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我行我素教语文》的答问

 江山携手 2015-12-19

 

关于《我行我素教语文》的答问

 

关于《我行我素教语文》的答问

 

    记者:王老师,我知道你一直在追求“深度语文”,能不能和我们说说何为“深度语文”?   

    王开东:深度语文绝不是为深度而深度,只是对当前语文教学肤浅化的一种矫正,是相对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深度”,我们主张深入浅出。

 

    记者:深度语文有什么样的追求和价值取向?

    王开东:深度语文强调“诗与思”在语文中的重要地位,主张“径由思抵达诗”;当存在的意义不断涌现,一切都会豁然开朗。

 

     记者:深度表现在哪些方面?王老师能否详细说说。

    王开东:在具体的教育诉求中,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深入的目标解读。语文课从本质上看无疑是“立人”之课,语文课的目的就在于“人”:解放人,充实人,提升人;深度语文希图在内涵上、品质上、思维上和审美上有更多追求。

    第二,深层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种结构重建,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集中体现,应由浅入深、由低向高。深度语文具有鲜明的“我”的色彩,希图打通世界、作者、文本和读者之间的关联,把“我和它”转化为“我和你”,文本与我何干,从生活中来,向生命里去。

    第三,深厚的语言习得。深度语文将语言视为存在的惟一实体,积极引导学生涵咏语言文字,通过替换、删减、变形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体味文本的言外之意,感受母语的独特魅力。

    第四,深切的情感体验。通过语言唯一存在的载体,入境入情,感悟文本背后的情感激荡。深刻的情感体验也是“深度”的题中之旨。

    第五,深刻的思维训练。没有思维训练,没有智力挑战,语文就会滑向肤浅和平庸,最终就会味同嚼蜡。保持深刻的思维训练,就是保持对语文的新鲜度,挑战性。

    第六,深远的人文关怀。语文不仅是一种符号系统,更是民族精神、智慧和文化的结晶。语文教育原本就应该在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上,培养起学生浩淼宽广的精神视界,远大辉煌的文化理想,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并从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体验自己,丰富自己,体验到做人的快乐,并进而树立一种最充盈的幸福和最宽广的精神自由。

 

    记者:这本课堂专著为何取名《我行我素教语文》?

     王开东:哈哈,让您见笑了。这本书本来想取名《深度语文2》,但最后还是改名了。从《非常语文课堂》到《深度语文》,再到《我行我素教语文》,我一直在求变;但追求语文教学的内涵和底蕴,探究文本的意识和无意识,剖析作品的内在结构和母题,这样的本质追求没有变。认定的东西就一定要走下去,“我行我素”算是我的一个标签吧。

 

    记者:《我行我素教语文》与您以往的课堂专著相比,有哪些明显的不同和特色?

    王开东:以往的我,可能还会重视一点形式,这一次极为朴素。《我行我素教语文》最大的特点,就是一课一种教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包括教法背后理论依据是什么,支撑是什么,都毫不含糊。价值澄清理论说得好,你澄清了,选择了,实践了,你就坚定了。我们必须要明明白白的教书。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下一步,王老师您想往哪里去?

    王开东:一直以来,我有一个梦想。精选东西方20篇经典作品,认真备课,精心打磨,帮助学生构建起东西方文化的基本认知和框架。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学生到了大学,还是有知识没文化。如果做到这一点,人生也就无悔了。

 

 

                               我行我素教语文

 

自序:教育,就是一场相遇

 

第一辑:课堂现场

 

一、诗歌

1.经历诗人的创作

——《蝶恋花》课堂实录

2.寻找诗歌的张力

——《错误》课堂教学实录

3.追究典故的意象之美

——《京口北固亭怀古》课堂实录

二、小说

1.把意料之外变为情理之中

——《一个人的遭遇》课堂实录

2.关键是要能用问题串联

——《一个人的遭遇》课堂实录

3.何妨用互文性文本围魏救赵

——《药》课堂实录

三、散文

1.用鱼骨法梳理文本

——《寒风吹彻》课堂实录

2.读者可以让文本更进一步

——《今生今世的证据》课堂实录

3.重要的还是要知人论世

——《老王》课堂实录

四、文言文

1.文字、文学、文化的研究型学习

——《鸿门宴》课堂实录

五、作文

口头作文:作文一种可能的革命

1.生命美丽一如蝉蜕

2.危机是一种宿命

3.生命水知道

六、绘本

1.从文本内容转向文本表达

——《活了100万次的猫》课堂实录

七、阅读

1.重要的不是结果,是方法

——《学会概括》课堂实录

八、单元教学

1.少年心事当拿云

——苏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专题备教述评

2.与清风舞,共明月醉

——苏教版必修一《像山那样思考》专题备教策略

 

第二辑:课堂评场

 

1.我们今天这样教语文

——兼谈好课的几个特点

2.优质课应该有怎样的面孔

——点评江苏省优质课一等奖刘宏伟的《赤壁怀古》

3.语文课,为何如此失魂落魄

——“全国第六届聚焦课堂”活动听课随感

4.重要的是灵魂在场

——第十三届沪浙皖苏“新语文圆桌论坛”听课随感

5.玫瑰的担当和主题教学的演变

——听窦桂梅的《三打白骨精》

6.万里写入胸怀间

——听黄厚江先生的《蜀道难》

7.三个馒头引发的闹剧

——对王荣生教授文本解读的一点异议

8.香消于风起雨后

——读董一菲老师的《采薇》

 

第三辑:文本解读

1.深度阅读

——文本解读的六个境界

2.苏格拉底之死和多元解读之生

——苏格拉底之死的几种解读

3.越王勾践的五宗罪

——《勾践灭吴》解读

4.明朝散发弄扁舟
——《渔父》解读

5.原来你也在这里

——《长亭送别》《罗密欧和朱丽叶》解读

6.遥远的绝响

——阮籍之哭解读

7.当死亡突然来临

——电影《九死》解读

8.人啊,认识你自己

—— “斯芬克斯之谜”解读

9.岂有柔情似旧时

——《氓》解读

10.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从崔莺莺的长亭嘱托看中国的弃妇文化

11.彩笔新题断肠句

——《青玉案·横塘路》解读 

12.金猴奋起千钧棒

——《大闹天宫》解读

13.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人间词话》的一种解读

14.此曲只应天上有

——《红楼梦》片段解读

15.未知生,焉知死

——由《兰亭集序》说开去

16.剑气箫心两未残

——从《病梅馆记》看龚自珍的思想 

17.边缘人物的胸中丘壑

——《廉颇蔺相如列传》的一种读法

18.为君谈笑净胡沙

——《烛之武退秦师》解读

19.祥林嫂的呐喊和鲁迅的彷徨

——《祝福》解读

20.也谈小说做法

——被监护人情结

21.背叛抵制生命之轻

——读《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22.寻找被流放的安宁

  ——读加缪的《鼠疫》

 

 (《我行我素教语文》,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各大书店和当当网、卓越网都均有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