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继续吹” 来源: 拓维法讯 九年师徒
他是我大学毕业后进入法院的第一个直接领导,也是我的师傅。20多年前,我们一批五个大学生毕业分配到中院。在下庭前的几个月,在政治部帮忙打杂。政治部当年还叫政治处,曲老当时是政治处副处长,30多岁,留着一撇小胡子,写的一笔好毛笔字,我记得每天下班前必定拿出几张报纸写上几笔。当时,全市法院招录一批司法警察,我们这几个大学生每个人分到一个小组,跟着政治部干部去这些拟招录的司法警察原单位政审,三人一组,每人骑一部自行车,在大街小巷穿梭。我问政治部的另一位同事,为什么曲处长叫曲老?他哈哈大笑,你没看他留一撇小胡子吗?我们也跟着叫曲老了。
和他在一起,让我见识了行政法官的胆识。我们曾经直接作出裁定责令上海公安机关释放被非法收容教育的人员,作出裁定冻结插手经济纠纷扣押企业合法财产的公安边防机关的帐户。这些事,现在的法院和法官们都是匪夷所思。话说回来,那个时候的司法环境确实比现在好,当年一个监察机关当被告的案件,省监察厅的副厅长曾亲自来法院说是要向我一个助理审判员汇报情况。当年福建省的一个地方性法规和国务院行政法规冲突,我们判决适用上位法,省人大有关领导向我们拍桌子,我作为书记员如实记录下曲老如何在省人大的压力下不改初衷。后来,我看到了河南洛阳的一个法官在判决中不适用河南省地方性法规《河南省种子条例》而被免职的报道,一股凉意从后背窜上来。
十五年后的饭局
从外人看来,曲老确实像不食人间烟火。我在法院期间,除了同事间的聚餐,他没有参加过当事人的宴请。我的婚礼他也没有参加,当年着实让我郁闷了一阵子。而且拒绝用手机,前两年从民二庭庭长调任审管办主任后,才有了第一部手机。最近又喜欢上了手机摄影,我常在朋友圈里看他的手机摄影作品。到退休前,每天仍骑自行车上班。所以,他的很多手机作品都是上班路上的风景。我们每天都在这座城市里穿梭忙碌,却忽略了我们身边的美景。
十五年前,我从法院辞职后,想请他吃顿饭。他告诉我,我现在是律师了,以后不是同事了,要等退休才能吃。当时以为是句玩笑话,没想到真让我等了十五年! 昨天,他用一则朋友圈的消息,向三十多年的法官生涯告别。我用一顿迟到15年的晚餐,迎接他的退休生活。他告诉我,他已经买了一套电动木工工具,准备重拾木工手艺。 几年前,我曾经在美国芝加哥与一位70多岁的老法官交流,他告诉我,美国法官可以不退休,除非你自己愿意。我看到曲老的微信,在他脱下法袍,放下法槌的时刻,不知他是怎么想的。对他个人而言,是不是一个华丽的转身。我们这个浮躁的时代,仍有很多默默的坚守者。师傅,留给我的不是背影。法律人的传承就是这样形成的,至少,对于我是这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