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乱世争雄,诸侯失败原因探究

 宏图藏经阁 2015-12-25
东汉末年,外戚专权,宦官秉政,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从此开始了近一百年的战乱时代。乱世出英雄,许多家喻户晓的人物如曹操、刘备、孙权、周瑜、诸葛亮、赵云等英雄人物映入眼帘。但是,亦有诸多乱世枭雄虽然以失败的命运退出历史舞台,如袁绍、袁术、公孙瓒、吕布、刘表等,他们在汉末三国历史上亦曾大放光辉,本专题试图分析曾经风光一时的乱世枭雄失败的原因。

  袁绍“好谋无决, 有才而不能用, 闻善而不能纳”。因此, 可以说他的战略错误与他的内在不足有关系, 而这恰好与曹操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对比。
 


  “公路骄豪,非治乱之主”。的确,袁术在面临重大战略选择时屡屡失误,最终导致其败亡。
 


  “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


  “瓒遂骄矜,记过忘善,多所贼害”;“公孙瓒保京,坐待夷灭”。


  “表跨蹈汉南,绍鹰扬河朔,然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至于后嗣颠蹙,社稷倾覆,非不幸也”。


  “厚为无用之别名,非忠厚之无用,忠厚而不精明之为无用也。刘璋失岂在仁,失在仁而不智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