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梦安徽:合肥李鸿章故居(叶平)

 叶老师YP 2015-12-23
2009年10月18日


李鸿章故居合肥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名人故居。为晚清建筑风格,坐北朝南,气势宏伟,1998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鸿章故居位于合肥繁华的商业中心淮河路中段步行街上。

古色古香的故居具有明显的江淮官宅特点。

故居面南背北,两扇高大厚实的朱漆大门和门前一对威武的石狮,面对着日夜川流不息的人群。

从步行街进入大门,行数步即到过厅。

过厅过去为来客稍候,待佣人通报后再入中厅与主人会面之处,现兼作展厅之用。厅内展示与李鸿章有关的各种图片、资料和实物。

故居复原陈列用大量的珍贵图片与实物展示了李鸿章风云变幻的一生,由这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身上,揭示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段鲜为人知的苦难、曲折而又悲壮的历程。

展厅里展示的清朝官服上的图案,左上为一品官服

中厅又称福寿堂,堂高9米,是现存江淮地区最大的晚清私人住宅厅堂。

每扇格门上都雕有造型精美、典雅的图案,

大梁两头都雕成象头形,寓意吉祥(象)。

卧室房梁全是斗榫,不用一枚钉子。

卧室

卧室

后两进楼下有回廊相通,楼上装有美人靠

俗称走马楼,因供李氏家眷居住,又称“小姐楼”。

李鸿章(1823一1901),清末大臣、洋务派和淮军首领。字少荃,安徽合肥人。道光进士。初在乡办团练抵抗太平军,屡败。后投曾国藩为幕僚,1861年编练淮军,调上海,攻太平军,升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他在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期间,主办洋务,兴办近代企业,提倡“自强”、“求富”,开办近代军事工业,设立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津榆铁路、开平煤矿等。创立北洋海军,力图富国强兵,被誉为“中国对外开放第一人”;他曾代表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1901年李鸿章卒于北京,谥文忠,后归葬合肥,有《李文忠公全集》传世。

李鸿章作为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者,一直被认为是“卖国贼”。近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史料出现,这位备受争议的清末重臣的地位也逐渐获得一些正面的评价。

李氏兄弟6人均身居高位,聚族而居,深宅大院,鳞次栉比,覆盖了合肥市繁华的淮河路中段的半边街,时称“李府半条街”。

李鸿章故居仅为其中一部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