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三五”国际国内形势与重庆经济发展阶段性

 网上无名馆 2015-12-21

  内容摘要:对经济发展阶段及其特征的认识,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制定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发展规划的重要前提。目前,重庆仍处于欠发达阶段,仍属于欠发达地区,同时已整体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正向工业化中后期推进,城镇化进入中期发展阶段。本文课题组通过对我市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趋势的预测判断,结合国际国内通行的理论标准,判断重庆“十三五”时期将进入工业化后期,城镇化仍处于中期快速发展阶段。总体而言,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努力,重庆将从目前的“欠发达地区、欠发达阶段”逐步进入“中等发达地区、中等发达阶段”,是经济进入“新常态”的适应期、实现国家战略功能定位的突破期、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期、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深化期、社会全面转型的关键期,从而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新常态 阶段 战略 转型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是承上启下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节点,也是重庆市全面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时期。当前全球经济逐步实现恢复性增长,国内经济整体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国内外政经形势也持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准确把握“十三五”国内外宏观环境变化趋势,正确认识重庆在新时期发展阶段特征,对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一、“十三五”时期世界政经形势变化总体特征分析

  (一)经济增长理论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简析

  通过对经济周期长波理论、真实周期理论、凯恩斯周期理论、供给学派、货币主义学派的相关经济波动理论文献综述研究,结合地界经济增长的长期历史趋势,我们认为技术革命对全球经济周期的影响是根本性的,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技术创新对世界长周期的影响尤为突出。当前,以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处于孕育之中,“十三五”时期世界经济将处于新一轮技术长周期的变革前期,短期内世界经济将持续保持缓慢复苏态势。

  根据熊彼特技术创新理论和康德拉季夫长波理论,从世界经济周期走势看,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进入第五个康德拉季夫长周期的下降阶段和第六个康德拉季夫长周期上升阶段的转换期,国际经济波动性增大,但逐步向好的趋势较明显。从中国经济周期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中国经济同世界经济的波动走势同步性进一步增强、与全球经济波动差异性缩小,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周期波动表现基本相同。

  (二)“十三五”时期世界政经形势变化总体特征分析

  和平与发展仍是世界主题,全球化继续推进,但区域性冲突有加剧趋势,地区集团化利益增强,世界经济增长多极化逐步呈现。同时,全球经济仍将处于恢复性增长阶段,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革命仍处于孕育过程中,重庆加快发展的国际环境总体有利。

  第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不断推进,但经济全球化的动力逐渐让位于区域集团化,将对今后世界经济格局和国际经济关系的演变产生重大的影响,有利于重庆利用渝新欧国际物流大通道、长江黄金水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东盟国际物流大通道等,加强与东南亚、中亚等区域的经贸合作,进一步优化对外开放区域格局。但针对中国的贸易壁垒和摩擦也将持续增多,对重庆对外贸易经济形成新的问题和挑战。

  第二,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阶段,国际关系特别是大国关系深入调整,全球经济逐步进入新旧力量转换和国际秩序重构的调整期,围绕领土、资源等的争夺更加激烈,经济问题政治化乃至军事化趋势明显。针对中国的投资保护和贸易摩擦可能进一步强化,增大企业“走出去”风险,但中国和重庆扩大全球影响力的机遇也将增多,诸如加大对外基础设施、能源等领域投资,加强与拉美、非洲、中东等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往来,扩大电子信息、机电、汽摩等产品出口。

  第三,全球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处于孕育期。互联网、大数据等电子信息技术与能源、生物、材料等结合,将推动创新呈现簇群式发展,催生全新的产业和产业链,有利于重庆利用国际先进技术,加快装备、汽车等支柱产业升级,加快石墨烯、生物医药、3D打印机等技术产业化,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

  第四,产业全球配置与产业集群化趋势并存,全球产业体系处于重构中。随着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加快,世界产业格局将继续发生深刻调整,产业的全球配置和产业的集群化发展趋势将并存,有利于重庆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升产业附加值,加快承接新的产业链布局重庆,增强开放经济发展活力。

  第五,世界城市和城市群成为经济的发动机,区域极化效应明显,城市或城市群作为先进生产力集聚区,仍将是未来带动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重要动力。国家“一带一路”全方位开发开放格局的构建,西部开发开放,成渝城市群面临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利于重庆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以及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第六,通信网络技术、交通通讯技术迅速进步,将进一步改变全球经济地理版图,促进落后地区资源、要素优势的加快发挥,进一步加强全球经济增长的多极化趋势。全球信息和交通技术的进步等,将缩短重庆与世界的时空距离,有利于重庆对外贸易、招商引资、技术引进以及服务贸易等做强做大,提升重庆开放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

  第七,环境污染、极端天气、水资源等问题可能加剧全球社会、经济和政治动荡,逐渐成为重大的国际性问题,低碳发展和绿色发展成为经济社会的必然选择,也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助推国家主体功能战略的实施,促进重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各区县根据区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寻求新的竞争力和发展优势。

  第八,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问题仍未解决,全球经济复苏仍面临较多的挑战。实体经济空虚化、流动性过剩、政府债务率过高等引发危机的深层次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消除,全球经济的结构失衡、不可持续仍然存在,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的政策取向差异化,对国际资本市场和全球贸易影响的不确定性加大,将导致重庆开发开放发展中面临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

  二、“十三五”时期国内政经形势变化总体特征分析

  (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分析

  自1978年以来,我国市场经济的波动可划分为五个周期(见图1),改革开放等政策红利、技术变动、区域发展格局是影响国内经济周期变动的重要因素。

  

  (二)“十三五”国内政经形势变化趋势

  中国仍将处于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转型、实现全面小康和推进现代化将成为主体战略。全国总体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中期,并逐步进入中偏上收入国家行列。经济运行总体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依法治国战略全面推进,以“一带一路”为引领的全方位开放格局将逐步形成,“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为代表的非均衡协调发展区域战略持续推进。

  第一,国内经济发展进入并将长期处于增长的阶段转换期。我国正处于“三期叠加”阶段,要素投入结构、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正在发生明显变化,增长阶段转换期内的驱动力也将由过去主要以要素投入为主转向以要素投入和创新驱动并重为主,经济增速由过去年均接近10%的高速增长转向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总体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

  第二,我国总体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期,进入中偏上收入国家行列。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国家级城市群以及若干区域性城市群逐步形成,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持续增强。同时也面临着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区域发展差距扩大、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加大以及社会服务和治理要求持续提升等“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

  第三,以“一带一路”为引领的全方位开放格局逐步形成,推进“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战略,将进一步扩大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形成区域合作发展新格局。通过互联互通、城市合作以及海洋经济合作等方式,西部地区一直以来远离中心市场的局面将得到有效改变,促进西部产业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以及发展服务环境的改善提升。

  第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深化,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和依法治国,将使得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和社会治理方式转变等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鼓励创新发展以及推动“四化同步”发展,将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取向。文化建设将更加倾向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社会建设重点在于将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生态文明建设将得到高度重视,司法改革和法治政府建设将成为政治建设的重中之重。

  第五,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期以及全面小康决战期。重点领域改革以及国家宏观调控方式创新,将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的加快构建,尤其是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力度加大,将推动更多优质生产要素和先进生产力向农村和中西部地区转移。但正确处理社会分配和社会保障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等压力也将不断加大。

  三、重庆“十三五”面临的机遇挑战

  “十三五”期间,全球性新技术革命与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助推重庆加快产业升级,在新一轮技术创新与扩散中,重庆有望获得更多可选择性技术资源和全球技术创新红利。国内体制机制改革逐步深化、依法治国全面推进、社会关系与结构加快重构、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生态绿色发展道路更加坚定,将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但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复苏弱势,国内经济转型压力明显,全市技术创新基础薄弱、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大、环境资源约束趋紧、城乡发展差异仍较大等制约与挑战也更为突出。总体而言,“十三五”时期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大于挑战,发展支撑优越于各种挑战制约。

  

  四、重庆当前及“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阶段特征

  (一)重庆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判断

  当前,重庆经济总体仍处于欠发达阶段,仍属于欠发达地区。结合国际国内通行的理论及标准,判断重庆已整体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正向工业化中后期推进,城镇化进程进入中期发展阶段,正处于加速发展期。重庆工业化发展总体与全国处于相同阶段,城镇化水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处于中西部前列,但显著落后于东部发达省市。

  

  (二)“十三五”时期重庆发展阶段特征

  第一,发展阶段的定量分析。由于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的压力,长期供给因素发生较大改变,重庆潜在增长率呈缓慢回落态势,到2020年将下降至12%左右。综合考虑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预测“十三五”期间GDP增长速度为10%左右。按此测算,“十三五”期末重庆进入工业化后期,城镇化仍处于中期快速发展阶段。同时,按我国GDP年均增长7%估算,“十三五”期末我国整体将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阶段,重庆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二,发展阶段综合定性分析。经过“十一五”时期的“爬坡上坎、负重前行”,直辖之后的“打基础、建平台、增后劲”,“十二五”时期,重庆经济社会进入了“求突破、强实力、上台阶”的新阶段。“十三五”时期,随着中国经济社会进入发展转型的“新常态”,重庆总体将进入:“新常态”的适应期、实现国家战略的突破期、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期、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深化期、社会全面转型的关键期。

  第三,2020年重庆发展阶段及特征总体再判断:

  (1)“十三五”期末重庆将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快于全国工业化进程总体水平(中期向后期过渡),在中西部省(区)中处于前列,但依然滞后于东部地区(部分沿海发达省市将步入后工业化阶段)。

  (2)重庆国家中心城市空间和经济规模显著提升,城镇化仍将处于中期快速发展阶段,快于全国城镇化总体水平,在中西部省(区)中处于前列,与东部地区省市城镇化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

  (3)重庆加快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2017年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城乡居民收入、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进入中等偏上收入阶段。

  (4)总体而言,“十三五”时期全市进入全面发力、全面突破、全面发展的阶段,将是重庆从“欠发达地区、欠发达阶段”向“中等发达地区、中等发达阶段”的关键转换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攻坚时期。

  五、相关建议

  第一,经济领域,着力提升经济可持续发展动力。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开发开放格局中赋予重庆的重要战略定位,充分发展重要枢纽节点作用,加速推进五大功能区建设战略,加快推进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潜在增长能力。加快创新发展,提高可持续发展动力。

  第二,体改领域,大力推动简政放权与依法治市。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加强重点领域地方立法。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切实保证公正司法,深入推进平安建设,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第三,社会领域,全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按照五大功能区域特色发展方向,着力推动城市群建设发展。持续提升社会民生发展整体环境,多渠道增加社会投入,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更新管理理念和方式,增强创新社会管理的活力。

  第四,文化领域,重点提高发展软实力。完善城乡和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加强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力度,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

  第五,生态领域,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照功能区建设差异化目标,强化空间管控。重点加强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引导生态保护区人口向外转移,逐步提升区域生态产品提供能力。实施源头治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打造绿色低碳为特征的产业体系。

  (作者:易小光 丁瑶 苟文峰 李丹 张超 刘飞 赵伦 李霞 张佳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

(来源:《统筹城乡研究》2015年第2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