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任熊 国画作品欣赏(一)

 百了无恨 2015-12-24

任熊 国画作品欣赏(一)


任熊(1823年7月19日-1857年11月23日)清代晚期著名画家,“海派”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字谓长,一字湘浦,号不舍,浙江萧山人。幼时家贫,跟塾师学画人像,后寓居苏州、上海以卖画为生。曾流浪到宁波,得遇名师姚燮,在其家“大梅山馆”学画,深得宋人笔法。任熊是绘画全才,人物、花卉、山水、翎毛、虫鱼、走兽,无一不精。画法宗陈洪绶,与弟任董,儿子任预、侄任颐合称“海上四任”,又与朱熊、张熊合称“沪上三熊”。

任熊善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虫鱼、走兽,笔力雄厚,气味静穆,深得宋人神髓。尤擅长人物,堪与陈洪绶并驾。人物形象多高古、奇倔、夸张、得陈洪绶神韵而能别出心裁,其自画像神态刻画细致入微,十分写实。任熊对衣纹的勾画向来十分精彩,铁画银钩,很见功力。所题款字也是十分有力,与画法同出一辙。曾有《于越先贤传》、《剑侠传》、《列仙酒牌》等画曾刻印行世。传世作品有《十万图册》十页、《姚燮诗意图册》《自画像》轴等,现藏故宫博物院;咸丰五年(1855)作《四梅图》轴藏中国美术馆;《为姚梅伯作人物册》二十页、《洛神图》轴、《范湖草堂图》卷藏上海博物馆;《丁文蔚像》轴藏浙江省博物馆;《少康像》册页藏南京市博物馆;《瑶宫秋扇图》轴藏南京博物院;《四季花卉图》卷藏辽宁省博物馆;《人物图册》藏广州美术馆。

群仙祝寿图 十二屏 设色纸本 庚戌(1850年)作

关于神仙聚会的主题,早在唐、宋时代绘画中就已经出现,只是在唐、宋、元早期绘画中,多为礼佛、朝元、仙游、海会之类的内容,具有浓厚的宣教意义反映人们对神袛的崇拜和信仰。例如北宋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元永乐宫壁画《朝元图》、明法海寺《帝释梵天图》等。至清代,这类题材的宗教色彩逐渐淡化,而加强作品涵含的祈福、喜庆的宗教主题。于是“群仙祝寿”这样的题材应运而生。从现存作品观之,任熊的《群仙祝寿图》大致是同类题材中最早的作品。

此图屏构思宏大,神仙人物多达22位,另有童子2人,侍女11人。各路仙真自右往左,行进于海边、岩石、丛林中,他(她)们或手持奇花异奔、蟠桃珍果;或吹笠鼓琴、持册展卷;或捧盒携奁,宣示出祝寿献礼的主题。从人物的形貌和标志物考稽,其中包容了佛教、道教和民间信仰的各路神仙,如骑白牛的老者应是老子道君、身披荷衣手持花杖的女仙当是麻姑;还有手耍金钱的刘海、手持荷叶和圆盒的两位蓬发仙人,应是拾得和寒山(和合二仙)。图中并绘有八仙中的七仙:手握拍板者为兰采和、肩荷花果作村姑相者是何仙姑、背剑者为吕洞宾、抱道筒者为张果老、拄竹杖系葫芦者为李铁拐、札双髻持扇者为钟离权、穿官袍拱手者为曹国舅,唯缺韩湘子一仙。此外,还有手捧珍果的罗汉和其它不可名考的神仙,仪态端庄。她的坐前族拥着一支仙女乐对,吹奏排萧、横笛;弹拔箜篌、阮、琵琶、三弦;击打排鼓,众乐齐鸣,在一片袅袅仙乐声中,迎接着众仙的来临。山林间长松、巨柏耸立,花木丛生,太液池荷花盛开,孔雀、仙鹤游弋,渲染出昆仑山仙境祥和絢烂的气氛。

全图布置疏密聚散有序,神仙中男女老幼不同身分,各具身姿仪态,形象生动传神,极见画家深厚的造型工力。人物的形貌刻划,取资陈洪绶的夸张手法,突出个性神态。如老子、罗汉的奇相异貌、李铁拐髭须满面、钟离汉鼓目长髯。然而,并不像老莲那样怪诞,尤其是仙女形象,多为秀丽的面容,欣长的身躯,更合乎世俗的审美理想。人物的衣纹线描,嗣承老莲的遗法,园劲挺拔,而较多流动转折之笔。树木、花草、岩石,以线条勾斫为主,与老莲的装饰手法相似,而加多皴染,增强物像的体积光影感。画面的色彩鲜艳、亮丽,光彩耀目,变老莲的古艳为富丽。这些俱呈现出任熊学习陈洪绶画法又善于变化的创造力。

任熊绘制的《群仙祝寿图》,不止一幅,笔者曾见另一件《群仙祝寿图》,亦为纸本设色。绘写众多神仙和仙女,赴瑶池祝贺西王母寿诞。人物作两向对面行进,神仙都是道教神袛,不杂佛教和民间信仰的神仙,更多继承前代《朝元仙仗图》一类的图式和形象。此图屏则突破了传统的图式,布局更为活泼跌宕,画面氛围瑰丽热烈。这说明任熊为了适应近代市民阶层的需求,在图式,结构和笔墨、色彩形式等方面,勇于革新,才创作出这样一件新颖独特富有时代感的精堪巨作。图上题款:“庚戌(1850年)秋月,萧山任熊渭长甫。”是年任熊才二十八岁,充分显示出他惊人的艺术才能。可惜他享年不永,去世时才三十五岁,未能造就更丰硕的成就。然而,任熊所开拓的新风格,启示和孕育了后起的另一位天才画家任伯年。不久之后,任伯年创作的《群仙祝寿图》,将这一主题的表现推向更为精致和华丽的境地,成为近代绘画史上的巨作。

观音图 镜心 水墨绢本

观音大士 立轴 设色绢本 (900万元,2011年12月北京匡时秋拍)

作为“海上四任”之一的任熊,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虫鱼、走兽,无一不精。其笔力雄厚,气味静穆,而犹善人物,堪与陈老莲并驾。此件《观音大士》便是一幅摹写传神,深得唐宋气韵之作。

此幅观音工笔重彩绘于绢素之上。观音开像古穆静谧,双目低垂,表情慈祥;两侧龙女与善财童子眉目清晰,龙女梳挑心髻,手指颀长,捧水瓶于胸前,善财童子一头蓝发,耳朵硕大,略有番人状貌,双手合十,表情虔诚。人物衣物皆以高古游丝描,线条劲挺,转曲自然,同时大胆使用孔雀蓝、金色和石绿,使得画面古朴而不失富丽堂皇。背景洞石空勾无皴,用线厚重质朴,以墨渲染浓淡以别远近向背。旁衬翠竹葱郁,双勾填彩而出。

这幅《观音大士》中女性面部长眉凤眼,鼻梁线条柔美,朱唇小口,略显丰腴,与南京博物馆所藏《瑶宫秋扇图》所绘仕女有异曲同工之处。人物线条劲挺,入木三分,早年任熊在杭州临摹孤山圣音寺贯休的十六罗汉刻画像的经历影响深刻,并深得陈洪绶人物画语言精髓。整件作品古朴而极富装饰性。

任熊是清代晚期著名画家,早年被浙西名士周闲多次邀请,寓其家临写所藏古人名作,也曾受到宁波著名文人姚燮延邀请居其家饱览古画收藏,为其创作积累了丰富的资源。任熊人物画远绍唐宋,近师陈洪绶,并加以发展变化,能融合传统绘画与民间艺术于一体,颇富创造性。观此件《观音大士》,结构奇古、衣纹若铁画银钩,设色古雅妩媚、富有装饰意趣,得顾恺之、阎立本、陈洪绶之神髓,不失为开一代风气之先大师的手笔。

文会图 立轴 设色纸本

任熊笔墨高古,绘人物由明季陈老莲入手,风度直接唐人,奇瑰倩丽,叹为绝手,若天假以年,任伯年氏恐不敢专美,盖其才气天份极高。此幅乃以老莲法入画,人物开相纯以变形,衣饰布置,极具装饰性。

此幅题称作于大梅山馆者,因任熊尝客于镇海姚大梅家,姚氏有家资,善绘事,能养士,任渭长为作《大梅山馆诗意图册》,情思骏发,古艳奇绝。

四美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852年作

自西施、昭君、貂蝉与玉环被并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以各种艺术手段再现她们的传奇故事的在在多是,京剧、绘画、小说等,不一而足。但其中最独特的当数绘画,历代画家纷纷以中国传统的笔墨技巧再现西施浣纱、昭君出塞、貂蝉拜月和贵妃醉酒的永恒魅力。而与任熏、任颐及任预并为晚清海上画派开派四任之首的任熊创作的《四美图》,则尤为其中佼佼者。

任熊是晚清海上画派的先驱。任熊人物初学陈老莲,益以方折顿挫多变的线条,更强调装饰性,气格很高;花卉则取陈白阳、周之冕长处,艳丽古雅,纵放适度。此《四美图》以春夏秋冬四季气候的变化串联贵妃春掉鸾、西子夏吹箫、貂蝉秋调琴和昭君冬伤梅,别具匠心。而人物画法则对当时“费”“改”一路风气有所突破,创造了一种艳而不俗,工而能写,笔到意随,气完神足的独特画风。其衣纹线条圆润流畅,组织合理,外轮廓线随形贴体,内轮廓线转折自然,生动地表现出四大美女的动感和质感;设色清丽淡雅、简洁纯净,没有强烈的冷暖对比,表现了一种雅逸清幽的意境。

壮士图 立轴 壬子(1852)年作



桐荫高士图 立轴 设色绢本

任熊不仅花鸟源出陈洪绶,而且人物画也与老莲同格。此图描绘的是熟人路上邂逅的情景,乍看之下,此图与陈洪绶的笔法十分相近,但仔细玩味又多不同。色彩厚重浓郁,线条有如屈铁盘丝,人物刻画活灵活现,稚拙可爱。

柳荫仕女图 设色绢本

此幅《柳荫仕女图》画面层次井然,人物欹石,以人的纵向动感破石的横向结构,石又半遮着柳树。这种被表现的物象的相互遮挡穿插,形成了变化的韵律、含蓄而又令人快慰的艺术节奏,进而使这幅简约、单纯的《柳荫仕女图》显得丰富而耐人寻味。

桐荫抚扇图 设色绢本

任熊所作仕女主要继承陈洪绶传统,然有所变革。造型夸张而比例却大致准确。线条圆润而遒劲,出方折之笔,或变为钉头鼠尾描,具更强的装饰性;设色浓艳,呈更多世俗趣味。《桐荫抚扇图》就是这类风格的典型。

瑶宫秋扇图 立轴 绢本设色


(未完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