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大千人物画作品欣赏(一百三十五)

 百了无恨 2015-12-24

张大千人物画作品欣赏(一百三十五)


敦煌人物 镜心设色绢本

执花仕女 立轴 设色 1946年作

佛像 立轴 绢本 1946年作

南无观世音菩萨 立轴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款识:南无观世音菩萨。野江仁兄方家索画,丙戌上元,昆明湖上敬造,大千居士爰。钤印:蜀郡张爰、大千居士、老弃敦煌、除一切苦厄

诗堂:精妙绝伦。此为大千先师丙戌年所作,观世音菩萨精品。戊子二月门生王永年拜观。钤印:永平、王遐

四十年代,张大千的人物画技法取资大为开宽。此一时期,他曾获得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和南宋梁楷《寒山拾得图》等人物画的杰作,得以摩挲研习,并在收藏家处看到不少李唐、马远、唐寅等人名作。四十年代初,大千赴敦煌考察和临摹石窟壁画,使他对中古时代尤其是唐宋人物画有了更真切更深刻的领悟。这一切条件和因素,促使张大千中年时期的人物画多姿多态的面貌,经过不断地研摩和陶熔,逐渐形成了独具个性的人物画风格。

此幅《南无观世音菩萨》,工笔重彩,人物衣纹运用细劲圆润的铁线描和行云流水描,除敷染多层赭色,敷彩使用石青、石绿、石蓝、朱砂等重色,可谓重展唐宋佛像画的高华风彩。观音造型准确,手足动态自然合理,容貌端庄慈祥,大慈大悲超度众生的神态,观之令人肃然起敬。上款野江为夹江造纸厂老板,张大千自用书画纸,都拜托他定制。常年相互交往,关系非同寻常。

佛像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漠高窟唐人菩萨像 立轴 纸本

南无观世音菩萨 设色纸本

题识:西川近事男张大千敬抚。

题跋:南无观世音菩萨,张大千妙笔,谢稚柳题。钤印:壮暮翁、稚柳。

此件《南无观世音菩萨》取材于敦煌莫高窟壁画,体现了典型的初唐时期绘画风格。此观音菩萨以男性身份出现,胯向左摆,身体成倚侧之势,体态丰腴健美;脸型丰圆,弯眉细眼,棱鼻厚唇,唇边胡须呈蝌蚪式;头有圆光,配饰有项圈、璎珞、臂钏、流苏、双脚赤足分别踏在双色莲花座上。通体线条流畅自然,设色鲜艳明快。本作右下角落“西川敬事男张大千敬抚”款,以莫高窟内唐代画工题记笔意书之,多取隶意。特别是“近”字最后一笔,潇洒恣意;“千”取篆书笔意,使落款更添古朴之感。画幅中观音菩萨以男子形象呈现,表现着佛教传入中国之后,逐渐汉化的过程。在古梵文中,观音一词为男性名词。《十面神咒心经》中,佛祖释迦摩尼佛有云:“善哉善男子,汝为一切有情起如此大慈悲意,欲开此大神咒??”至唐代,这一形象发生了变化,唐初高僧道宣云:“宋齐间皆唇厚、鼻隆、目长、颐丰,挺然丈夫之相,自唐以来,笔工皆端严柔弱,似伎女之貌,故今人夸宫娃如菩萨也。”作品中的观世音菩萨像,面庞丰圆,但身姿曼妙,男相女身。如《维摩诘所说经观众生品》中所言:“一切诸法无有定相,非男非女。一切女人亦复如是,虽现女身而非女也。”既是佛法东渐中的一大转变,也是佛理在艺术上的展现。

佛像 绢本

佛 像 纸本

漠高窟唐人菩萨像 设色泥金纸本 1946年作

题识:漠高窟唐人菩萨像。弟子张大千敬造。钤印:张爰私印

这是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中最精美、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与国家一级文物四川省博收藏的《初唐观音图》很相似。张大千临摹的276幅敦煌壁画,目前有70多幅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180多幅保存在四川省博物馆,这批画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张大千家人捐赠的,同时捐献的还有上百幅临摹壁画手稿。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是他艺术道路上最重要的转折点,长达2年7个月的临摹,影响了张大千中、晚期的画风,也奠定他作为一代大师的基础,同时他也找到了开拓中国画新境界的突破口。

仿漠高窟唐人画 镜框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童子拜观音 立轴 1947年作

观音送子 立轴 纸本 1947年作



(未完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