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大千人物画欣赏(十六)

 百了无恨 2015-12-24

张大千人物画欣赏(十六)


蕃女掣厖图  1946年作   (325.6万港元,2006年5月香港佳士得)

    题识:蕃女掣厖图。丙戍秋七月。张大千,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

    1941年开始,张大千用了两年时间,于敦煌石窟进行编号临摹、整理文物纪录。曾接触青海西宁回藏族生活文化,经常以此为主题作速写,并甚喜当地独特的家畜-獒犬,回成都时带同二犬。此幅作于1946年,依据速写及印象所作,画中獒犬毛色黑亮、神情机警,是大千饲养二犬之一,名“黑虎”。以传统工笔技术,巧妙精致地描画出毛履之质感,蕃女身上毛裘柔软温顺,而履犬刚烈剽悍,对比强烈,带出画面的震撼感。画獒犬黑亮的毛色,以不反光的松烟为之,才能表现出蕃女秀发和浓密沈厚犬毛的质感。

藏 女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蒙藏二女图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番女醉舞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题识:辛巳(1941年)之冬,予自河西过青海。正月十五塔儿寺观灯节,西藏、蒙古之族毕至。月明三五,有女如云,讶其服饰古艳,曾为写《番女醉舞图》。此来兰州捡得去年粉本,遂写蒙古、西藏之二女合于一图,尽取所见,无复一笔。丁亥嘉平月,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摩登戒体、张爰字大千书画之印、大风堂

跳锅荘  镜片 水墨纸本 1947年作

    题识:跳锅荘。丁亥九月,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张爰私印、大千居士

    1947年7月,张大千返回成都,住在忠烈祠尹昌衡公馆。时值叶浅予访美归来,前来拜望张大千,向他介绍了西康胜景。当时的西康省主要包括岷江以西、金沙江以东地区,即今天的西昌、康定、雅安等地区。这一地区地处高寒山区,气候恶劣,山路陡峭、密林莽苍,景色独特。这里是藏、彝、回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民风淳朴,尤其是歌舞独具特色。

    张大千与好友中央银行成都分行经理杨孝慈一行,乘车从成都出发,经雅安、天全、沪定,到达西康,沿途游览了高颐阙、二郎山、大渡河、铁索桥、御林宫等名胜。在御林宫,藏族少女欢快、热烈的锅庄舞给张大千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提笔挥毫,画成《跳锅庄》一图。画面上,四个藏族姑娘围成方形翩翩起舞,长袖飞舞,象要将姑娘们招升到天空;衣衫飘荡,传递着她们美妙的舞姿;笑脸盈盈,表达出她们内心的欢乐。线描优美流畅,可见敦煌艺术之影响。

蕃女醉舞图  设色纸本 1951年作  (2308万港元,2013年4月香港苏富比)

    款识:千影灯轮压路低,穿花作队向招提;朝飞金勒揎红袖,夜倒银尊舞白题。宛宛清讴一串珠,被风秋药出文殊;曲环摩地弓弯折,醉眼斜睃不令扶。行近前来俏语低,每拼今夜醉如泥;不辞瓶底春醪尽,那管原头月向西。风寒灯昏欲曙时,毛红斜挂小腰支;明朝归向海西去,别酒殷勤更一巵。壬午上元,青海塔儿寺灯词赠蕃姬。辛卯六月望后三日,偶作图,漫书画上。蜀郡张大千爰,大风堂下。钤印:张爰、大千居士、大风堂

    大千笔下的少数民族妇女题材作品,多集中于四十年代,如《醉舞图》、《掣庬图》、《黑庬图》,主角为蕃女,配上独舞或掣西藏黑庬。《蕃女醉舞图》传世共三个版本,两幅创作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癸未十二月本”上具老友冯若飞跋。另本则为写赠门人刘力上。本幅写于1951年。

    画中蕃女衣饰装扮均有所据。如带袖的藏袍,袍长及脚,穿时系腰袒右臂,衣领边、袖口和衣襟外沿用毛皮镶边,可能是在喜庆节日中特别讲究的穿著。蓄长辫,辫系以彩带,头带皮帽,足踏半尖藏靴,腰系色彩斑斓的围带,这些具体而细微的描画都是从实际生活观察所得。画中人物造型、设色、开脸及手相处理,无不显示受敦煌壁画艺术的影响。从人物占画面的比例及无背景以凸显主体的处理,蕃女开脸的“三白”技法,以及手相特别是指节拿捏的精确描写,都与壁画中唐代画风及佛教艺术有传承赓续的关系,当然也缺少不了画家的提炼融汇。又如设色古艳,其重彩营造的色调效果,与其他数帧同类少数民族女性为题作品相同,其源直溯自佛教画中菩萨造像上所敷的色彩。与上述两本相比,构图基本类近,应有粉本可据。但细节处理有别,特别是蕃女腰部及双手张摆的姿势,“癸未十二月本”与本幅较为接近,舞者腰部较纤细,双手舒展自然,更显婀娜。从题跋看,三本皆异,“癸未十二月本”袛叙创作因由,未赋诗词;“赠刘力上本”则书自填“木兰花令”一阕。惟本幅录赠蕃姬之“灯词”,乃用于元宵节弹唱之词,多逾百字,恰与情景相宜。此词似未复见书于别幅,盖因按内容而生。仅有1947年夏,大千远游西康,写有《西康游屐图册》,以当地风情及自然胜景为题,其中有一开藏女舞蹈之《跳锅庄》,上录七绝“金勒飞红袖,银尊舞白题;春醪愁易尽,凉月任教西。”可知乃衍化自本幅灯词之“朝飞金勒揎红袖,夜倒银尊舞白题”、“不辞瓶底春醪尽,那管原头月向西”句。

黑虎犬  镜心 设色纸本

    题识:爰叟写,旧居成都。西藏名犬黑虎也。钤印:张爰之印信、大千居士

    张大千云:“我爱画马、画猿、画犬,因之也爱养马、养猿、养犬。”他深信画珍禽走兽应当忠于写生。画中的藏獒是张大千在敦煌时,友人送的两只西藏名犬之一,取名为“黑虎”。他从敦煌把“黑虎」带至成都饲养。此犬乃是作者当年曾朝夕相对的爱犬,可见图中的黑犬毛发极具质感,比例、姿态、神情皆十分讲究。到了成都不久,“黑虎”因承受不了蜀地的潮湿气候而病逝。此作品应是张大千怀念爱犬之作

黑虎  镜心 设色纸本 1971年作

    题识:西藏名犬黑虎。六十年十月,爰翁。 钤印:大千父、长共天难老

    大千先生的父亲喜豢养各种动物,而且最爱狗,蓄养最多的时候曾达二十几只。因此张氏兄弟们也喜欢动物,不但经常养狗,甚至还养老虎。大千在敦煌时偏爱西藏种长毛、体壮的黑狗,友人送了他两条,带到成都伺养,取名为黑虎。后来因为四川天候潮湿,水土不服脱毛病死了。此幅作品作于1971年,也许大千还在怀念他四川时期的西藏狗黑虎吧?此画中的黑犬,毛发蓬松长短有度,质感逼真,阴阳合宜,有体积,有重量,头部的眼鼻嘴额尤细腻传神。


春灯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944年作

    题识:春灯图。甲申嘉平,大千张爰作于大风堂下。钤印:张爰、蜀客、大千毫发

    张大千的人物画多以传统的人物画为根基,同时吸收现代美学思想,造型准确,形态生动。敦煌归来造就了张大千人物画的最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人物画,题材丰富多样,多为佛教、仕女、历史人物等,画风则大量吸取了唐人的笔意、造型和赋色之长处,画格一变清新透逸而为瑰丽雄奇。其中的仕女人物画,形象圆润,体态俊美,笔法严谨,线条刚健遒韧,设色浓丽,衣饰精美,给人一种意想不到时的美感。此《春灯图》以唐装女子赏灯为题,可以窥见大唐盛世、天下大治的心境。图中女子及女孩衣着艳丽,造型丰腴,线条流畅,完全具有唐人画风。全图色艳而不俗,布局巧妙合格,一派富丽堂皇之气,而又十分贴近生活。


美女图

    这是一张大千仕女作品,其人物作品有明显的唐朝风韵。这在国画界也是独树一帜的。就本作品而言,表现雍容华贵的气度,同时又有卓然不群而又闲逸的作者本人的气概。是靠人物的倾斜的姿态和宽博的躯体及背景的很正的纵横分格线来实现的,及辅以放射状的蕉叶来实现的。


祥凤迎福  镜心 1969年作

    此幅为大千居士逢新年前所绘之样本,以此样本,制成贺年卡片,祝亲友新年百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