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氏太极拳小架的渊源

 阿迪约嘎 2016-09-12

陈氏太极拳源远流长,陈家沟陈氏第九世陈王庭(1600—1680)原为明朝军官,明朝灭亡后报国无门、收心隐退。在耕作之余,陈王庭依据自己祖传之一百单八式长拳,博采众家精华,结合易学上有关的阴阳五行之理,并参考传统中医学中有关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之术,发明创造出了一套具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新型拳术,包括太极拳五路、炮捶一路、双人推手及刀、枪、剑、棍、双人粘枪等器械套路。

陈家拳术列代相传,高手辈出,第十四世陈有恒(17731819)、陈有本(17801858)兄弟,幼年即随其父习拳,拳艺精湛,悟得真传。陈有恒早年于洞庭湖落水身亡,陈有本在其兄亡后,闭门在家修炼,更加专心练拳悟拳,于太极拳更加精研,他不但对先辈积累的太极拳理论内涵更加深入研究,还不受家传原有拳术所限、多有创新,将陈家拳术研究得更加精细。其拳艺外观轻柔、内持静重、虚实分明、动静结合、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刚复归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周身一家、内外兼修,其拳劲螺旋缠绕、蓄发机敏、连绵不断、缠绕迅速、松活流畅。陈有本精研太极拳功法拳理,终于成为陈氏太极拳的集大成者,自成一脉。陈有本一脉传承下来的拳术称为“小圈拳”,即我们今天学习的小架拳,小架拳一直在陈氏家族内密不外传,习练者多文武兼善,故又有“文房架”之称。与陈有本同时代的陈长兴打破传统,将太极拳传给杨露禅,开启了太极拳向外传播的历史,陈长兴编订的拳架被称为大架,其后陈发科又在大架基础创编新架,于是陈长兴的拳架称为老架,与小架相对,老架和新架现在统称为大架。


陈有恒之子陈仲甡(18091871)幼年即受到父辈陈有恒、陈有本的熏陶,自幼即勤习拳术,能运使铁枪30斤左右,尤称武勇。清朝咸丰三年,他曾率胞弟季甡及族人、乡邻抗击捻军,屡立战功。晚年的陈仲甡退隐家乡,闲暇之余精心教拳授徒,其所教弟子盈门,陈仲甡有三个儿子,陈垚进入了武庠,陈淼和陈鑫都是岁贡生。

陈鑫(18491929),字品三,陈仲甡三子,叔伯排行五,陈氏十六世。为近代中国武术史上著名的太极拳理论家,自幼随父习武,深谙太极武功之精奥,后遵父命从文,文武兼备。为阐发陈氏世代相传之太极拳理,陈鑫晚年发愤著书,其主要著作有:《陈氏家乘》五卷,《安愚轩诗文集》若干卷,《陈氏太极拳图说》(原名《太极拳图画讲义》,出版时改是名)四卷,《太极拳引蒙入路》一卷及《三三六拳谱》等。其中《陈氏太极拳图说》为其代表作,该书从1908年动笔,其时他已年近花甲,至1919年完成,历时十二寒暑。书稿成时,他已近古稀之年。十二年中,他对这部著作倾注了全部精力和心血,多次修改,亲手抄录而不懈。其抄本先后有四稿,每稿洋洋二、三十万言,其毅力、精神确是感人。该书图文并茂,拳势取经络而通变,拳理师周易而同规,理精法密、显微阐幽、精朴悉陈、细腻明透,为拳坛理论之丰碑,被誉为武林圣典。陈鑫的著作正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向太极拳高峰攀登,本馆所教授的陈氏太极拳小架即以《陈氏太极拳图说》为标准教材。

云南陈家沟陈氏太极拳小架养生武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