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杨式太极拳的特点

 紫海香藤 2015-12-24

太极网

 

(一)、立身中正安舒。杨澄甫先生提出“太极拳说十要”主要是身法要求。但“立身中正安舒”这一特点,尤以杨式太极拳最为见长。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练功时身法要正,大部分动作都要使上中下三个穴位(即百会穴、会阴穴、涌泉穴)基本能够保持上下垂直,中正不偏,形成一个重力垂直线,身体不能前俯后仰。二是尾闾要保持中正,从大椎穴到尾闾部位(长强穴)要保持脊椎的放松垂直,形成上下对拉拔长,而且尾闾要像船舵一样指引航向。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做到以上两个方面就能体现立身中正安舒的特点。

 

(二)、拳架开展大方。杨式太极拳在拳架上的独特风格是开展大方,认为只有开展大方才有助于肢体上下左右的对拉拔长,拳架开展大方要求身体要内外放松,举手投足动作须到位。


        (三)、动作松柔缓慢。


        (四)、行功速度均匀。杨式太极拳则强调慢、柔,而且特别强调速度要均匀,忌讳动作时快时慢,架子忽高忽低。速度均匀既包括从起势到收势的整个套路,也包括单式动作手脚运行与配合的速度,还包括上一个动作与下一个动作的过渡衔接自然协调。全部套路速度始终如一,“迈步似猫行,运劲如抽丝”,要求动作转换时,徐徐地倒换重心,轻起轻落,点起点落,快慢始终如一,而不主张“快慢相间”,行功走架速度均匀,是杨式太极拳的独到之处。虽然个别动作可以做得稍快一些,但从总体上说好似行云流水,速度均匀。即便是转身双摆莲和转身左蹬脚等动作,也仍然强调速度均匀。


       (五)、虚实分明。杨澄甫在《太极拳说十要》一文中,开宗明义的提出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要义,把分清虚实摆到头等位置,可见分清虚实对于习练杨式太极拳之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