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维碰撞”,撞出智慧的火花

 江山携手 2015-12-25

————同课异构观摩活动感受

1121日,我们一行九人,提前赶往泰安市实验学校,参加22日在该校举办的“思维碰撞”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和来自1751工程第五片区的学校一起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两天的时间里我听了七节课,走班的同时也观摩学习了不同年级的几节语文课及班级文化,这次泰安之行,于我而言,收获颇丰,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和感受::

对于思维碰撞,我个人理解就是师生、生生、师生与文本之间心与心、情与情的交流与撞击。如果说一堂课没有思维的碰撞,这堂课将会是一滩死水,豪无生机、豪无活力。我听了五位不同老师的同课异构的课----八年级上册《奇妙的克隆》。这其中孙玉珍老师、程建老师和孔芳老师给我的印象最深。

孙老师重在谋篇布局上的解读,这对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她以让学生找关键句为抓手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都知道,纵观全局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文章脉络。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自主的积累和感悟语文知识,重视了语文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从课文中用心写出对课文的理解,又对克隆技术的思考,还有对科学技术的向往,有利于激发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科学意识和创新精神,用书上的话说“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把主动权给学生,使他们拥有更多自信,更多勇气探讨克隆的奥秘。。

而程老师的重点是读中理解,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引导学生自己说出感悟,在一次又一次请学生朗读中,老师挖掘学生朗读中的个性闪光点,巧妙地组织语言评价,不断强化朗读技巧,渗透文字理解力。

孔芳老师凸显对话意识,整合教学资源。由于他们都是借班上课,授课教师虽都是与陌生的学生进行交往,对学生不是特别了解,但他们大都能在课堂上沉着冷静地与学生进行充分的对话和交流。在与文本和作者的对话及师生之间的对话中,学生产生了思想碰撞的火花,张扬了个性。

可以说,几位老师虽然上的是同一节课的内容,但他们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却各有不同,颇有“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感觉,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几位老师在教学中融入了新课程的理念,对教材进行较深入、细致的解读,老师教学风格、教学方法各异,基本功扎实,充分展现了个人风采。

这次课堂教学改革研讨活动使我深深的认识到,在教学中引发学生思维碰撞的还有很多,只要我们按照新课标的精神,去创设一个和谐自主的课堂氛围,用情来感染学生,让他们去“标新立异”,去“异想天开”,让他们在敢想、敢说中引发思维的碰撞,在碰撞中点燃智慧的火花,才能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