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氏太极拳小架,陈氏家族家传绝学!!

 新客小草 2015-12-23

   最正宗的,还是要去河南陈家沟。找陈伯祥他们。 陈伯祥,1944年出生于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第十八世。陈家沟陈氏太极拳总会副会长,河南省陈氏太极拳协会副主席。1982年在全国武术观摩交流赛上担任裁判。自幼拜族兄陈克忠专习陈鑫所传陈氏太极拳小架,深得太极真谛。是当今陈氏太极拳小架的领军人物。 陈伯祥大师严遵祖训,淡泊名利,处事公平,待人谦和,守箴规,讲武德,依拳理,传师法。在长期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出一套既保留传统又适应新时代特点的授拳方法,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使学者既能领悟拳法深奥哲理,又能掌握入门之途径,深受学者喜爱。
新客小草 的个人图书馆
 
为弘扬太极,自六十年代后期,他就走出家门,足迹遍至西安、开封、许昌、新乡、邯郸、天津、哈尔滨、绥化、牡丹江、沈阳、徐州、连云港、淮阴、郑州、江西、广东等地,授徒众多,自1995年又传拳韩国、日本、瑞典等国弟子,目前国内外凡练陈氏太极拳小架者,大多出自其门下。近年来,他力挽小架拳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亲自带领小架拳师及各地传人建立各类组织,开展各种活动,为弘扬和传承陈氏太极拳小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正是由于陈伯祥大师的不懈努力,才使得陈氏太极拳小架这一璀璨之花开满神州,揭开了小架拳发展的新篇章。 陈伯祥大师经常参加全国各类型的拳术交流活动,在与各地的拳师切磋和交流中,他总以高尚的武德和高超的技艺令对方折服,得到武林同仁的赞许。他的事迹被国家和地方多家媒体采访和报道,并载入各类典籍,还应邀参加了国家武术协会《中国武术太极拳》和焦作市《陈家沟功夫》等节目的录制工作。 身为当代著名太极拳拳师的陈伯祥,虽誉满海内外,但至今仍布衣粗食,乐于农桑,陈家沟人的本色常在,深得族人与广大弟子的爱戴。 陈王廷之后,太极拳在族内世代相传,名手辈出,各领风骚。他们尽得先辈拳技并各有创新。十四世陈有本拳艺炉火纯青,艺精入神,子侄辈多受其教。陈仲甡、陈季甡、陈清平、陈有纶皆其所成,为太极拳流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十六世陈鑫潜心著书立说,呕心沥血十三载,写成多部拳术理论著作,特别是《太极拳图说》已成为人们学习和研究太极拳的权威性理论依据。十八世陈克忠赋性耿直,刻苦好学,拳艺精湛,一时无与伦比。其授拳因人施教,一丝不苟,使得太极拳小架在陈家沟再一次得以普及和提高。


新客小草 的个人图书馆
十八世陈伯祥在系统继承先辈拳术的基础上,通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完整的拳术体系。该拳术体系套路完整,理论系统,风格独特,既保留传统又适应新时代特点;文武兼修,德艺并重,既修拳法,又明拳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者既能领悟拳法深奥哲理,又能掌握入门之途径,深受学者喜爱。陈伯祥拳术体系的形成表明了陈氏太极拳传承与发展的连续性,丰富了陈氏太极拳的理论内涵,扩大了陈氏小架及太极拳的影响力,为太极拳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对中华武术乃至人类社会将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 为挖掘、整理、研究、推广独具特色的陈伯祥拳术,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社会各界的深切期盼下,陈伯祥大师弟子陈春生、陈天闽、陈天祥、陈天惠、陈绍冲、陈绍杰、王福营、廉兴国、吴忠革、张建宏、陈国庆、王浩进、陈琦、以及再传弟子王韶卿等人决定发起成立陈氏太极拳小架陈伯祥拳术研究会。 本会是经国家主管机构批准成立的合法社会团体。该会以挖掘、整理、研究、推广陈氏太极拳小架为忠旨,以继承和发扬陈伯祥大师的崇高武德及其所传的正宗陈氏太极拳小架为己任。并以此作为桥梁和纽带团结广大陈氏太极拳小架爱好者,扩大陈氏太极拳小架对外交流,为增强人民体质,振奋民族精神,促进社会和谐作出贡献。 附:陈伯祥拳术研究会会长 陈春生,1965年生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是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第19代嫡亲后裔,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正宗传人,自幼在陈家沟师从于太极拳大师陈伯祥,跟随陈伯祥习练陈氏太极拳小架,经过几十年的勤学苦练,思考体悟,深得师父陈伯祥赞许,在师父的言传身教下,得到了陈氏太极拳小架的系统真传,陈春生老师功夫纯正,为人谦和,武德高尚,深受伯祥老师器重。现为陈氏太极拳小架陈伯祥拳术研究会会长。

陈氏太极拳小架传承谱系:陈王廷――陈所乐――陈正如――陈节――陈公兆――陈有本――陈仲甡――陈鑫――陈克忠――陈伯祥――陈春生等。

陈氏太极拳小架区别于大架的三个特点
十四世陈有本改拳后,出现了大架之说,而原来的传统架子只得被动的称为小架。那么小架的原汁原味体现在哪些呢?最明显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 是脚根。
      有些大架的名师们,在讲拳时一开始起式就强调“脚尖稍外摆”。我到底不知道脚尖稍外摆有什么好,出自于哪里,有什么依据。仔细观察练大架包括新架的大师,并不都是外摆,反而很注重内扣。小架对脚的要求是脚尖尽可能的内扣,至少也要平行,绝不允许外摆脚。脚尖内扣,大拇趾才能领起,膝盖自然外撑,自然也就合胯圆裆。相反,脚尖外摆,从前面看两腿开得宽了,好像是圆裆了,实际上外摆脚正好为圆裆做好了一种掩饰,误认为前开裆就是圆裆。这样以来,拇趾不能领起,脚的内侧不能踏实,就谈不上扣裆合胯,出劲也就失去了前提。前开三尺,不如后开一线!腰胯不松合者,当向脚底求之。
         二是中节。
         小架拳在讲人体中节时常有以下观点:
        讲含胸不说拔背——含胸拔背是一般太极拳论中的说法,大架教学中也常有此说,但真正的师傅带徒弟是不是这样教可不敢肯定,一般的师傅肯定要在含胸拔背之后再加上好多解释,不然让初学者费解。小架不讲拔背,就是说讲了含胸就够明确的,含胸自然拔背,再说拔背只能让初练者耸肩架肩,也可能会造成拉紧命门。
        讲踏腰不说命门后撑——说踏腰就是把腰松下来,自然放松。骨盆形成一个兜,让腰坐下来,通过两胯根的松合完成腰的运动。命门后撑表面看来身背五弓,虎背熊腰,却会造成全身紧张,又违背了太极的原理。要知道,在行架过程中,两腹股沟始终是放松的,有任何一个顶了,那就错了。命门后撑可能会形成两胯根“双顶”,更会造成两膝盖的“双顶”,这样就离膝盖损伤不远了 。
        讲松跨不能转体——大架转体的动作很多,辐度很大,但很容易形成顶胯。从外三合上说,两肩与两胯四点成面,不能扭动,歪曲,折叠,始终在一个平面。小架讲究重心的转换要靠两胯的松合完成,身法不能向两边倾斜,只能顶劲领起,中正安舒。
  新客小草 的个人图书馆         讲合跨不能起伏——拳打转关。在拳架的续接中不能有起伏,所谓宁低不高行平线。大架的行拳中常有起伏现象,我认为不应该。因为起伏,两胯就合不住,劲也就丢了。所谓一气呵成,就是说一套拳打下来,中间没有断劲的时候。不停的起伏,必然形成丢顶。小架在这方面就很严格,就是做金鸡独立和朝天蹬也不能完全站立,也要分成左右两半,一边上领,一边下沉,通过合胯,上下对拉。
      讲泛尾闾不说敛臀——对于初学者来说往往把这两个说法割裂开来。一说泛尾闾就撅屁股,一说敛臀就顶胯往前收,弄得无所适从。实际上这两种说法应该是统一的,尾闾轻泛和敛臀并不矛盾,尾闾外泛,臀下部自然收敛。说泛尾闾正好和塌腰的说法上一致。单单强调敛臀,又会做得腰部紧张,膝盖前顶。塌腰泛尾闾,掌握适度,能使全身的重量通过臀部下行至脚跟,膝盖不承重,也就没有损伤之虑。
      讲膝盖外撑又要内合—— 发现练大架的好些拧膝盖非常严重,有些大师也能把人晃得眼花。可能是以为太极都得走圆,膝盖不走圆 不是太极拳。这样一夸张,下身也就不实不稳了。左右移重心以及拳式的转换都是靠拧膝盖完成,真够难为膝盖的。小架拳就要求膝盖对着脚尖,移重心时膝盖外领而不外转,合胯时拇趾领起膝盖内扣。外撑形成棚劲,内扣形成合劲,永远不能跪膝!跪膝了想再撑起来,不拧也没办法了。
      三是界定 
       小架之小是有严格的规矩,相对于大架来说是书房架,看家拳,就是说小架细腻,条条道道很多。从头到脚,各有各的界。头领正,不可前后左右歪斜。手的界是左右各有各的范围,各画各的圆,各管各的半边。 往往是一手到中界, 一手到边界。脚也有脚的界,小步一肩宽,大步一腿长。手的界限要与脚的界限相应,做到上下一致,周身相随。另外,胯,膝,臀也都有自己的界限。从方位上说,上下左右前后形成以自己为中心的一个圆体。莫贪莫夹,无过无不及,做到各自的度而恰到好处。
      小架之美,不只在他的理论体系,非陈鑫一图说能尽言。关键是同仁在习练中感受她的真谛!互不保守,各抒己见,才能光大小架拳。此为本文拙见之意旨,共勉共勉。
陈氏太极拳小架的特点



太极拳宗师杨禄禅 (1799-1…1872
新客小草 的个人图书馆


陈式小架太极拳也称“小圈拳” 。《拳经》云:“若要拳练好,除非圈练小。”即由大圈练至小圈,由小圈练至无圈,方臻神品。
    陈式小架太极拳特点概述:古朴无华,小巧紧凑;身法中正,步法轻盈;以意领气,以气摧劲;静则百骸皆静,动则周身全动。以内劲为统领,以蚕丝劲为核心,动作刚柔相济,开合相寓;以腰为轴,节节贯穿,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若长江大河,滔滔不绝。

 

  陈式小架太极拳的八个特点:


  1、身法:“身忌上蹿胡乱摆,宁低不高行平线”。行拳走架身体不可忽上忽下,左右乱摆;意向下沉,重心放低,重心基本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个别动作如摆脚下岔、金鸡独立、铺地龙等除外)。


  2、手法:“双手相合勿翻动,微贯一气指肚间;上行不过眉,下行似松开;内转拇指界中线,外运勿探、沉肘尖;莫贪莫夹、束肋毛肤相挨”。两手向合,四六阴阳;瓦隆掌,大、小指向合,意贯母、食、中指;手的运动范围以身体中线为界,左、右手各管半边,向上行不超过眉毛,向下行意想松开;出手勿贪,回手勿夹,留有余地,中规中矩。


  3、步法:“脚踏忌八、丁,切记合足尖;内脚掌踏地偏重,大二趾领先;以脚跟转换,步大一腿长,步小一竖脚”。基于开胯圆裆的需要,要求两脚基本保持平行,忌八字脚、丁字脚(造成两胯根不成窝状,裆部失去弧形,成“人”字裆即尖裆,不能实现圆裆);从胯向下内缠(逆缠),落在脚掌内侧大、二足指上;出步勿贪,伸缩自如,大步不超过一腿长,小步不小于一竖脚。


  4、“宁进不退,下在上先”。重心宁进不退;转换下在上先。


  5、眼法:“神送前手头忌晃动”。神意在前手,但目光并非死死盯住前手,头也不能随手晃动。


  6、劲法:“裆贵开圆,莫扭莫涮”。臀部放松,向两侧外泛,使胯从两侧向前、内裹,胯根里掖,形成后开前合,实现圆裆;裆为腰腿之枢纽,在运动旋转中,是由趾而胫而股而会阴,由身(命门)而肩而肱而桡骨、尺骨直缠至指梢的“缠丝劲”,也叫“螺旋劲”;阴阳转换时,胯走后、下弧;胯似托盘,切记不能扭、不能涮;两胯走“∞”劲不断,背丝扣型循环缠;劲需走满,无过无不及。


  7、立圆多、平圆少。划圈走立圆是为了在松沉圆转的条件下,实现力从脚起,自下而上的传递。另外,走立圆也容易保持身体的稳定。所以小架走圆多为立圆,或有小角度的倾斜。


  8、整圆多、弧线少。整圆是为了劲路的完整,减少不必要地重复蓄劲,实现化、打连贯,出击迅速。


  陈式太极拳小架一路拳谱


新客小草 的个人图书馆
 杨少侯杨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

   

2、金刚捣锥    

3、揽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         

6、金刚捣锥    

7、白鹅亮翅   

8、揉膝拗步
9、初收        

10、斜形拗步    

11、再收      

12、前趟拗步
13、掩手宏锤   

14、金刚倒锥    

15、撇身锤  
16、出手(背折靠)
17、肘底看拳   

18、倒卷宏      

19、白鹅亮翅  

20、揉膝拗步
21、闪通背     

22、掩手宏锤    

23、揽扎衣    

24、六封四闭
25、单鞭

26、云手        

27、高探马    

28、左右插脚
29、蹬一跟     

30、上三步  

31、指地锤    

32、踢二起
33、护心拳     

34、踢一脚      

35、蹬一跟    

36、掩手宏锤
37、小擒拿     

38、抱头推山    

39、六封四闭  

40、单鞭
41、前招后招   

42、野马分鬃    

43、揽扎衣    

44、六封四闭
45、单鞭       

46、玉女穿梭    

47、揽扎衣    

48、六封四闭
49、单鞭       

50、云手

51、摆脚跌岔  

52、金鸡独立
53、倒卷宏     

54、白鹅亮翅    

55、揉膝拗步  

56、闪通背
57、掩手宏锤   

58、揽扎衣      

59、六封四闭  

60、单鞭
61、云手       

62、高探马      

63、十字脚    

64、指裆锤
65、青龙出水   

66、六封四闭    

67、单鞭      

68、铺地锦
69、上步七星   

70、下步跨虎    

71、双摆莲    

72、当头炮
73、金刚倒锥   


   陈氏太极小架缠丝功原理——

陈氏太极小架缠丝劲原理 
起始足尖的缠丝功,顺下肢向上传导,经裆胯才可传向躯干走背缠丝,沿肩部传入上肢并导入指尖,然后,再顺流而下回到足尖,阴阳之变必须完成这样的过程。足尖与手尖,永远是相通的,而中枢就在裆胯。这个过程就是绵绵不断的。如果裆胯走不好,体内的缠丝劲就找不到,劲路自然就会断掉,架形上好看,但体内的缠丝劲就无法运行,必然就空练多年而不长功力。 
练缠丝劲时,迈步要小,扣住膝,裆胯的活动幅度要大于膝盖的活动幅度,至于大到什么幅度,基本要求是:要在膝盖尽量维持不摆动的前提下,让身体的重心全部移到别脚上而另一只脚可以轻轻提起,身体重心的移动,全靠裆胯缠绕,裆胯如同落在一个盘子里的滚珠,躯干就如同落在个个滚珠上一样随劲而行,缠丝随着这个滚珠缠绕而上直达上肢,外力袭来时只要这个滚珠旋转即尽数化去,越是能控制住膝盖只让裆胯的移动,重心转换越能到最大的极限,越能起到拉筋拔骨的效果。这样练起来,手脚动作幅度看起来不大但裆胯关节的缠绕幅度却相当大。现在很多人把缠丝劲练在膝关节和肩关节上都是不对的。

 新客小草 的个人图书馆
          
这样的练法一开始相当难以掌握,但三年后,就可以体会到缠丝劲的妙处了。小架开始就要你规矩,从松入手,这才是根本,不要考虑哪些缠丝,裆后弧能自然就好,外形的东西大同小异,但是本质的内容有差别,既然,裆弧线存在差异,劲别自然不同,而小架多为走后弧,说的是后裆,小架一开始叫你收胯合适,膝盖不能乱动,双脚不能往外撇,就是为了开裆创造条件,腰裆是太极拳的劲力中枢,手上的动作是末梢,要用腰裆带动手的动作,腰部缠丝是走小缠丝,越小越好。 
小架作为一门高深的拳种很容易忽略了一些基本的东西,很多学者容易走了一个误区。 
大架走8小架微微一动就有看不清楚,只看到胯往里合,在S的折叠处扣住蓄住劲,外表C不像C,S不像S,这种微微一动产生的能量,让你站不住,有拔根的感觉,跟其他太极拳不一样之处,也是高明之处。最难学的就是这种劲,没有这种劲就不是小架拳。跟其他太极拳一样,很多老师不教的就是这东西,但没有基础也是练不了。
 


                              

     新客小草 的个人图书馆                      动态街舞小图 - 新客小草 的个人图书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