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德的咏兰诗

 老刘tdrhg 2015-12-18
 朱德的咏兰诗    兰花是我国人民最喜爱的传统名花之一,具有美女似的纯洁,君子似的风范,勇士似的气概。历代文人吟咏兰花的诗歌代不绝传,佳作如林,美不胜收。

   朱德元帅一生酷爱兰花,视其为“国宝”。无论是在狼烟四起的井冈山,还是在庄重严整的北京城,抑或是在春意盎然的南国花都,兰花始终伴随着朱德栉风沐雨,同甘共苦。他曾把自己培育的兰花名品赠送给北京中山公园、成都杜甫草堂等单位,让国人共同分享。他养兰,咏兰,留下诸多诗文名篇,从1959年至1964年,朱德写下了近40首咏兰的诗词。这些诗词,大都即兴而作,不事修饰,情真意切,老幼皆懂。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961年秋,朱德趁庐山会议的间隙,到仙人洞采兰,曾题下七绝一首:                       
       仙人洞下产兰花,

                            觅得还依小道家。
                            采上新名三五棵,

                            洞前小憩看红霞。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961年深秋,朱德曾赋《咏兰》一首,描写自己在辛勤劳作中获得的乐趣:                           

                            幽兰奕奕待冬开,

                            绿叶青葱映画台。
                            初放红英珠露坠,

                            香盈十步出庭来。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961年3月3日朱德到广州视察,在越秀公园看见百花盛开,其中有许多兰花,即兴作诗一首:                           

                            越秀公园花木林,

                            百花齐放各争春。
                            唯有兰花香正好,

                           一时名贵五羊城。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稍后,他在四川彭县采兰后,为了歌颂辛勤采兰人的功绩,赋《鹤荫曲》词一首:
                            觅得彭县名山住,

                            知心同志问村父。

                            披荆斩棘乐访君,

                            哪里管得风和雨。

                          求佳种“奋战”四天,

                            果然满载归去。

                            闻捷报喜煞大家,

                           京都分栽百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962年,新年伊始,朱德参观北京中山公园的兰展后,赋诗三首,其中一首云:

                            幽兰吐秀乔林下,

                            仍自盘根众草旁。
                            纵使无人见欣赏,

                            依然得地自含芳。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962年春,朱德在《杭州杂咏》中曾吟五绝一首,记下了他同身边人员一起植兰的趣事:
 

                            春日学栽兰,

                            大家都喜欢。
                            诸君亲动手,

                            每人栽三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963年1月,他在海南岛尖峰岭采兰后,又写下七绝一首,以表达喜悦心情:

                            尖峰岭上产幽兰,

                            古木林中朽树边。
                            多费专家勤采掇,

                            新种移出任人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成都的杜甫草堂,名木不少,自从朱德赠送了名种兰花以后,园内植兰渐多。1963年,朱德再赴草堂,兴致盎然,赋有《草堂春兴》10余首。其中咏兰的一首,思古颂兰,堪称绝唱:

                            幽兰出谷弱袅袅,

                            移到草堂愿折腰。
                            通道芳姿不解意,

                            陪同工部发新条。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963年4月20日,朱德回到四川,在考察之余曾登上峨眉山的石笋峰采兰,采得佳种后,当晚即乘兴写下了《鹦鹉曲·石笋峰采兰》一词:

                            峨眉山上随缘住,

                            石笋幽谷作仙父。

                            松竹友朋常照映,

                            同受雾云风雨。

                          达人知遇来访寻,

                            志愿随君前去。

                            若得供献作国香,

                            不朽芳名留处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964年2月,面对解冻绽放的春兰,朱德托物言志,寄寓深情,写下了一首《春兰》诗:
 

                            东方解冻发新芽,

                            芳蕊迎春见物华。
                            浅淡梳妆原国色,

                            清芳谁得胜兰花。

朱德的咏兰诗

     对井冈山的幽兰朱德元帅更是情有独钟。解放后第一次故地重游时,他停车崖岭拜访兰花,在山林深处采得一株,爱不释手,随即吟诵。诗中巧用寻香万重不辞远,反衬出井冈幽兰之珍贵,因为这里的兰花浸润过革命者的鲜血。

                           冈山上产幽兰,

                            乔木林中共草蟠;

                            漫道林深知遇少,

                            寻芳万里几回看。

     朱德元帅为兰花而写下的诗句很多,充分表达了他对兰花的热爱,也留给后人一段段难以忘怀的佳话。戎马一生的朱德,正像他栽培的兰花一样,不朽芳名留处处,永远绿遍中华大地,永远香留人民心中。

                                              (图片来自网络)

朱德的咏兰诗

朱德的咏兰诗

朱德与陈毅在种兰花

 

朱德的咏兰诗

                       朱德和兰农在一起


朱德的咏兰诗
朱德的咏兰诗

朱德的咏兰诗  
 
朱德的咏兰诗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