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打手要言》并论其对太极拳的理论贡献

 tjboyue 2017-02-23


《和美太极》中国太极微刊




太极拳的起源一直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各家所持说法不一,但是有两点可以肯定,第一,陈家沟家传拳法的产生和发展是太极拳发展的重要一环;第二,初期发展的太极拳是在清朝中后期才完善成熟的,杨露禅进京传拳是在1850年左右,这已经是第一鸦片战争结束之后的事了,而真正的太极拳广为人知,并且在理论和实践上走向成熟,应该是在这一阶段。而在太极拳的成熟阶段,杨露禅、武禹襄等人的贡献巨大。

标志着太极拳拳术理论成熟完善的经典著作,就是《太极拳论》了。而这篇拳论最早来源于武禹襄,他自称是王宗岳所著,这本太极拳论的传播才使得太极拳真正命名和广为流传。其中一些经典的章句“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动之急则急应,动之缓则缓随”等等,成了公认的太极拳的风格与特色。而王宗岳其人考焉不详,亦有关于博爱县唐村考证的王宗岳踪迹一说,但其来源是口述史,并未见确切文字记载,所以也有人假设,王宗岳不过是假托之人,《太极拳论》真正的创作者,应该就是当时之人。到底是谁也未有明确考证,但是武禹襄先生确实是第一个拿出这本拳谱的重要人物,所以从这一点上看,武禹襄在太极拳成熟和发展期所作的贡献是十分瞩目的,如果说太极拳是赖以杨露禅普遍传播的,那么太极拳理论的大成,首推武禹襄,如今,太极拳的听劲化劲理论发展到十分成熟的地步,尤其是吴氏太极拳关于松、空的一些体会。但是其理论根源确实是在这本“拳论”中就已经奠下了的。当然,在那个时期,随着太极拳的传播,太极拳说和太极拳理论也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陈长兴陈鑫等人的论述也在这一时期传播,应该说,太极拳成熟时期,各家太极拳都做出了极其显著的贡献,如果仅凭,一本托作的拳论,来定评武禹襄,似乎还略显牵强,但是关键在于,除了“拳论”武禹襄还有著作, “打手要言”不仅在太极拳理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而且它与太极拳论一脉相承,相互呼应,放在一起,自成体系,从理论到实践都臻于完备。笔者就《打手要言》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打手要言》与太极拳的打法特点

以前的太极拳通常还被叫做长拳十三式,因为这套拳的手法划分为十三式:棚、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分了四正方和四隅方,这是十三式见于王宗岳的十三势中,为武禹襄所披露,并在打手要言中指出,要“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等,打法上,武禹襄提出:“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的实战理念,讲究得机得势,发力讲求腰脚整劲等,而较早前,陈长兴所著的《用武要言》说“拳术如战术,击其无备,袭其不意,乘击而袭,乘袭而击,虚而实之,实而虚之,避实击虚,取本求末。出遇众围,如生龙活虎之状,逢击单敌,以巨炮直轰之势。”与太极拳的实战风格显有异趣,故此笔者断言,杨露禅从陈长兴处学得的“太极拳”与后来杨家成型的“太极拳”不仅仅是外形招法上的不同,在实战风格和理念上也是有区别的,而杨家太极拳的风格显然更接近武禹襄所留下的“打手要言”。而这种打法呼应了王宗岳《太极拳论》中对太极拳打法的理解。“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可以说是对“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实战诠释,是由懂劲而悟的对敌对方劲力动向的一种事先掌握,也就是《拳论》中所说的“神明”状态。

二、《打手要言》与太极拳的行气心法

《打手要言》的关键词句,也奠定了太极拳的行气的基础风格,所谓“气如九曲珠”及说明了太极拳行气的绵绵不绝,环环相扣,又体现了太极拳的内气的螺旋往复。《打手要言》论气还有一句重要的话,“牵动往来气贴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太极拳的气的运行路线是来往于脊背之间。关于《打手要言》中的“气”,很少有人仔细解释,可能被许多人误解,武氏所谈的气并不是吐纳导引之气,《打手要言》中说道,要“以心行气”,又说,“意气需换得灵”这里的“气”和“心”、“意”是紧密联系的,而且《打手要言》在论述气的要求时,总是结合“劲”,并指出“心为令,气为旗。”;“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由此可见,虽然《要言》多处提及“气”字,但武氏所说的气的主要含义,和我们今天所说的意念更为接近。说到底,武氏谈气和劲的配合,实际上是在谈论太极拳的运劲原理和练习心法。其目的在于让练习者掌握太极拳的整体运动风格。有句老话叫做“力不打拳,拳不打功”。《要言》这里全面阐述的正是太极拳的功夫神髓。他把太极拳功夫的全貌展现给了人们。


三、《打手要言》与太极拳形态风格

关于身法,《要言》指出太极拳的身法是“含胸、拔背、裹裆、护臀、吊裆、松肩、沉肘、腾挪、闪战”。要求发劲时也“沉着松净”,要求立身中正,八面支撑,所有这些,都是太极拳日后规定的基本身法,也是太极拳基础教学经常要使用的语汇。《要言》中还提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似松非松,将展未展。”根据这些言论,我们已经完全可以想象出,当年的宗师们练习太极拳的神态,形体和动作风格,而后来这些标准则成为我们判断一种拳术是不是属于太极拳的标志。其实,从太极拳的历史可以看出,自从《要言》问世以后,太极拳的外形风格发展有了明显的变化,而且是向着《要言》里所言及的风格发展,可以看出,杨氏、武氏、吴氏的传承联系紧密,而因此,这三家拳法发展出来的风格更为接近,而却都和陈氏太极拳发展的风格迥然相异。尤其是关键人物武禹襄,他是去赵堡镇学艺后,才得太极拳真谛的,但是拳路却与赵堡太极拳大相径庭,而成另一番婉约景象,而武禹襄又是太极拳理论发展的最核心人物,这一现象不可说不微妙。

由此笔者认为,武氏、杨氏一脉虽都从陈氏学拳,但是最终传承并非一脉,按风格和打法理论上说,似乎与王宗岳的拳论传承关系更有依据。

综上所述,《打手要言》的理论贡献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延续并进一步发展了《太极拳论》中关于太极拳实战运用及整体风格的理论,并为达到拳论所提到的太极拳境界展示了一条练习路径;二是详细阐述了太极拳功夫的习练心法,这一详细的阐述早于陈鑫的《太极拳图说》,是太极拳最早,最完备的心法论;三是确定了太极拳的手法、身法、运动风格。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正是由于《太极拳论》和《打手要言》两本著作的相互呼应和补充,太极拳的理论才得以初步形成,太极拳才作为一种成熟的拳术体系面世的。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所说的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的形成,指的是理论上的表述,实际上,太极拳的这种风格,应该在更早的时候,或在陈家沟,或在别的地方,已经存在,正是基于这种实战风格的拳种已经成熟的存在,武禹襄,杨露禅等人才有可能总结经验,在理论上完备它。

本平台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评论处大家可以补充文章解释不对或欠缺的部分,请勿谩骂。这样下一个看到的人会学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