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然歌》浅释 甄轩-焦老

 紫音散人 2015-12-18
《天然歌》浅释

       李老生前曾作七言律诗《天然歌》一首。诗词内容涵盖广泛,涉及易、道、医诸方面,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衍生奥秘,对真气运行学说的渊源及真气运行锻炼所达到的境界作出了高度概括。现就自己的肤浅理解做一诠释,不妥之处,恳望同修斧正。
      诗词全文为:静极生动法自然,动极复静固本元;万缘并作达极致,物竞萌发辟地天;天垂象兮地成形,生生不息大德全;古代圣哲宣正义,留传人世保天年。
      全诗的第一、二句是纲,也是真气运行锻炼所达到的境界。
      首句“静极生动法自然”,李老的真气运行理法源自祖国医学经典,其锻炼过程充分反映了阴阳互根、动静相育、体用并存的动态平衡或动力守恒原理。
      动与静,是宇宙万物运动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有动就有静,有静必然有动,静是相对的,动是绝对的,静是动的基础,动是静的力量表现。静极生动,动极复静,动静相育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我们锻炼真气运行所遵循的规律。真气运行锻炼是顺应人体生理及自然大道,用特定的方法,调整人体气血阴阳,从后天入手寻先天之源,重在化育元精、元气、元神,使其充沛。真气顺着人体自身之气血经络流通网络,以培补的先天精气神来濡养、完善和升华后天的形体躯骸,最终使身躯升华为先天的生命系统,达到“脱胎换骨”,“后天返先天”。
      真气运行锻炼到一定程度,由于元神力量加强,控制了机体的一些不符合生理的妄动,静境出现,窈冥恍惚、神气合一,而静极生动,化生先天之精气神,最终实现自身生命巨系统的升华。当神气合一之时,鼻息微微,若存若无,自觉遍体通调,处处春光,则内不见身心,外不见世界,形成寂然不动忘我入道的境界,进而使身体内气机活跃,生发新的生命动力,获得常人所得不到的生命信息。
      第二句“动极复静固本元”,锻炼真气运行,生发生命动力,如此坚持不懈,锻炼中由动再复归于静,叫做归根复命。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就能“固本守元”,恢复先天的生理机制。真气旺盛地循经运行,大脑安静下来,心息相依,浑然无知,寂静之中自生妙境。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无不归结到大道这一根源(真性)上来。如此静极生动,动极复静,让真气公允地沐浴每一个细胞,才能保全整个身体的健康,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人们只有遵此大道而行,生命才会长久,且终身没有危害。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有云:“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特别强调致虚守静的功夫。他主张人们应当用虚寂沉静的境界,去面对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在他看来,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从生长到死亡、再生长到再死亡,生生不息,循环往复以至于无穷,都遵循着这个运动规律。老子希望人们能够了解、认识这个规律,并且把它应用到社会生活之中。在这里,他提出“归根”、“复命”的概念,主张回归到一切存在的根源,这里是完全虚静的状态,是一切存在的本性。   
      用真气运行锻炼简要总结第一、二句,就是我们锻炼真气运行,培养真气,使真气从“无”到“有”,待人体自身的先天真阳集聚至一定量时,会突然产生真阳发动之体内,叫做“一阳来复”,也称为“天人合发”,静极生动,昭昭然然,灵光一现。这一整个过程,亦称“进阳火”,是静极生动的生理机制。有此一动,产生的力量就会贯通任督,运行不止,如日月围绕地球转动,周而复始,无穷无尽。然万物动极而复静,此时的静,锻炼者归于混沌寂然,感觉不到丝毫动力,一切如初。这就是动极复静,亦称“退阴符”。唯如此,才会真正体悟到入静的乐趣,知晓“一切有为法具有虚幻”的实相。李老对此称之为“有生无”,为“性功”的开始,接下去就是“有无相生通真路”了。
      第三、四句“万缘并作达极致,物竞萌发辟地天”,宇宙自然的生成源自混元一气,经冲和而分出天地阴阳。由于天地交泰,阴阳和合,产生了万物,才有了活泼泼一派生机。正如《周易》所说:“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生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阴阳始分,天地始判,万缘(万物)因阴阳而竞相萌发。人是阴阳交感的产物,天地人三才都要遵循这个自然规律。
      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有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世间一切原本都是空虚而宁静的,万物也因此而能够在其中生长。所以要追寻万物的本质,必须恢复其最原始的虚静状态。万物的生长虽蓬勃而复杂,其实生命都是由无到有,由有再到无,最后回复到根源。根源都是最虚静的,虚静是生命的本质,这种生命的本质也是自然的常道。只有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遭到危险。真气运行的锻炼,就是使人们在虚静的状态下,一步步接近自然,返还自然。
      第五、六句“天垂象兮地成形,生生不息大德全”,《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变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耀纬虚,五行丽地。”天垂象,即有日月星三宝,地成形,即有水火风三宝,人与天地相应,也有精气神三宝。 人类的繁衍昌盛是社会历史中最具代表性的辉煌一页。人为万物之灵,善体天地之情,代行天地之道,“参天地之化育”(《礼记·中庸》),和天地万物一样,更好地发育生长。所以天地人被称之为“三才”。《黄帝内经》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的生命活动和大自然规律无不相合,天人一体,息息相关。
      人要效法天地之道,长生久视,生生不息。效法什么?我们再看《黄帝内经》所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积阳为天,积阴为地”。轻清上升为天为阳,重浊下降为地为阴。阳化气,阴成形。阳为天,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须天阳下降,地阴上升,天地交泰,再生后天混元真气,后天混元一气发挥其能量作用衍生万物,并代代相传,繁衍不息。宇宙万物得到了生命能量,在自己适宜的环境里生长发育,生成形形色色的生命体。这个变化过程,即老子 “道法自然”的演变过程。
      人生之初,是在阴阳媾合产生先天真一之气时,得一则生。待到后天(包括胚胎、哺乳、独立生活)的各个阶段,又都需要后天真气的补充而化化无穷。如后天真气供应不足,或消耗过多,生命能量匮乏,则生命不能继续,失一而死。如果能使人体心肾相交、水火互济、阴阳和合、五行顺理、五气朝元则真气充足而生命力旺盛,健康长寿,终必返朴归真,就可以完成人生来去之始终。
    《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等“至道”是治人事天的坟典,理论涉及宇宙万物,内容博大精深。伏羲作易画八卦,以示阴阳流通演变生生不息的宇宙观;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自然观,都说明混元一气为天(大宇宙)人(小宇宙)生生不息的根本;《内经》“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人天一体的整体观,真气作为自然赋予的生命能量,也体现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黄帝内经》提出遵循宇宙万事万物规律,凡是对人体真气益者受之,损者避之,养生则寿的“道生”法则,就是生生不息的“大德”所在。
      所谓“生生为大德”来源于《易》,“生”就是宇宙价值。“生生不息”就是天地之大德。《论语·颜渊》也说:“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地有载物之厚。”《 道德经》有“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之谓。就是说万物怀抱着天,背负着地,阴和阳的和谐就化生万物。阴阳二气,化生万物,化的重点就是“生”,“生”就意味生命的存在形式,是宇宙的根本状态。真气运行理法就是遵循这样的宇宙观、自然观、人生观而形成的学术理论体系,并指导人们以此而践行。  
      第七、八句“古代圣哲宣正义,留传人世保天年”,真气运行理法源自医学,但也囊括了道释儒各家各派养生文化的精华。我们知道,中国有三大传统文化支柱,道、释、儒,源远流长,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数千年历史长河之中,砥柱中流,都起到了莫大的作用。道家文化屹立至今,对社会的和谐功不可没。《周易》讲:“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就是让人们不违大道。从伏羲画卦到黄帝体道、老子讲道,针对的都是宇宙的一种属性,昭示着中华文化的一种始源,也体现着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
      自然界的能量,整体是道,人也是宇宙间的。老子讲,“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也是宇宙间“四大”之一。芸芸众生,道有多大能量,人也就有多大能量,功能属性都在,道与人的本性应该是一致的,所谓人之初,性本善。之所以不一致,相去甚远,只不过是“性相近而习相远”了。
      老子以身证天,以天验人,他的中心思想就是“道法自然”四字。道是自然无为的,道是原则,法是效法。17世纪德国有一个大科学家,他认为世界上有很多事没有办法去解释,只有中国老子所讲的“道法自然”,才接近事物的真理,人法地、地法天就准确地体现了这个道理。
      什么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简单讲就是“天地人和”,人与自然合为一体,符合大道自然。人生长于天地之间,下立足于“地”,上敬奉于“天”。人为万物之灵,故人代表万物。人因有私情私欲,气量小,不容丝毫异己,故时有祸福之遭遇。大地深厚宽广,公而无私,任何事物无不承载。故人需取法大地宽广深厚公而无私的胸怀,方可长久。“人法地”就是此意。大地虽承载及长生万物,但因地势有高低及软硬,故有沧桑之无常。因之,大地应取法天道无所不覆的容量,效法天道运行万物、永健而不衰竭的功能。“地法天”正指此而言。天道运行虽然如此,但还有四时变更、寒暑交替之无常。是故天应取法大道虚无清静的真一体性,因为“道”在运化群生这一运动中,没有任何主观、意气、感情、私心等人为因素。“天法道,道法自然”正指此而言。
     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人源于天地,是天地的派生物,所以天地之道就是人生之道。《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上的日月星辰在不断运行,这就是“天行健”的意思。君子效法天,要像天那样不断运行,不断努力。土地的地势就是厚广,可以承载万物,君子取法地,要积累道德,方能承担事业。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要人们效法天地,在学、行各方面不断去努力。古代不少学者,能深刻体认这种精神并自觉加以践履,如孔子,自述“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有一次在河边对学生们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是激励他们效法自然,珍惜时光,努力进取。
      古代圣哲们所总结出的这些“证道大义”,是我们时时不可离开的“大道”。真气运行之法就是一步步符合天道,符合自然,颐养天年的不二法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