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火锅,不中国

 昵称2530266 2015-12-18


她,闻着香,看着美

时而火辣,时而淡雅

她为你一个人服务

也被一群人分享

不是让你满面潮红口干舌燥

就是让你大汗淋漓爽到尖叫

事后还会让你身上有她的香水味

出卖你犯下的罪

她就是

火锅

(?·??·?)??


无火锅,不中国

▼▼▼


● 古董羹 在古代火锅叫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的咕咚声得名。那时的吃货们想吃火锅还得用鼎!但不管是一万多年前的陶鼎还是商周的铜鼎都器大具高,煮上一鼎就能喂饱整个屯儿的人,后来礼制建立,不同的等级有不同的套餐,于是出现了供几人或单人使用的小鼎,吃货们亲切的称它为:鼎鼎~

● 火锅隔板的艺术 魏文帝曹丕在鼎鼎中嵌入隔板,形成5个独立区域,取名五熟釜,每格加不同的汤料,一锅能尝遍5种味道!

● 古人的花样吃法 到了南宋,煮火锅的单一技法被打破,有了涮,将肉切成薄片,烫熟了蘸酱吃。从此下至黎民百姓,上至皇亲国戚都酷爱涮火锅~乾隆爷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不光自己爱吃,还要推广大家一起吃,只要举办千叟宴就会用1500多个涮肉火锅慰劳5千多位离休老职工。这估计是史上最权威的免费代言人了。

● 火锅南北派 重庆长江一带的船家们流行用麻辣十足的汤煮下水,不但物美价廉还驱寒,成了船家经典美食,后来经历滩上—担上—摊上的发展,明国十年,重庆有了第一家毛肚火锅店:白乐天。从此以重庆火锅,四川火锅,潮汕火锅为代表的南派三锅与涮肉火锅,肥牛火锅,肥羊火锅为主的北派三锅带着一帮兄弟以长江为界,各自发展。现如今南北两派三十多个分舵,品种不一,口味齐全:重庆火锅麻辣醇香,羊肉涮锅风味别致,菊花暖锅清新淡雅,海鲜火锅食而不腻,还有酸汤鱼火锅,串串火锅,白肉火锅,狗肉火锅,粥底火锅,菌菇火锅,三鲜火锅,八声火锅,澳门豆捞,一品锅等等!连吃一个月都不带重样的!



● 注意姿势 在吃的姿势上,派别不同,画风也不同,重庆四川叠凳子吃,广州打边炉站着吃,筷子老长,吃个火锅跟耍杂技一样。在东北,招待客人摆放讲究前飞禽后走兽,左涮鱼右放虾,四周轻撒菜花以示尊敬。当然对待不速之客,他们会把大肉丸放在走兽前,将你比作球,后面来一脚,整个火锅就是一个大写的滚~字~而遇到嗜辣成性的巴蜀人,一旦他们对你说“好吧,就吃鸳鸯锅吧。”那你们基本就友尽啦!



● 各有所爱 在口味的选择上,虽然能吃的都涮,能涮的都吃,但北京更喜肥牛,河南独爱羊肉,云南倾心菌菇,四川钟情鹅肠,湖南人最重口,爱涮猪脑,重庆则是毛肚鸭肠都不嫌多,吃完一锅再一锅。

● 重在会吃 但作为天朝的吃货,不仅要能吃爱吃还要会吃,吃出内涵吃出高度。涮火锅按照入锅时间长短分为,汆,涮,煮三种,分别对应不同的食材,肉片蔬菜易老,涮,内脏鳝鱼带虫,煮,而毛肚鸭肠讲究汆,筷子力度不送不紧,10秒之内捞出方能Q爽弹牙。因此民间流传着毛肚汆七上八下,鸭肠滚上三下三的手法。所以你涮的每一片毛肚,吃的每一种火锅都不是简单的毛肚和火锅,而是历史是文化是传承。



虽然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火锅的名字不同,味道各异,但吃火锅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各奔东西的人,能有理由聚到一起。在寒冷孤独的冬日,在久别重逢的夜里,无论回家,还是下馆,只要一口锅,一盆火,一群好友,一家人,聚在一起,蒸腾的热气,翻滚的汤底。


千言万语,都在锅里


今日互动话题

什么是你吃火锅必须要点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