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原创】甄玉国:改善奶牛日粮营养结构降本增效的方法与策略

 田园居士兵 2015-12-25



甄玉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博士,吉林农业大学副教授,吉农博瑞奶牛科技研发中心主任,长春博瑞饲料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从事反刍动物营养教学、研究与生产服务十余年。与国内外的奶牛营养、生产和服务专家及一线管理人员具有广泛的交流和联系,专职服务于全国各大奶牛场、饲料企业和乳业公司十几年,拥有丰厚的实践经验及科学研究背景。

在国内消费需求不畅,国外乳品竞争加剧的新形势下,随着奶价持续走低的同时乳品加工企业对奶牛养殖业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对原奶数量需求减少;其次, 对原奶品质的要求提高;最后,对原奶生产成本控制要求增加。

虽然奶牛养殖面临新的挑战,但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对于促进提高奶牛养殖环节的综合经营水平和竞争力是一次难得的机遇。那么,从奶牛养殖环节应该如何应对呢?首先要做的就是以繁殖管理为基础结合淘汰技术的牛群结构管理。从成本控制的角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借此时机尽快淘汰繁殖障碍和生产效率低下的牛只优化牛群结构,以减低公斤奶的饲养成本提高利润里,同时加大繁殖和后备牛培养为乳业春天到来集聚能量。其次是以高产高效为目标的成本控制管理。优化奶牛日粮营养结构,做到营养均衡供给,彻底改变凭经验闭着眼睛养牛的粗放做法。加大粗饲料本地化供给,尤其加强全株玉米青贮的制作,优选性价比高的原料,降低公斤奶的饲养成本。

目前大多数牧场饲养成本虚高的最根本原因是无效成本浪费太多。换言之就是在日粮配方中的很多原料成本并没有发挥其根本作用,也就是没有转化为牛奶,没有真正的转化为生产力。因此减少无效成本浪费是当今牧场节本增效的主要策略。

1
减少维持需要的成本浪费
一头奶牛无论是干奶还是产奶,无论产多少奶,其的维持成本是不变的。牧场干奶牛的饲养成本大致就相当于泌乳牛的维持成本。按目前干奶牛饲养成本20元/天计算,如果日平均产奶量是20千克,则每1千克奶牛的维持需要成本为1元/千克牛奶;如产奶量30千克,则每1千克奶牛维持需要成本为0.67元/千克牛奶;如产奶量40千克,则每1千克奶牛维持需要成本为0.5元/千克牛奶。在奶价走低,总交奶量受限的双重挤压下,首先应该做的就是通过淘汰落后产能牛只限制总交奶量,同时牛群结构得以优化提高了平均单产从而降低了公斤奶饲养成本,增加了牧场的盈利能力。因此,越是奶价低迷的时候越应该不遗余力地提高产奶量,简单地以牺牲奶量为前提的限制饲养成本只能使经营成本越来越高。


2
减少营养空间浪费
提高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是提高产奶量最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也是最简单、最廉价的控制饲养成本的方式。限制奶牛干物质采食量的最常见的两种情形,一种就是“没得吃”,另一种是“吃不下”。
2.1
营养空间浪费(没得吃)
空槽症使奶牛“没得吃”,是典型主动人为的营养空间浪费。奶牛的采食习性是每次采食要花费25~30分钟,每次采食2~2.5千克日粮干物质,每天要采食10~11次,每天总计花费5~5.5小时采食。这样才能体现TMR实现奶牛采食量最大化的优势。
造成空槽症的原因有多种。一种就是推料整槽不及时,导致料槽中有料但奶牛吃不到料。这样的牧场一般每天也就推料3~4次,这是远远不够的,一般牧场每天要推料至少10次以上,保证奶牛24小时随时想吃料的随时有新鲜的饲料可供进食。还有一种就是由传统栓系式分顿饲喂改为TMR饲喂的牧场,仍然保留一天投喂三次的习惯,牛舍中有提前混拌好TMR日粮,但奶牛槽中长时间没有料导致的空槽时间太长,严重的限制了干物质采食量。我们调查的存在以上这种情况的牧场,奶牛采食量基本都不超过20公斤。
有些牧场存在严重的空槽症,但是还在花高价购买进口的优质苜蓿草和优质燕麦草。饲养成本增加了,但是由于空槽时间太长,采食量没变化,产奶量也上不去。为什么要使用优质的苜蓿草和优质的燕麦草?因为喂了优质苜蓿比没有喂优质苜蓿的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有提升,提高1公斤干物质采食量,奶量至少会提高2公斤。如果采食量没有变化为什么要花高价格购买进口优质苜蓿草呢?
2.2
营养空间浪费(吃不下)
另外一种营养空间浪费是奶牛有得吃也想吃但是“吃不下”,这是由于粗饲料品质造成的被动的营养空间浪费。比如大量使用低质羊草、国产低等苜蓿草、收获期较晚玉米青贮饲喂奶牛,即使一天24小时料槽都有料,奶牛也吃不进去,采食量也上不去。
使用粪便分离筛分离粪便以后,我们可看到上层筛里面所占的比重很高,有的超过20%~30%,这就是因为纤维消化不掉。这样的牧场干物质采食量也基本不会超过20公斤,奶牛吃不进去,想高产是很难的。为什么呢?低质粗饲料的纤维消化率低,瘤胃排空速度慢,新的饲料当然吃进不去。因此在日粮配方设计时要把日粮中ADF的含量控制在21%以下。

3
减少优质有效纤维浪费
奶牛为什么要用粗饲料? 粗饲料可以确保瘤胃健康、 含有充足的有效纤维(eNDF)。提供有效纤维的粗饲料可以有很多选择:
但是奶牛为什么要使用优质粗饲料?粗饲料是限制奶牛DMI的主要因素,粗饲料品质越好,消化率越高,排空速度越快,可以实现DMI的最大化。采食越多的粗饲料,采食越多的NFC(淀粉),越多的NFC(淀粉),意味着越多的产奶量。
目前国内多数牧场的优质有效纤维还是依靠进口的苜蓿草和进口的燕麦草。但是很多牧场并没有有效地把优质的进口牧草用好。事实上年初我曾测算过,价格高达3250元的美国优质进口苜蓿草,对于奶牛而言其营养价值仅仅为1700元左右,而价格高达2800元的进口澳大利亚燕麦草其泌乳价值也仅仅1500元。这意味着我们在配方中投入10元人民币的优质进口苜蓿草,奶牛的产出才5.5元,如果奶牛平均产奶量为30千克,则每公斤牛奶的成本要浪费0.15元。但为什么有很多牧场还要用高价格的进口优质牧场呢?因为应用优质进口牧草后如果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能提高2千克,意味着平均产奶量可提高大约5千克。如果原来平均产量为30千克,现在奶量可提高到35千克,则每公斤牛奶的维持需要成本可降低0.1元。因此,购买进口苜蓿草和燕麦草相当于花钱买效率。但我们很多牧场并没有科学合理地把进口牧草应用好。比如在空槽症和限制饲喂的前提下使用进口牧草;在使用进口优质牧草的同时还使用大量的国产低质羊草和低质苜蓿草。总之,空槽症和低质粗饲料的使用是限制优质牧草作用发挥的主要原因,造成了优质有效纤维的浪费,应尽量避免。
还有一种优质有效纤维的浪费就是优质玉米青贮切得过短。把全株玉米青贮使用宾州筛分离以后,我们看到第一层和第二层里面所占的比例非常少,这样导致日粮汇总有效纤维不足,如果不添加长干草就会导致奶牛酸中毒。想要解决这种情况就得在日粮中添加优质的进口苜蓿草或低质的国产羊草和国产苜蓿草,如果添加进口苜蓿草性价比不好,如果添加国产低质粗饲料采食量受限制,产奶量也上不去,同样饲养成本都会增加。
科学的做法是保证全株玉米青贮的干物质和淀粉和纤维指标的同时注意青贮的切割长度,这样能够减轻对优质进口牧草和国产低质牧草的依赖,并可提高玉米青贮在日粮中的使用量,从而降低公斤奶的饲养成本。
过去散户奶牛是有什么吃什么!这种思想一定要进行转变。中国古话:百里不运草,千里不运粮。选择粗饲料首先要考虑的是性价比,花多少钱购买多少营养,草从一百里以外运过来,运费都是很高的,成本里都是运费了,没有那个必要的。
粗饲料一定要根据奶牛的需要就地解决,河北的粗饲料首选就是玉米青贮和小麦青贮,而不是进口苜蓿和羊草。完全用玉米青贮饲料最为唯一粗饲料可行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关键问题是我们对青贮的制作是有要求的。干物质含量32%~35%(收获期);NDF<45%,ADF<30(收获期,留茬高度);颗粒度(>19mm粒径10~15%)(切割长度)。
英国人的粗饲料解决之道:英国的牧场既不进口玉米,豆粕,也不使用苜蓿,照样有10吨的产量。英国主要适合种植麦类和油菜,奶牛蛋白饲料就是菜籽粕,谷物类饲料主要是大麦小麦,再加一些副产物。小麦青贮的干物质含量跨度是很大的,低的可以到30%,高的可以达到55%,根据需求不同可以灵活的调整收获期。

4
减少过渡使用淀粉的浪费
过多的使用高淀粉(玉米)日粮,大家都知道多喂精料产奶多,还有就是干物质采食量没上去过多使用高淀粉(+低质粗饲料),这样就导致奶牛健康问题频发。
奶牛为什么会酸中毒?瘤胃产酸量大于瘤胃对VFA的吸收能力,日粮中含有过多的淀粉,日粮淀粉发酵速度过快(小麦、湿贮玉米、玉米粉),过渡期瘤胃对VFA吸收能力欠佳;瘤胃缓冲能太弱,日粮中有效纤维量不足(粗饲料提供的纤维量、颗粒度)。
怎样的TMR才不会酸中毒?控制淀粉或NFC水平;控制淀粉或NFC释放速度(小麦、细粉碎、湿贮玉米);控制粗饲料提供的有效纤维(eNDF)水平;TMR的颗粒度控制。因此,在缺乏优质粗饲料的牧场,更应该把日粮的淀粉水平降下来,多余的淀粉用短纤维和脂肪来代替,这样更有利于改善奶牛的健康状况,提高饲料利用效率的同时,更能提高产奶量、降低饲养成本。

5
减少中后期阶段奶牛的脂肪浪费
我们去美国牧场参观的时候发现,美国牧场泌乳牛应用一个TMR日粮,不分高中低产。但是我们很多牧场效仿后就出现很多问题,为什么?因为美国牧场的品种和牛群结构好,几乎全群都是高产奶牛,很多高产的牧场快要干奶的奶牛产奶量还是接近30公斤,多数牧场在产后90天还应用bST来改变营养分配规律提高产奶量,因此美国牧场应用一个TMR日粮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对于国内绝大多数牧场而言如果应用不当,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
脂肪的使用,牛群结构很重要,中后期奶牛不能大量的使用脂肪,从图中观察奶牛的三条曲线,在泌乳前期采食量很低,摄入的营养不够,体重下降,产奶量在增加,这个时候添加多少脂肪奶牛都不会肥,但是过了高峰期以后,体况逐渐恢复,产奶量在下降,营养规律发生了变化,就是有更多的营养往体膘上分配,转化到牛奶中的营养越来越少了,而且还有营养结构的问题,维持需要不变,能量负平衡解决了,但是多余的脂肪不会进入到牛奶中,而是大多数的脂肪沉积到了体膘里,所以奶牛就会肥。
我们可以根据牧场的实际情况,结合现在粗饲料都不太好,泌乳100天以内的奶牛,脂肪可以用多点,能看到产量的增加,建议大家用高脂肪,高短纤类型的日粮结构,能够迅速提高采食量,解决奶牛产奶量低的问题。但是牛群结构必须要好,一定要分好群。泌乳100-120天以后的奶牛脂肪添加量一定要减少,◆这样奶牛的膘情就会得到控制。脂肪对产奶量没有直接作用,真正对奶量有促进作用的是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就相当于糖和淀粉;脂肪对体膘的贡献更直接;解决能量负平衡,改善繁殖。泌乳早期、高产奶牛可以用脂肪,热应激期间维持需要增加了可以用脂肪。快速恢复体膘也是可以用脂肪的。科学合理的使用脂肪就会得到很好的结果。

6
小结
总之,在进行日粮配方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关注日粮营养结构,大家过去都关注的日粮营养结构里面最重要的是蛋白质,但是现在很多牧场都是日粮结构和能量结构存在问题,能量结构包括纤维、淀粉、糖、脂肪、蛋白质,不同生理阶段和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能量结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相同能量水平不同能量结构的日粮其牛群的反应是截然不同的。对于缺乏优质粗饲料资源的绝大多数中国牧场而言,低ADF、高NDF(短纤)、高脂肪、低淀粉的日粮更有利于奶牛健康的同时,也更有利于提高产量和降低成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