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 董其昌作品欣赏(七)

 百了无恨 2015-12-23

明代 董其昌作品欣赏(七)


仿黄公望山水 立轴 设色纸本

题识:自义阳至大石天池,山水间深,历阅两月都不作画,今往梁溪,友人携大痴道人画见示,乘兴为此亦差近之。玄宰画并题。钤印:董其昌、玄宰氏

董其昌《仿大痴山水》为清宫旧物,曾入内府递藏,干嘉两代君主均有收藏印钤盖于本幅。《石渠宝笈》三编并有详述。玄宰画笔称雄当世,又开清代绘画正统派之先河,其功德昭于画史。此《仿大痴山水》其自题曰:“友人携大痴画见示,乘兴为此,亦差近之。”其“抗心稀古”的高标自许可以想见。虽为仿先贤法所成篇幅,而笔墨情味实则自家机杼。画中树如曲铁,山似画沙,全以草隶奇字之法,皴笔不多,绝去甜俗。这一时期作者已由“熟外熟”转向“熟后生”的审美追求,构思运笔均任其自然,随兴而行。在有意无意之间,显现出粗细、虚实的笔墨变化,故其作能于简淡中存韵味,于秀润中见精神。这些特旨在这幅《仿大痴山水》中均能领略而须悉心玩味。诚如古人所云“看似寻常最奇崛,诚如容易最艰辛”。

仿黄公望山水 镜心 水墨纸本

款识:自义阳至大石天池,山水间深,历阅两月,都不作画。今往梁溪,友人携大痴道人画是示,乘兴为此,亦差近之。

董其昌这幅拟公望之作,创作年代不详,根据推断,当是他在六十岁左右所作。画之右上方款识可见,董其昌对自己信笔拟古之作颇为自信与满意。此画所钤之印除画家的两方朱文印章外,还有嘉庆御览以及三希堂、石渠宝笈等八方。足可见证董画堪为稀世之珍。细览画图,果然大痴气象,虽仅为截句短章式的片断之作,但笔墨之功显然千锤百炼,炉火纯青。山石的勾勒与皴擦轻松逸如,仿佛信笔写来。子久常以虞山、富春江作为素材入画,披麻长皴是黄公望表现葱茏蓊郁的江南春秋之多见手法。董其昌深得其意,写来一样清灵优雅,婉转生姿。其叠石成峰,积木为林,神与心会,浑如天然。因无凝滞,方得机趣与韵致。其峰峦之外的旷野、村舍,溪桥渔舟,在苍茫空朦的气色中历历入画,昭示了江南翠微杳霭的特有风情。此图笔调洗炼,造型无概念化。近景石坡及几株俯仰多姿的乔木掩映下的板桥将视线引至画外,无形中延伸了画之意境,中景以寥寥数笔勾画的屋舍,则简约到了极致。远处的空明虚静,使人遐想不已,这也是文人画品的高妙所在。

仿黄公望山水 手卷 纸本水墨 1616年作

董其昌对元代山水名家黄公望的艺术极为赞赏,认为“元季四大家,以黄公望为冠”。他对所得黄氏作品悉心体会,临摹不倦。此图便是董其昌62岁时临仿黄公望笔意创作的一幅山水画精品。图中峰峦绵延,于高低错落中显现出逶迤起伏的节奏感。在移步换景的设陈布势及草木树石的勾描笔法上均可见董氏宗学黄公望注重神韵的表达。

溪山秋霁 手卷 水墨绢本

仿北苑溪山亭子图 立轴 设色绢本

题识:仿吾家北苑溪山亭子图。玄宰。钤印:董氏玄宰

  题跋:亭皋木叶下,泷首秋云飞。二语极类此图,玄宰亦必点首。眉公。钤印:眉公

作为一个划时代的山水画大家,董其昌特别幸运的是能以鉴定家的身份遍读当时南北各大收藏家所藏的历代法书名画,目识心会,淘洗精华,融铸古今,终于独出机杼成就为一代宗师。对于古人,他几乎不作真正意义上的临摹,他所说的“仿某家”、“法某家”等,其实只是取意思,启灵感,寻一个作画的契机而已。这幅画就是这样,说是仿北苑,不过是取其江南气息及圆润的笔意罢了。但它接近于宋元的江南画派却是实情,如一江两岸的构图出自倪迂,长披麻的皴法接近大痴,高处的峰峦则仿佛二米和高克恭。化众法为我法,变古则今,这便是董其昌的手段。董其昌画水墨为多,设色的较少。此图更有其挚友陈继儒题识,颇难得。

秋山图 立轴 丙辰(1616年)作

此为董其昌于1616年(万历44年丙辰)10月为金玉检所作,是年董其昌62岁。根据画上的题跋可知,该画于1625年(天启5年乙丑)4月为金玉检转赠相国圣斐,圣斐大喜之下又向董其昌索题,董见此精心之作所赠得人,被圣斐珍爱有加,于是又题云:“此余为金玉检作者,今归圣斐相国,圣斐携之游梁,尝挂之菟园雪台中,烟云词赋,俱为俱养家具矣。乙丑四月之望,玄宰。”这时的董其昌已是71岁高龄的老人了,但题字依然神采奕奕,炯炯有神。圣斐何人也?尚未查出,但从目前已知的资料可知,董其昌赠圣斐相国的书画作品共有四件,俱为董氏平生精品。1611年董其昌以藏经纸书《别赋》《舞鹤赋》册页二十二开,1625年(乙丑)4月,题赠圣斐丈;是年是月圣斐相国喜得董其昌在1616年为金玉检所作此《秋山图》而请董氏嘱题;1623(癸亥)10月22日董其昌为其题《山水册》;1632年(壬申)8月29日董其昌以高丽镜光纸为圣斐作《杂书卷》(现藏无锡博物馆),这四件作品在《董其昌年谱》中都有记载。由此可见,董其昌与圣斐其人的交情非同一般,不但所赠作品精诣出众,而且可知在近20年的时间段里不断往还,交谊至深。

《秋山图》所用的绢料也卓然不同,它取用于董其昌自制的麦牙黄绢本,据史料记载,董其昌既为一代书画大家,所用绢素纸本均极精心,曾自制麦牙黄绢本用于平生得意之作,而此种绢本目前流传存世的只有两件:其一为上海博物馆收藏,再者就是这件《秋山图》轴了。此作设色轻丽明靓,色墨之间互为融洽又见骨见笔,皴法则一反常见的披麻皴而兼用折带皴的手法,近景的树法则穿插得宜,层次分明,整幅画的境界可称“骨力洞达,气韵超逸”,实是董氏平生少见的奇绝之迹。

疏林晴峦 手卷 水墨绢本

仿黄子久笔 立轴 丙辰(1616年)作

仿黄子久秋林读书图 水墨绢本

林壑幽居 立轴 水墨纸本

款识:董玄宰仿子久笔意。钤印:董其昌印(白文)

此作乃意仿黄公望山水之作。隔江远山静卧;中景两间茅屋在坡石大树旁闪现;近处群树成行,劲枝繁叶,林木丛生于山石间,而下掩着通幽曲径。山石用润笔,笔法干净利落,皴染结合。画面突出山峰,渲染江南秀润风光。整幅作品,画家用笔肯定,技巧熟练,无轻浮之感,用墨富于变化而不杂乱,画面湿润,墨气淋漓,笔势潇洒而秀润,墨色透明而凝重。体现了作者秀朗明润的笔墨技巧和葱郁苍茫的山水画风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