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楼】胡思敬问影楼:江西第一家图书馆的建立者(上)

 真友书屋 2015-12-23
 韦力 芷蘭齋

约二十年前,江澄波老先生给过我一本新裱的册页,里面是一套刻石拓片,这些拓片并非古物,乃是民国年间刊刻者。老先生说,他给我这件拓本的原因是知道我喜欢寻访藏书家的遗迹,为此也广收藏书家的资料,因此他觉得这个拓本对我很有用。那些年,我为了寻访古代藏书楼确实下了很大功夫去搜集相关资料,藏书家资料大量出现只是近十余年的事情,我感觉就像瞬间爆发一样,二十年前却很不同,市面上买不到几部相应的参考书,因此我每得到一点儿有用的资料都特别高兴。



杨馥堂七十岁小像


回来之后,翻看江先生给我的这份裱本,我看到里面是很多人给杨馥堂所写的过寿诗词。杨馥堂讳寿祺乃是著名的旧书店莱青阁的老板,他在苏州和上海都办有旧书店,是民国期间名气很大的书商。书商的祝寿之词我之前从未收到过,而这些给杨寿祺祝寿之人却全都是民国年间一流的大藏书家,收入在此册中的人物有陶湘、董康、傅增湘、张元济等等几十位。将这么多大藏书家集在一起的诗词册很是少见,而这么多的大藏书家给一位书商祝寿,那更是前所未闻之事。


我在以前有个固有的观念,认为买家与卖家之间永远是斗智斗勇的敌我关系,书商与藏书家之间也同样如此,一方是想以便宜的价格得到好书,而另一方则希望将普通的书卖出善价,双方的心理我都能理解,但理解并不等于甘心如此,想捡便宜是每个人的梦想,否则澳门赌城和拉斯维加斯就不可能这么繁荣。



杨馥堂七十寿言题首



朱祖谋给杨馥堂所书七十寿言


我的这个想法是凡人的思维方式,巴菲特和比尔·盖茨肯定不会这么想,好在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是凡人,也正因如此,产生了许多凡人间的恩恩怨怨以及烦恼。从历史上看,大多的藏书人都写过诅骂书商的文字,但也有例外者,黄丕烈就称书商为书友,可是后世研究者认为,黄丕烈没有说真心话,再加上他自己后来也成了书商。


总之,爱书之人一边通过书商帮自己找到心怡之本,一边又嫌他们赚自己的钱,这种纠结的关系可以用“骂并需求着”来形容。而江先生给我的这个册页让我重新看待书商与藏书人的关系,册页里那些大藏书家,他们在自己的时代并不仅仅是藏书,同时每个人都是在不同领域举手投足都左右着行业风气之人,用今天的话来说,都是行行业业的成功人士,然而他们却能给一位书商写祝寿之词,假设这种祝寿之词只是出于礼节性的应付,那也足可以说明这位被祝寿之人值得他们去如此做这样的事。由此,我推论这位书店的主人一定在经营本领、接人待物等各个方面都值得那个时代的大人物对他刮目,至少这个册页证明书商与藏书家之间也同样有良好的依存关系。由这个拓本同时也说明,馥堂先生也同样敬重这些大藏书家,否则他用不着花钱将这些墨迹上石,并制成拓本以广流传。



胡思敬刻本《袁州二唐人集》封面


我为了写胡思敬这篇文章,也搜集了不少相关资料,让我高兴的是,我竟然搜到了他的一首诗,而这首诗所写也是他跟书商的交往故事,这首诗的名称就是《别琉璃厂书贾》。将一首诗的名称直接起为“书贾”,这我同样也是第一次看到,可能是爱书人只想着自己合适,盼望着书商只给自己找好书而不赚自己的钱,否则就会发牢骚。


其实“贾”字在古代是个中性词,也就是商人之意,书贾就是书商。如此说来,并无褒贬,就是因为买书人矛盾的偏颇心理,渐渐使得“书贾”这个词偏贬意。然而,胡思敬写的这首诗我细细读来,丝毫没有贬损之意,而我却从中读出了他对书贾的感激之情,因此我把这首《别琉璃厂书贾》视之为书商之歌。这首诗虽然有点儿长,但为了保持其完整性,我还是全诗引用如下:


十载困缁尘,闭门恒碌碌。损俸求遗书,渐与书贾熟。


书贾喜我来,延我入深屋。满架排牙签,光怪夺绮榖。


四库所未收,别贮为存目。倾囊惬所求,不翅工择木。


有时欲居奇,秘笈韫高匮。百计赚之归,雇胥共抄录。


荆妻颇安贫,随我餍齑粥。见我挟书回,相对眉暗蹙。


徐徐进箴规,谓我无多禄。矫俗辞炭金,又勿贪馆谷。


积此充屋梁,饥不果君腹。东家军校官,出门美裘服。


西家秘书郎,趋走盛童仆。宦游当广交,胡独守敞簏。


东西屋两头,列置逾万轴。人寿曾几何,白首难遍读。


这位爱书人胡思敬对于藏书,他不仅仅写过这一首诗,他还写过一本很有名的掌故之书,这部书名叫《国闻备乘》。我很喜欢读这本书,因为里面有许多有趣的闲文轶事,比如他谈到了梁启超为什么后来大骂科举考试。文中说,梁启超参加的那场科考总共四位考官,其中有徐桐、李文田。而李文田是研究西北舆地学的专家,他在出考题的时候,就从自己研究《西游记》中的一段掌故来选择。



《通鉴问疑》胡思敬跋语


这个题目出的太偏了,考生们大多不知道题目的出处,而只有梁启超这份考卷答得最圆满,李文田在判卷时十分满意,想把他录取下来,但可惜录取名额已满。然而正考官徐桐却讨厌这位考生,因为在第二场考试《书经》之时,这位考生的观点与己不同,虽然李文田几经争取,但他是副考官,最终还是没能将这份考卷录取,李文田伤心地在这份考卷后面题下了一句诗:“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到后来方知这位没被录取的考生就是梁启超。而有意思的是,康有为的考卷也曾被李文田所选出,但最终康有为没有过廷试。正因为如此,按照胡思敬的说法,于是康有为“渐萌异志”。



胡思敬退庐牌记



退庐的另一种牌记


我读到这段小掌故觉得很有意思,因为康、梁是近代影响极大的人物,且都跟李文田有关,而李文田又恰恰是一位藏书家,按照胡思敬的看法,他认为康、梁开始搞社会变革就是因为在科举上受了挫折,而事情的真相是否确如胡思敬所言,我不好下断语。但他这本书中记载的许多跟藏书有关的史实却让我读来很喜欢,比如他说广州的大藏书家伍崇曜因为很有钱,刻出了著名的《粤雅堂丛书》,这部书因为校刊精审而受到学人的赞誉,然而这部丛书的每个零种上都有一篇题跋,这篇题跋就是讲该书的价值及递传脉络,写得颇有水准。



《文标集》豫章丛书本



《文标集》后面胡思敬的校记


而这些题跋的落款儿均为伍崇曜,以至于后人都认为伍崇曜眼力极佳,但胡思敬在这本书中却揭示了此事的真相,他说这些题跋其实是出自谭莹之手,因为这些题跋后面均无谭莹之名,以至于“士林交口颂南海伍氏,鲜有道及莹者。”但胡思敬认为,这件事在古代也并不稀见,于是他又举了历史上的多部他人署名之作,比如著名的《行水金鉴》署名傅泽洪,而实出郑余庆之手;《皇朝经世文编》署名贺长龄,实为魏源所撰;《读史兵略》署名胡林翼,而实出汪士铎之手等等,看来天下名实相符者难矣。其实细想之下也能理解,那些诸侯级的大官每日事务繁忙,哪里有那么多时间去搞写作。



《松漠纪闻》豫章丛书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