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 读 《愚 公 移 山》

 玉阳山人LZK 2015-12-21

再 读 《愚 公 移 山》

                                  ---解析夷陵交通“甘当铺路石、愿为新愚公”核心价值观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 妇孺皆知; 愚公移山的精神,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1945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一段讲话 ,将这个寓言故事上升为一种民族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并把它作为自力更生改造和建设新中国的精神法宝。6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再读<<愚公移山>>, 重温愚公精神,仍有一种历久弥新的感觉。 

  一、愚公移山的历史文化背景 

  《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故事发生在河南省济源市。济源是一座具有四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 夏朝曾在这里建都。济源境内的王屋山为道教圣地,传说中的女娲就在这里抟土造人、炼石补天。愚公移山的故事记录于《列子·汤问》一书。列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所著《列子》以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的形式,阐述道家思想。《汤问》是《列子》八篇中的第五篇,主要内容是以商汤和夏革问答的形式,从探讨世间万物有无始终、天地有无尽头开始,讲述了诸多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就是其中之一。大概因为道教在中国算不上主流文化的原因,愚公移山的故事也就几乎沉睡在故纸堆里面,在中国历史上并无多大影响力。

  愚公移山的故事被重新发掘出来是20世纪初时候的事,这与列子写出这个故事的时代相差了两千多年。1918年,  傅斯年在《新潮》杂志上发表了著名的《人生问题发端》一文,首先提出了“愚公移山论”。在这篇宏文中,傅斯年批判了达生观、出世观、物质主义等观念,讲了很多人生的道理。达生观即人生观,出世观即精神和肉体均进入世俗社会之义。为了不用许多话来做解释就能让人明白,他就把《列子·汤问》中《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完整地截取出来,用《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故事来代表他的思想,并把他的思想、他的观念称为“愚公移山论”。

    “愚公移山论”到底是什么?傅斯年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他超越了《愚公移山》寓言的相对性,把关注的目光放到“为公”、“民众”和“努力”三个方面。为公思想、民众意识、群众力量、努力精神,构成了傅斯年先生“愚公移山论”的核心。

  傅斯年的这篇文章发表之后,在全国思想界、理论界引起很大轰动,傅斯年的“愚公移山论”、“愚公人生观”成为当时新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愚公移山》寓言故事所蕴含的时代精神也就成为人们争相探讨的对象。至此,傅斯年先生完成了《愚公移山》由寓言故事到民族精神的发轫。而当时,风华正茂的毛泽东正在北大图书馆工作,可以想象,作为一个关注中华民族现状、未来、前途、命运的有识之士,毛泽东不会不读这篇文章,也许正是因为这篇文章,才有了日后毛泽东对愚公移山更深刻的关注。

  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同志曾三次讲到愚公移山,对愚公移山精神进行了深入挖掘和大力宣扬, 毛泽东所作的大会闭幕词《愚公移山》,后来与《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一并被称为“老三篇”。

  第一次是1945年4月24日所作的“口头政治报告”。在讲到自卫与反击的时候,毛泽东引用了《愚公移山》,先向大家复述了《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

  第二次是1945年5月31日所讲的“结论”。在谈到大会团结精神时,毛泽东指出:“我多次讲愚公移山的故事,就是要大家学习愚公的精神,我们要把中国反革命的山挖掉,把日本帝国主义这座山挖掉。”

  第三次是在1945年6月11日的“七大”闭幕式上。毛泽东以《愚公移山》为标题,把《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正式写进闭幕词中。这篇文章开头是对“七大”的总结和评价,接下去就讲到如何宣传大会的路线,“要使全党和全国人民树立起一个信心,即革命一定要胜利”。接下来他在讲了“觉悟”的概念后,讲述了《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号召人们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两座大山,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至此,愚公移山的故事在毛泽东主席那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意义扩展,并得到强有力的传播,毛主席是愚公移山故事及其精神得以在中国迅速扩散,产生极大影响的关键人物,愚公移山精神被毛泽东同志定义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几十年来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也是一个对愚公移山故事很有兴趣的人。1940年,徐悲鸿旅居印度期间,开始构思愚公移山题材的画作,先后创作出水墨画《愚公移山》和油画《愚公移山》。回国后,徐悲鸿办画展筹款支持抗战,《愚公移山》是展出的作品之一。徐悲鸿的作品以一种激昂的奔马般的气概,带给中国人一种精神的提振。选择愚公移山题材,与徐悲鸿积极进取的价值观是密切关联的。因为经过“五四”时期的激烈的反传统的过程,闲适逍遥的道家思想肯定是不可取了,而“打倒孔家店”作为一个口号,把儒家文化视为封建伦理的代名词,徐悲鸿自然不会从中寻找民族精神。这时,对愚公移山故事的重新解读,便为寻找民族精神带来新的希望。抗日战争期间,徐悲鸿的画作有力图唤起民众保家卫国的意味,故愚公移山故事的精神意蕴在徐悲鸿那里得到进一步扩展延伸,具有了强烈的民族意识。评论者称:“《愚公移山》这则寓言,在历史上流传了几千年,徐悲鸿第一次用大幅中国画揭示了它的深刻含意,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把民族民主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

  

《愚公移山图》水墨徐悲鸿 

    这幅巨幅水墨画《愚公移山图》描绘了愚公率众人开山挖路的劳动场面,画面自左至右展开:左边是愚公与邻人“孀妻”对话,愚公左右各一小孩,一在吃饭,一在运土;画面右端有几个高大魁梧的壮年男子,手持钉耙奋力砸向黑土,其姿势表情不一,或瞠目,或呐喊,或蹲地,或挺腹,还有一挑筐大汉,人物神态自然逼真, 姿态生动自如,背景青山横卧,天高淡远, 翠叶修竹,整个画面充满了征服大自然的豪情壮志。2006年,这幅油画以3300万元的国内书画最高价格拍卖。大家如果去北京,在国家博物馆的一楼中央大厅,还可以看到一幅以《愚公移山》为原本创作的大型浮雕,该浮雕长36米,高12米,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室内石雕作品,这也是根据徐悲鸿所作的《愚公移山图》雕刻的。

    上世纪90年代,还有一个歌手江涛演唱了一首《愚公移山》,曾经红遍了大江南北,而很少有人知道,这首歌的词作者是一名来自大山里的普通农民韩永久。韩永久的家乡在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偏岭镇穆家岭村,因为生在深山中,据说他每次出门远行都要花费1个小时或更长的时间翻越穆家岭,才能来到海岫公路上候车。生存条件的艰难和人生道路的坎坷,激发了韩永久的创作灵感,于是便写下了《愚公移山》的初稿《愚公老伯》。后来几经辗转更名为《愚公移山》。当歌手江涛接到这个作品之后,他十分欣赏《愚公移山》从古老的题材中体现时代精神的特点,满怀激情地演绎了这首歌曲,江涛曾感慨的说:“第一次见到这首歌,我觉得他给一个古老的传说赋予了新时代的生命感,也给许多朋友带来了坚持不懈的人生感悟,所以,这种容易与人们产生共鸣的歌曲能够流行,也是有着必然的原因。”歌词是这样的: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之感叹。

     二、愚公移山精神的基本内涵

  我们了解了愚公移山的历史文化背景后,要真正理解愚公移山精神的基本内涵,我们还是先认真地温习一遍原文。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文章开门见山,简洁明快。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仞”是古代长度单位,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极言山之高险,预示愚公出入之迂和移山的艰难。“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这里的"河”指的是黄河。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达七百里,高达七八千丈。它们原来位于冀州的南部、黄河的北岸。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年且九十”的“且”字是将近的意思,“惩”是苦于的意思,“塞”读Se,阻塞,“迂”读yu,曲折绕远。北山有一位老人叫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了。愚公苦于大山的阻塞,出入要绕远路。愚公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室,家。汝:你们。毕力平险,即尽全力铲平险峻的大山。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于是愚公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用尽全力铲平这两座大山,使它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意见。杂然,纷纷的意思,许是同意。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曾,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可译为“连……都……”。损,削减。如……何”就是“把……怎么样”的意思。且焉置土石?这是个疑问句,且,连词,况且。焉,疑问代词,哪里。置:安放。这句话译成白话文就是:愚公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山都削不平,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再说把石头和泥土放到哪里去呢?”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诸,就是“之于”。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荷担者三夫:挑担子的几个人。荷,扛,挑。箕畚,读jī běn,就是用竹、木等做成的运土器具,箕畚是名词用作状语。于是愚公带领子孙当中三个能挑担子的人,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运送到渤海的边上。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京城:姓氏。孀妻:寡妇。遗男:遗孤。龀读chen, 小孩换牙齿,表示年龄,约七、八岁。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也蹦蹦跳跳前来帮忙。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易,交换。节,季节。始一反焉:才往返一次。反,通假字,同“返”。 焉,语气助词。冬去夏来,才能往返一次。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惠,同“慧”,聪明。不惠就是愚蠢的意思,这是个倒装句。毛:地面所生的草木 古义指草木,今义是指毛发。其:加在“如……何”前面,有加强反问语气的作用。河曲智叟嘲笑并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的余年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根草都不能毁掉,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息的古义:叹气,今义:休息。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彻,通。穷匮kùi:穷尽。苦:愁。亡wú以应:没有话来回答。亡,同“无”,没有。何苦而不平?这个反问句问得有力。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太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弱小的孩子。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操蛇之神指神话中的山神,手里拿着蛇,所以叫操蛇之神。操:持。惧其不已:怕他不停的干下去。山神听说了这件事,害怕愚公不停地挖下去,就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负:背。一厝cuò朔东:一座放在朔东。厝,放置。陇断:即垄断,山冈高地。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了,就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起两座大山,一座放在朔方东部,一座放在雍州南面。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交通了。 

    这篇寓言以思想浪漫、语言生动而脍炙人口,从文学角度看,完全可以看做是一篇上乘的古代文言小说。从思想内涵上来看,它又探讨了事物的相对性规律,生发了对立统一的意识,内涵着古代先民们朴素的哲学思想。从哲学角度去分析,《愚公移山》至少包含以下几种原始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1、愚与智。寓言的主人公是愚公,同时又有一个对立面智叟,愚公和智叟的名字是颇值得玩味的,这从文学的角度构置了一对矛盾,从哲学的角度讲述了一个“愚与智”的关系。愚公看似愚蠢的移山壮举,是因为有“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的宏大理想做支撑的。他不顾年迈力衰,毅然从事这一伟大事业,以至于最终感动上帝。而智叟目光短浅、安于现状,对愚公的行为冷嘲热讽,结果是愚公凭借坚忍不拔的精神取得了成功,而智叟则因貌似聪明而被人们嘲笑。这又完成了愚与智的转化,即“大愚就是大智”。在与河曲智叟的对辩中,愚公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这段话实质上揭示了《愚公移山》哲学意蕴的关键:对待事物或问题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过于急功近利,要有发展的眼光,要懂得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实现预期的目标就会有希望,这才是大智慧,这也是道教最欣赏的,因为道教是最看不起那些耍小聪明的。

    2、一与众。即少数与多数的关系。年且90的愚公发起移山这一倡议,这是个人的想法,但是他又通过各种方法,如家庭会议、率先垂范等,来动员家人参与这项事业,以至于感化带动邻里共同参与,使移山这项任务转化成了子子孙孙无穷尽的行为,这就是个人力量和群众力量的关系。从现代领导学来讲,它讲述的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倡议者和广大群众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宏伟的目标可以由一个人或一级组织提出来,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所谓民心齐、泰山移,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无往而不胜。

  3、内与外。从地理区域上说,太行、王屋二山挡住了愚公的去路,构成了愚公的内部生活环境,移山就是要打通这个内部环境和外部世界的联系。这体现了人们对内与外、局部与全部的关系的认识,体现了人们克服困难、走向广阔天地的强烈愿望。如果再引申一步,阻挡住“愚公”的山,可以是有形的太行、王屋二山,也可以是无形的挡在人们思想上的山。从这个意义上说,老愚公具有开放意识、开拓精神。

  4、当代与未来。愚公从事的事业是开创性的,他知道,仅凭一代两代人是完不成这项任务的,但还是要下决心干成这件事情,并且要求他的子子孙孙永无穷尽地完成这项伟大事业。这是当代与未来之间的关系,反映了人类的文化传承精神。当代和未来虽不在一个时空上,但只要有了统一的理想目标,这个目标就会跨越时空界线,成为一代一代共同为之奋斗的精神支柱。

  5、人与自然。人在自然面前,是被动地适应自然,还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有目的地改造自然,这是古代思想家争论的焦点之一。《愚公移山》的故事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可以改变环境、人可以改造自然、人可以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体现了“人定胜天”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也正是有了这种思想,愚公移山才更加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

  6、说与做。

  7、纪律与约束。

  8、思索与论证。

  9、得到与放弃(取与舍)。

  由此看来,《愚公移山》不是一般性的寓言,它应该是古人的哲学观点和政治论述,寓言故事本身揭示的哲学思想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正因《愚公移山》所富有的哲学思想,作为通晓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的一代伟人毛泽东,自然会把目光转向这个寓言故事,阐发它的精神价值,运用到伟大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去。可以说,《愚公移山》寓言故事所内涵的哲学思想,为毛泽东后来把愚公移山升华为民族精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基于对这则寓言的哲学解读,愚公移山精神的基本内涵,我们可以表述为:人是可以认识、改造世界的;改造世界要靠人民的力量;完成一个目标必须下定决心,艰苦奋斗,持之以恒,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等等。因此,愚公移山精神有着不因时间不同、不因时代变化所影响的思想内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阐述一下愚公移山精神的基本内涵。

  1、敢于改变。面对太行、王屋二山的“出入之迂”,愚公没有因循祖辈的生活轨迹,而是向挡住去路、挡住与外界联系的大山挑战,这就是一种敢于改变、勇于改变的志气和精神。改变一种观念,生活将是另一番新的气象;改变一种思维,困难就有可能转化成新的机遇;敢于改变,这个世界才有可能被重新认识。不变不通,一变就通,大家应该都能明白这个道理。

   2、群策群力。“积力之所举,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无不成也”,运用集体的力量去办事,没有一件不会胜利;集中众人的智慧去办事,没有一件不会成功,语出汉代刘安。老愚公深知众擎高举的道理(原为众擎易举,同心协力就容易办事办成),因而团结全家老小,就连邻家的孀妻遗子都"跳往助之",以集体的合力感动了天上的神仙,移走了两座大山。愚公的成功就在于他发动了大家的力量,吸纳了所有能为我所用的智和力。

  3、不怕困难。“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愚公想要移走门前的两座巍巍大山,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智叟才嘲笑他的“甚矣,汝之不惠”。但是,难和易是相对的,关键在于“为”,去做,在困难面前,愚公不是坐而论道,而是率领家人邻居“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在完成一个既定目标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尤为犯难的是,暂时解决困难并不意味着永远解决困难,克服了一个困难,随之而来会有更多的困难接踵而至。因此,必须要有不怕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

  4、持之以恒。“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源自诗经,即为人做事,为官很少有人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善终,就是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是一种毅力,是一种坚韧,是一种品质,是一种特色。愚公移山成功之秘诀何在?就在于持之以恒的去干,在于“寒来暑往,始一返焉”的坚持,在于“叩石垦壤”的身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辛苦的劳作。“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正是这种宁折不回的执着,使操蛇之神“惧其不已”,正是这种锲而不舍的坚韧,才最终使“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5、雷厉风行。

  6、艰苦奋斗。

  当然,愚公移山体现的还不止这些精神,我认为这几种精神是最重要的。

   三、愚公移山精神的现实意义

    愚公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不畏艰险、艰苦奋斗、脚踏实地、敢于向恶劣环境挑战的精神风貌。但有人认为,在这个创新的时代,愚公移山精神已经过时了,市场经济条件下, 愚公移山精神已经没有多少实际价值和现实意义了。我认为不对,愚公移山精神应该是一个历史的、与时俱进的概念,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包括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过程中,愚公移山精神仍然有着强烈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仍然能够激励我们积极向上,勇往直前。那么,愚公那些精神值得我们大力弘扬呢?

    首先,愚公移山象征着敢于正视矛盾,勇于解决矛盾的彻底革命精神。愚公面对太行、王屋二山,“惩出入之险”,没有逃避矛盾,搬家而去;没有屈从矛盾,向不便低头;而是正视矛盾,选择了彻底解决矛盾的移山壮举。移山在智叟们看来,简直愚不可及,蠢不可言,但实际上此举摒弃了补罅锯漏式的小聪明(指弥补事物的漏洞),表现出的是剜肉医疮的大智大勇;摒弃了逆来顺受的奴隶哲学,表现出的是知难而上的进取精神。困难面前,他不怨天尤人,不等待观望,而是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下决心搬掉这两座大山。这种正视矛盾、敢想敢干的精神非常可贵,没有这种精神,不可能打破困局,不可能改变现状,不可能求得发展。在愚公看来,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当前,我们国家,我们每个部门,面临的任务和困难都很多,也有很多智叟似的人物,认为我们要实现的奋斗目标,简直就和愚公移山和精卫填海的神话一样荒唐。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讲,愚公移山精神就是推动我们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共产党的事业需要这样一种精神,愚公移山精神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价值观念也正好符合共产党人的事业理想。在我们公路建设者面前,也有很多的“山”,需要我们发扬迎难而上、敢想敢干的精神,主动担责,主动担难,积极主动地挖掉它,需要我们学习他那种不躲不逃,不等不靠,直面现实,主动出击地去解决问题的勇气和决心,包括我们的人生。人们常说,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每个人不可能一辈子都是一帆风顺的,遇到挫折,困难是很正常的, 如果人生途中没有一点障碍,人生又还有什么可做的呢?所以遇到困难不可怕,关键是遇到困难之后人的态度和行为,愚公就是我们遇到困难和问题后应该怎样做的榜样。
 

    第二,愚公移山代表着一种坚信真理在手、理想定能实现的追求精神。对愚公而言,要搬走两座大山,他的力量确实显得非常微不足道,明知不易而为之,是因他能从“这两座山不会再增高了,挖一点儿就会少一点儿”和“子子孙孙没有穷尽”中看到最后成功的希望。愚公之“愚”在这里,愚公之睿智、伟大和令人钦佩之处也在这里。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愚公移山并不是在向绝对的不可能性挑战,而是有着实现的客观规律基础,有着实现的理论可能性的。据此而论,可以认为,《愚公移山》作者撰写此文的目的,显然并非鼓励人们真的去移山,而是在唤醒或提倡一种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用寓言的形式告诫人们: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目标和起点之间的矛盾,只能用行动去统一;面对困难和问题,坐而等不如起而行,即使困难再小,没有克服困难的实际行动,也永远不会有困难的解决。这就告诉我们,看准了的事情,立刻就要做;要做,必得实做;实做,必得一做到底。“立刻就要做”,这是紧迫感上的要求;“必得实做”,这是责任心上的要求;“一做到底”,这是自信心的表现和意志上的要求。如果知其不可为就不为,就等于承认凡事无须坚持,遇到困难只管放弃,听天由命,随遇而安。那么就不会有力挽狂澜、扭转乾坤、逢凶化吉、转危为安、如有神助的意外局面出现。倘若我们多年来不是这样的一种持之以恒、坚持到底的干劲,而是心有旁骛、见异思迁、半途而废,那么今天的夷陵区就不会出现道路四通八达的局面。

  第三,愚公移山还体现着一种舍身为大众谋福利,以实际行动感召、带动群众的典型示范精神。愚公移山的主观动机,是解决自己的出入不便问题;但一旦将山移去,却连智叟及其子孙都将是移山结果的直接受惠者。因此移山虽表现为愚公的个体行为,客观效果却是一项泽被乡邻、福荫大众的公益事业;而移山工程之浩大,又使它成为需大众广泛参加才能取得成功的事业。愚公品行高尚之处,就在于面对日后将从中受益的智叟的冷嘲热讽,没有辩解,没有争论,而是以为众造福的自我牺牲精神和铁定的移山决心,感召着人们,等待着人们的普遍觉悟。愚公成功了,因为他的行动不仅感动了乡邻,而且感动了上帝。与愚公移山相比,共产党所开创的则是一项在更广泛意义上造福人类的宏伟事业;二者的不同之处,是愚公在向自然挑战,共产党却要改造社会。正因为共产党要改造社会,其事业的成功才更依赖于人民大众的普遍觉悟和广泛参加。那么, 我们共产党人要向愚公学习的就是要踏踏实实的去干,凭信念,凭精神,凭勤奋干事创业,要有“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境界,这样才能去浮躁、去虚夸、重实干,摒弃“满浮散懒庸”。也只有这样,才能感动上帝,感动中国的老百姓。

  
    第四,“愚公移山”精神还表现在一种坚忍不拔甚至屡战屡败也不退却的执着精神。实践中,我们有很多事情无法完成,究其根源不是能力不够,而是缺乏执着,缺乏坚持。在我们的一生中,执着这种精神或者可以说是一种信念,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一个自然人在社会中生存,一定会充满了很多看似完全无法逾越的屏障,像一座座大山让人绝望,令人止步不前,有的根本就不是什么困难,只要稍增一点责任心,只要稍加思考,只要稍微有一点进步,就会迎刃而解。可是,如果我们连试都不去试一下,怎么知道就一定不会成功。如果你只试一次,你怎么知道下一次就不会成功。或许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样劳神费力,盲目执着的去做某些事情很傻。但就像移山的愚公,河南郭亮村的村民 ,还有电视节目上用脚指头弹钢琴的那些人告诉我们,他们执着地坚持自己的理想,最终都获得了成功。有谁说得透生命的潜力,何况常常是“自助者天助”。 生命的长途中有平坦的大道也有崎岖的小路,我们不可能一生无忧,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我相信所有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抑或是梦想,而能让我们最终将它实现的,不过两个字:执着。所以无论工作与生活,珍惜那份理想和激情,相信一些什么,执着一些什么,至少收获的是份无愧于心的淡然。

    这些或许就是愚公移山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在这个新的时代,我们弘扬愚公精神,就是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那种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甚至盲目自大的行为不是愚公精神,而是反愚公精神。弘扬愚公精神,就是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认准目标、埋头苦干,抓住我们发展、建设、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和紧迫问题,“挖山不止”,一个一个问题地解决,一个一个环节地落实。仅就目前而言,我们党不仅要移体制僵化之山,移贫穷落后之山,移消极腐败现象滋长蔓延之山,而且还要移阻碍祖国统一之山,移国际敌对势力干涉渗透、企图和平演变中国之山。既然这诸多阻力和障碍,都需要共产党一个个去战胜,一个个去征服,就表明愚公移山精神非但没有因革命成功而过时,反而因建设和改革任务的繁重复杂更具现实意义。

    那么,以愚公坚忍不拔的移山精神去推动我们事业的发展,首先是我们每个共产党员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我们应该向愚公敢于正视矛盾、勇于解决矛盾的精神学习,在复杂的矛盾或艰难险阻面前不回避,不退缩;应当向愚公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学习,做到政治上头脑清醒,信念坚定;更应该向愚公脚踏实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实践精神学习,多干实事,不尚空谈,以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以扎实有效的工作成果,以群众看得见的实际利益,去示范群众, 把群众的力量凝聚到为党的事业奋斗的洪流中来。历史已经证明,共产党如果不能用行动感动群众这个“上帝”,就不可能取得革命的成功;历史今后还将证明,共产党如果不能继续感动群众这个“上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也有可能变成空中楼阁。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如果人人象愚公那样,多一些冷静,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理性思考,少一些感情用事;多一些积极的建设行动,少一些等待观望抱怨;多一些主动克服困难的决心,少一些怨天尤人的情绪,我们的建设步伐就能进一步加快,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一定能够兴旺发达。如果我们只是比待遇,比条件,比享受,不思学,不爱学,不想事,不谋事,不干事,只说不做,畏惧困难,躲避矛盾,我们的事业就总有衰败的一天,我们党就一定会有被人民这个上帝抛弃的一天。

  当然,我们今天提倡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并不等于认为有了愚公移山精神就会有了一切,因为它只是一种有助于人们克服困难的行动信念,而不是能够用来直接解决问题的工具或方法,试图把愚公移山精神当作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只会陷入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泥潭之中。我们之所以要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因为它是毛泽东倡导过的一种精神,尤其是由中国共产党在开创自己的事业中体现着的并对其事业发展起过巨大推动作用的主动进取精神。它和现代化建设要尊重科学、按客观规律办事并不矛盾,却对克服前进过程中的畏难情绪、清谈作风、旁观主义、无为而治思想有重要积极作用。在共产党的身上,在全体共产党员身上,多一点愚公移山精神,现代化大厦就多一块基石,党的事业成功就多一分希望,社会主义的前途就会多一线光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