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落榜考生一副对联把状元、榜眼、探花拉下马:发配、逮捕、处分

 微风细雨的春 2015-12-22

落榜考生一副对联把状元、榜眼、探花拉下马:发配、逮捕、处分

邓海春 2015-12-19 23:55

文/邓海春

清初,除了屡兴文字狱之外,还出现过多次科场大案,每次都有不少人受到严重的处罚。这些科场案,多由考试落榜者心怀愤恨,或写诗,或撰文,或制联,大造舆论而酿成。这些诗、文、联作品,有的虽然不免夹有偏见,含夸大事实甚至造谣的成份,但是较多的还是一针见血地揭露了科场的弊端。

康熙三十八年己卯(1699 )科乡试,顺天考场的主考是新科状元李蟠,副主考是新科探花姜宸英。出榜之后,就有落第秀才贴出了这样一副对联:

老姜全无辣味;

小李大有甜头。

上联说的是姜宸英。他当时70 多岁了,是个做学问的人,虽然正直,但不大管事,所以称为“老姜”,而嫌其“全无辣味”。

下联说的是李蟠,他30 来岁,少年得志,在考试、录取的过程中收了不少贿赂,卖了大量关节。

落榜考生一副对联把状元、榜眼、探花拉下马:发配、逮捕、处分应该说这副对联艺术性是高的。不仅对仗工整,语带双关,而且道出了两位主考的不同年龄、性格与行为表现。

落榜考生一副对联把状元、榜眼、探花拉下马:发配、逮捕、处分因为这副对联,加之紧接着又贴出了一篇长文,一时众议大哗,结果李、姜被捕下狱。几个月后,判处李蟠谪戍关外。

落榜考生一副对联把状元、榜眼、探花拉下马:发配、逮捕、处分姜宸英无辜受牵连,事情还未弄明,他就病死在狱中了。

与李、姜同科的榜眼严虞谆,因其子也在李、姜录取之列,有通人情的嫌疑,也受了处罚。所以清代著名诗人王士祯在《 居易录》 里说:鼎甲之衰没有超过李、严、姜他们这一科的。

材料来源:《心史丛刊(外一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