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熟语典故探源(69)

 智者1111 2015-12-24

熟语典故探源(69

 

鸡犬不宁

 

    典出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永州的野外生长着一种奇异的蛇,黑色的身体上有着白色的花纹。这种蛇碰到草木,草木全都干枯而死;如果咬了人,没有能够抵御毒蛇的办法。然而捉到它后,制成药饵,可以用来治病。起初,太医用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可以用蛇来抵赋税。

    有个姓蒋的人家,独自享有捕蛇抵税这种好处有三代了。他说:“我的祖父死在捕蛇这件差事上,我父亲也死在这件事情上。现在我继承祖业干这差事也已十二年了,有好几次险些死掉。”有人就问他:“你怨恨这差事吗?我告诉地方官,让他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怎么样?”姓蒋的听了,大为悲伤,满眼含泪地说:“您是哀怜我,想让我活下去吗?那么我这差事的不幸,还不如恢复我租赋遭受的不幸那么厉害呀。如果我不干这差事,那我早已困苦不堪了。自从我家三代住到这个地方,累计到现在,已经六十年了。这六十年间,乡邻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窘迫,把他们地里的收成和家里的收入也尽数拿去仍不够,每年那些征收赋税的残暴官吏一到乡下,不仅人们被吓得提心吊胆,就是连鸡狗也得不到安宁,比起我的乡邻们天天都在危险之中,我宁愿冒着危险去捕蛇。

    “鸡犬不宁”形容骚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是指没有办法平静的过日子。 

 

急流勇退

 

    典出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徐曰:“是急流中勇退人也。”

    陈抟,出生于唐末、五代之际,著有《无极图》《先天图》和《指玄图》,都是比较著名的道书。

    有个叫钱若水的来到华山,要拜陈抟为师。陈抟想把他收为弟子,又不知自己看得对不对。就让他第二天再来。第二天,钱若水又来到华山,见一老僧与陈抟围炉而坐,这个老僧是陈抟请来给钱若水看相的。老僧看了钱若水半天,没有说话,拿火箸画灰,写了“做不得”三个字。老僧的意思是,钱若水不是修道之人,不可收为徒弟。后来,老僧又缓缓地说了一句:“急流中勇退人也。”意思是,如同船行驶于急流之中而能够退转,钱若水是一个在顺利之时能够勇于退转的人。

    后来,钱若水考中了进士,官至“枢密使”,但年仅40就辞官隐退,应了老僧“急流中勇退人也”的预言。

    “急流勇退”指在急流中勇敢地立即退却。比喻做官的人在得意时为了避祸而及时隐退。 

 

骄奢淫逸

 

    典出左丘明《左传·隐公三年》:骄奢淫逸,所自邪也。

    春秋时代,卫国国君卫庄公有个儿子叫州吁,他非常溺爱这个儿子。州吁长大后,由于父母的溺爱,他非常任性,为所欲为,到处惹是生非,庄公对也听之任之,从不严加管教。

    卫国的老臣,大夫石厝认为庄公如此溺爱放纵儿子,不仅会害了儿子,而且还会危害国家。他劝告庄公说:“人们都说,父亲喜爱孩子,应当用道义来教育他,不要让他走上邪路。父母宠爱得太过分就会使他们养成骄横,奢侈,荒淫,好逸的恶习,这些恶习都来自邪恶。

    但是,卫庄公没有听从大夫的忠告,州吁变得越来越坏。庄公病死后,太子姬完继位当国君,称卫桓公。后来,州吁杀死了兄长桓公,自立为国君。

    州吁非常残暴,遭到卫国人的强烈反对。他篡位不到一年,石厝联合陈国国君,设下奇计,除掉了州吁。

    “骄奢淫逸”形容生活放纵奢侈,荒淫无度。

 

狡兔三窟

 

    典出《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收养了大量门客。一天,孟尝君想到在薛城还放了一大笔高利贷,决定派人去收一下。这时门客里有一个叫冯谖的说,他愿意去。临走的时候,他问孟尝君:“债收了以后,要买点什么回来吗?”孟尝君说:“你看我家缺什么就买什么吧。”

    没过多久,冯谖就返回了齐国,孟尝君问他:“欠债收齐了吗?都买什么回来了?”冯谖说:“收齐了,我看家里什么都不缺,我以我为您‘市义’而归。”孟尝君说:“你是怎么‘市义’的呢?”冯谖回答:“我假传您的命令,把欠债赏给了薛民,烧光了所有的债券和借据,百姓都称赞您,这就是我为您‘市义’的过程。”孟尝君很不高兴。

    一年后,孟尝君被解除相位,回到了领地薛城,那里的百姓都排队欢迎他,孟尝君说:“先生为我‘市义’,我今天看到了。”冯谖说:“狡猾机灵的兔子有三个洞,才能免遭死患现在您只有一个洞,还不能高枕而眠,请让我再去为您挖两个洞吧。”然后冯谖又带着五十辆车子,五百斤黄金向西去魏国活动,让魏国花重金去三次聘请孟尝君。

    齐湣王听说这一消息,君臣上下十分惊恐,派遣太傅携带千斤黄金、绘有文采的车子两辆、佩带的剑一把,封好书信,要把孟尝君请回去。冯谖告诫孟尝君道:“希望你向齐王请求赐予先王传下来的祭祀祖先使用的礼器,在薛地建立宗庙。”宗庙成就,冯谖回报孟尝君:“现在三个洞已经营造好,您可以高枕作乐了。”

   “狡兔三窟”指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熟语典故探源(6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