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绝代绝品 ——宋代“五大名窑”珍瓷赏析

 天宇楼33 2015-12-19



宋瓷以单色釉的高度发展著称,其色调之优雅,无与伦比。官窑系统的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全为单色釉,且除定窑外,其它四个窑均为青瓷,极少有纹饰,完全器型和釉色为表现形式,追求色泽莹润,清素淡雅,宁静含蓄,纯净细腻的审美趋向,强调哲学性的内在之美,注重精神至上。

1、汝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因宋金战乱而失传,传世馆藏品仅有68余件。汝瓷胎质细腻,以名贵玛瑙入釉,色泽莹润如同美玉,器表呈蝉翼纹般细小开片,在胎与釉结合处微现红晕。其主要特征是:玛瑙釉、香灰胎、“蟹爪纹”。









2、官窑

官窑有北宋和南宋之分,胎色呈浅灰、深灰、灰黑或紫黑等,不少足边及口沿釉薄处呈紫褐色,有“紫口铁足”之称。官窑瓷器釉厚如凝脂,釉面莹润如玉,光泽柔和。釉面有粉青、翠青、灰青、米黄等多种,釉面有疏密不同纹片常出现缩釉点(棕眼)等现象。









3、哥窑

哥窑器物胎色有黑色、深灰色、浅灰色等多种,胎质细腻,其中有部分器足边及口沿釉薄处可见深色胎,也有“紫口铁足”特征。制作工艺精湛,装烧方法采用支钉支烧或垫烧,一些盘炉器物的足底或器物内陆有支烧痕。釉色以青灰、米黄为多,釉质肥润,釉面有细碎的片纹,纹分两种,一种开较大的黑色片纹,另一种是在黑色片纹中又开细小的黄色片纹,俗称“金丝铁线”,是哥窑器物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4、钧窑

钧瓷以釉色窑变见长,素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正因“窑变”是人力不可控制的,没有一模一样颜色的钧瓷。才有“钧瓷无对,窑变无双”特点。宋代官窑钧瓷胎骨坚实,胎体厚重,胎色多呈羊肝色,也有呈灰和深灰色的胎。不少钧瓷也有“紫口铁足”特征。









5、定窑

定瓷胎薄釉薄,胎细釉细。定窑在制胎工艺中,待胎半干时,有用竹丝刷子旋修胚胎这道工序,因此在胎面上就留有一些“竹丝刷痕”。釉面常有垂釉的现象,因此,有了“泪釉”、“泪痕”或“蜡泪痕”,这些特征成了鉴定定窑的依据。定窑以装饰见长,其刻花奔逸,印花典雅,辅助以剔花、堆花。定窑以白色为多,之外有红、黑、紫、绿诸色。










(图文来源:收藏家俱乐部 版权属原作者)


分享好文章,传递正能量。尊重作者原创。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作者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时,欢迎广大藏友投稿分享您的原创好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