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的十二时辰养生,很实用

 屋顶的猫_ 2015-12-23

西安中医赵红军《和谐养生-中医不是传说》qq:498826608

 

经络好似分布在体表的一层藩篱,具有抵御外邪、补虚泻实的作用。当经络处于一种畅通、平衡的状态时,生命就处于一种健康状态;当经络痹阻、失去平衡的时候人就会发生疾病,甚至死亡。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如果一个城市的交通堵塞了,这个城市就会发生混乱甚至瘫痪,如果大自然失去了应有的生态平衡,就会发生海啸、洪水和地震等自然灾害。我们应该关注经络,了解经络与生命健康的奥秘,通过经络养生而获得健康长寿。

 

十二时辰养生:

 

人体疾病千变万化,错综复杂,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研究和分类方法,难免走入误区。古人在阴阳五行等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从整体、宏观的角度出发,创造了经络学说,完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十二经病症指的是十二经络循行路线上所发生的病症、经络所属脏腑和互为表里的脏腑所发生的病症。相比较西医对疾病繁杂的分门别类而言,它提纲挈领、执简驭繁,更有利于从整体和功能形态上对生命现象的把握。

 

“子胆丑肝各定位,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已脾午心未小肠,膀胱申注酉肾注,戊时包络亥三焦。”这段歌诀概括了十二时辰与十二经脉的对应关系。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转是有规律的,一天之中十二时辰的每个时辰各主一条经脉,它们的流注次序是:

                                            

子时(23-1  丑时(1-3  寅时(3-5  卯时(5-7   辰(7-9    巳(9-11    

足少阳胆经 → 足厥阴肝经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阴心经

亥时(21-23  戌(19-21  酉(17-19) 申(15-17   未(13-15   午(11-13

 

  

这个流注次序为我们描绘出身体各个器官在一天之中的工作时间表,掌握并适应这个规律,合理地安排一天之内的生活作息,就能够使经络疏通、气血调和、阴阳平衡,实现健康长寿的梦想。

 

 1、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养生的要诀在于按时睡觉。

 

“胆汁有多清,脑就有多清。”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面色红润,没有黑眼圈;反之则面色发青、眼眶昏黯。中医养生重视睡“子午觉”,“子时一阳生”,如果子时不能及时入睡,不但胆囊本身代谢不良而容易生成结石,而且还会因为阳气不能正常升发而导致全身的气机运行逆乱,从而导致各种各样的疾病,好多中风、心脏病患者也大多在夜间发病和死亡。一日十二时辰的子午卯酉,一年二十四节气的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冬至、夏至),为阴阳气交的枢纽,是养生最关键的时刻。

 

 2、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养生的要诀在于葆肝血。

 

“肝主疏泄、主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丑时不能睡个安稳觉,肝脏就无法完成解毒和新陈代谢的功能,肝血就会亏耗,第二天人就会变得烦躁易怒、面色青黯、面颊容易长斑,时间长了还会引起内分泌失调、月经失调和肝病等。如果错过了子时睡觉,丑时一定要睡个安稳觉,使肝脏得到充分的休息。

 

 3、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养生的要诀在于降肺气。

 

“肺朝百脉”,肝脏解毒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而敷布全身。“肺主气而司呼吸”、“心主血脉”,人在清晨时面色红润,精力充沛,是血氧充足的表现。有肺病的人在寅时反映最为强烈,常常会被咳嗽和哮喘憋醒。寅时养生要求有较深的睡眠,心肺功能不全的人要适量吸氧,进行深呼吸。

 

 4、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养生的要诀在于排便解毒。 

 

“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寅时肺气的肃降,还为大肠的排便做好了准备。经过一夜的休养和新陈代谢,身体里的垃圾得及时排出。因此不要睡懒觉,赶紧起床,喝杯温开水,把体内的废物都排出体外,迎接新的一天。

 

 5、辰时(7点到9点)胃经旺,勿忘吃早餐。

 

胃经旺盛的时候吃早餐不但最容易消化,而且也适合人体生理功能的需要。不吃早餐不但会使正在分泌着的胃酸侵蚀胃粘膜,从而导致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以及胆囊炎的发生,而且调查表明:不吃早餐的人更容易引起肥胖,希望通过省略早餐减肥的人往往会适得其反。

 

 6、已时(9点至11点)脾经旺,保养你的“后天之本”。   

 

“胃主受纳”而“脾主运化”,只有脾胃的功能调和,升降顺畅,才能为人体各项生理功能提供充足的能量。“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先天素体较差的人可以通过保养脾胃而弥补先天的不足。生命在于运动,脾气主升,保养脾胃要适当运动,这样不但可使食物易于消化,而且营养要经过脾气的升发才能运送到全身各处。“一日之计在于晨”,从保养你的脾胃出发,上午也应当忙碌起来。

 

7、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要小憩休息片刻。

 

“午时一小憩,安神养精气”。中医养生提倡睡“子午觉”,子时一阳生,午时一阴生,这个时候休息有利于人体阴阳二气的交接。午时是心经运行的时间,经过一个上午的劳累,如果能够在午饭后适时小憩休息片刻,哪怕只是打个小盹,稍微睡上几分钟,对身心健康也有莫大的好处,使你能够以充沛的精力面对下午的生活和工作。

 

8、未时(13点到15点)小肠经旺,养生的要诀在于摩腹以别清浊。

 

“未时分清浊,饮水能降火”。小肠具有泌别清浊的作用,它可以“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把进入肠道的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于脾。好多人有午饭后腹胀的毛病,这就是小肠不能泌别清浊的原因,这时可以通过摩腹来养生,同时多喝水,有利于小肠排毒降火。

 

9、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养生的要诀在于畅通经络。

 

经络为人体一身的藩篱,足太阳膀胱经从头至足、循行于人体背部,为全身最长的一条经脉,具有防御风寒外邪的作用。在膀胱经背部的两条分支上,分布着与各个脏腑关系极为密切的背俞穴,对临床治疗疾病颇为重要。膀胱经养生的要诀在于平时要避免背部受凉,并且通过按摩、刮痧等方法经常排毒,保持经络的畅通。

 

10、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养生的要诀在于保养肾精。

 

“肾为先天之本”,藏着人体的精气,保养肾精是延年益寿的必要手段。劳累了一天,这个时候要适当运动,不要久坐,按摩肾经的俞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以结合食疗来补肾,晚饭多吃些黑芝麻、核桃、腰子等补肾的食物,性生活不要过度。 

 

 11、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晚饭后散步,给心脏减压。

 

戌时是心包经运行的时间,心包为心脏的外膜,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这个时候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释放心理压力。散步是心脑血管病患者最好的运动方式,晚饭后出去走一走,可以极大地降低心脏病的发作几率。晚上不要做剧烈的运动,这样可使你安然入睡,不致于失眠多梦。 

 

12、亥时(21点到23点)三焦经旺,阴阳和合,百病不侵。

 

三焦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如果亥时三焦经通畅,全身百脉都可以得到最好的休养生息。这个时候是总结全天的工作和身体的最佳时刻,可以听音乐、看电视,保持愉悦的心情,创营造入睡的氛围,如释重负地去上床睡觉。

 

一天之内除了根据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适时养生之外,奇经八脉的养生作用也不可小视。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为“阳脉之海”,与脑、脊髓、肾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凡是颈椎、腰椎病,畏寒怕冷以及男性早泄、阳痿等性功能障碍等病症,都应该保养督脉。任脉总任一身之阴经,为“阴脉之海”,它起于胞中,与女性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凡月经不调、性欲冷淡、久婚不孕,以及身体发虚热等病症都应该保养任脉。带脉在脐部绕身一周,主管子宫、卵巢等的生理功能,对女性保健极为重要,凡腹部胀满、腰脊疼痛、月经不调、带下等病症都应该调养带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