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方剂之药性口诀

 茂林之家 2015-12-22

和中止吐泻以藿香,宣表治懊侬以淡豉。

治厥阴头痛,吐沫以吴茱萸,治少阴腰痛泄泻以破故纸。

养血固胎以菟丝桑寄,和肝益肾以沙苑女贞。

平肝阳清肝热,石决明秦效良多,降冲气和冲血,代赭石著功不少。

用金钱草通淋化石,土茯苓主梅毒恶疮。

麻黄散风寒而发汗平喘桂枝解肌表而温经通阳。

防风祛风胜湿,四肢疼痛能疗。荆芥发表散风,初起疮疡并治。

生甘草清火,而炙补中,地黄生凉血而熟滋肾。

甜杏仁滋肺燥而润肠,苦杏仁泄肺实而定喘

久咳阴虚宜川贝母之清降,痰火痛肿宜浙贝母之苦寒。

清热药中的热盛于里,用药当清,苦寒甘寒咸寒,药性有别,泻火救津津解毒、治证不同。察热邪之所在、审津气之盛衰,庶能切合病情、药皆中肯。

温里药中的沉寒痼冷祛之以温,辨上中下三焦之寒,别肺脾肾三经之治,辛湿祛寒皆耗液,阴虚阳亢总非宜。

化湿利水药中的水湿停聚见证多端,或为泄利淋浊,或为肿满呕吐。热化而苦淡渗,寒化宜辛散温行。倘若脾肾之既弱,即渗利宜慎施。

止痛药中的气凝血滞,致痛之由。行气活血,止痛之药。痛证更有六气七情之因,莫徒拘执套用止痛之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