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杨胡生书法

 百了无恨 2015-12-22

 

中华五千年,高峰连绵,产生了灿若星辰的文艺大师,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艺精品,不仅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厚滋养,而且为世界文明贡献了华彩篇章。

上海行知书画院院长杨胡生先生,正是一位有“望尽天涯路”执着追求的艺术家,有“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他穷极一生,上下求索,创作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艺术精品,达到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被媒体誉为德艺双馨的中国书法艺术“大伽”;被英国首富、F1主席埃克里斯通夸奖为“中国书法No.1”;被日本资深艺术家称为“中国乃至世界一流的书法大师”。

捧着一颗心来

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非常经典和通俗的座右铭:“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学陶、师陶、践陶,成为杨胡生的人生价值追求,他不遗余力弘扬着陶行知先生的光辉思想。

前不久,在全国优秀陶行知研究会10年一次的评选中,上海行知书画院成为唯一评上“四优”的全国优秀陶研艺术机构。荣誉的背后,乃是杨胡生八年的风雨历程、永不放弃、执着坚守、无私奉献。

八年来,作为“一院之长”的杨胡生,不仅不拿一分工资津贴,还自己出钱出力,腾出自己的住房,临时兼作办公用房;八年来,书画院竟然搬迁了8次,现终于在热心企业家的帮助下有了办公室;八年来,他组织了4次全国性的书画大赛,结集出版十多册精美书画集,今年10月,纪念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翰墨丹青中国梦第三届《行知杯》书画大赛,更是盛况空前。

77岁的杨胡生和他的80岁老伴,是大学同班同学,可谓青梅竹马。俩人一路走来,从未红过一次脸,老伴成了杨胡生的私人助理和“秘书”,专门为他跑腿,义务为他联络接待、送信等。

为了举办今年书画大赛,书画院核心班子成员,人人亲力亲为。杨胡生和老伴商量,率先掏出5万元资助这项活动,他几乎花了一年时间,到处“化缘”筹措资金。为了节省每一分钱,他老伴出门办事,打字复印,从来不“打的”,甚至舍不得坐公交车,宁可在烈日下、雨天里,花1个小时走2站远的路,她甚至节约到舍不得花邮票的钱,凡是附近要寄的信,都有她亲自“特快专递”。

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伟大思想,感召着上海行知书画院的艺术家。他们在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西南大干旱等大灾大难面前,慷慨善行,捐赠了一批又一批的书画作品给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市红十字会;新春慈善拍卖、西藏、青海边远地区孤儿助学、建校、帮困,深入社区、部队写生、笔会、送书画等一系列活动,无一不出现“行知人”的身影。他们的爱心之举,得到了上海市教育基金会王荣华理事长和原秘书长王明复的高度评价。

望尽天涯路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乃第一境界也。

但当今中国书坛,误把“写毛笔字”混充“书法家”的不在少数,字中无帖意也无碑味。因此,社会上会“写字”的所谓书法家比开出租车的人还多,良莠不齐,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的低俗作品大行其道,到处充满“铜臭味”,这本身是对艺术、对社会精神层面的一种伤害。

二十年学画,三十年学书,人书俱老。杨胡生已经学艺70年,从教50载,为艺术之梦筑高台。他爱憎分明、刚正不阿、不同流合污的个性,注定了他人生的跌宕起伏,可谓“五起五落”。

他从幼年开始,就点燃了自己艺术之光。家境的贫寒,物质的匮乏,仕途的不顺,丝毫没有消磨他实现艺术之梦的意志。

天才挡不住!用“勤奋”来形容杨胡生是最贴切不过了,对书画热爱的赤诚,贯穿了他整个人生。他本人的两本作品集,凝聚了他生命的结晶,字体之丰富、笔墨之厚重,可以称得上书法“大观园”。

杨胡生的书法始终是与绘画结合的,他深知中国画的灵魂是书法,故在书法达到一定的高度时,不自觉的又进入绘画创作,使其渐入佳境。

他以花鸟、山水为创作主体,其风格清致淡雅,墨法淋漓,用笔放逸,情趣横生,有时加上长跋感悟,诗情画意跃然纸上。画如其人,他的荷花、牡丹、梅花等作品,从来不画叶子枯萎,而是色泽鲜艳,鲜花怒放,以免给人带来感伤。

杨胡生说,书画本质最关键的是凝存正气,人要懂得养正气,作书绘画才能浑厚天成。“笔墨当随时代”,艺术作品要反映当下社会,现在是盛世,应该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充满正能量,我的绘画作品无一不表达这种意境。

在杨胡生的作品里,我们读不出“浮躁”两个字,他的每一件几乎是精品之作,是经反复打磨而成。他那流活端庄的楷书、盈润挺拔的行书、雍容和穆的篆书、雄浑古朴的隶书,给人以匠心独具、卓然秀出的妙感。

杨胡生铁肩担道义,桃李满天下,他在艺术上毫无保留的传授,在育人方面,言传身教,在艺术界,被尊称为“德艺双馨,艺坛人杰”,深受广大艺术工作者和学生及家长的爱戴。

铁肩担道义

须知中国书画,特别是标志涵蕴着中国传统艺术的书法,确乎太悠久、太深厚,汉字造就了中国文化的辉煌灿烂和流光溢彩,造就了五千年一以贯之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基础和缩影。

自古以来,艺术家奉献于时代的,是他的优秀传世作品。但当今之“书坛”,要真正出一位笔力独扛的书法大家,实属不易!

2000年五月,花甲之年的杨胡生,东渡日本,在东京成功举办了个人书画展,引起轰动,日本许多议会议员争相收藏杨先生书写的“忍”字,并对他的书法赞不绝口,称杨胡生老先生的中国书法作品是世界上也是一流的。日本艺术界资深人士称:“中国是书法的发源地,是世界上最美的艺术之一,我们日本书法则是流而已”。

2002年,英国首富、F1掌门人埃克里斯通来沪签订F1赛车协议,在200多名中外记者参加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著名书法家杨胡生先生笔力独扛,一人挥毫泼墨,书写了“与上海共飞驰”六个大字,令F1主席爱不释手,耸起大拇指连连称赞杨胡生先生是“中国书法No.1”。后来,F1赛车冠军小舒马赫来沪,也得到了与F1主席同样的杨胡生先生墨宝“与上海共飞驰”,小舒马赫高兴的说:“我喜欢上海,更喜欢杨先生的中国书法,一定会给我比赛带来好运”。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宣家鑫先生是这样点评的:“杨胡生院长之书法取法晋唐,技法娴熟,字体典雅,格调高古。观者在品赏心经作品时,让欣赏者能体悟恬淡优雅的情怀,笔法轻松自如,章法疏落有致,体现了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半个多世纪以来,杨胡生博采众长,潜心临摹研习汉、魏、晋、唐名家诸体,吸收欧、虞、褚、陆及张旭怀素之精髓,正、草、隶、篆皆能,大至八尺一字的榜书,小到能在扇面上书写六千字的《金刚经》,收放自如。他的大量作品被国家领导人、海内外艺术家、收藏家、普陀山佛教博物馆、普济寺贵宾室永久收藏展存。

他遍临汉碑精华,尤其是“颜柳欧赵”四种楷体笔法,他谙熟各碑家书法,驾轻就熟,用笔坚定疾厉,一气贯之,达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他的真书正大光明、隶书庄严典雅、 篆书活力四溢、行草书笔笔到位,行云流水一起呵成,常透出一种大家风度。

常常有人问杨胡生:“你的书法究竟宗法那一家”?这个问题未免太浅显。历史上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书家,都不可能取法某一家,所谓成就必须是一个集众家之长化为己用,杨胡生也不例外。

他的书法涉猎篆、隶、楷、行诸体,书体纵横而不意乱,洒脱而不放纵,气势流畅,遒劲有力。章法讲究奇正相生,错落有致,显示出汉字的方正美、韵律美。这与时下有的人不临帖、不读帖、走捷径,以丑为美,以怪为美,形成鲜明的对比。

杨胡生认为,书法之难,难在文化积累上,书道精微宏大,但归根结底以文化为本源,文化道德修养是书法的根脉和源泉,深根固本之道,不可等闲视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