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杂谈】——【验案赏析】除湿活血通络治滑膜炎

 紫荆88 2015-12-18


  【患者】高某,男,28岁。初诊,2012421日。

  【主诉:右侧膝关节肿痛1周。患者为出租车司机,夜间驾车劳累,休息不好喝冷饮过多,诱发膝关节疼痛,在医院门诊抽取黄色积液20毫升,疼痛稍减轻。刻下症:右侧膝关节肿胀,疼痛烧灼感,右膝盖不能弯曲。舌质红,苔白腻而厚,脉弦滑。X光拍片显示:膝关节滑膜炎,关节腔积液。

  【诊断:右侧膝关节滑膜炎,关节腔积液。

  【中医辨证属于湿热瘀滞,瘀血阻络。

  【治则:祛风除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四妙散、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

  【处方:苍术10g,黄柏10g,川牛膝10g,炒薏米30g,地龙15g,桂枝10g,白芍10g,知母20g,马钱子1个(油炸),丹参20g,鸡血藤20g,汉防己10g,黄芪20,甘草6g,生姜6g,大枣4枚。7剂。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服用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饮食。药渣可以加入白酒、陈醋各10毫升,加热外敷关节。

  【二诊2012430日。服药后关节肿胀疼痛减轻,积液消失。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缓。证属脾虚湿盛,上方加党参、白术、茯苓各15克益气健脾,以绝湿患。以次方加减服用月余病情痊愈。

  【按语

  骨关节滑膜炎是由于关节运动受力不均匀所致关节扭伤,滑膜组织充血水肿,炎性渗出分泌液引起关节腔积液,腔内压力增高,受炎症因子刺激,关节红肿疼痛,肿胀积液,发热及全身不适的急性滑膜炎表现。西医采用抽液,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曲安奈德、维生素、利多卡因等对症治疗,但仅能维持一时之需,不能完全治愈病情。中医采用除湿活血通络法治疗滑膜炎,从根本上消除了致病因子,同时中医辨证施治,在祛邪的同时还要兼顾到扶正固本,防止病情复发,具有长远意义。

  关节滑膜炎属于中医之痹症范畴。《内经》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中医认为滑膜炎是由于外力使经脉损伤,气血不畅,加至风寒湿之邪,侵袭关节经络,痹阻经脉,沉积关节腔内形成积液。湿性下注,从阳化热,湿热瘀滞则关节发热肿胀,拘挛抽搐,关节活动受限;从阴化寒,寒湿凝固,则关节疼痛青紫,四肢不温,浑身沉重。《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云:若素受风寒湿气,再遇跌打损伤,瘀血凝结,肿硬筋翻,足不能直行。《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笔者认为正气亏虚,体质虚弱是发病之根本,湿热瘀滞,气血痹阻是本病之主要发病原因,以清热除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本病之主要治则。笔者临诊常以四妙散、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获效良多。用于治疗滑膜炎、膝关节炎急性损伤初期,湿热下注,瘀血内阻者,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者。

  方义诠释

  方中苍术、炒薏米、汉防己、黄芪除湿健脾,利水消肿;黄柏、知母清热燥湿;川牛膝、地龙、丹参、鸡血藤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为桂枝汤调和营卫,养血通络;马钱子油炸,苦寒,通络止痛,散结消肿,善治风湿顽痹,跌扑损伤,痈疽肿痛 ;黄芪、丹参、党参、白术、茯苓益气活血,扶正固本。

  外敷药渣可乘药力直达病所,温经散寒,化瘀通络,消肿止痛,改善微循环,减轻组织水肿,促进炎症吸收,有利于滑膜炎关节损伤的修复。

  临床加减】关节红肿疼痛可加金银花、连翘以清热解毒;肿胀灼热,局部青紫者属瘀血内阻,加制乳香、制没药、红花、当归活血化瘀;关节疼痛明显,局部肿胀有积液,畏寒怕冷加麻黄、干姜、炒白术温阳散寒,祛瘀止痛;风湿活动者加羌活、独活、秦艽、威灵仙祛风除湿;腰痛膝软,加狗脊、桑寄生、杜仲、鹿角胶补肾强筋。滑膜炎除上述药物治疗外,还要积极休息,防止滑膜再次创伤,加重炎症。

  注:本文发表在20141219日《中国中医药报》。原创作者:展文国)



编审:彭家大小姐

版面编辑:静待花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