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哈尔滨往事:第十五章 哈尔滨的欧式建筑风格

 昵称18415692 2015-12-21

    五十五新艺术运动与折中主义建筑风格

 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欧洲资本主义处于和平发展环境,工业革命发展达到顶峰,为了显示经济实力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在建筑领域启动了新的革新浪潮。这个新建筑运动的前期是19世纪50年代起源于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后期是19世纪末起源于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它是工艺美术运动的继续,但是其规模和声势更加浩大,风靡欧美大陆。

哈尔滨往事:第十五章 <wbr>哈尔滨的欧式建筑风格

新艺术运动 本质上是一场装饰运动(建筑造型也是装饰),试图创造一种前所未有的、适应工业化社会特征的、以抽象的自然花纹与曲线为主的装饰手法。以著名的新艺术运动建筑——西班牙巴塞罗那的米拉公寓为例,其流线型的、波浪起伏的墙面和奇异的铁艺构件以及从平面到立面没有使用一根直线,把西班牙的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演绎得淋漓尽致。完全摆脱了以往装饰风格的羁绊,开创了一代新的装饰风

格,在欧洲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风靡欧美大陆的新艺术运动,从时间上说与哈尔滨建城与建城初期同步。沙俄为了显示自己也是欧洲的一流国家,所以将哈尔滨建城之初几乎全部官方重要建筑——哈尔滨火车站、中东铁路局、铁路宾馆、俄国领事馆、高级官员官邸、莫斯科商场等都建成了新艺术运动建筑,特别是为了炫耀中东铁路的建成通车,对哈尔滨火车站的建设是下了大功夫的。

哈尔滨往事:第十五章 <wbr>哈尔滨的欧式建筑风格

哈尔滨火车站是最典型最辉煌的新艺术运动建筑。这座建筑的新艺术运动风格,首先现在建筑立面的非对称性主辅建筑立面造型各不

哈尔滨往事:第十五章 <wbr>哈尔滨的欧式建筑风格相同,左右上下前后各具特色,极尽生动之势。建筑以主入口高大的立面为中心、两侧次入口舒展的立面为辅,在动态中取得平衡。高低错落的立面画出波浪蜿蜒的天际线,凹凸起伏的墙体使整个建筑活泼动感。主入口立面是整个建筑的焦点,主入口两侧是高耸的柱墩,柱墩向上逐渐收缩形成带有条形窄窗的瓶颈和富于雕塑的瓶哈尔滨往事:第十五章 <wbr>哈尔滨的欧式建筑风格顶,使得本来尺度较大的厚重柱墩变得十分生动而俊俏。两个柱墩之间主入口,下部是两扇饰有曲线门棂的大门,门与门之间饰以圆环状线脚;大门上方是一尺度较大的扁圆形窗,柔美自然从柱墩顶端如行云流水般泻下曲线形墙墩,使整个入口处理更加均衡完美。其它两个次要入口的设计相对简洁,但是同样以曲线的门窗贴脸及铸铁的曲线装饰,渲染着新艺术运动的艺术气氛。活泼的窗子及丰富的墙面装饰,也彰哈尔滨往事:第十五章 <wbr>哈尔滨的欧式建筑风格显了新艺术建筑风格的特色:窗的形式有扁圆窗、半圆额矩形窗以及饰以曲线贴脸的矩形窗。以同心圆环与三条线结合的墙装饰,是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的构图要素之一。哈尔滨火车站与中东铁路的终点站莫斯科库尔斯克火车站同是新艺术运动建筑,却更加美丽。如果说哈尔滨火车站的建筑立哈尔滨往事:第十五章 <wbr>哈尔滨的欧式建筑风格面的凹凸起伏和女儿墙的高低错落,是一条曲折优雅的天际线为一首动听乐曲所定的基调,那么曲线的门窗、曲线的墙墩、曲线的装饰、甚至曲线的车站字母,犹如叮叮咚咚跳动在各个乐段的优美音符,时而高昂时而低回,合成一首节奏欢快的乐曲。这座新艺术运动建筑实在是太美了,它与圣尼古拉大教堂在一条中轴线上,南北相距不足千米,同是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可惜的是,它在1959年哈尔滨火车站扩建工程中被拆除。哈尔滨人非常在意这座建筑,至今怨气不断。哈尔滨火车站始建于1903年中东铁路全线通车,竣工于1904年底日俄战争之中。沙俄修建中东铁路是日本帝国主义心中之痛,而中东铁路建成通车与兴建全线中枢火车站——哈尔滨火车站,无疑使日本人妒火中烧,于是在火车站尚未建成之际偷袭俄国海军——不宣而战发动了对俄战争。沙俄也是憋了一股火,硬是在对日战争的战火中如愿、如期、如时地建成了哈尔滨火
车站这座美丽的建筑!还真有点传奇色彩。
哈尔滨往事:第十五章 <wbr>哈尔滨的欧式建筑风格哈尔滨往事:第十五章 <wbr>哈尔滨的欧式建筑风格
铁路沿线“附属地”,并且它又窃取了附属地的行政、司法、驻军权,所以这个中东铁路管理局也相当于总督府,其局长霍尔瓦特就是总督,这也是沙俄如此重视这座建筑,并将它建成新艺术运动建筑的原因。中东铁路局的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主要体现在它的建筑宏大雄伟,且又自然、简洁、质朴;无奢华装饰,且又飘逸生动、曲线流畅、新颖端庄。哈尔滨往事:第十五章 <wbr>哈尔滨的欧式建筑风格座建筑临街立面总长182.24米,前后共六栋楼由7个拱洞过廊连结成一个庞大的集约楼群,气派非凡。临街立面虽然过长,却通过两个后退的拱洞过廊巧妙地分成为前后错落的三个部分,打掉了临街立面平直的感觉;同时对中间立面做了重点处理,与两侧建筑形成主从关系,对临街立面不再感到庸长。对中间主立面的处理,是用四个向外凸出的柱墩将中间立面划分为七段,构成一定的韵律。在中间主入口设置了精美的门廊,挺拔秀丽,成仪威严,这是点睛之笔。整个楼体的外饰面以灰绿色花岗岩为主调,突出材料的质感。窗户成对成组分布,程序严谨,井然有序。内部装饰古朴典雅,十分考究。整个建筑雄伟、浑厚、庄重、精美,处处透着新艺术运动的魅力和权势机构的气势。这座建筑除了日本投降后曾是林彪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司令部外,一直是中东铁路的领导机关,解放后是哈尔滨铁路局,一直到今天。
哈尔滨往事:第十五章 <wbr>哈尔滨的欧式建筑风格

哈尔滨俄国领事馆也是新艺术运动建筑。这座建筑的新艺术运动特色,主要体现在超乎寻常的独特造型:虽然主入口和主立面均不在建筑的中央,而是在建筑一侧的末端,但是依靠独特的造型仍然可以成为整个建筑的统领和中心:以两个伸出墙面的流水形柱墩为宽阔的夹道,将

哈尔滨往事:第十五章 <wbr>哈尔滨的欧式建筑风格主入口和主立面隆重推出;主入口和主立面更加精彩——半圆额形的三心拱券巧妙地将主入口大门和两侧窗联为一体,新颖别致;紧接着又有二层窗楣精美的拱券窗、出挑的宽大屋檐、檐上雕刻精美的女儿墙,上下呼应,生动已极!1920年沙皇垮台俄国领事馆关闭以后这里变成哈尔滨华俄工业学校,1922年这里成为哈尔滨华俄工业大学即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前身。1926年开始扩建,在主入口旁侧转角处建立了塔楼、礼堂等建筑,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不变。塔楼立面有人头浮雕,顶部是天文观测台造型生动,使整个建筑更富魅力。
哈尔滨往事:第十五章 <wbr>哈尔滨的欧式建筑风格

莫斯科商场是1907年在圣尼古拉大教堂广场建成的最显赫的新艺术运动建筑。建筑平面呈U字形对称构图,三个立面房顶各有一个超大型的饰有铁艺装饰的圆角长方形穹顶,在两个侧立面与

哈尔滨往事:第十五章 <wbr>哈尔滨的欧式建筑风格主立面衔接之处各有一个圆形穹顶将主副立面衔接起来。三个紫红色的巨大方形穹顶和两个高耸的紫红色圆形穹顶,使得在莫斯科商场上空画出的天际线最美、最生动!三个立面总长度近200米,却因为呈折扇形在不同的方向蜿蜒伸展,颇有节奏感。主入口与主立面夹在两个红色
哈尔滨往事:第十五章 <wbr>哈尔滨的欧式建筑风格
穹顶之间,其中心和统帅地位十分突出。三个立面没有更多的装饰,却因二层窗均为半圆形拱窗和有精美的窗楣,优美的曲线犹如在低吟曼舞,使整个建筑沉浸在和谐优雅的氛围之中。莫斯科商场是中东铁路局为铁路员工和俄侨建设的最大的消费品市场,商品丰富且又出入方便,临街的一层有17个相对独立的单元,都设有单独的出入口,而且三个立面每个立面都是5个单元为一组,整齐有序,颇有韵律。莫斯科商场曾经做过学校、中东铁路博物馆,建国后至今是省博物馆,郭沫若先生亲自题字:“黑龙江省博物馆”。
哈尔滨往事:第十五章 <wbr>哈尔滨的欧式建筑风格

这是中东铁路留下的不可多得的、充满童话色彩的新艺术运动建筑,位于花园街中东铁路高级官员住宅区,毗邻俄国领事馆。这座建筑造型独特、自由浪漫,立面高低错落、凹凸起伏;窗型、窗额、窗台造型多变,多模仿自然界繁茂草木生长形态;绿色的屋顶、门窗和木栅栏,淡黄色的墙面,洁白的线脚,雨搭下华丽幽深的入口门,把人们带进了一个奇特、优雅、温馨的童话世

哈尔滨往事:第十五章 <wbr>哈尔滨的欧式建筑风格界。1904年建成时是中东铁路高级官员总稽核的府邸,伪满洲国的时候张景慧住过,哈尔滨解放后曾经是林彪四野的指挥所。1958年之后至今是铁路局花园幼儿园,正应该是孩子们的住所,孩子们的世界!

在介绍哈尔滨的新艺术运动建筑的时候,不能不说一下马迭尔宾馆,它是上个世纪中国最早的大型豪华涉外宾馆,比天津早,与上海惠中和礼查饭店同期,因

哈尔滨往事:第十五章 <wbr>哈尔滨的欧式建筑风格为法国意味甚浓而被称之为“小凡尔赛宫”尔宾馆建于1913年,正值西方反映工业时代精神的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进入末期,建筑设计师维萨恩吸纳法国路易十四古典建筑构图要素的同时,主要体现了简洁、流畅、自然、摩登的新艺术风格,成为欧洲新艺术运动风格建筑的典范。“马尔”是俄文“модерн”音译过来的,是摩登、时髦、现代的意思。
哈尔滨往事:第十五章 <wbr>哈尔滨的欧式建筑风格

马迭尔建筑立面大胆采用新艺术运动建筑手法——大部分建筑立面几乎不加装饰,主要是对门窗、阳台和女儿墙等主要构件进行灵活多变和少而精的装饰处理。  尔宾馆的窗子不仅数量多而且造型极其丰富。直角方额窗线条刚

哈尔滨往事:第十五章 <wbr>哈尔滨的欧式建筑风格直,主要用于一、二层,体现建筑的大气和稳重;三层全部采用半圆额和圆弧额窗,轮廓柔和线条轻巧,使建筑自下而上逐渐轻盈,并在线条平直的一二层与蜿蜒窈窕的女儿墙之间做了一个巧妙的过度。主入口和南立面三层三个半圆额复合窗及其上方的连续券构图,既调节构图形成新的视觉焦点,又强调了入口和立面的中心位置。而在建筑转角处的圆窗装饰作用大于采光功能,完成了两个大立面的转乘与衔接。  砖砌实体阳台均在一二层,铁艺镂空阳台均在三楼,营造了楼体向上逐渐轻盈的感觉。  在立面的顶端,中央和两端都有突出的女儿墙,不仅强化了整体建筑的均衡性,而且蜿蜒起伏精美的女儿墙为建筑勾画了美丽生动的天际线。特别是女儿墙中间做了大面积的镂空,与一层厚重的雨棚形成强烈的反差,向上逐渐轻盈,到了顶端会产生一种飘逸
哈尔滨往事:第十五章 <wbr>哈尔滨的欧式建筑风格
感。   穹顶也极具特色,大小恰到好处,穹顶之上又有独特造型,不仅起到建筑的转角作用,而且与周围建筑形成对话,强调这里是著名的马尔!

尔宾馆建筑之初是L形三层,西侧为主立面,局部四层为阁楼层,是法国孟莎式屋顶,开有半圆形老虎窗。1931年由斯维利道夫主持扩建时建起了南侧楼,从而形成U字型。解放后,扩大建筑规模建成东侧U形楼,与原建筑U字形楼围合成口字型,新建部分中部五层,两侧四层,顶部是孟莎式阁楼层。

哈尔滨往事:第十五章 <wbr>哈尔滨的欧式建筑风格

尔几乎见证了出现在哈尔滨的所有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20年代在这里召开了第一届远东犹太锡安主义大会30年代以李顿爵士为首美英法意外交官组成的调查日本侵占东北问题的国联调查团驻扎在马迭尔(这次调查后国联通过决议要求日本撤出中国东北,日本拒绝并退出国联); 40年代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8年秋在马尔召开全国各民主党派新政协筹备会议,奠定了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在马尔下榻的中外历史文化名人还有:宋庆龄、郭沫、胡适、朱自清以及斯诺、斯特朗等,还有世界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亚宾等多位世界级艺术家都曾在这里演出。

必须指出的是,新艺术运动建筑浪潮轰轰烈烈却在欧美大陆只存在了10

哈尔滨往事:第十五章 <wbr>哈尔滨的欧式建筑风格年,而在哈尔滨却长达30多年。也就是说,哈尔滨与欧洲的新艺术运动几乎同时起步,新艺术运动却终结于哈尔滨!这个终结建筑就是与马迭尔宾馆同一条大街——中央大街的建于1927年的米尼阿久尔咖啡馆(即后来的哈尔滨摄影社),主人是哈尔滨著名的餐饮业商人犹太人卡茨,夏日的太阳岛上
哈尔滨往事:第十五章 <wbr>哈尔滨的欧式建筑风格
最大的一座餐馆也是他开的。

  这座建筑虽然规模不大,却是纯粹的新艺术运动建筑。看似装饰繁复,其实颇为简单,主要依靠曲线的魅力:顶部女儿墙的凹凸曲线波浪起伏,镂空与实砖虚实相间,自由活泼的铁艺将朵朵女儿墙携手相连;女儿墙虽

哈尔滨往事:第十五章 <wbr>哈尔滨的欧式建筑风格

然尺度较高,却因饰有精美的砖雕,没有一丝沉重感反觉优雅飘逸。二层组窗上出挑的窗檐和富有个性的阳台使立面跌宕起伏生气勃勃。一层两扇圆额入门和四个宽大橱窗,自由流畅,温馨可人。墙体多处饰以同心圆和竖线相交的艺术符号,婉约而雅致。整个建筑呈丹青色,娇柔典雅,温馨可人。这座建筑小巧玲珑精美绝伦的外表,与咖啡厅温文尔雅沁人心脾的氛围,完美和谐地融为一体,成为中央大街的一个绝好去处。

折中主义建筑 19世纪上半叶至20世纪初流行欧美国家的一种建筑风格。它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讲究建筑比例的权衡和纯形式的美。它的特点:一是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建筑风格,以某种风格为主;二是将历史上各种不同风格的建筑要素自由地组合在同一座建筑上,无主要风格倾向。折衷主义建筑由于博采众长、集各种风格于一身,所以往往是气势不凡、令人赞美的

哈尔滨往事:第十五章 <wbr>哈尔滨的欧式建筑风格

建筑。欧洲最典型的折衷主义建筑是巴黎歌剧院,她是法兰西第二帝国的重要建筑,影响欧美、饮誉世界。巴黎歌剧院集纳了欧洲建筑史上多种建筑风格:有文艺复兴式的柱式、有古典主义建筑立面的纵横划分、有巴洛克建筑的豪华雕塑与光影利用等等,属于无主要风格倾向的折衷主义建筑。

哈尔滨建城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此时的折衷主义建筑在欧洲已经流行了半个多世纪仍久盛不衰,随着大批欧洲人的迁居,折中主义建筑很快传入哈尔滨,并成为哈尔滨数量上最多的欧式建筑。哈尔滨的折中主义风格的建筑大约有一百四、五十座,其中以某种风格为主的折衷主义建筑有二十多座。

哈尔滨往事:第十五章 <wbr>哈尔滨的欧式建筑风格

以哥特建筑风格为主的折衷主义建筑有三四座,位于哈尔滨火车站广场附近红军街的契斯恰阔夫茶庄是其中之一。这是一座非90度角的L形建筑,造型以转角处主入口上方穹顶为中心,辅以两侧众多突出的尖塔,增强了建筑直立高耸的效果,所以我们把这座建筑确认为以哥特式风格为主的折中主义建筑。但是,转角的顶部采用的是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的肋形穹

哈尔滨往事:第十五章 <wbr>哈尔滨的欧式建筑风格窿顶,而且是透明的肋形橄榄穹顶十分醒目诱人,为哈尔滨所仅有。在楼梯和阳台栏杆等处的细部处理上,曲线流畅自然、疏密有致,又呈现了新艺术运动的建筑风格。精美的檐口、窗楣和饰有金属饰件的圆底尖塔,又透着巴洛克建筑的风采。主人从中国南方采购茶叶,加工后通过中东铁路大量运往俄国,年贸易额超百万卢布。这座豪宅建于1912年,是当时哈尔滨最豪华的私邸之一,1921年之后这座建筑曾做过荷兰领事馆。

以文艺复兴风格为主的折衷主义建筑大约有五、六座,其中有建于1902年的华俄道胜银行。华俄道胜银行是沙俄政府为修建和维

哈尔滨往事:第十五章 <wbr>哈尔滨的欧式建筑风格哈尔滨往事:第十五章 <wbr>哈尔滨的欧式建筑风格
护中东铁路筹集资金的专门银行,折中主义建筑,集纳了对称式构图和墙面粗犷的条状砖饰等多方面欧式建筑风格,但是整个建筑有法国文艺复兴建筑的特点,主要是方底穹顶,这是法国文艺复兴建筑常见的穹顶形态;二层采用双壁柱,在转角部分采用四个壁柱,但是柱身呈带状,这是法国的风格。屋顶的三个老虎窗是一般文艺复兴建筑的特色,但是老虎窗沿变化成装饰性檐窗。整个建筑和谐、明快,特别是墙面粗线条的勾勒,百年之后的今天,仍然能够博取人们的关注,甚至给人以力量感。
哈尔滨往事:第十五章 <wbr>哈尔滨的欧式建筑风格

道外区北四道街原交通银行是以古典主义为主要倾向的折中主义建筑,建于1930年。这座建筑平面呈方形,正立面为传统的古典式三段构图。正面入口采用贯通3层楼高的巨型科林斯柱廊,顶托厚重的檐壁,挺拔有力。建筑端部和两翼采用清水红墙窗,色彩朴素、淡雅,与白色檐壁和柱廊形成鲜明对比,充分展现了娴熟的古典主义手法。高大的台阶与岩石基座,显示了这座建筑的坚实与雄魄。

哈尔滨往事:第十五章 <wbr>哈尔滨的欧式建筑风格

位于红军街的日本总领事馆,是以巴洛克建筑风格为主的折中主义建筑,建于1925年。这座建筑采取非对称立面,入口设在北端,独占一个开间。南端三个窗户连在一起算一个开间。中间的四个窗户连在一起算一个开间。取南端开间与北端开间相对应,南北开间均有粗

哈尔滨往事:第十五章 <wbr>哈尔滨的欧式建筑风格壮的爱奥尼柱式和檐口山花与对方呼应。为了突出入口,将二楼的拱券高窗拔高。一层均为矩形高窗,二层均为拱形高窗。整个建筑曲线构成的涡卷、墙面的凹凸变化、繁复的雕饰、金黄色的立面、强烈的光影效果,都在彰显着这座建筑的巴洛克的主体色彩。

在圣尼古拉教堂广场东侧的一座中东铁路高级官员官邸,堪称以新艺术运动风格为主的折中主义建筑的典范。建筑地上两层,平面采用自由式布局,非对称构图,局部隆起。在“L”形短边二层屋顶上,设置冠戴帐篷尖顶的透体玻璃凉亭,凉亭屋顶出挑突出,成为这座建筑的最大特色。女

哈尔滨往事:第十五章 <wbr>哈尔滨的欧式建筑风格哈尔滨往事:第十五章 <wbr>哈尔滨的欧式建筑风格
儿墙为间断式墙垛,中间以简单的铁杆相连。饰以铁艺装饰的外走廊错落有致,别具一格。檐口精美、窗形多变、间饰科林斯壁柱,凸出的圆形和长方形铁艺阳台,使建筑充满了年轻的活力。绿色的屋顶和尖顶、浅黄色的墙面、白色的线脚、棕红色木制窗棂和细部装饰,体现了新艺术建筑风格,是哈尔滨新艺术运动风格为主的折中主义建筑的重要景观。
哈尔滨往事:第十五章 <wbr>哈尔滨的欧式建筑风格
所围绕,中间是被绿色雨搭覆盖的古铜色的双开大门,门前是三阶梯平台连着行车环道,颇有气势。中厅后侧半圆形凉亭尤为突出地彰显了俄罗斯的建筑风情。整个建筑“山”字形设计,科学合理,使每个病室都能获得充分的日照,满足了医院的建筑功能。这座建筑建于1900年,位于义州街(即现在的果戈里大街北端),至今保存完好。

下面介绍的是并非以一种倾向为主而是多种风格并存的折中主义建筑,我称之为无主要倾向的折中主义建筑,这种建筑在哈尔滨有上百座。但是其中我又把它们分为两类:一类是豪华型折中主义建筑,一类是普通型折中主义建

哈尔滨往事:第十五章 <wbr>哈尔滨的欧式建筑风格筑。

前日本总领事馆官邸就属于豪华型折中主义建筑,建于1920年。此前1907年开始,日本总领事馆设于花园街与义州街街口(现在的花园小学),1920年随着沙皇政府的倒台和中东铁路俄方的衰退,日本急于取而代之想当哈尔滨列强的头,英美德意也有意让日本出头,日本人也就当真

哈尔滨往事:第十五章 <wbr>哈尔滨的欧式建筑风格了,这是日本新建总领事馆官邸的政治背景。日本人恨不得将欧洲建筑的全部精华都用到这座建筑上,所以他们采纳了折中主义建筑手法,汇集古典主义、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等多种艺术手法,而且是豪华型的:仅屋顶上的穹顶就有两座,一个是法
哈尔滨往事:第十五章 <wbr>哈尔滨的欧式建筑风格
式长方底穹顶,一个是意式方底穹顶。女儿墙雕刻精美,檐口厚重威严。二层窗均为饰有窗眉的半圆拱形高窗。一二层中间的腰线明快突出、墙饰丰富。两侧廊柱均为科林斯立柱,窗间壁柱采用科林斯和爱奥尼两种柱式。两个入口平台的栏杆全部饰以花瓶砖雕。一层以下为仿石砌块,坚实气派。类似的豪华型的折中主义建筑在哈尔滨还有五、六座。

再介绍一座普通型的折中主义建筑:位于南岗区龙江街的前法国领事馆。

哈尔滨往事:第十五章 <wbr>哈尔滨的欧式建筑风格   这座建筑建于1923年,非对称构图。地上两层(北端三层),地下一层。女儿墙为饰有花瓶砖雕的栏杆,檐口墙饰丰富。北端立面为三层,有两个凸出的阳台,构成独立单元。南端立面二层窗眉独特,也构成了独立单元。中间为建筑的主立面,入口处有宽大的门厅,饰有多立克柱式,门前是六级台阶的平台。入口两侧立面有贯通一、二层楼的四根多立克立柱,柱础连着环绕在入口两侧的两个半圆形平台。三个独立的单元组合成“和而不同”的共同体。哈尔滨这种普通型的折中主义建筑很多,有上百座之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