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威海社区

 lzcjl2001 2015-12-25
紫日堂主
博士后
1楼
2014-07-23
《周易正宗》序
       我上初中时,邻村驻了下乡知青,公社送给这个村一台黑白电视机,我与弟弟在一个夏天每晚走六里山路去看电视,看完了日本电视剧《排球女将》,从电视剧前的《新闻联播》节目中知道了发生在英国、法国、德国、前苏联、美国的要闻。那个年代,在学生难得一见的报刊上,登载有许多日本企业家谈他们如何运用《孙子兵法》或《三国演义》里的智慧,管理企业的经验介绍。今天我们的电视新闻中英、法、苏(今俄罗斯)的新闻量在减少,国人对日本企业家的管理理念也不再膜拜,唯有美国的新闻还多点,静心一想,电视新闻内容的占比变化,恰好契合欧洲、日本、前苏联其经济由兴到衰的过程!今天美国还强大,其动向也引人注目。另一个现象,随着我们的国力增强,电视娱乐节目在增多。
       近现代,在并不长久的时间内,英、法、苏、日,就走过了他们的鼎盛时代,回头看诸多古帝国,其强盛期也不长,在走过繁荣后,他们的文化也渐失光彩,取而代之的是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或地区的新文化、新理念,处于强盛期之国家的文化更易于被人类所接受。埃及的建筑,希腊的神庙,中国的长城,欧洲的音乐、童话,日本的动漫,苏联的芭蕾,美国的坚船利炮等,都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繁荣的经济催生的文明的代表,这些文明虽然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是当创造这些灿烂文明的国度经济萧条或军事上失败之后,这些文明只能是曾经强大的记忆符号,随着时间的流逝,神庙会倒掉,金字塔也会被风沙打磨得没了棱角。灿烂文化,留不住经济的辉煌,那些记载着人类文明的实物,作为文化的载体逐渐消失的时候,文化的记忆也将被新的文化所取代。就象人类制作兽皮衣服的文化传承,已经被现代纺织工业淹没的无影踪一样;横看人类世界,此地区的崛起,必有另一地区的衰落相伴随,不同的是,新的文明比曾经的文明提高了高度,人类文明就是这样循环阶梯式提升,在这个循环上升中,没有哪一个国家或地区能长盛不衰,也就是人类还没有找到能保证某地区或特定民族永远领跑世界繁荣的法门。放眼更长的时间长河中,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是由弱到强,再由盛及衰。而这个盛衰转化之间又有规律。有规律的东西,就一定能为人所掌握,掌握了这个规律,再运用这个规律,就有可能能保证一个国家或地区永久繁荣。那么对这个规律性的研究与掌握,就算得上是对人类最有价值的文化活动。通过大量实践检验发现,这个规律的确存在着,她就存在于“周易”所揭示的五行之生生不息的运行中。
       “周易”很神秘,当揭开周易面纱后会发现,周易就象所有自然科学一样,人人可用。周易产生的年代应该比我们常说的中华五千年文明更悠长!应该产生于人类文明萌芽的初期,或者说,周易的产生是人类步入文明的标志。随着人类对未知世界的不断探索,累积起的生活经验,扼杀了人类向周易深度探索的步伐,就象科技的发展,会抑制人体潜能的发挥一样。今天的人类社会还远未达到理想的文明高度。我们常见到这样一句话:进入高度文明的二十一世纪……。我不认为今天多么文明,单从科技发展看,是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但是新科技更多更快地是转化成了人类相互残杀的武器,这样的社会是不能算高度文明的。小的时候走夜路,远远听到人的脚步声,安全感会倍增,今天再走夜路,最怕的就是碰到陌生的同路人,却不担心碰到野兽,这是社会还不够文明的注解。只有人类能全面、准确地认识自然规律,规律又能为人所用,地球上没有了国家,没有针对同类的的杀伤性武器,人与人能精诚合作,并对地球上的其他生命给予尊重时,人类或许才算是进入了高度文明。要走进这样的时代,只有人类有了一个共同信奉的法则时,这个法则高于所有宗教、高于一切主义,并对所有的自然科学具有启示和指导作用,当这个伟大的“教”产生时,人类再也不犯错误,人类社会将是一个极乐世界,这个伟大的教义即将诞生,这样的世界也能够到来。
       为介绍周易,特把几个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能反映周易运行规律的事项整理成文,对读了本文的朋友在认识世界、辨别人类发展的方向上会有帮助。
       第一,首先解决了周易是什么。周易是揭示由于太阳运动及太阳本身的变化,所导致的地球表面温度变化的规律,及地球表面温度变化时,地球万物所呈现出的变化规律。
       第二:周易揭示了生命的产生、发展、灭亡的规律。
       第三:周易是人类认识宇宙运动、发展的最好路径之一。
       第四:周易是人类全面准确认识地球本身,是发现地球万物运动变化规律的正确路径。
       第五:周易理论是能够自我检验其正确性、合理性的完美理论体系。
       第六:周易理论指导下的风水术,是改善人类生命质量的唯一途径。对于生命质量的提高意义非凡,尤其对于城市建设、房屋设计、衣饰、饮食等与人类紧密相连的诸多方面,都有着指导作用。
       第七:对《易经》进行了简单的点评,为正确认识《易经》,统一周易认识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八:将本书所揭示的易理,运用到医学上,使医学的全面的改革已经成为可能。
       第九:周易是统一人类思想的唯一正确理论,易理可以上升为全人类都膜拜的“教”。
       第十:本书中还介绍了一些重要的理论与技巧。如地震的预测;战争的爆发与战争的胜败。如果可能爆发战争的双方能够清楚地知道战争的结局,战争就不可能发生,达到用周易制止战争目的;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前景;股票、期货的预测,能够把涨跌的时间点,准确地预测到一分钟之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提前测知,防范危机发生,对人类意义重大。
       此外,为了使本书读起来感觉关联性强,穿插着讲解了用周易的眼光如何看待今天所谓的科学解释不了的问题,并对一些已经公认为科学的认知,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发现了表面现象下的更深层的本质的东西。有时我会想,如果把这些发现整理成论文,是不是可以获得一个或几个诺贝尔奖?至少,用周易的眼光看待事物,就象人类又开启了另一只眼睛,能够从另一个角度认识自然,审视自己。
       理论一定是来自于实践,并高于实践,又反过来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周易理论也一定是脱胎于实践的,这个实践,就是今天仍然为世人所鄙视的周易预测活动。当我们重新踏上古人的实践及发现之旅,方知最伟大的理论,就诞生于看似荒诞的预测实践之中,有意思的是,这条路古人其实并没有走通,在千年后的今天,由我把这条路开垦出来时,历史的责任感让我感到天天热血沸腾。
       央视一名嘴描绘了这样一个画面:岸边绿草青青,清澈的水流下可见打磨得光滑的鹅卵石,此画题名《人生》。名嘴感慨道:人生无常,岁月如刀,曾经踌躇满志的少年被岁月无情雕琢,变得圆滑而世故,少了棱角,少了斗志。然、面对这副画我看到的是在画面上找不到的水,水柔能克刚,坚持不懈,水滴石能穿,坚持的力量是强大的。不同的心境下的相同事物,解读会不同,读了本文朋友,一定会多了一双发现的眼睛,我保证。
紫日堂主
博士后
2楼
2014-07-23
                                                                        前       言
       周易是什么?为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从汉字的演化说起。
       汉字最初是象形字,发展出形声字等,“象形”就是古人为了记录事物的需要,给事物画了一幅画,这幅画进而演化成的文字。如:
       人:两肢支撑身体,明显有别于四肢支撑身体的动物。
       大、小:过去人类群居于洞穴,睡觉的空间有限,能够平伸四肢舒舒服服睡觉的地方就为“大”,只能佝偻着四肢,蜷缩着睡觉的位置就是“小”。大与小,就是人睡觉的两种不同姿势的画象。
       天:比“大”还大的,就是“大”上面的那一块没有边沿的蓝色的巨大空间了,据此创造了“天”这个字。
       贝:貝。早前是货币,贵重东西一定会放在隐蔽容器中,不可能放在地面上,一定会置于高处的。貝字的上部“目”,有容器之象,中间两横,意为密闭不透明,下部两点支撑,指高于地面,放在高处,贵重物品之意。
       真:就是“貝”字上面加了一个“十”字,这个十字意为一只手正在打开钱箱顶部的盖子之象。交易中我有货你看到了,你是不是有钱,要眼见为实。我有钱,打开钱箱子让你看看。从上面掀开盖子一看,下面有貝。噢,有钱,“真”的。
       学:學。上部是左右两支手捧了一部书,过去的书是竹片用绳子结成,中间两个“X”是打开书本看到绳结,代表书之象。中间的宝盖,为课桌,下部的子,为后生,年轻人读书学习之象。
       习:習。两只右手,向一个方向反复、重复之象。下面的白字,整个白天都在做同一件事。
       白:日上一撇,太阳当空,光辉洒向大地之象。
       黑:上面是日字横过来,与土连接在了一起,最后落到海里。上部横“日”里有两点,太阳光辉被遮挡,太阳失去光辉之象。
       战:由“占”进化来。占的上部是篱笆之象,“口”,一片或一块丰腴肥沃的土地,用篱笆圈起来就是我的了,别人来抢,我拿起武器保卫,我会为保卫土地保卫家园而“战”。
       算:下面的“丌”比貝字下面的两点复杂、方正,是桌子之象,中间的“目”,同样是容器,容器里面是竹子做的器物,并且还要露在外面,这就是“算”这个字给出的象。很自然让人想到的是算盘,置于桌上,四方的框内有成串的珠子。后又想,珠算比“算”这个汉字的出现要晚,“算”字的取象不是来自于桌子放着算盘,而且算盘珠子不在密闭容器之外,是在外实内虚的方框之内。上面的竹,应该是算卦先生用竹子制成的六十四卦签。算,就是算命先生端坐桌前,桌子上面的竹筒里放有卦签,为人预测吉凶之象。
       俩:人字旁,专指人。两个人睡一个枕头,盖一条被子者,才可称为“俩”。
       溪:水字旁,专指水流。上面的“爪”字头,其象为张开的嘴,上面一撇为上嘴唇,下面一撇为下嘴唇,中间的两竖为牙齿。在这里代表大山的裂隙,这个口中有泉水流出,中间的“幺”及下面的“大”,意为从山涧流出的涓涓细流,经过千回百转汇聚成河流之象。
       爱:愛。从上到下依次为:两个张开的嘴重合在一起,两个肩膀重合在一起,两颗心贴在一起,最下面是分开的两条腿中间有一个“又”字,又字其形为男性生殖器。爱字就是一幅男女交欢的图画。那么受字应该很容易理解其本意了。
       友:就是爱字的下部那四条无法重合在一起的腿。所以“友”字的本意远没有今天的友字这么纯洁。
       孕:胎儿在宫之象。
       射:“身”字,着铠甲的武士一脚后撤站立之象,右边的寸字是一手持弓,一手搭箭之象。
       矮:左边矢为箭镞,右边委是贴靠之意,防止被箭射中,蹲下,委身于盾后之象。
关于射与矮这两个字,初中时我的老师这样告诉我:这是古人弄混了的两个字,射:寸把长的身子,不能算高,所以“射”字才应该读“ai”,不高之意。矮:矢,箭头;委,贴靠之意,所以“矮”字才应该读“she”,箭在弦而待发之象。今天仔细研究,古人没有错,在古代,从左到右的顺序为出去、离去,从右至左的顺序为到来、到达,射字身在左,右为弓箭,是箭出去之象。矮字是箭镞在左,代表贴靠的委字在右,是箭来之象,于是委身于盾后,蹲下之象。
       从以上列举的几例汉字拆分可见,汉字是古人把要记载的事物画成图画,刻在龟甲上,石头上,逐渐演化而成。演化过程中,为追求视觉上的美感,或书写的方便,图画有了形式不同的演变,这便形成了不同的字体。秦代,把由甲骨文演化来的小篆定为官方文字,这或许是春秋战国到秦统一这段时间战争频发,不稳定的社会造成人们思想或认识的动感,那时候的人,就以动感为美吧,于是颇具动感的篆体字就成了秦人眼中最美文字了。到了汉代,稳定的社会环境下,才有了经济的繁荣,也催生了文化的大发展。文字在汉代的书写更加工整和统一,成就了今天的汉字。历史上说的“仓颉造字”应该理解成仓颉这个人,或仓颉所处的时代对汉字进行了规范。而规范的依据,始终可能离不开组成汉字的那些具有标志意义的最基本的符号,或者说,汉字无论怎么演变或简化,不应该舍弃组成汉字的那些最原始的象。
       如:上例中的“爪”字,在若干的汉字中,都出现在字的上部,都代表着张开的口。
       淫:是张开嘴,赤裸上身之象。
       王:为赤裸的上身。王姓,是不是过去以摔跤为业的人?是有力量的人,进而演绎为统治一方的权贵,即王是一种封号。
       美:上面发髻,中间王字为女性薄纱下面的曲线玲珑,下面裙摆飘然,美!
       李:给树木浇水,林业工作者。
       史:上面的方框为稿纸,下部为手握笔之象。史官记录之象。
       施:编筐的篾匠。
       朝:左侧是竖起来的草字(头)中间一个日,意为太阳刚冒出,还没有高过东面的树梢,西面一轮圆月还挂在半空之时。
       尘:塵。指奔鹿飞驰而过扬起的土,鹿奔跑轻盈,扬起的土又少又小。文字简化成现在的尘,小土即为尘,却没有了奔鹿飞过的美感,由一个象形字,变成了今天的形意字,失去的不仅仅是动态,还丢掉了古人丰富的思维过程。
       墙:牆。人工开凿出的地狱,关押犯人或战俘的地方。左面是很深的工事之象;右上部为厚重的栅栏;右下部是套在一起的两个口,开口很大,下口很小,深井之象,深井的壁为墙。简化字是“墙”,再简为“垟”,尤其这个崭新的“垟”,怎么也找不不到古老的“牆”厚重,好在最后这个“垟”不用了。
       舞:其意是处死战俘前的庆祝仪式,拆分此字就能得其本意。最上面的“人”是战胜方的居住地,中间的四竖,为一群人,被中间一根绳索捆在一起。最下面的“夕、牛”,其笔划相同,形状相同,为两个人,左侧的“夕”倾斜柔美,为女性,右侧的“牛”为男性,男女腰间都扎挂有腰鼓,众人喜庆对舞之象。中间的一横,为战俘与舞者之间的隔栏,他们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区域。
       蹈:为江南女子赤脚踩动臼米器,脱康臼米之象,这个动作美丽动人,是最早的美丽舞蹈。手舞足蹈一词就来自于此。
       年:上面同样有一个“人”,同样是在房内。下面的“牛”为男性舞蹈之象。古老的人类经历了漫长冬季的煎熬,终于盼来了春天,为庆祝温暖春天到来组织的舞蹈活动。所以年本意是一个庆祝活动,是生产力低下的人类脱离痛苦寒冷冬季后的喜悦表达。年不是一种吃人的动物,当然燃放爆竹也不是为了驱赶“年”,而是庆祝活动中人为制造声响,以求加重喜庆的色彩,换言之,年就是春节。“年关”作为春节痛苦的记忆,应该是近代的事,贫富分化严重的社会中,无米少柴的人家过年,无异于过鬼门关。
       简化字丢掉了最初象的功能,带来了书写的便利,该怎么评价简化字的得与失,见仁见智吧,但我通过对汉字形象的思考,窥视到了先民生活的一角,对于了解他们的生活有着积极意义,往小了说,通过研究汉字,对于开启我们的想象力也大有益处。
       我们试着按古人造字的思路,看“周、易”这两个字的原始之象,通过解析这两个汉字的象,正确领会这两个字的义。
       周:最外侧是个框,三面包围,一面开口供人进出,这个地方一定是神圣之所。这个场所的最里面是一个“土”字,土台子,或为坛,高处,权威人士发号施令的地方。土下是一个口,张口说话,告知、告示、提示、命令。人类最早的神圣活动应该是占卜,占卜活动比祭祀活动的兴起更早,在这神圣之所,权威人士向人们传达神的旨意。毫无疑问,“周”描绘的就是占卜活动,即“周”的本意就是占卜。
       最初的占卜形式多样,有烧龟甲占,有烧动物内脏占,有筮草占等,这些占筮活动都由巫来完成。从“巫”这个字的形象看,就是掌握了先进工具的一群人。有知识的人,凭借自己的技能,为人预测吉凶。占术是不断发展的,由占到筮,再到卦、卜,预测术在进行着革命性的发展。
       易:上面为日,下面为月。易的本意是交换,日月交换,白天与夜晚的更替,由太阳的运动形成,与其说“易”是日月交换,不如说“易”就是太阳周而复始绕地球的运动造成了白天黑夜交替出现。也就是说,易这个字体现的就是太阳运动。
       卜:是竖起一根垂直的木杆,观察日影变化。在占卜活动中,巫发现日影的变化,昭示着事物的变化规律,于是有了通过观察太阳的运动,预测人之吉凶的技艺,这就是卜。这种占卜术发源于对太阳的运动的观察,也就是“易”,于是用易这个字代表通过观察太阳的运动,判定事物变化发展的技术,这个技术就是易术,或曰:易。
       古汉文中没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成的词或词组,是由单个汉字加之、乎、者、也等关联词串联而成文字,今天的词汇形成的方式多样,常见的形成方式是两个同义字组合在一起,如战、斗,意义相同,组成战斗;团与结,其意义相同,组成团结一词,发展后,才赋予了其新的含义;人、民,都是小人物,大人物是君、或王,于是人民一词代表了广大的普通人。周、易这两个字代表的是目的相同的活动,其不同只是所用的工具或方法不同,周这种占卜形式要早于易,于是在人们创造代表占卜活动这个词汇时,把周放在前,易放在后,形成了今天“周易”一词。
       由此见周易一词不能理解为周是易的定语或修饰语,两个字是并列同等的关系,自然,周不可能是周朝之义,更与周文王风马牛不相及了。把周易说成是周文王发明的预测术,是小人物官崇拜的体现。无论是周,还是易,这两种占卜活动都要比周朝或比周文王产生的年代要早的多,夏朝时,易文化已经是十分繁荣的了。

紫日堂主
博士后
3楼
2014-07-23
第一章  周  易
       《帛书·系辞传》中,《易》有大恒,是生两仪,两仪生四马,四马生八卦,八卦生吉凶,吉凶生六业。《系辞传》中的这段话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这段文字周易爱好者都熟悉,具体是什么意思,不甚明了。什么是太极?有解释说:一之又一为太一,极之又极为太极,让人越发胡涂了。极就是远处,永无尽头的远方。恒:一直持续下去,永久,永不停止之意。所以太极与大恒,应该是指的同一个事物或现象。与“极”相对的一个词是“至”,目的地,终点,到达之意。太极、大恒,就是正在进行着却永无终点。
       易这个字代表了太阳围绕地球运转的客观存在,只要理解了这一点,就能正确理解“易有太极(大恒)”了。太阳的运动是不会结束的,日月更替永无终结,于是乎易是太极或大恒的。太极的意思不是大,也不是完整,更不是最初,当然也不能解释为混沌,理解为持之以恒或永远较为贴切。
       “是生两仪”中的“是”:由一个“日”与一个“正”字组成,指太阳在正中,头的正上方,中午太阳最圆、温度最高之时。太阳是运动的,太阳一运动,就有了人们能够清晰感知到的两种状态:有太阳的时候(白天),和没有太阳的时候(黑夜),这就是两仪。
       生,就是由此发展到彼。发展、到达,变成的意思。五行生克中的生,如木生火,就是木旺之时段,一定会是发展到火旺之时段。木旺之时,是指早晨感觉到温度持续升高的这一时段时间。午间保持高温这一段,为火旺之时。五行木生火,就是温度持续攀升时段后,接下来一定是保持高温的午间时段,这个温度变化或温度转化的过程在五行中叫做木生火。
       两仪:两面,相对的两个侧面,太阳运动中的白天与黑夜。其实质是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地球表面上温度不同的两个时间段。
       四象:太阳绕地球运转,一昼夜中由于阳光与地球的角度不同,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感觉到了太阳的四种温度变换。这四个温度变换是:
      1、后半夜开始的温度回升(太阳在东方地平线时为这个时段的中间)。
       2、午间的高温保持(太阳在正上方时为这个时段的中间)。
       3、下午开始的温度下降(太阳在西方地平线时为这个时段的中间)。
       4、夜间的低温保持(太阳在正下方时为这个时段的中间)。
       八卦:卦,左面是两个土,指大地,地球之象。右边是一个垂直木杆,中间的一点是保证木杆垂直的绳子。系在杆子上的绳子与木杆没有偏离,木杆就垂直了。垂直木杆投出的影子在动,显示了时间的流逝。所以卦是测量时间、时辰用的装置,如故宫门前的华表。八卦,就是太阳在一昼夜的运动中,根据地球表面的温度变化,可分成了八个时段。简言之,卦是指某个时间段,如乾卦,就是温度最高的那段时间。相当于当地时间的12点前后这一段。
       一日分了八个卦,白天有四卦,晚间有四卦。
       白天的四卦:
       1、天刚亮时,太阳开始照耀大地,因大地潮湿,虽太阳普照,但地面温度却没有明显升高之时段。
       2、太阳开始变红,大地温度持续升高的时段。
       3、白天温度最高的时段。此时为白天中温度最高之时,是纯阳。
       4、白天中温度开始下降的时段。
       夜间的四卦:
       1、天刚黑时,太阳虽下山,大地余温未退时段。
       2、天越来越黑暗,大地持续降温的时段。
       3、夜间温度最低的时段。此时为一昼夜中温度最低之时,是纯阴。
       4、天亮前的时段。一日最冷的时段过后,受太阳第二天升起的影响,温度回升之时。
       太阳在运动,就有了白天黑夜的不同。白天与黑夜交替中我们会明显感觉到太阳温度的升温、高温、降温、低温四种温度的变化,受太阳这四个温度变化的影响,大地同步有这样的四个温度变化。此外,由于地球表面夜间的潮湿与白天的干燥,地球本身还有了升温过程中温度不明显升高,降温时温度不明显降低,及太阳作用下的地球表面温度很高,及太阳照射不到时地球表面温度很低这四个温度变化。地球表面的温度变化就有了八种状态,这就是一日有八卦。这八种状态周而复始变化,八种温度有规律地升降、更替,造就了地球上万物的生长、荣枯。人置身于八卦运行的世界中,也受到八卦运动的影响,于是人才有了生老病死,事业的成功与衰败,这就是人的吉凶变化。万物的兴衰叫吉凶,人类的成败称“大业”。
       太极、两仪、四象是指太阳的温度变化,而八卦却是在太阳影响下的地球表面的温度变化,虽然所指的都是温度变化,却不是一回事。

紫日堂主
博士后
4楼
2014-07-23
第一节   太极图
      太极图是表述一昼夜中太阳一度轮回的平面图。太极图由黑白两部分组成,白色代表白天人们观察或感知到的太阳的位移及太阳位移带来的温度变化;黑色部分代表夜间人们观察或感知到的太阳运动及太阳运动带来的温度变化。中间对称的圆圈和黑点,代表白天与夜间人们观察自然的眼睛,意为分别在白天与夜间进行观察感受太阳的变化,白天睁开眼睛时,人有黑眼珠,所以在代表白天的白色中用一个黑点表示;夜间睁开眼睛时,只能看到眼睛的一个轮廓,所以在代表夜间的黑色中画一个圆圈代表眼睛。
       太极图为黄河流域的奇人所创,黄河流域位于北回归线以北,这里的人们观察到的太阳总是在偏南的空中由东向西呈顺时针运动。顺时针看,从东方开始,白色逐渐增多,为太阳从地平线下升起越来越高,太阳在变大,大地越来越亮,温度越来越高,黑眼睛看到太阳从东方一点点超越地平线,感觉到温度在升高,相应的太极图上东方的黑色越来越少。到中午时分,在太极图上代表南方的位置白色最多,也就是温度最高了。太阳继续西下,白色逐渐变少,直到天黑时分白色最少,看到太阳一点点西落下去,取而代之的是黑色越来越多,温度越来越低,黑夜到来了。
       太阳西沉,进入夜间,此时睁开眼睛观察感受自然,大地一片漆黑,眼睛空洞洞的什么也看不到,却能够感受到环境温度的变化。在太极图中的西方,白色部分逐渐减少,就是太阳在天黑时分一点点落下去,黑色越来越多,温度越来越低之意,白色逐渐变为黑色,就是白天逐渐转变成黑夜。夜半时分,在太极图上代表北方的位置黑色最多,也就是此刻到了温度最低之时。由夜半时分太阳又开始离我们渐行渐近,直到天亮时分,黑色又被白色逐渐取代,白色越来越多,温度回升,太阳第二度从东方升起。完成了太阳的一度轮回。
       太极图中间有一道完美的曲线,对称平滑,其意是指温度升高与温度降低的速度是相等的;日出到日中与日中到日落时温度的变化也是均匀的。
       由此可见,太极图实际就是太阳围绕地球运动的写实画,“易”这个字是太阳围绕地球运动的写意画,“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是其最完整的文字注解,这三者都是反映太阳围绕地球的运动,虽异曲,实同工。

紫日堂主
博士后
5楼
2014-07-23
第二节 八卦排列
              (先天八卦图)
     八卦排列有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八卦为什么这样排列的,至今尚无让人信服的定论。八卦图是根据一昼夜中八卦所代表的时间段的温度由高到低排列出的。
       组成八个卦的是阴(- -)、阳(—)两个符号,“- -、—”是组成八卦的最小单位,叫做爻。这两个爻取自于太阳外形的改变。白天,一轮完整的太阳照耀大地,温度高,为阳,用一个完整的短线“—”符号表示。太阳落山时分,太阳被大地分成两半,直到落山,从半个太阳照大地起,温度逐渐降低,用断开的短线表示夜间:“- -”。也就是说,“—”表示白天,温度高时。“- -”表示夜间,温度低时。阴与阳这两个字的取象就来自于太阳与月亮,阳的右边是“日”,为白天的发光源,是太阳,温度高,阴右边是“月”,为夜间的发光源,为月亮,温度低。所以阴、阳两个字就是代表白天与夜间或温度高与低。
       八卦排列,是根据一日中温度的变化状况排列而出,八卦图中三连线的乾卦为太阳温度最高之时,用乾(三连线)表示,六断线表示一昼夜中人们感觉到温度最低时,自然是太阳的温度最低时,用坤(六断线)表示。由此见八卦表示的是一昼夜中,不同时间段上太阳的温度状况。太阳的温度状况,也同时反映了地球表面的温度状况。
       八卦中的每一个卦都是有三个爻组成,为什么每个卦三个爻?《易·说卦传》云:昔者圣人所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还有说法是三者,天、地、人,最上的爻为天,最下的爻为地,立于天地之间的为人,这些说法都无意义。
       从八卦图成图的过程看出,区分温度变化的单位,可用爻画的多少表示,太极图一分为二是白天与黑夜,叫做两仪,由一个阳爻和一个阴爻就能表示清楚了;两画卦时,有四种排列,分别为白天的升温与降温,夜间的升温与降温四个时段,叫做四象,由两画卦才能表示清楚;三画卦时,共有八种组合,代表了一日中八个温度变化时段,白天升温阶段中温度高与温度低,白天降温阶段中的温度高与温度低,夜间降温阶段的温度高与温度低,夜间升温阶段的温度高与温度低,由三画卦才能表示清楚。而古人最终把一天中的温度变化细分为了八个时段,所以八卦最终是由三画而成。从八卦图的成图不难看出,八卦的排列也是根据“是生两仪……”而来的。
       先天数: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这些数字的来历是根据一昼夜中八卦所代表的时间段的温度由高到温度低的排序。
       由于八卦数反映了温度的高低,所以感觉先天八卦图也好,还是后天八卦图也好,都与这八卦数不能完美统一。从古人给出的先天八卦图看,前四卦是从昨天晚上的半夜到今天的正午时分,温度上升的四个时段;后四卦是从正午到夜晚时分,温度下降的四个时段。白天四个卦是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夜间的四个卦时,从今天的中午太阳温度开始下降时,直到坤卦温度最低时,也是温度由高到低。但是在八卦图上的位置,却与八卦图表示出的温度高低区域不吻合。
       不论古人在创立八卦时是何种思维,有一点是肯定的,八卦反映的是温度的变化,这一点是不错的,其他的解释是没有抓住周易的重心。
      (注:为了方便新书介绍,删除了古人关于先天八卦、后天八卦的成图理念与内涵,还有正确八卦图的排列,此八卦图用涵辰的名字命名,将在印刷本书或以后对本文修改时登载)
紫日堂主
博士后
6楼
2014-07-23
第三节    五  行
       古人认为太阳是围绕地球转圈,并给地球加热,于是地球总是一面向阳,一向背阳,向阳的一面叫阳,是温度高;背阳的一面叫阴,温度低。太阳不停地转,地球就有了白天黑夜的交换,这就是“唯物辩证法”中的阴阳一定会相互转化的理论来源。太阳照到时,感觉到温暖,温暖的体验让人把太阳联想成一个火炉,太阳这个大火炉为地球加热,太阳的运动在地球上呈现出四个温度变化,古人把这四个温度变化用比拟的手法称为木旺、火旺、金旺、水旺。
       木旺:从后半夜开始到早晨太阳升起后的时间段,地球上的温度在升高,人们认为是太阳这个火炉的温度越来越高,联想为火炉中的木柴多了,火势越来越旺,于是称这个时间段为木旺。木旺,指温度上升的时段。日出时分为木旺的中间。
       火旺:是中午前后持续高温的一段时间,太阳在正中时为一日之中温度最高时段的中间,也就是从太阳正中偏东,到太阳正中偏西,这段时间为一日之中的温度最高之时,古人称这一段为火旺。火旺,就是温度持续在高位时。
       金旺:太阳西下,到前半夜。自下午始,由于太阳的斜射,温度由高温逐渐下降,人们想象为太阳这个大火炉中的木柴在减少。人们在生活中认识到,坚硬的器物能削断木柴,坚硬的器物如刀、斧,有金属之性,太阳这个大火炉中的木柴少了,是被“金”制服,于是火势变小,太阳的温度降低,于是称这个时段为金旺。金旺,就是温度持续降低的时段,太阳西落在地平线时,为金旺时段的中间。
       木旺与金旺是指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和降低的两个阶段,金旺与木旺两个阶段的平均温度相同,一个呈升温之势,一个呈降温之势,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
       水旺:深夜到后半夜,太阳照射不到,温度在低点,人们在生活中观察到水能浇灭火,太阳火炉的温度最低,想象成是水浇灭了火。这个时间段的温度低到直接看不到太阳火炉的火了,是一日中太阳的温度最低之时。水旺,就是温度持续在低位的时段,半夜是水旺时段的中间。
       以上的木旺,火旺,金旺,水旺,是太阳运动造成与地球表面光照角度的变化,导致了地球表面的温度变化。地球表面的温度不仅受太阳运动影响,地球本身复杂的构造对自身温度的高低的影响同样巨大,如地球南北两极,因太阳照射不到,温度极低。地球表面的凹凸、海洋、森林、沙漠等的存在,也是造成地球表面温度高低差异的原因。珠穆朗玛峰顶终年积雪,赤道上的一些山峰上面也存在或存在过积雪,山坡的南面比山坡的北面温度高,赤道地区温度比北回归线以北及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温度高等,说明地球自身的构造及地球不同纬度,也是决定区域内温度差异的因素。把地球自身的构造及地球不同位置等诸多因素造成的地球局部温度不同,叫做土旺。土,就是地球。
       地球表面的温度来自于太阳,受太阳运动及地球自身的影响,地球表面的温度因时、因地在变化,造成地球表面温度变化的这五种因素古人叫五行。分别是:金,水,木,火,土。五行中的某一行旺了或弱了,都会造成地球某地的温度变化。反过来,温度的高与低,或升温降温,也可以说成是某五行旺了或弱了。
       五行能标示温度的变化趋势,及温度的高低。五行的本质就是用来反映温度的,地球上的温度来自于太阳,太阳对地球直射时,温度高,斜射或射不到时,温度在变化或温度最低。从这个意义上说,五行最终归一行,就是看火这一五行,即看环境温度高、低及温度是呈上升或是下降。这是对五行认识的又一次质的提高。有了这个认识,对解决生命科学及医学上的许多问题,意义重大。
       一年中有四个温度变化,为四季。一日之中有四个温度变化,称为四时。事实上,是因为地球的自转才有了地球表面上的某一点的四个温度变化。为了与古人最朴素的认识相吻合,我们说成了是太阳围绕地球转。升温、降温、温度高、温度低,完成这四个温度变化的最小周期是一天,完成这四个温度变化较长的周期是一年。金、木、水、火同样在更大的周期内进行着旺弱变化,不同的温度变化周期对人类有着不可小视的影响。

紫日堂主
博士后
7楼
2014-07-23
第四节    地  支
       卦卜活动让巫对天象的观察越来越全面细致,月亮的圆缺是巫师们最早观察到的自然现象之一,从这个月圆到下一个月圆,大约是30天,于是巫有了“月”的概念。从上一个温暖的春天到这个温暖的春天到来,月亮共圆缺了12回,12个月的时间,温度的变化完成一度轮回,于是人类有了“年”的概念。
       先前,巫们或人类最在意的就是天候变化,就象熊瞎子能够知道一年中的什么季节可以到河水中抓到逆流而上的马哈鱼一样,巫们在占卜活动中完全能掌握天候的变化规律。看卜杆影子的长短变化,就会知道季节的变化,直到近代,此法仍然是天文学家观察太阳及地球运动规律不可或缺的方法,所不同的只是近代的“卜杆”上有了精密刻度。炎热时节,影子最短;寒冷时节,影子最长;影子由长变短时,越来越温暖;影子由短变长时,变得凉爽、寒冷。月亮在圆缺一度后,温度就会有明显变化,于是巫们记载下每个月的温度变化。记载12个月温度变化规律的字是: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这12个字是古人取象于能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或事物。
       寅:底部两点为植物之根须,中间的“由”就象植物根之分蘖部分,此字为植物破土而生之象。树木初生,生火之力还小,温度刚刚回升,即大地回春之时。
       卯:此字就是一副最形象的树木画象。高大之树木生火力大。大地温度持续明显上升之时。
       辰:“厂”、“广”在汉字中为建筑物之象,“广”代表地面之上的宏伟建筑,“厂”为简易房或地下工事,其开口向右,与太阳的运动方向相同,为温度升高,充满生机之象。辰字中间的“二”:厚重的土层,此字意为土壤下面已经有了生命的萌动,为乍暖还寒时分。
       巳:古人坐北向南,“巳”字的右下角就是西北方,西北缺口,指西方太阳还没有照射到,西面的温度还不高,“巳”为“日”字未圆满之时,太阳温度仍在上升之意,意为夏之初时。
       午:上面的“人”字为遮风避雨之物,如房内、树下、洞穴中等,下面“十”,在中国文化中是占领的标志。此时人避开阳光曝晒在室内活动,烈日炎炎时节。
       未:由“一”和“木”字构成,上面“一”为大地,大地上植物茁壮茂盛,植物疯长之时,盛夏时节。
       申:日字被覆盖之象,光线减弱,温度开始降低,初秋时节。
       酉:日字加一个“兀”字组成,两竖是比“申”中的一竖遮挡太阳更重,上面的“一”为大地,太阳位于地平线之下象,为秋分过后,太阳光照时间变短,日出时间延迟,中秋时节。
       戌:“厂”加“戈”而成,戈:武器,在这里代表收割庄稼的工具。里面的短横,为土地开始变硬。指大地仍干燥,有了些微寒意之时,深秋时节。
       亥:天降连绵细雨,归入河流,一番秋雨一番凉之象,初冬时节。
       子:为“川”字之变形。川字偏转九十度,中间相连,就是“子”。为河川之上结冰之象,河水封冻,寒冷时节。
       丑:过去文人坐北向南,太阳由东向西运动,太阳的运动为天道,或称乾道,汉字由左向右的排列是为成功之道,代表了事物的正向发展,吻合了太阳的运动方向,就是温度越来越高之意。“丑”由反向的“厂”加“土”构成,“丑”字开口向左,与太阳的运动方向相反,意为温度越来越低,大地越来越冷之时。“丑”又延伸为丑陋、难看之意,寒冬里人会瑟缩一团,够难看的。所以“丑”的本意应该是寒冷,隆冬时节。
       寅卯取象于草与木,木柴燃烧为火,以示此两月温度呈上升之势。
       巳午取象于太阳照射下人的感受,以示此两月在高温时节。
       申酉取意于太阳渐失光芒之象,以示此两月温度下降。
       亥子取象于大地上的水,水多水凉,以示此两月是低温时节。
       辰未戌丑四个字标示以上四种温度变化中的大地状态。以示大地受环境温度间的影响。
       这12个字是标示大地温度的变化,所以叫做地支。
       寅卯月时,大地的温度由极低开始回升,寅卯月后太阳已经有了相当的温度,但大地的升温相对滞后,大地表面之下还有阴冷之湿气,只有除去这湿冷之水气后,大地才能继续升温,用辰字表示天热地凉的这个时段,湿气逐渐被驱除之时,此时的大地因含有湿冷之水气,会消耗太阳的热量,此时的大地叫湿土。
       巳午月时,太阳的温度已经很高了,巳午月的太阳把大地烤的很热,大地干燥,用未表示此时天热地也热,植物遇水就能疯长的时段,大地只有在高温下才能植物茂盛,此时的大地表面十分干燥,植物的生长又需要大量的水,所以此时的大地叫燥土。
       申酉月时,大地开始降温,太阳已经不那么热了,申酉月后气温下降,大地表面之下还是温暖的,留有相当的余热,用戌表示此时天凉地热的状态,此时大地干燥的时间将是短暂的,此时地下的土豆、地瓜还在成长期,所以此时的大地也可称为燥土。
       亥子月时,太阳的温度很低,亥子月后温度更低,地球表面的水分不能得到挥发,大地中蕴含有丰沛的水,大地更加湿冷,用丑表示这天寒地冻时段,要想使大地恢复化育之功,需要炽热的太阳焙烤才能驱除大地多余的湿冷水气,此时大地也叫湿土。
       用12个地支记月,不仅形象地表明了每个月中的温度高低,还表述了温度变化的趋势。如,寅月,温度是回升的,接下来是卯月,温度会更高。子月时,寒冷的季节,接下来一定是丑月,明天的太阳会继续南行,向南回归线靠拢,太阳离我们越来越远,明天的温度自然要比今天的温度更低。

紫日堂主
博士后
8楼
2014-07-23

第五节    时  辰
       一个年周期中温度变化有12个变化,用十二地支表示一年中的12个温度变化,一个日周期中,也会经历温度的起伏变化,古人发现,在一样的温度变化周期中,尽管周期的长短不同,但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一日之中的温度变化也为12个阶段,于是把一日不同时段上的温度也记录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为十二分之一天,根据不同的季节,每个时辰有两个小时左右,借用记录一个年周期中的温度变化,用十二个时辰记录日周期的温度变化: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
       寅卯木时代表当天温度上升的时段。
       巳午火时代表当天高温的时段。
       申酉金时代表温当天温度下降的时段。
       亥子水时代表当天低温的时段。
       辰、未、戌、丑同样分别在木、火、金、水之后,代表一日之中大地温度变化的四个状态。稍有不同的是:一日中的辰、未为白天的两个时辰,辰为白天湿土之时,未为白天的干土之时。戌、丑为夜间的两个时辰,戌为夜间干土之时,丑为夜间湿土之时。在记录一年中地球温度的变化月份时,辰、未两个月在前半年的温度持续升高时,辰为湿土月,未为干土月;戌、丑是后半年温度持续降低时,戌为干土月,丑为湿土月。
       一昼夜(一天)中白天有六个时辰,夜间有六个时辰,夏季与冬季白天与黑夜的时间长短不同,夏天昼长夜短,冬天夜长昼短,就有了夏季白天的每一个时辰比夜间的每一个时辰时间长;冬天夜间的时辰比白天的时辰时间长。只有春分与秋分这两日,太阳正好在赤道上,太阳照射南北两个半球的幅面大小相同,白天与夜间的时辰等长,为两小时一时辰。判断时辰时,要根据季节与地域的不同而定。
       太阳围绕地球转(延续古人的看法),太阳运转的路线叫乾道,在地球上看呈顺时针,地球本身也在转,地球转动的路线叫坤道,相对于太阳,地球运动的路径为逆时针,所以太阳呈东升西落。地球与太阳在各自的路线上运动时,会发生相对位移,在地球上看太阳是南北运动,这样太阳有两个运动(看作地球相对静止时),一个是太阳围绕着地球转圈,在地球上看到太阳从东向西运动;另一个是太阳在地球表面上南北运动。太阳在地球表面南北运动是往复进行的,一个来回是一年,约365天,一天就是地球自己转了一圈,地球上的人感觉是太阳围绕地球转了一圈。打个比方,地球为螺丝杆,太阳为螺丝帽,螺丝帽在螺丝杆上拧圈,一天拧一圈,拧够365天时,就又回到了原先的位置。一天之中太阳前进一步。
       太阳围绕地球转一圈的过程中,太阳对地球某一个位置的照射从斜射到直射,再到斜射,最后太阳照射不到了,这个过程就是人们感受到的一天中的早晨、上午、下午、晚上、夜间,地球某点的温度随太阳的偏转而变化,把地球上某点的温度变化时间分成十二段,每一段就是一个时辰。由此见,时辰反映的是太阳由东向西运转时与地球某一点的夹角。
       我们位于北半球的黄河流域(周易发明者的居住地),太阳向北运动到北半球时,我们感觉到了热。太阳向南离我们远时,我们感觉到冷,此时南半球离太阳近,南半球是热的。地球上某一点上的温度随太阳南北运动有了变化,这个温度变化的时间也分成了十二段,每一段是一个月。由此见,月是反映太阳南北运动与地球某一点的夹角。
       年周期中太阳使地球上某点有12个温度变化的规律,套用到日周期中,在实践中检验看也准确,也就是在一日中地球某点上的温度也有12个变化,年中的12个温度变化与一日中的12个温度变化,都用以下12个字表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同样,寅卯时为温度升高时,巳午时为温度高时,申酉时为温度下降时,亥子时为温度低时,辰、未、戌、丑也同样是用地球在四个温度变化时,大地的温度特点,表示温度的变化。其分别代表的以下四种:大地的温度不升、温度很高、温度不降、温度很低。
       在地球温度变化的年周期与日周期中,温度变化的规律相同,都有着两仪,四象,八卦。在地球跟随太阳运动的更长周期中,地球温度的变化也呈现这样的规律,同样,太阳在围绕银河系中心运动时,太阳的温度变化也如地球的温度变化一样,有着相同的温度变化规律。可以大胆断言,宇宙中温度的变化,都呈现相同的周期规律,只是周期的长短不同。
       地球上的温度来自于太阳,地球本身又对自身的温度有着影响,并不是太阳温度高了地球的温度马上就高,也不是太阳的温度低了,地球的温度同步降低。
       在年周期中,太阳南北的往复运动必经过以下几个位置点:南回归线、赤道、北回归线、赤道,最后再回到南回归线,完成一度年轮回。太阳到达南回归线时,是我们感觉最冷的中间点,即水旺时段的中间;向北到达赤道时,为升温阶段中间点,即木旺时段的中间;太阳到达北回归线时,是我们感到最热的中间点,即火旺的中间;太阳向南折返,再到赤道时,为降温阶段的中间点,即金旺的中间。
       在日周期中,太阳自东向西的运动必须经过以下几个位置点:东面日出时经过地平线,中午时分太阳位于正中,向西日落时经过地平线,半夜时分太阳位于正下。最后再回到东面的地平线,完成一度日轮回。太阳在正下时,为水旺的中间;太阳在东地平线时,为木旺的中间;太阳在正上时,火旺的中间;太阳在西面地平线时,为金旺的中间。
       其他星球围绕恒星运动时,温度的变化也不出这个的规律。

紫日堂主
博士后
9楼
2014-07-23
第六节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太阳在南北运动过程中,依据太阳所在的位置不同,地球上的温度会有明显差异的特点总结而成,当太阳南北运行到一个特定位置时,地球表面的温度会开始发生明显转化,把太阳南北运行的这些节点,设为“节气”,就有了中国文化中最为闪光的东西:历法及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有四“立”, 两“分”, 两“至”。
       立:是开始的意思。
       立春,春季开始,自此温度开始上升,为木旺时节。
       立夏,夏季开始,自此到了炎热之时,为火旺时节。
       立秋,秋季开始,自此温度开始下降,为金旺时节。
       立冬,冬季开始,自此到了寒冷之时,为水旺时节。
       分:一分为二,在二十四节气中是对半、均等之意。
       春分:太阳由南向北走,到达赤道时,白天与夜晚的时间等长。
       秋分:太阳由北向南走,到达赤道时,白天与夜晚的时间等长。
       至:在二十四节气中是“极至”,“到达”,最远的端点之意。
       冬至:太阳运行到最南端,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
       夏至:太阳运行到最北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
       在太阳南北运行的路线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线:南回归线、北回归线、赤道,二十四节气是因应大地温度变化而立,我们的夏天是太阳离我们最近,在北回归线附近,太阳到达北回归线时,北半球受光照最多,这一天是夏至,古人把这一天定为夏季的中间。我们的冬天是太阳在南回归线附近,太阳到达南回归线时,南半球受光照最多,这一天是冬至,古人把这一天定为冬天的中间。之所以把这两个“至”设为夏天与冬天的中间,一是太阳到达这个特定位置,另一个是大地的温度总比太阳的光照投送来的温度滞后之故。太阳到北回归线这一天,北半球虽受光照最多,但是大地还没有达到最热。太阳从北回归线向南折返的最初时段,大地在短时间内受到两次强光的曝晒,才达到最热之时,大地干燥了,这时就是未月,此时感觉最为燥热,秋(申月时)老虎也会炎热难耐。同理,就能理解太阳到达南回归线这一天,并不是人们感觉最冷之时,只有太阳由南回归线向我们所在的北方折返,开始离我们近的最初,才是感觉中最寒冷的时节。由此见,大地的冷热才是我们感觉到的寒冷与炎热,而大地的冷与热,又是太阳作用的结果,太阳的作用在先,大地的冷热变化滞后。春天是太阳由南回归线向北运动,位于赤道的以南以北这一段时间,太阳位于赤道时,地球南北两个半球上的光照相同,夜间与白天时间相同,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分”,有两“分”,春分与秋分;春分是春天的中间,这段时间大地由低温向高温转化。秋天是太阳由北回归线向南运动,在赤道以北以南这一段时间,太阳到达赤道时,为秋分。秋分是秋天的中间,这段时间大地由高温向低温转化。太阳在一个年周期中,两次经过赤道,一次是太阳由南向北走时,一次是太阳由北向南走时,所以春分与秋分虽然重合在一个点上,但温度变化的趋势不同。
       这里给我们两点启示:1、大地的温度变化受太阳影响,但是温度比太阳的温度变化滞后,2、太阳的温度变化经历四个转换区间:升温、高温、降温、低温。地球的温度变化,是十二个阶段,分别为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
       二十四节气除了以上的四立、两分、两至这八个节外,还有十六气,这些节气的设立,有的是依据那个季节温度下的天候而立,有的是根据物候、农时而立,这不仅形象地阐明了温度的变化,也标示温度变化对生命的影响。
       立春:立春即指春天开始了,大地将越来越温暖。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开始听到雷声,蛰伏地下的动物苏醒过来,开始活动。
       春分:春季的昼夜相等。
       清明:天气睛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量充足,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谷类等有芒的农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季来临。
       小暑: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开始。
       处暑:处为终止之意。炎热的暑期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秋季的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开始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紫日堂主
博士后
10楼
2014-07-23
第七节     天 干
    十二地支是根据太阳的作用下,大地温度变化的十二个阶段而发明。十天干是根据地球上的人类,能够感受到的太阳温度的变化而发明。
       太阳是恒星,但是我们感觉到的太阳温度却不恒定的,连续观察十年,就会十分清晰地感觉到太阳送到地球上来的温度每年是不同的。每逢6的年份(1996、2006等),温度一定是高的,每逢2的年份(2002、2012等),温度一定是低的,每逢9的年份(1999、2009等),温度一定是由此开始走低,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以后的温度逐年在降低。逢4的年份(2004、2014年等)开始,温度逐年在增高。也就是说,太阳的温度变化有周期性,其周期为10年。
       古之巫们在日常观察中发现太阳温度变化周期是10年,据此画出了《河图》与《洛书》,河图、洛书不仅阐明了太阳温度变化的周期是10年,还清楚地表明了在太阳周期变化的影响下,南北两个半球温度的转化规律,温度上升与下降间的时间间隔为5(在不同的周期中可以是5个时辰,也可以是5个月,在大的周期中可以是5年,50年等)。
       太阳温度变化用十个字表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叫做十天干,十天干取象于太阳在不同的温度时的形状,及自然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物体,形象地标志了太阳的温度变化。
       甲:日字下面有拖把,早晨太阳刚露头,与地面似接欲离之象。意为太阳之温度渐升之意。
       乙:上面的一横为天,为太阳,下面的一横为地,中间的竖为阳光,太阳的右端与大地的左端相连,意为太阳的右半部与大地的左半部相近,即太阳的前半部最先照耀到大地的东半部,地球东方最先迎来光明。“乙”就是太阳在东方初升,东方的大地最先醒来之象。太阳的温度连续升高之意。
       丙:上面一横为天,为太阳,下面的框为大地,太阳光从中间直射环宇,丙有两条光线照耀大地,温度高之象。
       丁:把丁下面的钩向左延长,与乙字正好相反。意为太阳从西面照射过来,大地的西面有温度,大地东面已经开始降温,太阳的温度开始下降之象。
       戊:戊字本为一个四边框,为肥沃的土地,植物成熟之时。右边的戈,为收割之用具,指此时黄河流域小麦收获的时节,意为此时太阳的温度已经很高了。
       己:上面一横为天,中间一横为地表面,下面一横为地下,上下都向中间的地面传热,此时为大地温度最高之时,土地的温度最高之时,就是最有利于植物生长之时。
       庚:第二茬作物丰收了,人们丰衣足食之象。庚字中间横倒的巾字,是谷穗放倒的样子,“人”在谷穗之上,人在粮食之上,意为人得到、占有收获,生活富足之意。广字头为人居住的房子。秋天收获的季节。
       辛:辛本为辣椒之象,上面的点为辣椒的把,下面的尖尖为长长的辣椒尾,辣椒收获的季节在霜冻后,此时为太阳的温度低了。
       壬:三横为河川,中间连接,为川上结冰,代表天气很冷之时。
       癸:上部为两个山,下面为天,太阳行到了厚厚的地下,难见阳光,隆冬之时。
       十天干对应的流年温度状况:
       甲、乙年,太阳温度在上升,
       丙、丁年,太阳温度在高点,
       戊、己年,太阳温度持续高点,并开始下降,
       庚、辛年,太阳温度在下降,
       壬、癸年,太阳温度在低点。
       黑子活动是发生在太阳表面的自然现象,对黑子活动的说法不一,黑子活动的周期与地球表面温度变化的周期接近(也可说成相同),让人不禁联想到宇宙中的星球间可能有着极为广泛的统一性。此外,太阳自转周期与月球自转周期极为接近,卫星的运动面与恒星赤道面的夹角极为接近,这一切容易让人产生联想与思考。
       网络文章说:研究表明,太阳黑子的活动至少已经持续了数亿年,一般认为,太阳黑子实际上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温度大约为4500摄氏度。因为比太阳的光球层表面的温度要低1000到2000摄氏度,所以看上去像一些深暗色的斑点,黑子的活动周期为11.2年,太阳黑子的活动往往会对地球的气候造成恶劣影响,使天气转冷。
       中国公元前140年前后成书的《淮南子》中,对太阳黑子的记载是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之后《汉书·五行志》中对河平元年(即公元前28年)3月出现的太阳黑子有更为详细的记载:“河平元气……三月己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后汉书·五行志》和《宋史· 天文志》对公元188年和公元1131年出现的黑子,也有明确记述:“中平……五年正月,日色赤黄,中有黑气如飞鹊,数月乃消。”“二月己卯,日中有黑子,如李大,三日乃伏。”从这一切可看出,在2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对太阳的观察相当细致了。
       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是11.2年,这个周期如果是指从上一次太阳黑子爆发之初,到本次爆发之初的时间的话,用这个周期来表述太阳自身的温度变化周期就不准确。其一,太阳黑子爆发,不是瞬间完成的一个天文现象,在连续三至五年的时间内都会有太阳黑子。黑子的出现,标志着太阳本身的温度在下降。那么,在黑子即将出现时,太阳的温度就已经下降了,黑子出现之时,一定是太阳自身的温度到了相当低的时候。太阳的温度既然是遵循升温、高温、降温、低温这个规律,那么在太阳黑子还没有完全消失之时,太阳外围光球层的温度就已经开始升温了,因为太阳黑子的存在,太阳自身的温度还是低温。就同二十四节气的制定一样,太阳到达南回归线向北返,开始向我们走近时,光照越来越强了,可我们却感觉到最寒冷的季节才开始一样,地球自身的温度与太阳输送向地球的温度不完全同步,同样的,太阳黑子还没有消失,太阳自身的温度还没有上来时,太阳光球层的温度早就开始升温了。
       同样,在地球上我们观察到的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是11.2年,反映到太阳自身的温度变化一定会长于这个11.2年。因为太阳黑子消失后,太阳自身的温度开始回升,不可能马上恢复到曾经最初的高温,也就是说,太阳本身温度变化的周期应该比这个时间要长,应该是12年,或约为12年。太阳向地球输送温度是靠太阳的光球层的高温,光球层的温度的周期变化是地球上的人类能够感觉到的,其周期是10年。这完全同于太阳对地球的输送温度的(习惯上称为太阳温度)周期是10,地球本身的温度变化周期却是12一样。
       也就是说太阳的温度变化象地球温度变化一样,有两个方面:1、太阳本身的温度变化,周期是12年,其温度变化的表现是黑子的出现的周期约为12年。2、太阳表面的光球层的温度变化,这个温度变化的周期是10年,这个温度的变化地球人类能够感知到,并用这个10年的周期律进行的各种检验活动看,也是准确无误的。与地球有所不同的是,地球本身的温度变化是在太阳的温度变化(地球空中温度)影响下产生的,而太阳光球层的温度变化(太阳空中的温度)是太阳本身的温度变化,导致了光球层的温度变化。
       其次,太阳黑子是在地球上观察到的太阳表面上发生的天文现象,太阳、地球都在按照自己的轨迹运动着,当太阳黑子还没有真正形成时,我们已经看到了太阳表面某点“火焰”在降低,这个位置看起来相对于周围不再明亮,这是黑子最初的景象,可此时这里尚没有完全形成黑子,再加之视角的不同,看不到太阳表面位于光球层深处仍在进行着的“燃烧”,往往把太阳表面不强的火焰认为是黑子。这个位置火焰降低的最初,太阳本身的温度可能已经有了明显变化了,也就是说,太阳光球层的温度变化,要比太阳黑子出现来的早,要短于11.2(或12年)年。同理,太阳黑子活动结束后,黑子洞底部太阳已经开始发光发热燃烧了,太阳的光球层温度已经有了明显地升高了,可要修复好这个“洞”需要时间,也就是火焰是逐步升高的,此时还能观察到黑子的存在,同样因视角不同,此时我们往往看不到这个黑洞底部已经开始了的燃烧,但是温度已经升高了,也就人们眼睛看到的是黑子活动还未结束,太阳光球层的温度已经足够高了,即太阳光球层的温度变化周期一定小于11.2(或12年)年,是10年。
       弄清了黑子的本质,才能确信十天干就是根据太阳光球层温度的变化周期发明的。我深信太阳外层的温度变化周期是10年,也深信太阳黑子的活动就是太阳本身温度变化的直接体现,更坚信宇宙中各星球的组成、运动规律、温度变化等,都保持着高度的统一,了解了地球,就能知道太阳,懂得了太阳系,就清楚了整个宇宙。

紫日堂主
博士后
11楼
2014-07-23
第八节   六十花甲子
       太阳温度的变化周期是十年,每一年的温度不同,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从甲年开始,前五年太阳的温度一定是逐年上升的,后五年太阳的温度是下降的。如果在更长的太阳温度上升的周期中(太阳温度变化的周期有60年周期,2500万年周期等),其中的十年小周期中太阳温度上升之年,即甲、乙、丙、丁、戊年,温度的上升会十分明显;十年小周期中的太阳温度下降的五年,即己、庚、辛、壬、癸年,温度下降不明显,有时还会呈温度缓慢上升。根据太阳温度变化周期是十年这一结论不难得出,在一个十年周期中,戊年温度上升幅度最大,己年达到最高,并从己年开始明显下降。壬年温度下降幅度最大,癸年温度达到最低,并开始回升。甲年温度呈明显回升。古人有一个优点,就是把在这里得出的规律,引申到另一个领域,每每都是正确的。太阳温度十年变化周期,古人就运用到了年周期、日周期中。
       人生活在地球上,地球表面温度的变化对人影响最大,所以人们最关心的还是在不同时间上地球表面的温度变化,这既要考虑到地球本身的十二个温度变化周期,能够影响地球表面的温度变化,又要考虑到太阳有十年温度变化周期,也对地球表面的温度产生影响。地球本身温度最高,太阳的温度又最高时,地球的表面温度一定是最高。同样太阳的温度最低,地球自身的温度又最低时,地球表面的温度一定是最低。太阳的温度在己年,地球的温度在丑年时,地球表面的温度是高还是低?如何表记这一年的地球表面的温度?为解决这个问题,古人想到了一个完美方案:从地球表面温度达到最低后,温度回升这一年始,太阳温度上升,用甲表示,大地开始回温用寅表示,把两者的温度回升记在一起就是甲寅;接下来太阳温度继续上升是用乙年表示的,大地温度继续上升是用卯年表示的,大地表面温度可记为乙卯,依次类推下去,组成不同的六十对,这六十对刚好完整记录了太阳温度变化周期是十,大地温度变化周期是十二时,太阳对大地的温度影响之下,出现的大地表面温度变化的所有状况。这六十种大地表面的温度变化,对人的吉凶影响十分明显,六十种温度变化记录如下,叫六十花甲子: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由于太阳温度的变化在年周期与日周期中,变化的规律相同,所以这六十花甲子可以用来记年的温度,也可以用来记日,月的温度。这个记录方法就是《万年历》。夏朝时,中国的历算也就是《万年历》已经成熟了,现在我们常用的历法就是夏朝时完成的,称为夏历。很长时间让我感到困惑的是,夏历中的甲寅日,也就是六十甲子中的第一天,是怎么确定的?这应该是在准确测定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后,知道天气最冷的那一年为癸亥年,这一年的冬至日太阳离黄河流域最远,从这一天开始,太阳向北运行,自今日始大地的温度却开始越来越低,那么这一天应该是甲寅日。《万年历》应该是从这一天开始周而复始地运转起来,直到今天仍然为我们所用。元朝时郭守敬与他的同事们在历算方面又有了长足的进步,他们推算出的回归年数值与今天的数值十分接近,在此,向一代代的历法研究者们,向伟大的郭守敬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万年历》或者说《夏历》的甲寅日确定后,依次记录下去,发现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之间有着极强的规律性,从年上能够推出记月时月份的天干,从记日能够推测出记时辰的天干,配上当时的地支,记录起来就方便多了。
       年上起月:
       甲、己之年丙作首,
       乙、庚之岁戊为头,
       丙、辛之岁寻庚上,
       丁、壬壬寅顺水流。  
       若问戊癸何处起,
       甲寅之上好追求。
       日上起时:
       甲、己还加甲,
       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
       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
       壬子是真途。

紫日堂主
博士后
12楼
2014-07-23
第九节:河图 洛书
       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岛。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
       河图与洛书没有文字说明,今天人们不清楚这两个图的本意,就象前文讲到的太极图一样,各种解释繁多,五花八门,解释不清时就博大精深了。后世的诸多解释者,生拉硬扯进一些现代科技术语,使河图洛书的本意越埋越深,人为制造了理解古代文明的障碍。读懂古人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让我们的思维退回到远古时期,用古人曾经用过的视角观察自然。只有与古人有着同样的眼光,才能有古人那样的发现,只有与古人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能与古人进行对话。许多文化工作者,见今天科技发明与古人留下的智慧有相通之处时,便喜不自胜,外国人发明了计算机,就大嚷二进制是中国的周易原理,这不是健康心态。我们研究传统文化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证明我们的祖宗多么智慧,应重在继承,并从源远流长的古文明中总结出一种普世真理,以指导今天。“周易”来自于天体运动,准确标述了天体的运动规律,那么在地球上产生的生命,其运动方式一定会遵从这个规律,我们通过研究人的生命规律,以期发现天体运动的规律,再把这个规律进一步升华,上升为正确的理论,就应该成为人类该尊崇的普世真理,是人类应遵循的唯一正确的“道”,只要宇宙中星体的运行规律不变,这个真理将对人类永远有着正确的指导作用。自然科学所揭示的事物运动的规律,一定与“周易”揭示的大道相吻合,周易是广义上的道,自然学科的揭示的道,包涵在周易大道之中,术不同,理相通。
       与太极图一样,河图洛书都是描述太阳运动规律的,河图洛书是从另一个侧面描述的。
       太极图,是反映太阳围绕地球永无休止地运动,运动产生阴阳,阴阳可转化,转化有规律。河图是说明太阳温度变化间隔时间是5,洛书则着重说明太阳温度变化的周期是10。
       河图与洛书的中心是四个圆圈围绕一个圆圈并相联,代表大地,大地分东、西、南、北、中,太阳从东、西、南、北对中间的大地的温度有影响。
       河图由里向外第一圈是分为两组并相联的十个黑点,就是地球上面的太阳了,分成两组,每组各5,一组在南,一组在北,是代表南方的高温与北方的低温的时间是等长的,时间都是5。高温与低温首尾相连,表示温度的变化是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即高温过后就是低温,低温完后,又高温,高温低温是衔接并转化的。
       这10个黑点组成方形(或河图洛书都呈方形设计),是当时的人们认为天、地是方的,还没有认识到地球是圆的,也不清楚太阳与地球的运动路线是圆的。太极图呈圆形,说明太极图的出现比河图洛书出现的年代晚,人们已经对太阳与地球的运动轨迹有了新的认识。
       最外的两圈为一体,里外两个为一组,共四组,位置在四方,代表木、火、金、水,也就是太阳的升温、高温、降温、低温。象太极图一样,圆圈与黑点,分别代表高温与低温,或升温与降温。每一组的数字差为5,意为温度差为5个月、5年,在年周期中太阳温度最高的月份到最低的月份有5个月的时间,太阳本身的温度变化周期为10,其温度的高低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太阳温度最高的年份到太阳温度最低的年份是5年。
    洛书与河图是同样表达太阳温度变化规律的,中间四圈围绕一个圆圈并相连,为太阳围绕地球转之象。
       河图中相邻的两组相减,洛书中相对的两组相加。河图中相邻的为一组,一组中的颜色不同,不同的颜色相减,相减之数为5;洛书中相对的为一组,其颜色是相同的,同色的相加,相加之数为10。在中国的古文化中近者相斥,远者相和,所以相邻者取相减之差,相对者取相加之和。
       图中有八组共四对,四对各代表木、火、金、水之意。两组相加数目为10,主太阳的温度变化周期为10,两组正相对,是太阳运动周而复始,又此消彼长之意。
       洛书与河图出现的年代相近,那时候都认为天、地为方,所以河图、洛书都画成了四方形。
       对于河图、洛书不可凭臆测过份解读,两图中阴阳成相邻、间隔之势,没有左旋右旋之意。此图表达的就是太阳的变化规律,是十天干太阳温度变化的文字注解,河图与洛书是对太阳温度变化的图解。河图洛书与太极图一样,各自反映了太阳温度变化的一个侧面。

紫日堂主
博士后
13楼
2014-07-23
第十节      小结周易
       周易的本质是预测术毫无疑问,预测术的产生是人类步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可以大胆的推测,预测术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那时的预测术是粗糙的,方法也五花八门,预测精度更差,更多的结论来自于巫师的臆测,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威,巫师假借神灵附体,妄加揣测,这或许是预测被视为迷信的由来。随着巫师们占卜知识的不断丰富,开始由最初的龟甲占、动物内脏占等,发展成了观日影,由“周”发展到了“易”的时代。
       易术的产生有可能比文字产生的时代还要早!易文化最早只是由反映太阳运动的图画构成的,最早的应该是河图、洛书,之后才是太极图。在经历了漫长时期的发展,有了文字后,太极图才有了其文字注解,就是那段大家耳熟能详的著名文字:“……,是生两仪……”而此时,由于相隔年代的久远,及文字记录的不便,人们已经忘记了河图、洛书所代表的意义了,直到今天才被李涵辰做出正确地解读。
       自有了太极图后,易文化的发展进入了蓬勃的发展时期。
       在易文化的发展中,有一个发展方向不能不提,那就是八卦与八卦图。首先有阴阳,然后是四象,四象之后是八卦,都是记录一个温度变化周期中不同时段的温度,或是以温度高低的量为单位的时间长短标志。有了八卦之后,以八卦图的创立为标志,预测术走入了死胡同。据传,周文王善易术,据此可以理解为周朝之前,六爻预测术已经得以流传。然,从周文王时期,预测术再也没有正确的发展过。此时的预测术以大家熟悉的六十四卦预测法为主要代表,今天看,无论是从易理方面考量,还是经实践检验看,用六十四卦预测人事吉凶,是不完善的。直到唐朝时,有一个叫李虚中的在跌跌撞撞中突发奇想,开始了用人的出生日期预测人之吉凶的尝试,是八字预测术的萌芽,然而直到李涵辰之前,此术一直未曾真正成功。
       预测术的发展与易文化的发展,从人们开始观测日影运动变化时,就有了分工,一部分讲究实用的巫师借用对日影观察的成果,不断地完善易术。另一部分专门以观察太阳运动为工作重心,工作成绩卓越,最终完成了一个伟大的发明:实用《万年历》。
       我深信,没有先进的天文知识,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易术。而正确的易术,对于今天的人类全面掌握天象运动,宇宙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涵辰在掌握易术后,不自觉地在脑中形成了一套有别于过去所学知识的理论指导体系,用此理论体系观察自然世界,得出了许多新的判断。神奇的是,用这样的指导思想衡量人世间的一切事物,对所有的事、物发展都有着合理的解释,这应该成为指导人类的一个普世真理。
       对易理的研究远没有完结,易理的形成是建立在对天文知识的正确全面掌握之上的,现在的科技尚做不到这一点,而易术却能弥补这一不足。今天的人类未必能够全盘接受此一说,但是我想,用周易思想观察世界,至少是多了一种思维方式,用另一只眼睛观察世界会看到世界更多的侧面。总比浪费大量的时间研究血淋淋的宫廷争斗文化、比研究什么思想、什么理论、什么观有价值得多。

紫日堂主
博士后
14楼
2014-07-23
第二章 阴阳的广义与狭义
       把目光放到太阳系以外,太阳及整个太阳系便成了银河系的卫星了。把太阳想象成地球,把银河系看成太阳,太阳在银河系中心这个“大太阳”的影响下,太阳的温度也会呈现四象变化:太阳升温、持续高温、太阳降温、持续低温。太阳围绕银河系运转一周的时间是2.5亿年,每一象的时间是6250万年。在银河系中心的影响下,太阳本身的温度也在发生着变化,就象地球受太阳的影响有12月温度变化周期一样,太阳自身的温度变化是12年,其温度的变化以黑子出现的形式得以体现。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1天,太阳自转一周要28天,这些都对地球温度产生影响。太阳温度(实际上是决定地球表面温度的太阳光球层温度)本身具有10的周期变化,地球表面的温度有12的周期变化,就有了地球表面60种温度变化。太阳也同地球一样,有着60种温度变化,只是太阳的一个温度变化周期要比地球的温度变化周期长得多,当太阳处于升温或降温过程中,持续的时间是漫长的,对地球表面的温度影响就大了。

紫日堂主
博士后
15楼
2014-07-23
第一节   冰河时代与造山运动
       太阳围绕银河系的中心运动,在银河中心的影响下,太阳温度呈四象变化,太阳高温与低温的不同,导致地球的巨大温度变化,要比太阳光球层的温度变化对地球的影响大得多。当进入太阳的冬季时,即受银河系的影响,太阳的温度最低时,太阳向地球输送的热量极少,地球变得异常寒冷,地球进入了传说中的冰河时代,时间可达6250万年之久。这段时间地球表面一片银装,温度极低,没有植物,没有动物,没有流动的水,此时的地球至少在表面上不存在生命的迹象。
       太阳围绕银河系中心运动,离银河系中心最远时,太阳上的“冬至”到了,太阳的温度最低,自然地球到了及其寒冷的时节。之后,太阳春季到来,太阳开始变得温暖,地球温度回升。当太阳距银河系中心最近时,是太阳的“夏至”到了,地球的表面温度达到地球温度的历史最高,南北两极的冰雪融化,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附近的海水温度很高。地球两个半球的冬季与夏季是交替的,当南极是冬季时,南半球上的海水温度比北半球的海水温度低,密度大,质量高,南半球上,尤其南极附近大密度的海水有了向北半球的巨大压力,巨大压力由海水底部传导,作用到北半球的陆地上,北半球陆地受到南来的海水的大力挤压北移,来自北半球上的陆地的反作用力使陆地褶皱起来,形成高山。
       太阳直晒下北半球海水温度升高,密度小,质量轻,太阳正对着的局部水面升高,形成高于海平面的一座巨大的“水山”,太阳不停地运转,所到之处正对的海水温度升高,立即形成这么一座“水山”,如同有这么一座“水山”随太阳同步自东向西运动,这样一来,就象一股与太阳同步向西运动的巨大潮流,一日绕地球一圈极速在地球上掠过,其运行的速度是:地球赤道周长40075千米÷24小时=1669千米/小时,音速是1224千米/小时,这个巨大潮流前进的速度超过音速了,是今天高铁速度的4倍多,如此高的速度,如此量大的海水所蕴含的动能,力量可排山倒海,这个力量最终施加到海岸线上。加之太阳夏季时地球表面的温度很高,大地湿润,土壤松软,陆地在这个大潮的持续作用下,会迅速改变陆地的模样。
       在学生们的教科书中,我看到了两个概念:冰河时代、造山运动,应该就是太阳围绕银河系中心运动,当太阳运动到冬季时,就是所谓的冰河时代;当运行到太阳的夏季时,地球开始了造山运动。

紫日堂主
博士后
16楼
2014-07-23
第二节    洋  流
       太阳在地球表面的运动制造了地球的洋流。太阳在地球表面的运动由两个运动复合而成:1、自东向西的周而复始。2、南回归线与北回归线之间的往复。
       地球南北两极的温度通常在0℃以下,靠近两极区域的海水温度在0℃左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水温高,太阳直射到的海区域的海水温度最高,与两极的海水形成较大的温度差,水在4℃以上时,呈热胀冷缩,温度低,密度大,体积小;温度高,密度小,体积大。
       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由东向西不停运动,被太阳直射的海水温度升高,密度降低、从而水位升高,四周的海水温度低,密度高,高密度海水向海洋底部下沉,低密度海水膨胀向上涌起,大量的地球南北两端的低温、高密度海水,经海洋底部向中间(南北回归线之间)挤压,位于地球中间的高温海水不断上升,不断向上膨胀,当上升到一定高度时会向四周扩散开来,从海洋的表面运动到南北两极,以补充那里降低了的水位。太阳围绕地球永不停歇,太阳直射区域冷热海水的翻卷循环也永不停歇。这个冷热海水的大循环,以高速每天绕地球一周。这个冷热海水的大循环,跟随着太阳在南回归线与北回归之间随季节的变化南北移动。这个运动是复杂的,可分解成以下几股流动的海水,共同构成了复杂的洋流运动。
       1、太阳直射区域的海水升温,形成一个高于海平面的“潮头”,这个潮头跟随太阳自东向西运动,潮头的南北两侧的海水温度比潮头的温度低,密度大,迅速下沉,由底部向潮头涌动过来,然后受热升起,向四面扩散开来。
       2、潮头以西的海水(即潮头前方的海水)温度,低于潮头的温度,潮头前的低温海水下沉,由大洋底部向潮头方向迎面而来,当撞向由下向上翻腾的潮头时,被一路向西的潮头分切为两半,一股在北,叫做潮北洋流;一股在南,叫做潮南洋流。潮北洋流与潮南洋流都逆潮头向东方而去。潮北洋流向东北方向旋转,潮南洋流向东南方向旋转,这就是北半球的旋涡逆时针旋转,南半球的旋涡顺时针旋转的原因。
       3、潮头以东的海水比潮头的海水温度稍低,会在潮头后面尾随潮头在海面上自东向西流动。
       随着季节的更替,太阳在南回归线与北回归线之间南北往复运动着,当太阳位于赤道以北时,北半球的海水温度高,密度低,南半球的海水温度低,密度高,南半球低温的海水会在一定的时间达到密度的最大量值,南北两个半球之间的海水形成巨大的压力差,南半球的高密度海水,就会由海洋的底部向北半球大力压过来。潮头位于北半球,靠近北半球大陆,潮头的高温海水在海洋的表面向南北双向分流,相比之下,北面的海洋面积比南面的海洋面狭窄,那么北面的海水在相对较小的空间内形成的海浪就会高。当太阳移动到南回归线附近时,南半球的海水温度高,密度低,这里的海水向上膨胀,北半球的低温、高密度海水由海洋的底部向南半球挤压,潮头的海水平均向南北两面分散开来时,南面的海域面积小,所以在南半球大陆形成海浪比此时北半球的海浪大。每年冬至与夏至过后,南北两个半球之间的海水压力差最大时,对南北两个半球的陆地压力是最大时,此时陆地的位移会更明显。

紫日堂主
博士后
17楼
2014-07-23
第三节    钱 江 潮
       大海潮涨潮落,白天涨为“潮”,夜间涨为“汐”。大海的潮汐是由太阳的作用产生的,太阳直射到的海水水位升高,太阳向西移动后,此处的海水温度降低,水位下降,这就引发了海水的上下震荡,此处的海水震荡以震荡波的形式向四面传播,就形成了大海的波涛,于是素有无风三尺浪之说。钱江潮本是大海特定时间内的波涛,人们却普遍认为钱江潮是月球对海水引力造成,这怎么可能。
       有的海域一日两涨落,有的海域一日一涨落,还有的海域一段时间一日两涨,一段时间一日一涨,这是太阳在地球表面位置移动,潮头位置不固定,处于宽窄不等的洋面时,潮汐的高低是不同的,潮头位于狭窄的海面时,四散开来的海水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内,海平面上升明显,容易看到潮汐的出现,潮水向一个方向涌动,当潮水再返回时,就又一次看到潮汐,就是一日两潮;潮头在宽阔的洋面时,四散开来的海水,分散到十分宽广的洋面上,形成的海浪不会很高,就没有明显的潮汐,当向一个方向涌动的潮水再返回时,水面下降得更为明显,就不能在一日之内看到第二次潮汐,就有了一日一潮。也就是说潮汐不规律是海岸线的复杂地形及太阳的位置所致。
       太阳直射海域水面升高时,潮头四面低温的海水都向潮头方向涌来,唯有潮头180度的地球的另一面(此处恰好在半夜)的海水,两侧的受力相同,既不向东也不向西流动,形成了一个较高的水平面,也就是在与潮头相对的另一面,始终有一个高水平的海面,以同样的速度绕地球运转。
       钱江大潮是潮汐受太阳运动影响的有力体现。每年农历8月17为钱江潮水最大时,国人看重8月15的中秋节,很容易把钱江潮与月亮联系在一起,认为潮水是受月球引力产生,如果潮水是月球吸引产生,那么在每个月的15前后都会有大潮,不会只在农历8月15后才是大潮。地球上不只有钱江有大潮,还有亚马孙大潮和红河大潮,只有钱江潮与8月15接近,其他两个大潮与月球的圆缺时间是不搭界的,所以把大潮与月球扯到一起的是不合适的。
       再说,如果钱江大潮(或者说大海的潮汐)与月球的引力有关,晚上时月球才对向中国一方,大潮应当在夜晚出现才是,白天月球在地球另一面,背对中国大陆,月球应该把海水都吸到地球的另一面,我们这一面应该没有潮水才是,实际情况是进入农历8月后,无论白天黑夜,潮水越来越高,直到农历17时的白天中午后未时,潮水达到年度的最高。这也说明月球引力不是造成钱江大潮的出现的主因。
       《河图》显示,当外圈是8时,内圈就是3,意思是位于北半球杭州湾的农历8月17前后,南半球的温度相当于北方的农历3月17前后,此时南极附近的冰面融化到了最大值,海水温度也没有太高,大面积的海水在4℃左右,或稍高于4℃,此时南极的海水密度达到最大值,杭州湾地区的海水温度在8月中旬时没有明显下降,密度仍然很低,此时南北海水的密度差达到最高值,8月17未时当日温度最高时,南北海水的压力差达到峰值,钱江独特的喇叭口,在由南向北的海水巨大压力下形成钱江大潮。
       其具体的形成是:农历8月,太阳位于北半球,潮头在北半球自东向西运动,潮头以西的海水向东运动与潮头迎面相撞后,由西向东的海水被分割成两股水流,分别从潮头的南北两面向东流过,北面的这股潮水流向潮头的北方。此时,南半球的海水密度大,向北的力量巨大,与向北的这股海水形成合力,致使向北的洋流的力量、水量达到最大值,形成海洋中的最大潮。北半球陆地多,从潮头到陆地之间的海域面积相对狭小,于是形成的海浪就格外高。在钱江这个位置进入喇叭口,就形成了钱江大潮。在南半球就不太容易形成巨大的潮水,原因是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小,海洋面积比北半球大,北半球向南半球的海水压力没有那么大,南半球的海域面积宽阔,也不易形成水面很高的潮汐,所以在南半球难形成象钱江一样的壮观潮。
       亚马孙大潮与红河大潮的形成,与钱江潮一样,都是太阳制造的潮头靠近这两个地区时,洋流达到本地区的峰值高度所致。
       有趣的是,大海的海水一定是要趋向于水平的,当潮头在南半球,北半球的高密度海水由海洋底部流向南半球,海水到达南半球受热升高后,上升到海洋的表面,向四面扩散开来,由于北半球海水的下降,从潮头向北半球的涌来的海水也是巨大的,此时在北半球也能看到很大的海浪。也就是说在钱江的农历1、2月份的初3、4前后,也会看到大的海潮。

紫日堂主
博士后
18楼
2014-07-23
第四节   地震与海啸
       地震分五种: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诱发地震、人工地震。地震是地壳运动造成,从地球上几个地震带所处位置,或可看出地震产生的原因。
       一、环太平洋地震带。分布于濒临太平洋的大陆边缘与岛屿。从南美西海岸安第斯山开始,向南经南美洲南端、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到南乔治亚岛,向北经墨西哥、北美洲西岸,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到日本列岛;然后分成两支,一支向东南经马里亚纳群岛、关岛到雅浦岛,另一支向西南经琉球群岛、台湾、菲律宾到苏拉威西岛,与地中海——印度地震带汇合后,经所罗门群岛、新赫布里底群岛、斐济岛到新西兰。简言之就是太平洋洋流最强烈地冲击陆地边缘和岛屿。
       二、地中海——印度尼西亚地震带。这个地震带就是印度洋的外边缘——周遭。
       三、洋脊地震带。
       地震多发生于环太平洋地区,印度洋次之,环大西洋地区少有地震发生,这容易让人想到地震的产生与洋流作用有关,太平洋比印度洋面广且深,太平洋的洋流之力会比印度洋的洋流力大,于是环太平洋地震多发。大西洋贯通地球两极,南北运动的洋流之力会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就少有地震。地震之实质是大陆板块运动,洋流就是地震的原动力了,唯此,直接受洋流冲击的陆地前沿地震就会多,这就是地震一定在特定的地域发生的原因。
       根据这个说法可断定构造地震有两种形式:1、洋流压力产生的地震,2、洋流压力释放产生的地震。这个说法是不是成立,可从过去的地震发生的时间分析检验。
       2008年的5·12大地震发生于汶川,这里是印度洋造就的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印度洋相较于太平洋,南北跨度短,印度洋的孟加拉湾北缘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不远处,农历4月,印度洋北部的海水温度已经足够高,高温海水的量也达到了最大值,此时南半球的低温海水与印度洋北部孟加拉湾海域的高温海水形成最大压力差,南半球高密度海水由海洋底部向北涌动,与太阳制造的潮头带来的潮北洋流形成合力,撞击印度洋北岸,撞击力传递到北面的陆地,或可使青藏高原再长高一点,传递到东北方向的高原外边缘,就有了汶川一线的地震,这是压力型地震。
       按说,汶川地区在农历5月后才是最炎热的季节,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农历6月时此地表面温度最高,地震却发生在了农历4月,原因就是农历4月份时太阳在赤道以北,北回归线以南,位于北半球的印度洋海水大面积受到加热,尤其是孟加拉湾的海水此时已经达到最高温。5月份后,太阳到达北回归线,太阳光线相当一部分投射到大洋北面的陆地上,这部分太阳的能量没有为印度洋的海水加热,此时高温低密度的海水总量反不如4月时的总量更多,所以地震发生于4月。
       日本的2011年3·11大地震,与汶川地震不同。公元3月11日,是中国农历2月7日,属于春寒料峭时分,当地海水温度不高,在4℃以上,海水密度最大,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一定区域上的温度相当于我们农历7月,海水温度最高,两地的海水压力差达到最大值,北方的海水迅速由海洋底部向南方涌动,位于北半球的日本仙台地区陆地受到海水的压力(或者叫做海水对陆地的支撑力)瞬间释放,陆地的支撑力没有了,板块就会移动,产生地震,这是压力释放型地震。
       什么样的陆地会发生压力型地震,什么样的陆地会发生释放型地震是地震预测的关键。与洋流运动方向垂直的陆地发生压力型地震,与洋流运动方向平行的陆地发生释放型地震,与洋流方向不明显平行、垂直的陆地发生地震的可能较小,即便发生地震,震级也不会高。南回归线以南、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地震多发生在秋天、春天。赤道地区的地震则发生在春分与秋分时节。也就是潮头对本地区的陆地影响最大时。
       汶川一线山脉与印度洋的洋流方向基本垂直,此处产生压力型地震。日本的3·11地震位于太平洋西海岸仙台地区,此地平行于太平洋由南向北的洋流方向,此地发生释放型地震。
       地震发生的时间由太阳的两个运动决定。太阳的南北运动决定地震发生的月份,太阳东西的运动决定地震发生在某日的具体时辰。断月份:压力型地震一定是另一半球上的高密度海水压迫我处陆地、当地海水大面积升温之季节发生,具体月份视当地的海洋状况定。释放型地震一定是当地的低温海水向另一半球转移时,一般是当地海水在4℃左右的季节时发生。
       预测大型地震发生的时间,是预测地震的重要内容。
       太阳东西运动形成的潮头,在地球的南北位置的变化,造成对陆地的压力不同,这决定地震发生的时机。如果潮头在北半球(即北半球正值夏秋时),潮头所处的北半球陆地受压力大,与潮北洋流形成合力作用到北半球的陆地时,北半球产生压力型地震,根据太阳所在的位置,可确定地震发生的月份;潮头在南半球时(即南半球正值夏秋时),与潮头相对称的北半球的海水大量向南半球转移,北半球的陆地所受到的压力得以释放,处在南半球的潮头制造的潮南洋流与来自于北半球的洋流形成合力向南半球涌动时,北半球的陆地所受的压力瞬间消失,北半球的陆地形成释放型地震。根据太阳在南半球的位置,能确定北半球发生地震的月份。
       如何断定地震发生的时辰?汶川地震是压力型地震,一定是在海水压力最大的月份发生,时间在农历4月。其一,太阳南北运动导致南半球的海水向北半球的陆地施加巨大压力;其二,一日之中,随太阳东西运动的潮头,到达印度洋的北部时,潮北洋流对北方的陆地也施加一个压力,两者形成合力,对印度洋的北海岸压力最大,地震发生。本次地震发生的时间是北京时间的14时28分,此时太阳到达印度洋的孟加拉湾正上方,潮北洋流与南半球涌来的海水形成的合力正位于汶川南或偏西南的位置上,此合力向东北方向作用,撞击汶川一带,汶川就毁了。
       日本仙台的3·11日,是中国的农历的2月7日,此时此处的海水密度最高,海水的压力向南半球释放,太阳东西运动形成的潮头在赤道以南,日本当地时间的14时46分,地震发生。此时,潮头的位置在赤道以南与仙台南北对称点以西的区域,此时潮头制造的潮南洋流处在与仙台地区成南北对称;仙台地区的海水由大洋底部向南涌动,与潮南洋流形成向南合力,仙台地区的陆地所受到的海水压力得以释放,地震发生,是释放型地震。以上两例的压力型地震和释放型地震,其发生的时辰,是太阳处于地震发生地的以西的位置,恰好潮南洋流与南北半球之间海水的涌动形成合力时。潮北洋流与潮南洋流,一定是在潮头以东的位置,避开潮头中心后,各自向东北、东南方向的流动最为明显。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由南向北的太平洋洋流进入渤海湾,垂直对向唐山市。很明显,这里是压力型地震易发地,那么很容易就得出此处地震发生的时间,一定在本地区海水温度最高时的未月,此处海水温度达到最高,高温海水的面积也达到最大,南半球的高密度海水向此地的压力值最大时,发生地震。发生是7月28日,为农历是7月初2、还在未月中。夏至为太阳到达北回归线时,夏至日在农历5月份,从这一天开始,北方才到了最炎热的时候。唐山在中国偏北,如果到申月立秋后,海水温度不会比未月更高,唐山的未月是南北海水密度差达到最大值时。
       值得一提的是,唐山发生地震的时间是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秒,唐山本地时间与北京时间有时差,又在夏季,白天的时辰会提前,通过换算,北京时间的4时05分,位于北京以东地区的唐山这个时间为卯时,即地震时为唐山本地的寅时末、卯时前23分钟,唐山之所以发生地震,是唐山以东渤海的海水的作用,所以要看地震的发生,要看海水在哪个时辰的流动异常,唐山的寅时末,已经是以东渤海的卯时了,此时,太阳东西运动形成的潮头在唐山以东的海平面附近,渤海的低密度海水得以大量向东流动,淘空了渤海,南半球的高密度、大压力海水才得以汹涌而来撞击唐山,地震发生。
       按说,地震发生的时辰多在当地的未时,因未时,潮头在地震发生地点的西南部,潮北洋流与地震发生地正好相对,潮北洋流与南半球过来的高密度海水形成合力,压迫北方陆地,产生压力型地震。唐山地理位置特殊,唐山的未时,太阳处于唐山以西,直射的是陆地,潮头制造的潮北洋流,被唐山西南方向的大片陆地阻挡,不能与南半球涌来的海水形成合力。寅卯时,唐山受力最大,所以唐山的地震是一个特例,不在未时发生。
       日本阪神大地震发生于1995年1月17日5时46分,是中国农历的1994年12月17日,地点:日本国关西兵库县南部淡路岛。
       从地图上看出,淡路岛与两股太平洋的洋流合流后的流向不垂直,成平行方向,所以是释放型地震,那就一定是发生在本地海水温度低,密度高,海水向外流出时。农历12月份,淡路岛的海水温度达到最低,高密度的海水流出,大陆受到的支撑力减小。此时,太阳东西运动形成的潮头在南半球,5时46分,为卯时,淡路岛所处的位置,与中国的唐山相似,不可能在未时发生大的海水南移,卯时,才是淡路岛的高密度海水迅速向南半球流动时,形成地震。
       日本关东大地震发生于1923年9月1日11时58分,是中国的农历1923年7月21日,地点:日本神奈川县。
       神奈川县位于狭小的海湾内,太平洋的洋流一旦涌入,四周都会受到洋流的垂直挤压,所以这个位置会发生压力型地震。农历7月21日在申月,高温海水面积广,密度最低,11时58分就是午时,此时潮北洋流力量最大,形成地震。
       海啸的产生与地震、海洋中的火山喷发有关。地壳运动,海洋中的板块位移,会制造巨大的波浪,这个波浪潮头制造的洋流撞击或叠加,海浪会瞬间增高若干,形成海啸。日本的3·11为释放型地震,陆地压力得到释放时,陆地在海洋的底部向东部大海中移动,扰动海洋深处的海水,向上激起了巨大的波涛,南半球潮头高温海水在表面向北方流动,与板块位移制造的波涛在震源附近叠加形成海啸,由此见,海啸一定是滞后于地震的。如果地震中板块位移不能造成波涛,或板块位移制造的波涛不能与潮头四散的海水形成有效叠加,而是流向了同一个方向,就不会形成海啸。
       以上讲清楚了地震发生的原理及发生的时间,至于哪块陆地一定在哪个具体时间发生地震的预测技巧,因本书以研究周易为目的,此重要预测法在此不述,也为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紫日堂主
博士后
19楼
2014-07-23

第五节    山  川
       很小时听说,若干年前大地一片汪洋,水退后有了陆地。就想,是水消退陆地显露出来,还是陆地长高逼退了水?还是水退、陆地长高在同时进行?虽说最终都是水归大海,陆地形成,但陆地形成的方式不同,昭示着地球运动的方式不同,生命的产生与发展就完全不同,有必要弄清这个问题。
       我也认为现在的宇宙来自于一个或几个星球(叫母球)的大爆炸,地球形成的最初呈圆形,之后,小行星多次撞击地球,在地球表面形成了林林总总的撞击坑。太阳围绕银河系中心运动,太阳温度经历着四象变化,太阳把热能输送给地球,地球受太阳四象变化的影响,及自身运动带来的四象变化,地球有着比太阳更频繁的温度四象变化,这导致了地球表面温度、压力的周期变化。地球与宇宙中其他星球都是来自于同一个大爆炸形成的碎片,其构成成份是一样的,不同星球的自身的压力及温度不同,于是发展变化成了今天各有特点的星球。地球本身所具有的各种单元素物质,在地球环境中发生反应,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化合物。水就是由地球本身具有的单元素氢、氧在地球这样的温度环境中化合而成。宇宙爆炸最初形成的地球上是没有水的,只有大量二氧化碳及其它氧化气体,随着太阳的四象变化,地球的温度变化到一个适宜的温度时,地球就形成氢、氧,在地球环境中它们自由结合成水。木星、火星过去也经历过今天地球这样的温度与压力,也曾经有过地球上拥有的一切,随着太阳温度的降低,木星、火星的温度依次降低,上面的水在低温环境中发生转变,变成岩石,成了今天的模样。今天的地球就是过去的火星、木星;同样,今天的木星、火星,就是明天的地球。今天的金星,在太阳温度进一步降低后,就会成为今天的地球,火星,是不会能够再回到过去象今天的地球一样“繁荣”的景象了,所以人类移居火星,永远也不可能实现。
       最初,地球上形成的水均匀地分布在地球表面,因南、北回归线之间温度相对地球的其他位置更高,赤道附近的水会更多,太阳年复一年地绕地球赤道附近运转,太阳所到之处,水温升高,密度变小,太阳正对地球这一面上的水,会形成一个高于水面的“水龙”,这个“水龙”始终跟随太阳自东向西不断前行,久而久之,围绕赤道一线的水把陆地向南北两极分开,形成了地球上最深的海洋。今天的太平洋与印度洋地区,最初是地球受行星撞击形成的两个或几个大的撞击坑,在“水龙”的作用下连成一片,形成了浩瀚的海洋。
       海洋是山川之母。观察山的形状,就知道了山的形成。山脉,尤其沿海地区的山脉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与最近的海岸线呈平行状,连绵层叠的山脉仿佛是一道道的大海波涛,山脉就是大海波涛的延续。这些山脉一定与大海的洋流方向垂直。证明山川的形成是大海作用的结果。看台湾岛东面、东南面,面向广阔的太平洋,这一面的山势高大,山势与太平洋来的洋流方向垂直。台湾岛对面的大陆沿海,因为台湾岛阻挡了太平洋海水的冲击,就没有大的山脉,未被台湾岛阻挡的大陆沿海地区,山势都相对高大。从台湾、福建一线,沿海岸线北上,沿海的山川越来越小,这是因为越往北的地区,距离太阳越远,太阳在大海中制造的潮头对北方地区的作用力就越小之故。直到江苏沿海一带,距离赤道更远,沿海地区更加平缓。继续向北至山东沿海、秦皇岛一线,受北冰洋海水的压力,又出现了较大的山脉。朝鲜半岛,就是北冰洋海水作用的产物。中国境内的陆地受到的压力有以下几个:1、来自于太平洋的向北、向西的力,2、来自于印度洋向北、向东的力,3、来自于北冰洋与太平洋海水对撞,自东向西对中国东部的作用力。在这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中国山川及陆地独有的风格。
       观察内陆地区的山脉,都有这样的特点:山南侧平缓,山北侧陡峭。这是因为南侧长期受太阳的照射,山南侧的温度比北侧的温度高,岩石更容易风化,变成土壤,或者说朝阳的一面温度高,土壤更不容易变成岩石。所以山南总比山北土壤肥沃,植被也好,山南侧的土壤层较厚,在雨水的作用下,土壤向低处流,于是南面的山坡就平缓。
       联想到一个现象,山上的岩石下面,地平面之下,并非是更多更大的岩石,岩石之下没多深就是松软的砂石或土壤了。岩石是太阳在围绕银河中心运动于四象中的夏季时,地球温度最高时的造山运动中、松软的陆地受到海洋的挤压形褶皱。最初的山就是受到挤压的陆地“泥浆”褶皱,太阳的夏季过后,太阳温度下降,地球的温度大幅降低,山顶或山之表层的“泥浆”温度下降最为明显,形成岩石,山之表层下面的“泥浆”温度下降缓慢,不能形成岩石。也就是说,岩石应该是最初硬度并不高的陆地土壤受挤压后,再遇急速降温所成。这让人理解了过去工具虽简陋,人却能凿得开巨大的岩石了。过去温度高时,岩石较软,便于开凿。中国神话中后羿射日的典故或可说明,过去的环境温度应该比现在高许多。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却没有严寒的典故。
       陆地受到挤压形成山脉,陆地上的水自然向低处流,这就是在地球的绝大多数地方能看到若干年前某地曾是海洋的印记。
       有山必有川,海水使陆地、大山出现,海水变成雨水后,再把高山削平将泥土运回到大海,使得地球变形的时间缓慢,如果没有这个雨水使泥土回归大海的运动,地球早就不是椭圆,而是一根黄瓜状了。这也是更大范围内的阴阳平衡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