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说苑》的《易经》引用谈《易经》的几个问题

 德道传媒 2015-12-25

 《易经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前似乎被学者或思想家不太看重。古人写文章喜欢引用前贤的名言警句,可引用《易》的内容不多。《论语。述而》有“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之语。但直接引用《易》的不多见,而《诗》《书》的引用有很多。《墨子》一书无《易经》引用,《老子》,《庄子》也没有。即使儒家的代表作之一《孟子》一书也难见《易经》相关内容的引用。《荀子》一书,引用也了了,“善为《易》者不占”(《大略》),是说真正学《易经》的不是要学占卜,而是学前人的思想。“《易》之《咸》见夫妇。夫妇之道,不可不正也,君臣父子之本也。咸,感也,以高下下,以男下女,柔上而刚下”。还有是对“括囊,无咎”的批评。做人不能太谨慎,该说的话,该做的事必须做。除了《国语》,《左传》有用爻辞解说卦象外,其他思想家,理论家都是用爻辞,象辞做说理论据。我以为在先秦,《易》远不如《诗经》,《尚书》等影响力之大,仅从被引用这一点来说,《易》比《尚书》《诗经》甚至《论语》,《老子》等名家中的思想,名言,典故都要少得多。

《易》被作为经,大概是两汉之间和以后的事。《说苑。君道》有“《易》曰:‘夫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达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于身,加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君子之所以动天地可不慎乎?”批评陈灵公“行僻而言失”。说人君“不直其行,不敬其言者,未有能保帝王之号垂显令之名者也”。

《说苑。复恩》有“《易》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认为“君臣相与以市道接”,市道,就是交易只道。下级要报恩,上级要懂赏,在《易经。系辞上传》中,此语是孔子的话。“子曰:‘劳而不伐……”

在《正谏》文中,有“《易》曰:‘王臣蹇蹇,非躬之故’”。此文是《易经。蹇卦。六二》爻辞。在古人看来,“人臣之所以蹇蹇为难而谏其君者,非为身也,将以匡君之过,矫君之失也。”。

在《敬慎》文中,有“孔子读《易》,至于损益,则喟然而叹。”子夏问孔子为何叹息。孔子说,“夫自损者益,自益者缺,是以叹也”。子夏问孔子,读书人“不可以益乎?”孔子说,“否。天之道,成者未尝得久也。夫学者以虚受之,故曰得……”。“《易》曰:‘不损而益之;故损’。自损而终,故益”。

在《至公》文中,古人认为尧“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得舜而传之,不私于其子孙也”的行为是“大公”之举。孔子曰:“魏魏乎,惟天为大,惟尧则之。《易》曰:‘无首,吉’。此盖人君之公也。”。在《指武》一文中有《易》曰:“存不忘亡”;“易曰:‘不威小,不惩大,此小人之福也”之语,在《系辞下传》中为“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在《辨物》一文中,有“《易》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则之,”,今文为“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教育人君重视自然变化可能给国家带来灾难。

读了这些资料,我以为《易经》在古代是经历过不同阶段的。

1,今天的《易经》在古代没有“经”的观念。孔子,荀子等都称为“易”。汉时也称“易”。是什么时侯称为“易经”,大约是汉之后。同时,古人引用“易”中语言,如《国语》,《左传》,孔子,荀子主要根据爻辞。如“无首,吉”是《乾卦上九》之辞,“群龙无首,吉”,在此省略“群龙”,主用“无首”,大约更要说明领导要公正。在战国之前,《彖》和《象》也许没有整合在一起。孔子和儒家只把爻辞当作经典在引用。也说明先秦的思想家,政治家并不看好《易》,是把他列为卜巫之术来对待。

2,把“彖”“象”等作为《易》的一部分,是汉代之事。凡是《易》上之语,包括爻辞,彖辞,象辞,文言,系辞上下传都是经中之语,可以与“易”的本经,爻辞同称。孔子的话也是易经的内容。我以为把《易》升为经学,是汉代人的功劳。《彖》《象》等说不定都是汉代人整理孔子的解说而加上去的。国家用行政手段立《易经》为官学,要求熟读十翼之类,因此《易经》作为整体延续至今。其实,《易》的卦辞爻辞是一个系统,《彖》《象》又是一个系统,其它则多是后儒所为。在我看来,如果卦辞爻辞出自文王之手是准确的,那卦爻辞所显示的思想要比“彖”“象”辞更平实思想更开明。“彖”“象”的观点比《系辞上下传》,《说卦》等更合理。

3,古今对《易经》文词的理解完全不同。如《涣卦。六四》爻的“涣其群元吉。涣有丘。非夷所思”中的“涣”字,现在多理解为涣散离散朋党之意。而在汉代,则完全不同。《说苑。奉使》中有赵简子打算偷袭卫国,就派史黯到卫国观察,原定一个月为期,可六天后就回来。对赵简子说,卫国现在遽伯玉当宰相,史鮋做帮手,孔子,子贡在那里做客,“于君前甚听。《易》曰:‘涣其群,元吉’。涣者,贤也,群者,象也;元者,吉之始也,涣其群元吉者,其佐多贤矣”。据说,“简子按兵而不动耳”。意为周围群臣都很贤明,是吉祥之征。

4,古人引用经言,往往不精确。也许是全靠记忆,常发生误引,但只要能说明自己的道理就行,也不考证原文。中国人的随心所欲的治学精神不太好,从用“易”的例子可以说明。在古代,对经典上的话可以批评,如“括囊,无咎”,荀子就不以为然;而在汉以后,对经典的崇拜开始强化,圣人说的,经典上说的,都是真理,只能正面引用,不许非议。但在引用时又常存主观随意,断章取义,凭想当然理解古人的思想。

后读《左传。襄公二十八年》齐国发生的一件事,其中有一人的言论虽不是对《易经》而发,但可以看到中国古人对前代圣贤所留思想的态度。特补引于此:齐国曾有崔杼之乱,崔杼与庆封是同事,不知庆封庆舍更阴险,在廬蒲癸歪参下,庆封除掉崔杼,庆封“好田而嗜酒,与庆舍政”,把权力都给了庆舍,庆舍知道廬蒲癸很有权术,就把自己的爱女嫁给蒲癸为妻。而庆舍与蒲癸是同姓同宗,古人礼制是忌讳同宗结婚的,因此庆舍有一个下级问廬蒲癸:“男女辨姓,子不辟(避)宗,何也?”廬蒲癸答道:“宗不余避,余独焉辟(避)之?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恶识宗?”在蒲癸看来,庆舍是家族领导,我只是一般成员,宗主都不忌讳,要把女儿嫁给我,我怎能拒绝族长心意。我只要要求满足,管他同宗不同宗。特别是“赋诗断章,余取所求”,可谓古人引用经典的名言古人讲话,写文,喜欢引用《诗经》,不管原文整体是什么意思,只求合乎自己口味,能说得通即可。引用两句,拉大旗做虎皮,证明自己的观点与圣贤相同,以增强说服力。很多古人读引前代名言警句,多用此法。这也是中国人读书一绝。《易经》的引用也一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