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板桥的印章

 wps0321 2015-12-23

郑板桥的印章

王吴军

清朝的郑板桥以诗、书、画称为“三绝”,名列“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才华横溢,为人正直,在生活中,他曾经把自己的人生状态和处世态度寄予在印章之中,形成了一道颇有意趣的艺术景观。

郑板桥是江苏扬州兴化人,因此,他有一个印章是“扬州兴化天”,以此来提醒自己时刻不忘故乡。

郑板桥是康熙时期的秀才、雍正时期的举人、乾隆时期的进士,所以,他就有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印章。据说,当时有一个官场俗吏见了郑板桥的这几个印章后,也附庸风雅,模仿郑板桥的印章刻了“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三枚印章,到处宣扬,人们看了之后,都讥笑此人牵强凑合,竟然只以科名为荣,益觉俗不可耐。

郑板桥做过山东范县的知事、潍县的县令,共做了12年的七品芝麻官,郑板桥的印章“十年县令””“潍夷长”“七品官耳”就是他做七品芝麻官时的真实记录。

郑板桥做官的那个时代,官场上到处是贪污受贿、徇私枉法的不法之事,各种见不得人的“潜规则”也处处存在。郑板桥身在官场,却坚持要做个一心为民办事的清官,因此,他刻了“直心道肠”“富贵非我愿”“私心有所不尽鄙陋”“畏人嫌我真如恨,不得填满了普饥债”“思贻父母令名”“爽鸠氏之官”“燮(郑板桥的名字)何力之有焉”等印章,来表明心迹。郑板桥的清廉之举得罪了那些贪官污吏。

郑板桥对于当时官场的尔虞我诈感到深恶痛绝,他愤然辞官,成了一名老百姓,并刻了“二十年前旧板桥”的印章来勉励自己好好做人。

郑板桥的印章更多地表现的是他的为人风格和在艺术上的追求,比如“板桥道人”“雪浪斋”“郑大”“所南翁后”“心血为炉,熔铸古今”“然藜阁”“所好在六经”“乾隆东封书画史”“鹧鸪”“无数青山拜草庐”“樗散”“以天得古”“老画师”“敢征兰乎”等,都是别开生面的印章佳品。

郑板桥的印章,都出于当时的篆刻名家沈凡民、高西园之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