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讹传讹、断章取义被人误解的名言和俗语_晋京民之子

 九乾 2015-12-19
以讹传讹、断章取义被人误解的名言和俗语
以下整理了以讹传讹、断章取义或者被人误解的名言和俗语,本人没有考证,权做参考.
1、以德报怨
 原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
  人们通常理解的“以德报怨”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孔老夫子教我们,别人欺负你了,你要忍,打掉牙往肚里咽,别人来欺负你,你反而应该对他更好,要用你的爱心去感化他,用你的胸怀去感动他。
但事实上,我们都被某个断章取义的孔子FANS给玩了一把!当时的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孔子的一个弟子问:师傅,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说了,你以德抱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报怨”,拿起板砖飞他!看!就因为被人故意省略了一句话,刚烈如火的孔老夫子一下就被扭曲成了现在这个温婉的受气包形象。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原句:。“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秦伯》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是说,国家统治人民,指使驱赶他们去做事就行了,不要让他们明白他们在做什么。这句话在现在看来,很明显就是封建统治阶级几千年来一直在玩弄的愚民权术,但同时,这样的一条愚民之术,真是孔子这位致力于教化人民的教育家的本意吗?
 我们知道,在春秋时代的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后人要研读那时侯的文章,便要再经过一个“句断”的过程,即根据上下文意思自己在句子的适当地方加上标点和停顿,这样才能得出一句句意通顺而连贯的话。
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很容易得出这句话正确的分句方法:“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的整句话就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老百姓掌握了诗礼乐,有发展前途,就让他们自由发挥;否则,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
3、无毒不丈夫
原句: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民间谚语联对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句话绝对是中国众多以讹传讹的话中最搞笑的例子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