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手歌”文本研究(之一)

 msj7211 2022-05-29 发布于河北
文章图片1

天十三势太极拳起于杨露禅,杨露禅以前历史晦暗不明,拳史学者多从人际源流中寻找那时的历史真相,成绩不大。其实太极拳老拳谱中隐含了很多源流信息,值得研究挖掘。不同文本的“打手歌”就提供了一个范例。

太极拳之名大约起于王宗岳“太极拳论”前后。之前太极拳有“长拳”和“十三势”的称呼。太极拳演化定型过程大致经历三个大阶段,即重外形单练的长拳;加入内外兼修、双练的十三势;再成“在内不在外”(郝少如1963页4)和“用意不用力”(陈微明1925页6),专重阴阳变异的太极拳。太极拳嫡派拳术专家都说,不会推手(打手)就不是太极拳,或者说不练推手就不可能懂太极拳,这是太极拳核心技术。王宗岳“太极拳论”全篇除“虚灵顶劲”一句外,几乎每一字都是在直接的讲双人打手技术,可知这时大致是太极拳的成熟或定型期。王宗岳“太极拳论”一起流传的还有“打手歌”一首,王宗岳“太极拳论”中有引用了“打手歌”,那么应如张士一(徐震1937附录页4)最先提出的,“太极拳论”出现在“打手歌”之后了。大概因为简略、其内容又被王宗岳“太极拳论”和另一种杨传清代手抄无名老谱(吴公藻《太极法说》1985页37~81,杨振基,严翰秀《三十二目》2000页236~277)详尽覆盖,所以“打手歌”往往被拳术家和拳史家所忽视①。

“打手歌”在太极拳演进发展中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打手歌”与太极拳演化的相关性很高。“打手歌”为首四句内容老套,基本描述的是拳法效果,称为“俚语”亦不为过。相对而言,此四句似能比较好的描述陈氏“缠丝劲”等技术。而“打手歌”最后两句中每一个实字都是王宗岳太极拳具体的核心技法和程序,这些异同显示了太极拳由外及内和由用力而用意的演化定型过程。本文通过分析“打手歌”文字本意及技术内容,更明确《太极拳谱》中包含了太极拳拳术技术的演化历史过程,认为四句“打手歌”作于“十三势”拳术出现之初,而五六两句则著作于王宗岳“太极拳论”之后、是太极拳技术已经成熟和定型时的产物。

文章图片2

1.“打手歌”版本

1.1.陈杨武宋四家“打手歌”版本

现存陈家沟陈氏老谱和以王宗岳“太极拳论”为核心的《太极拳谱》这两者基本不相干。但民国时期由陈子明和陈鑫传出几种版本的四句“擖手歌”和一种六句“挤手歌”文本,与由武禹襄李亦畬舅甥、杨露禅后人和宋书铭分别传出的十三势《太极拳谱》中六句“打手歌”相似,可定为同源。表1罗列各种版本如下。

表1.擖手歌、挤手歌、打手歌的版本比校

陈家老谱“擖手歌”/“挤手歌”

《太极拳谱》“打手歌”

“擖手歌”

七言俚语两首

七言俚语二首

挤手歌

杨、武传本

宋传本

两仪堂本

“擖手歌”

1.2.杨武宋陈四家“打手歌”版本来历和文本异同

1.2.1.《太极拳谱》中的“打手歌”

十三势《太极拳谱》中的六句打手歌,有杨露禅、武禹襄、宋书铭三家之传。

⑴ 杨露禅一脉的《太极拳谱》来历不明,没有清代手写本留下,民初以来各种印本中的“打手歌”文本和武禹襄一脉所传、晚清李亦畬的几种手写本《太极拳谱》中的文本完全一样。民初宋书铭传《宋氏太极功原流支派论》,其中吴寇范三抄本中有宋传“十三势谱”,都有六句“打手歌”。

⑵ 杨武宋三家六句本,宋本有两处异文,显示宋谱与杨武同源不同流的早期歧异。杨武传本第三句都做“来打我”,宋谱吴、寇两种善本文字略有出入——词义上两者都通,而寇本当为宋传本原文,吴本误抄。

1) “偺”是“咱”之地方土音,比吴本“你”更接近杨武传本的“我”,另范本也做“偺”,吴本“来打你”远比“来打偺”更常见常用,可知吴本一系误抄。

2) 吴、寇两种宋传本第五句“引入”也不同于杨传、武传“引进”,“入”、“进”同义。

1.2.2.陈子明记载的“挤手歌”

按陈子明(1932,1933)之陈氏拳专著及老谱多袭用陈鑫著作和抄本。而徐震(1937卷下页16)云陈子明(1933)六句“挤手歌”印本是“从别本抄出”,意即另有来历,可推测不源自陈鑫一支。“挤手歌”与杨武宋传“打手歌”文本极为接近,可推定“挤手歌”是源自某支十三势太极拳传承,或者就是陈长兴一脉的传承。似乎“挤手歌”原本是某时期的“打手歌”残本而后人擅自加改而成,例如,

⑴ “来攻击”不如“来打我”通顺。

⑵ 又“屈伸”是太极拳以前就有的古老观念,“太极拳论”中“随屈就伸”之说,但“就屈伸”三字和前“粘黏连随”四字对应关系,显然不如“不丢顶”三字②。

1.2.3.陈氏传谱中的“擖手歌”

按温县陈家沟陈氏家族是清代武艺世家,逐渐学习到多种拳械并保留很多拳械谱。因陈仲珄(1809~1871)等在1800中叶对抗粤匪、捻匪、保卫乡里立下功劳,陈氏拳始得陈仲珄弟兄后人的重视,才有陈家沟陈氏族人开始系统整理陈氏拳械老谱和家谱,其中尤以陈鑫③、陈森等为最。显然,陈鑫记载的这四种文本的四句“打手歌”,文本歧异较多,难以确定原本文本。其中有三句文意大同小异、也与杨武宋六句本大致一致。唯有杨武宋第三句“任他巨力来打我”一句,在三种陈鑫四句本中由“引进落空”概念所代替。

2.太极拳的技术演变看“打手歌”文本异同

唐豪徐震等武术史学学者已经意识到四句“擖手歌”和六句“打手歌”两者文意不同。而兼学杨陈的顾留馨等专家也指出陈杨两家推手法中比较容易观测到的外形和不易观测的内涵皆有不同,杨露禅一脉十三势太极拳打手修习目的和要求都远较陈家拳复杂、难练。按陈家有多种文本歧异的“擖手歌”,可知陈家得到这四句歌诀的时间相当早而且流传很广泛,这也说明陈氏家族确实和太极拳早期演变有某种很深渊源。按照古代珍惜字纸和文字的传统,则最初“擖手歌”应就是四句,六句“打手歌”后两句为后人加入。

2.1.唐豪、徐震认为四句与六句文意不同

⑴ 在约作于1957~1958间的“廉让堂本《太极拳谱》考释”(唐豪,顾留馨1964,2001页130~131)中,完全不懂传统拳术的唐豪认为陈氏“打手歌”原始四句“辞气与奏庭遗诗相类”,且由此认定四句本为陈王庭做,后两句为陈王庭“亲灸之弟子儿孙”做。

⑵ 武氏一脉传人徐震(1937)云“打手歌”【……杨武两家则谱中六句无异致,而文义亦较见于陈氏书者为长(卷上页5)。】又认为【陈沟之“拳经总歌”与王宗岳《太极拳谱》“打手歌”,精粗互异(后序页1)】、【《拳经总歌》与打手歌”(六句),非独理有精粗,其辞气亦异焉……(后序页3)】

虽然唐豪、徐震这两位武术史学的开拓者的太极拳源流观点对立,但说明一般文人都可以看出四句和六句文辞不同处,两者文意比较也说明此理。

⑴ 打手歌”除第一句是界说概念以外,二、三、四这几句更像商业广告,仅“上下相随”是纯粹技法,“牵动四两”最多勉强算技法,其余“人难进”、“任他巨力”、“拨千斤”云云都是显现“商业效果”。

⑵ 如后所述,打手歌”第五、六这两句界定了太极拳使用程序(过程)和核心技法,内容极其充实、无一虚辞浮语,和前四句老套“俚语”截然不同。

2.2.陈杨两家打手技术异同

陈杨两家打手技术不同显而易见,建国后普及太极拳,结果太极拳多成太极操、太极舞,学术界重太极拳拳架记述,轻打手研究,对陈杨打手之不同没有重视,以下分录顾留馨、洪均生、杨少侯等陈杨两门专家所述,可见陈杨打手技术不同,也可支持我们“打手歌”演化定型的推论。

2.2.1.顾留馨论陈杨打手技术内涵不同

顾留馨兼修杨陈。顾留馨(唐豪,顾留馨1964,2001页13~14)比较陈杨推手训练云:【原来陈王廷创造的推手方法,是综合了擒法、拿法、跌法和掷打(放劲)法的竞技运动,跟摔跤一样,最能发展体力,技击性很强。推手时,在上部双力两臂互相粘贴缠绕而推,在下部前足也在粘化,并且在引进消化的时候,后腿屈膝下蹲,前腿足尖翘起,腿肚着地,彼此一进一退,随势起落,腰腿必须柔活有力,运动量极大,非一般人听能锻炼;并且由于擒法、拿法、跌法、掷打法的兼施并用,容易使人感到创痛……新创各种架式的推手方法,都逐渐改为不跌、不管住脚和不下蹲及地的推法;许擒拿法方面,仅主张拿住对方劲路,而不许采用按脉截脉的擒法和反筋背骨的拿法。新的推手方法,着重发展了练习皮肤触觉和内体感觉灵敏的沾连粘随,并乘势借力而放劲的一面……同时并可在避免伤痛的条件下各分胜负……】

⑴ 按历史文献中,陈家拳技术要点和拳理记述较少。顾留馨所言极有价值。所谓“后腿屈膝下蹲,前腿足尖翘起,腿肚着地,彼此一进一退……”可知陈氏推手本身更多是一种“运动量极大”的练功方法,其技击方法主要是攻击性的“擒法、拿法、跌法、掷打法”等外在招式技法。

⑵ 所谓“新创各种架式的推手方法”,实即指杨武宋所传拳术,所强调的功法练习不同于陈氏拳,功夫在“皮肤触觉和内体感觉灵敏”,更强调“化劲”即防守方法,由化而发,摈弃了有形的攻击性招术。

2.2.2.述陈氏拳打手训练技术简单

按陈鑫和陈发科当代两个支派纪录④,陈氏拳不很重视“打手”,打手的技术形式也简单,似乎也不需要太多专门打手训练。

陈鑫不很重视“打手”。陈鑫有“七言俚语”之说,说明至少在陈鑫时代的陈氏拳就已经很不重视“打手”,既说明陈鑫这一支对太极拳的真态度,但也确实反应了四句“打手歌”内容贫乏。

陈杨打手的技术形式不同。按向恺然(1933,吴志青1940页241)和顾留馨(1955~12~10,顾留馨,顾元庄2008页22)分别引述陈照丕和陈子明,皆言陈氏拳仅有四正打手而无四隅(大捋)打手。以杨传十三势四正、四隅打手架子和应用而言,四隅打手应属太极拳技术有相当发展后产物,大概不会一开始就有,也可知民初陈发科、陈子明、陈照丕所传四正打手是陈家老拳术。

陈家拳不需要打手的专门训练?洪均生(1989页391~392)回忆陈发科青春期功夫大进时的修炼情形,陈发科云【……每日至少练六十趟,多则一百趟。如果专三年有余,在我十七岁时,身体发育得强壮了。我先向叔伯们问明推手方法,才向我哥请教推手……他本想摔我,那知三次反被我摔了。我哥生了气,对同族人说:“这拳当有诀窍。我们不能练了,你们看,连从前不行的,倒比我强了。”其实这三年中,我父一直没回家来。哪里来的什么诀窍呢?不过是三年来照着学的规矩,苦练而已。】可知陈发科先修拳架的“规矩”很正很好,即不需要太多打手训练而可直接应用拳架中的技法,参与对抗。

按采访杨传太极拳专家,认为顾留馨仅强调练习形式不同,“陈家拳练习追求直接体能与技法应用,没有太极阴阳变异的概念,故还不是太极拳。陈家拳不需要打手练习正是因为不追求'太极拳论’中所谓的'懂劲’。杨传拳通过推手这种练习手段去理解太极拳,即达到懂劲,这是学习太极拳的必经之路,'皮肤触觉和内体感觉灵敏’,这还仅是基础。”

2.2.3.述论杨少侯述太极拳训练程序

与其它内家拳比较,太极拳攻防(即“发”、“化”)不同处主要在于“化”法不同。杨少侯拳论也可看出“打手歌”中显示的技术演化。杨少侯是传说中杨露禅一家最后一位称的起格斗大师的太极拳专家。吳澹(2005)传出“杨少侯练拳要诀”大约经过民国时后辈嫡派的少许修正,但整体上言简意赅,可定确为真传。其中太极拳三项修炼,盘架子、推手、发劲与化劲,依序而为。前两项重外形,最后则渐重内修。杨少侯论“化劲”云:【……化劲宜圆,化之不尽而发之不远。初学化劲,方向宜斜。上乘功夫,则向自身化之,所谓引进落空是也,或曰“以夫子之道反制夫子”,即借敌人之力以打敌人,借敌人之劲以还制敌人也……】可见,

⑴ 【初学化劲,方向宜斜】似比较符合【四两拨千斤】之论。【牵动四两拨千斤】是老话、非太极拳所独有,是一种比较初级的“化劲”方法,也比较符合陈氏“缠丝劲”技法之“转”⑤。“方向宜斜”是使对方打击力偏失、不能作用在我,这是一种防守方法,但也不能“借用”其力,因此陈鑫(1933)、陈发科(洪均生1989页396~397)两支陈家拳术都有记载,主张自身也还需要有“千斤力”的攻击力。

⑵ 【上乘功夫,则向自身化之,所谓引进落空是也……】则是真正成熟的太极拳技法,对方“落空”后,才可以“拿住”对手、借力发人,显而易见,技击格斗中“本力”大是优势,但太极拳攻防中不需要强调攻击对手时的自身“千斤力”了。

2.3.论“打手歌”是太极拳演化定型重演论的一项证据

太极拳这样复杂的拳术技术显然非一时一人所能完成,我们提出太极拳的演化定型过程分内外,拳势外形上由长拳而十三势打手而太极拳打手,拳术中难以观测的功法则由外家、内家而太极阴阳,这一太极拳演化定型过程的假说有以下几项直接的实证证据,

⑴ 这种假说和杨少侯(吳澹2005)、赵泽仁、张云(2020)等太极拳专家演述的,现实中太极拳完整的修习过程是一致的,因此我们称为太极拳演化定型的重演论。

⑵ 《太极拳谱》、《太极法说》等老谱中记录了这种太极拳演化定型的迹象,“打手歌”就是一个例证。

⑶ 陈发科演示的陈家拳打手技术显示了太极拳未定型或未成熟时的一种早期形态。


历史上“打手”最初只是拳术修习时、同门之间友好对练的一种方法,其技法大概也仅是强化“先天自然之能”——攻击方是以摔、拿、跌、掷为主,防守方则是简单格挡(“上下相随人难进”)和避免被对手击实的简单化法(“初学化劲,方向宜斜”的“四两拨千斤”)。四句“打手歌”第一句是概念、后三句都是论防守,反映了内家功拳术“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的防守反击特点,这应该是“十三势”向太极拳转变的初始阶段。因不以取胜为目的,双人打手就为“慢练”、“用意”准备条件,渐渐演化为“引进落空”、“粘黏连随”的真正太极拳,而后才有王宗岳“太极拳论”和六句版本“打手歌”的问世。

《太极拳谱》文本中,王宗岳“太极拳论”中使用“粘走”对应,“粘走”是“太极拳论”中最重要的几组概念之一,现在太极拳修习中也最为强调“粘走相应”。“打手歌”是简要之言,可以理解其中不提与“粘”对应的“走”。但后来的《太极法说》40目文章中也都没有用“走”这个概念,但有【粘黏连随】,粘连与黏随对应。“走”又叫柔化、走化,实质意义同于“黏随”,可想“粘黏连随”之概念可能是“太极拳论”后,经过整理、才成为统一的正式拳论,拳论文字上“黏随”代替了“走化”,实际修习时还很多使用“走化”这个词。如此说成立,那么“打手歌”五六两句和《太极法说》应该是王宗岳“太极拳论”之后才有,也可以理解陈氏“擖手歌”仅四句的缘由。

按这项“打手歌”文本研究,“打手歌”最初是四句,演十三势拳术,后来太极拳技术成熟后又加入后两句。这种结论性观点可以支持我们的一项史实认知,即陈家老谱中记载了多种拳术,这些现已经失传的陈家拳“老架”中可能有某种“十三势”拳术的原始型或者旁支,并在陈发科所传拳术中体现出来。例如:王兴亚,李立炳(2005)报道《唐村家谱》中有陈王庭学十三势拳的记载,只是现在已经无法分辨出陈家所学所传的十三势拳术的原始型。这种认知也合理解释了王宗岳“太极拳论”中所谓“斯技旁门甚广”的说辞⑥。(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