然重温了大学梦。我耳边喧响的,由轰鸣的机器声变成了朗朗的读书声。
在报考志愿的时候,我有点犹豫:是考文科,还是考理科?因为我同时爱好文学和数学。在10年的务工生涯中,我发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而中学6年,我的数学成绩极佳,在数学竞赛中多次获奖。我有点拿不定主意。后来,我选择了文科。因为文科要考的4门是:语文、数学、历史、地理;而理科要考的4门是: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我对历史和地理非常熟悉,我用不着复习就能轻松应试。而物理和化学,我已经丢弃了10几年,重新拾起已经不易。
共和国历史上又一个“第一次”:全国大学的新学年第一次是由春天开始的----1978年的春天!
那是一个多么新鲜的春天!教师扬眉吐气,弟子勤学好问,知识大比拼代替了革命大批判。
那是一个多么奇特的春天!入学新生的年龄差距竟是如此之大,有的竟是叔侄,有的却是师生。
那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春天!风和日丽,鸟语花香。
我幸福地坐在宽敞的教室里,我幸福地奔走在温馨的校园里,我迎来了一个幸福的新时代!

我和我的学友们深知所获得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我们像一块块干燥的海绵,拼命地吸取知识的乳汁,我们似乎不会放弃任何一丁点儿时间。
开学之前,我们就准备笔记本,有几门功课,就准备几个本子。上课时精心地记笔记,生怕落下老师所讲的内容。直到如今,我还保留着大学时代的几十本笔记本,那是我的财富,也是我勤奋学习的见证。
早饭之前,我们总是提前来到教室,用书包或者笔记本抢占第一排的座位。因为这里离老师最近,既看得清,又听得清。这里似乎是战场的制高点。
课间,我和许多同学走向讲台,向老师询问听课时不明白的问题。一个学生,既要“勤学”,又要“好问”,而不能积累问题。孔夫子曰“不耻下问”,吾等则要“不耻上问”。
下午,我们则认真完成作业,到运动场进行体育锻炼。
晚间,则勤奋阅读。入学第一天,院长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个小册子,封面上的6个字是“四年必读书目”,列出了文学、史学、哲学几百种图书。4年间我拼命地阅读,也没有读完。但我确实读了许多书,除此之外,我还超越文科,阅读自然科学的许多书籍:数理化,天地生……
夜晚就寝之前,躺在床上,许多人还在背诵英语单词,往往是在喃喃自语中进入梦乡……
那时,一周6个工作日,即便到了周日,也没有人虚抛光阴,1977级学生——我们,是那么勤奋与刻苦,令人动容!
大学4年,除了听课和读书之外,我勤奋地进行文学创作,我写了许多诗歌、散文、杂文、随笔、以至于曲本、剧本……并且在多家文学刊物上发表。大学三年级,我开始诗词创作,先从五绝、七绝写起,而后写五律、七律。诗词,这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我要求自己:不仅能读,还要会写。
如今,我的诗词作品已有900余首,准备挑选300首,出版诗词选集。此前,我已出版了白话诗选,出版论著9本,发表的各种文体2000余篇,总字数达1000万字。
我们绝不是那样——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我们有着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郊游,象棋比赛,体育竞赛,诗歌朗诵会,主题辩论会,文娱晚会……在我4年的学习生活中,曾经3次登上校园舞台,第一次表演剧作家沙叶新的话剧《约会》,第二次表演剧作家宋之的(姓名)的话剧《群猴》,第三次演出京剧折子戏《秋江》。至今,我找出那时的剧照,还抚摸再三,回味无穷。
我们有着勤俭朴实的作风。谁也不会在吃穿上攀比,而只在学习上争先。
晚饭时,两个馒头还剩下四分之一,我也舍不得丢掉,用一张纸包起来,等到下了晚自习时吃下。
有一天吃面条,吃到一半,突然从面条的间隙中浮上来一只苍蝇。如果是今天一个小姑娘见到此景,肯定会“哇”地一声,摔掉碗落荒而逃,在十几米之外哇哇地呕吐。而我,则不慌不忙,把碗稍稍倾斜一下,让那只苍蝇顺着面条汤流下,接着,若无其事地把剩余的面条吃完。我所损失的,只不过是那点面条汤而已。我还调侃地对身旁的同学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事后,我确实没有因为那只苍蝇而生病。


4年的大学生活,紧张而充实,它是我人生中的一次“充电”,为我其后的教师生涯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我随后留校任教,给学生讲《写作学》。我的优势在于自己长期的写作实践和丰富的写作成果。我几乎尝试了几乎所有文体,发表了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曲本、诗词、歌曲、随笔、杂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调查报告、广告词、广告文本、学术论文等等在内的几乎所有的文体。其中,我自己作词作曲的歌曲先后3次获奖。原先,只有小说没有写过,因为我认为我不会编故事。后来,要求我讲小说写作,于是,我63岁开始写小说。其实,这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难,我自己就有许多故事,一旦动手,似乎就收不住,如今,我已写了几十篇小说,而且已经发表多篇。
我的人生经历相对简单:10年务工,4年求学,26年从教。到今天,我在郑州大学已经度过了40个春秋,我的一生中的相当一部分时间与郑州大学相关联,我和她一道前进,虽然我一天天地苍老,而她,却越来越年青,越来越动人!
啊,我的郑州大学!东方的朝日,西天的晚霞,共同靓丽;阳春的樱花,仲秋的枫叶,一样动人。碧湖中,映出拱桥的倒影;蓝天下,播洒花圃的异香。听不烦喜鹊在枝头吟唱,看不够天鹅在湖面漫游。啊,我的郑州大学,你美轮美奂,我要伴你终生。
我想用我的一首蝶恋花结束这篇文章:
蝶恋花﹒郑州大学之夜
荷似玉雕邻墨叶,漠漠清塘,侧耳听鱼跃。林木朦胧闻夜鹊,高天渐上白白月。 湖面平平如映雪,湖畔悄悄,丝柳行行列。波映花洲兼水榭,睡鸽入梦咕咕悦。
 

教师之歌

 
教师这个名字
不容玷污
她有着
水晶般的纯洁
教师这个名字
不容冷落
她有着
火焰般的热烈
教师这个名字
就是灯塔
航行时
警示黑暗的威胁
教师这个名字
就是火炬
探索中
走在奋斗的前列
教师
就是光明的使者
意味着
与黑暗无缘
教师
就是文明的使者
意味着
同愚昧决裂
教师
就是良知的代名词
意味着
与无耻决裂
教师
就是温情的同义语
意味着
与冷漠断绝
孔夫子的
过人之处
不是他的
运动王公
而是他的
三千弟子的
雄才大略
苏东坡的
得意之作
不是他的
大江东去
而是他的
苏门四学士的
壮怀激烈
作为教师
蔡元培
他才思如潮
作为教师
李大钊
他信念如铁
作为教师
朱自清
他清高似雪
作为教师
闻一多
他激情似血
都德的《最后一课》
张扬的是
法兰西
光彩夺目的大写
鲁迅的三味书屋
诉说的是
大中华
蜗步牛行的岁月
一名教师
他所占领的
不是三尺讲台
而是民族文化的
百里城阙
一名教师
他所拥有的
不是一门专业
而是人类文化的
无边境界
那么
教师
才因此而成为
国之栋梁
人之

刘福智简介: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撰写、发表诗歌、散文、小说、剧本、诗词、杂文、报告文学、学术论文等文体2000余篇,出版诗集、文集、学术专著20部。获奖数10项。作词作曲的歌曲8首。


刘福智文集链接

七律九首:宅家诗1-9诗 

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华!

仍在痛哭,我的武汉! 

七律 宅家诗 10-33首 

七律 宅家诗34--60二十六首 

七律 宅家诗 61-80 首 

七律 宅家诗81--100 首 

书——我的儿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