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心莲子饮 59

 昵称11739632 2015-12-25
 
 
清心莲子饮是《和剂局方》中的名方,由石莲子人参黄芪茯苓黄芩地骨皮、炙甘草麦冬车前子组成,功用清心利水、益气养阴。原方所主病证较为复杂,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因心烦思虑、忧愁抑郁,以致小便白浊或见沙膜,以及夜梦走泄、遗沥涩痛、便赤如血;二是因酒色过度,上盛下虚,心火炎上,肺金受克,所致的口舌干燥、渐成消渴、睡卧不安、四肢倦怠、男子五淋、妇人带下赤白;三是病后气不收敛,阳浮于外,五心烦热。

    上述病证虽然复杂,但不难看出,其中有两条清晰的病理轨迹。其一是基于心与
小肠的表里关系,即心火亢盛,循经移热于小肠,故在上可见心烦、夜卧不安,在下可见小便赤涩疼痛、小便白浊或有膜,甚或出血。其二基于心、肺间的五行生克关系,即心属火,肺属金,心火熏灼肺金。心火亢盛,肺金受灼,津伤液损,故口舌干燥,渐成消渴;肺阴不足,阴不制阳,阳浮于外,故见五心烦热。本证的形成时间一般较长,火盛伤阴,阴虚生热,终成虚实夹杂之证,且上中下三焦均受波及。因此本证立法应以清心火为本,兼清肺与小肠热,辅以益气养阴,生津止渴。

    方中石莲子清心火、安神养心;茯苓、车前子渗利水湿,使心热从小便而解,与
导赤散机理颇为相似;黄芩、麦冬清热润肺、泻火养阴;地骨皮入肾与三焦经,清三焦之火,而退虚热;人参、黄芪、炙甘草补益肺气、益气生津、收敛浮阳。

    值得思考的是,本方虽以清心为主,但方中使用的专于清心泻火的药物并不多,仅有石莲子一味,且非常规苦寒泻降之品。且本方病证表现也并不似传统意义上的火旺证那样清晰单纯,而是含有诸多兼见
症状。那么本方的“清心”功效究竟是在发挥什么作用?本方又用于哪些现代疾病的治疗呢?

    仔细分析原方主治证及其特征性症候群不难发现,上述症状描述类似现代疾病中的所谓“
代谢综合征”或“三高”,即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方中的莲子、黄芪、地骨皮都具有很好的降糖作用,车前子、茯苓、地骨皮则具有优秀的降压作用。尤其是地骨皮,其退热、降压、降糖作用均非常突出。受上述启发,很早就有人应用本方治疗糖尿病,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相关临床报道很多,同时也获得了实验研究的进一步证实。

    此外,根据其治疗小便白浊和有沙膜的启示出发,本方现代临床还常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蛋白尿的治疗,成效也很满意。本方中黄芪、人参等大量
补气健脾的药物的运用,也起到了“培土制水”的作用。那么,本方的“清心”作用体现在何处呢?其实,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前面所说的代谢综合征或肾脏疾病均可引起心脏病变。此时心之病不是因,而是果。此外,这些病都可引起病人严重的烦躁不安和焦虑,因此表达出心相关的证候是不足为奇的。

    实际上,上述对莲子清心饮的临床应用的拓展,得益于现代医学和药理学的认识,涉及到中医现代教育如何促进中医现代化的问题。当代的中医应该借助现代科学知识,来探讨和运用古典的中医药知识,这有助于在复杂凌乱的症候群中分析出病机的主线,助力中医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发展。

    研发前景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具有抗氧化、清除
自由基的作用;能够降低血糖,降低尿蛋白;同时还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

    本方临床运用较多,可用于治疗诸多泌尿系疾病,如慢性
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尿路感染尿道综合征等;对糖尿病也具有治疗作用;还可治疗小儿遗尿等。

    综上所述,本方的研发前景主要可以集中在泌尿系多种疾病和糖尿病治疗两个方面,此类
中成药在目前医药市场的需求量相当可观,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

    (本文作者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
方药系副教授) 
【处方】
石莲子 75g 黄芩 30g 地骨皮 30g车前子(炒) 30g 茯苓 75g 柴胡 75g黄芪(蜜炙) 75g 人参(生晒参) 75g 麦冬 30g甘草(蜜炙) 30g
【制法】
以上十味,除车前子外,其余九味粉碎成粗粉,加车前子,混匀,分装即得。
【性状】
本品为袋泡粗粉;气微,味微苦、甘。
【相关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