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馆丨春秋时期的秦国“国难日”,就是为了追悼这个老人

 汉青的马甲 2015-12-22


“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

举国上下无不痛哭哀悼,

不但禁了娱乐,

就连日常生产也停止了,

这一切都是为了追悼——百里奚。

他是虞国人(一说楚国人),

春秋时期秦国最伟大的谋臣之一。


孟子曾经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

写过这么一句话:“百里奚举于市”,

说的是百里奚这个人是在市场买回来的,

还说他是属于“天将降大任”之人。

经过一番“磨其筋骨……空乏其身”后,

他便能“增益其所不能”,

因此最终得到了秦王的赏识并位登相位。


其实他那圆满的结局,

来得并不是那么容易。

史书在给他记载时花的笔墨并不多,

但有这么两件事,

让后辈不得不感慨:

他的“命运”是变幻莫测的,

简直就是个让人捉摸不透的调皮“宝宝”。




第一件事:不想翻身的咸鱼不是一个好谋士


百里奚虽家境贫寒,

但他饱读经书,抱负远大。

最重要的是,

他还有着异常顽强的精神!

因为在三十而立之年,

百里奚就出门闯荡了,

他这一闯就是忙活四十年啊。


在这四十年的闯荡里,

“调皮”的命运竟然没把百里奚整哭:

初到宋国,连投简历的机会都没有;

而后到了齐国虽投了简历,却无钱走后门;

后来到了周王室,却只是个打杂“放牛郎”;

最终看不到希望的他只能无奈地选择离开。

终于他被好友蹇叔介绍去了虞国当上了大夫,

但万万没想到连官椅都没坐热,

虞国就被强大的晋国吞灭了……


晋王赏识百里奚,想封官给他,

谁知傲娇的百里奚十分不给面子,

撇下一句:“君子不适仇国!”

晋王怒色蕴藏,僵笑着说:

“好!就让你做个秦晋联姻的陪嫁人员吧!”

于是百里奚开始了抬轿搭营的奴隶生活……


可谁也没想到,

百里奚竟然逃走了!

他堂堂虞国大夫可不想这么堕落。

尽管现状惨不忍睹,

可他仍是个有梦想的“咸鱼”,

而他的翻身,只差五张羊皮而已。




第二件事:披着五张羊皮的绝世“狼”才


百里奚“逃婚”后,

误打误撞来到了楚国,

为了目前的生计,

他只好委屈做个“弼马温”的牧马官职位。


另一边秦王听说在晋国的陪嫁人员中,

有一个奴隶竟然逃跑了,

而且还是个足智多谋的虞国大夫。

秦王寻思着大国扩张急需人才,

定要把这个大夫请回来纳为己用。


经过四处打听得知:

这个百里奚正在楚国做一个牧马官,

秦王立马准备黄金名器向楚王要人!

这时谋臣公子絷说:

“楚王不知百里奚之才,故让其牧马。

若用重金赎他,岂不突显百里奚之才?”

于是秦王准备了五张质好价廉的黑羊皮,

并派使臣拿去楚国换这个“逃跑奴隶”。

秦使面见楚王后,

果然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楚王二话不说便欣然答应给人!


这天牧着马的百里奚忽被秦使上绑,

并强行押上囚车,

风驰电掣,直奔秦国境地……

一到秦地,秦使立马解鞍下马,

打开囚车,为百里奚解绑,

并不断下跪道歉。


在得知事情原委后,

百里奚竟然哭得稀里哗啦的……

(命运:怪我咯?)

因为此时的百里奚已年近古稀了,

还真不得不怪命运太调皮,

幸福来得实在太突然了。




百里奚初到秦国就大受秦王赏识,

还被封为了秦国庶长,位登相位。

世人称之:五羖大夫(羖:意为羊皮)。


他尽心辅佐秦王勤修内政,

主张“重施于民”,

足以与当代的“三农”思想媲美,

深得秦国上下民心。

“谋无不当,举必有功”,

是史书给予他的赞誉。

毕竟这位命途多舛的老人,

曾经威服狄戎(今甘肃宁夏一带),

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在他的辅佐下,

秦国最终称霸春秋!

向来严肃的秦穆公也不禁感慨万分:

“多亏了寡人的这个五羖大夫啊!”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国馆原创出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