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规定文武官员在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及颁降开读诏赦、进表、传制时穿着朝服,外任官只在三大节、拜牌、迎诏时穿朝服。曲阜孔府保存了唯一一套传世的明代朝服实物,有梁冠、赤罗衣、赤罗裳、白罗中单、朝鞋等。
六梁进贤冠(缺一梁)正面 梁冠即进贤冠,源自古缁布冠,秦汉时儒者所戴,后成为朝服之冠,东汉形成制度,一直到明末,延续了一千八百余年。明代梁冠以梁的数量区分品级,如一品七梁、二品六梁、三品五梁、四品四梁、五品三梁、六品七品二梁、八品九品一梁。梁冠上用簪,冠下有青组缨,自耳后垂于颔下打结虚悬。孔府梁冠现存五梁,但从实物上看,原来应该有六梁,与明代衍圣公正二品相符,梁冠所用簪、缨已失。 六梁进贤冠(缺一梁)侧面 六梁进贤冠(缺一梁)背面 ![]() 朝服上衣(赤罗衣)——以赤色罗制作,质地轻薄,衣缘用青罗。嘉靖时定上衣长度为过腰指寸七寸,不得掩盖下裳,实际制作时衣身一般都长于此规定。 ![]() 赤罗衣展开——有一对内襬钉在后襟上 ![]() 赤罗衣背面 ![]() 朝服下裳(赤罗裳cháng)——赤罗制作,形制同马面裙,缘以青罗。 ![]() 赤罗裳(cháng)展开 ![]() 赤罗裳(cháng)展开 ![]() 朝服中单——白色纱或罗制作,青缘。 ![]() 中单展开 ![]() 中单背面 ![]() 云头履(朝鞋) ![]() 云头履侧面 ![]() 明代牙笏——朝服的笏根据品级使用不同材质,公侯至五品以上皆用象牙,六品以下用槐木。 ![]() 明后期朝服示意图 洪武元年制定文武官朝服,大体延续了唐宋以来的形制,洪武二十四年又做了修订。明初的朝服包括梁冠、赤罗衣、赤罗裳、蔽膝、白纱中单、大带、革带、组佩、大绶、白袜、黑履、笏等。嘉靖八年,明世宗再次修改了官员朝服方案,梁冠仍用旧制,上衣和下裳都用赤色罗制作,质地轻透,用青罗缘边,同时规定上衣长度为过腰指寸七寸,不得掩盖下裳;中单用白纱制作,青色缘边;腰部束大带和革带,大带表里都用素,两耳及下垂部分缘以绿色,系青组,革带用青色带鞓,并按品级使用不同材质的带銙,革带前系蔽膝,后挂大绶,左右各悬两串组佩。虽然制度规定袜、履俱照旧式,但明后期官员穿朝服时多穿绿镶边红缎云头鞋(又称朝鞋)。 ![]() 明前期 昌平候杨洪朝服像(戴笼巾) ![]() 明前期 朝服像 ![]() 明中期 盛斯徵朝服像 ![]() 明后期 孙士美朝服像 ![]() 明后期 朝服像 ![]() 明天启 陈伯友朝服像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