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要天下的人多了!你算老几?!

 我执室 2015-12-21
想要天下的人多了!你算老几?!

汉景帝和梁王刘武都是窦太后所生,是同父同母,一奶同胞的手足兄弟。汉景帝曾经承诺自己驾崩之后传位给弟弟梁王,但是最终却传位给了儿子刘彻,是为汉武帝。本文旨在讨论汉景帝是否真的要兄终弟及,而不是父死子继!?

《孝景本纪》对汉景帝承诺传位于梁王刘武的事情只字未提。在《梁孝王世家》中记载为“梁王……二十二年,孝文帝崩。二十四年,入朝。二十五年,复入朝。是时上未置太子也。上与梁王燕饮,尝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后传于王’。王辞谢。虽知非至言,然心内喜。太后亦然。”按时间来说,这件酒后“真言”应该发生在汉景帝三年,司马迁用了“从容言”,三个字。但是不要忘了,是喝酒之后说的话。那么汉景帝喝到了什么程度呢?《魏其武安侯列传》说“酒酣,从容言”。虽然酒后能吐真言,但是喝多以后说的话,或许只想到了小时候的兄弟情深,偶然有此念想;或许是娘仨喝到高兴处,酒后失言;又或许只是为了让母亲高兴一下?

不管景帝如何想,梁王当时还是比较清醒的,知道这不是真心话。但是,之后的历史记载则让我们发现梁王是越来越当真了。

当年发生了著名的吴楚七国之乱,梁王在抗击叛军的战争中,始终处于最前线,舍命保住了汉景帝的江山,功勋大到“梁所破虏略与汉中分”的地步。此后,梁王的生活越发的奢侈腐化,然而不止如此,梁王还“多作兵器弩弓矛数十万,而府库金钱且百巨万”,同时“珠玉宝器多于京师”。在景帝严重,梁王的所作所为应该不止是奢侈腐化,而是富可敌国,是对中央政权的严重威胁。梁王难道是血缘继承和武装夺权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么?周亚夫的死是因为置备甲胄,而梁王建造这么多武器,景帝是不可能不知道的,为什么不处置呢?还是要看在母亲窦太后的面子上吧!

景帝三年“酒酣”之后说要传位梁王,第二年,也就是景帝四年,他就立宠妃栗姬的儿子为太子。这不分明是想告诉梁王,兄终弟及是不可能的么?

七国之乱平定之后,《李将军列传》载飞将军李广“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在景帝看来,“你是我大汉的将军,不是他梁国的,你怎么敢接受他给你的封赏?既然他给你了,那他就是你的主子,你就别赖我不给你封赏,小子,你可是站错队了!”

汉景帝七年十月(年初,汉以十月为岁首),梁王入朝。“景帝使使持节乘舆驷马,迎梁王于关下。”《集解》解释道“瓒曰:‘天子副车架驷马’。”说明景帝给予了极高的待遇。这一次朝见“上疏因留”,在长安的时间应该比较长。但是,汉文帝时代,梁王作为文帝的儿子朝见父亲之后,往往只用一个字“留”。这可见,景帝并没有主动留梁王,而是梁王请求留下,景帝答允而已。

同年十一月,景帝废掉了栗太子。这一次废太子事件,梁王是亲身经历的。窦太后非常希望能立梁王为皇太弟,同时据《袁盎晁错列传》记载,梁王也确实主动出击“欲求为嗣”。但是由于大臣袁盎等人的诤谏,窦太后就没有继续强烈要求,梁王也因而“语塞”,只好“乃辞归国”,四个字不仅体现了梁王的失落心情,还包含了对袁盎等人的记恨!当年四月,立刘彻为太子,景帝再一次堵死了弟弟要接班的念想。

事实上,与袁盎一样诤谏过不能立梁王为储君的人,还有魏其侯窦婴。在当年景帝表态的那次家宴上,窦太后的弟弟窦婴当场直言不可,折了所有人的面子,让一派祥和,充满着礼让精神的家宴场面顿时尴尬。司马迁记载窦太后非常不高兴,梁王的态度就可想而知了。可是司马迁偏偏没有记载汉景帝的态度,这就让人不免琢磨,景帝是不是话一出口,已然后悔呢?有一件事,可以作为旁证。燕饮之后不久,七国之乱爆发,窦婴直接被重用为大将军。从一个管理内务的詹事(官职)到独当一面、手握兵权的大将军,景帝对其信任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窦婴并未因几个月前砸了皇帝的场子而得罪皇帝,反而平步青云,这足以证明窦婴的进谏是深深的迎合了景帝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天下是我儿子的,想得天下的人多了,刘武算老几?”

袁盎这次诤谏,直接导致梁王派遣刺客刺杀了袁盎。这让景帝盛怒不已,到处抓刺客,而梁王却把刺客藏了起来,多亏有韩安国说服梁王把刺客杀掉,极力向大长公主赔罪,才没有受到大的惩罚。在景帝看来,梁王谋反的事实俱在,只是为了不让母亲伤心,才把卷宗烧掉,不予追究。刺杀之后,梁王赶紧请求入朝当面请罪,再拉拉关系,套套近乎。但是这次景帝已然“益疏王,不同车辇矣。”景帝十三年,梁王又来朝见,“上疏欲留”,景帝这次没有答应,残忍的拒绝了。梁王归国后不久,就病死了。

梁王一死,景帝与姐姐大长公主商议如何处置梁国。最后“乃分梁为五国,尽立孝王男五人为王,女五人皆食汤沐邑。”景帝的这个做法,一石二鸟。首先是“太后乃说(悦)”,景帝推恩及其十位后人,也算不枉兄弟一场。最重要的效果是,把一个权力实体拆散,消除了造反的隐患。梁国是大国,“居天下膏腴地,地北界泰山,西至高阳,四十余城,皆多大县”,再加上梁王生前置备的财富和兵器,梁王的后人想造反,则是师出有名(皇帝承诺过),而且实力可能不逊于吴楚七国之乱。这样一分为五,各部分实力锐减,难以再对中央构成任何威胁。这简直就是后来汉武帝时期的那种“众建诸侯而少其地”的“推恩令”的前身。

在一个王位世袭的年代,政治权力的传承在皇帝心中,往往只有一种方式:父死子继!而所谓的手足之情,其表达方式还有很多种,除了极极极极极少数例外,绝大多数皇帝不会拿天下作为礼物,馈赠给兄弟的。

反过来看,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两种方式,从权力传承的稳定性角度来说,前者更优。吕思勉先生曾经这样分析嫡长子继承制:“立子善乎?立弟善乎?曰:立子善矣。人之情不能无私。兄弟之亲,不及父子。又兄弟之年恒相近,少者或无登位之望,不免争夺相杀。鲁桓公、宋太宗是也。立子以嫡、不以嫡孰善?曰:立嫡善矣。古代夹辅,每资外戚。郑忽以不昏(婚)于齐而败,其明证也。立长则君位早定,立少则必有季康子之事矣。

参考资料:

司马迁《孝景本纪》《梁孝王世家》《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袁盎晁错列传》《魏其武安侯列传》《李将军列传》

吕思勉《中国社会史》

欢迎打赏一下辛苦的小编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