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惠新》及与其相关书目汇总链接共32部

 赵太尉 2015-12-23
        《徐惠新》 <wbr>及与其相关书目汇总链接 <wbr>共32部
徐惠新 ,上海评弹团国家一级演员。 1958 年2月出生,祖籍江苏丹徒,1979年入团,师从刘丽华。演出长
篇书目《玉蜻蜓》《顾鼎臣》《三笑》《双按院》《王宝钏》《秋海棠》等。自1999年起,连获三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优秀表演奖;短篇《权衡》、《新钗头凤》、《遗忘》、《蓝衣天使》等分获优秀创作和创作奖;2002年,短篇《了不起的人》获第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之文学奖;2008年,获上海文化基金会优秀文艺人才奖。[1]曾获首届江浙沪中青年评弹大奖赛,自编自演短篇评弹《初恋》获最佳演员奖;第一届评弹艺术节获优秀表演奖(中篇《孙庞斗智》);上海市小剧目节目奖(短篇评话《遗忘》);第二届中国曲协牡丹江奖的创作奖(原创短篇评话《了不起的人》);第二届中国诉诸评弹艺术节优秀表演奖、创作奖、优秀剧目奖。
代表作品有《玉蜻蜓》《顾鼎臣》《三笑》《双按院》《王宝钏》《秋海棠》,短篇《权衡》、《新钗头凤》、《遗忘》、《蓝衣天使》等。
1988年获苏州评弹团王如荪先生授予的《秋海棠》剧本,经十多年的改编和艺术探索,书艺渐成风格,说唱儒雅、表演传神,精通“蒋月泉调”和“周云瑞调”,因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自1987年起,创作了二十多个中、短篇作品(评话、弹词),屡获国家和市级大奖。
---------------------------
徐惠新上海人,国家一级演员、上海评弹团副团长。1979年12月考入上海评弹团,业师刘丽华,1988年获苏州评弹团王如荪先生的《秋海棠》剧本,二十多年来,致力于说表、表演和演唱等方面的思考和探索,同时又对剧本进行了相当深度的修改,之中艰辛,一言难尽。今天这部《秋海棠》已成为目前书坛上的一部现代力作。
  徐惠新气质儒雅、情感丰沛、表演细腻,说、噱自成一格。精通“蒋调”和“周云瑞调”,但其唱腔、唱法从不守旧,每每随情赋腔,别有韵味,自2000年始,徐惠新连获四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优秀表演奖”。
  徐惠新具一定的文学修养,思维活跃,在评弹界是少有的几个能自编自演的演员,他自编自演的短篇《初恋》,《权衡》、《新钗头凤》、《遗忘》、《蓝衣天使》、《陈其美1911》等都屡获大奖;原创短篇《了不起的人》更是荣获2002年中国曲艺界最高奖——“第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之文学奖”。
--------------------------
                 徐惠新一往情深唱评弹  中国评弹网 2008-12-24
  上海评弹团的徐惠新,书迷朋友都会说这位演员台风温文尔雅,弹唱沉稳软糯,说起来感情丰富,是一位惹人喜欢的优秀评弹演员。如今正当中年,风华正茂,其风格、艺术特点为内行、书迷一致推崇欣赏。12月24日《苏州电视书场》第21期每周嘉宾,请来了上海评弹团的徐惠新和广大电视观众聊聊他对评弹的挚爱。
  徐惠新告诉我们说,他对弹词前辈周云瑞先生十分崇拜,他所学的唱腔就是以周云瑞先生所唱的唱腔为蓝本,他现在所用的一把三弦也是周云瑞先生送给他的。徐惠新在入团以前也是一位年轻的评弹票友,学习模仿很用功。当时蒋月泉先生的一首现代弹词开篇《农讲所里教诲深》很流行,也很时尚,这时候徐惠新已能唱得几分相象,他就拿这首开篇参加了入团考试,获得了通行证,进入了上海评弹团。
  《秋海棠》这部长篇徐惠新已经说了十多年,十年来他用心读书钻研,如何说好近代书,成为他心中常常想的一件事。所以评弹老听众即使是每年听他说《秋海棠》,总能感觉到既熟悉又新鲜,常说常新。徐惠新之所以近代书和现代书说得比较流畅、成功,这和他在1986年拍摄过电视剧《江南明珠》大有关系,在拍电视剧的过程中,学到了许多表演的手法和感情的流露,不过,他在拍片的过程中,也碰到了一些尴尬的事情,成为了往日的笑话。
  徐惠新不仅仅是一位好的演员,也是一位能够提起笔来写本子的评弹作家,他所以能文笔流畅,这和他平日多看书,多学习是分不开的。最初的起因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因为要参加江浙沪评弹青年大奖赛,他创作了现代短篇弹词《初恋》,尝到了甜头,获得了嘉奖,推动了他以后创作的热情。
  徐惠新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关怀和培养,也离不开家人,特别是他的母亲对他一生的关心与支持,每当说起这些事,徐惠新的感情更是丰富。
---------------------------
               评弹界失掉自信力了吗   萧敢 2012-09-12
......对吴新伯不用多评论,就说说徐惠新吧。他是一心要做宣传,要歌颂,同时也记住要批评一些社会现象。当然他开始时说得客气,说自己才疏学浅,也没有深入了解历史,只能说说陈其美在1911云云。其实宣传、歌颂性的节目,不管中篇还是长篇,本身有致命缺陷。先把这个置于一边,假如演员真正熟练掌握评弹基本技巧,那么宣传、歌颂也能说得很好听。过去的那些中篇,《海上英雄》、《王孝和》等等,都是有出彩的地方。
先说歌颂。评弹传统技巧里没有直接歌颂,只有间接渲染。你听到谁说《英烈》时会说,“常遇春是个伟大的将军,真正了不起,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怕牺牲,是我们中国的脊梁。”这样说书,恐怕要被人家赶下来的。可徐惠新等为什么就能这么说?
比如周玉泉说《文武香球》第一回,大致是这样说的,“这回书叫张桂英马跳围墙。老听客说,只晓得常遇春马跳围墙,没听到过张桂英马跳围墙。实在常遇春马跳围墙没啥稀奇,他是上跳下。不要说常遇春了,就是我周玉泉也会的,只不过我是竖着下去,困平出来。伲书里张桂英马跳围墙,下跳上,能够跳过去,真正不得了。”你看,这样一说,自然就衬托出张桂英的高大形象。人物的伟大,是演员通过各种技巧塑造出来的,不是你反复在台上说伟大,大家就觉得伟大的。
再来看批评。徐惠新不知道为什么在书里跟地沟油干上了,不止一次地骂地沟油。骂当然可以,但至少要作为外插花,用“噱”的技巧来融入对时事的批评。否则跟你的书没有半点关系,你凭什么骂。设计噱头的时候,如果以地沟油为核心,那么前面要铺垫,比如“所以陈其美看到这只花瓶,红釉,明朝格,崭货。釉分很多种,最好是红釉,挨下来,青釉,白釉,彩釉。奥,地沟油不是,不好搞错。”
噱头好坏,大家是不是笑,这是另一回事。真要针砭时弊,必须要通过“噱”的技巧。我认为这应该是常识,但徐惠新显然不懂,我看大多数演员也不懂。四大基本技巧都不懂,这怎么能算会说书呢?我列举的歌颂与批评,这两个都是最最基本的表达手段,是多少代演员锤炼了那么多年的语言技巧。活络一点的人,自己上台几次,也能摸索出来了。但不知大多数演员怎么就是学不会。
......
----------------------------
 

         本博客中有关《徐惠新》书目的汇总链接:
                    以下各部分内容相互有交叉重复  
编号                        书名                          收录日期
01.秋海棠 (音频专辑) 01/28 徐惠新沈玲莉                   2014-01-17
02.秋海棠 (视频专辑) 01/19 徐惠新沈玲莉                   2012-10-26

04.弹词开篇《宝玉夜探》徐惠新、倪迎春                     2013-02-18                

05.《短篇-红豆谣》徐惠新陈琰                              2013-02-18

06.王魁负桂英(情探) 02阳告(徐惠新张丽华)                  2013-02-18 

07.上海光复记 03相忍为国(徐惠新 周红 史丽萍)            2013-02-18       

08.中长篇弹词: 代价 01误责(徐惠新 沈玲莉               2013-02-18           

09.鸳鸯 02 逼婚(徐惠新 沈玲莉 周红)                       2013-02-18                  

10.王熙凤(周红)方卿见娘(徐惠新愽文沈彬)                 2013-02-18           

11.中篇《王魁负桂英》之03回情探(徐惠新周红)             2013-02-18        

12.中长篇弹词: 代价 03惊魂(徐惠新 周红)                  2013-02-18              

13.杜十娘 沉箱 徐惠新 周红                                2013-02-18             

14.中篇弹词:老地保 03茶访                                2013-02-18                  

15.《夜雨情探》02.演员 徐惠新                  2013-02-18          

16. 短篇弹词《育种人》(徐惠新 金慧新)                     2013-02-18                

17.江兆坤、徐惠新、盛小雲-什刹海                          2013-02-18        

18.中长篇弹词:代价07痛惜(徐惠新 高博文 周红)              2013-02-18       

19.中长篇弹词:代价06盘问(沈玲莉 徐惠新 周红)              2013-02-18        

20.中篇红楼梦 [鸳鸯-谋娶] (二)徐惠新 沈玲莉 周红        2013-02-18 

21.中篇评弹:孙庞斗智,01.02.徐惠新郭玉麟庞婷婷           2013-02-18   

22.弹词选回《凤喜赠照》(江肇焜、徐惠新、盛小云           2013-02-18 

23.评弹【孙庞斗智】第三回明大义庞娑送信徐惠新庞婷婷       2013-02-18 

24.第二回《凭什么相信你》生死抉择(徐惠新-周红-沈玲莉)     2013-02-18 

25.四大美人之二 西施篇 《姑苏台》(胡国梁 徐惠新 庄凤珠)   2013-02-18 

26.03 郎舅情 徐惠新 周红                              2013-02-18          

27.20 梦鸳鸯 秦建国 徐惠新 倪迎春                     2013-02-18               

30.17 重做人 徐惠新 丁皆平 倪迎春                     2013-02-18               

32.中篇评弹《雷雨》(施斌.盛小云.徐惠新.吴静.陈琰)         2013-02-18  

 
                相关书目

01.1201 当代优秀弹词演员系列之四(徐惠新上)              2013-02-18        

02.1202 当代优秀弹词演员系列之四-介绍徐惠新下          2013-02-18  

03.[徐惠新] 弹词演员演唱专辑.                             2013-02-18                        

       相关名家(以下链接不全,将逐步增补)

01.徐惠新老师 刘丽华  王如荪的《秋海棠》剧本 周云瑞的三弦

02.徐惠新学生郑丽芳

 

此处返回总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