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谈日常生活中的几点养生常识(六)

 心住至善 2015-12-25

下面我就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偏差的一些行为进行一些独立的解说。
六,游泳中要注意的问题。
     游泳是一种非常优秀的锻炼方式,它对人体起到的锻炼效果也是任何其他的运动方式所不能比拟的,盖因人在水中游动时,必须要四肢配合不停的均匀活动,人才不会沉入水底,而且,由于水的散热效果远比空气的散热效果要好,所以人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能及时散发出去,人也就不会像做其他运动那样产生一些不舒服的感觉而做一些不正确的行为(比如为了消除懆热难当感而猛灌一气冷饮下去伤到胃肠道,站在风地里吹风取凉除汗等)这样就确保了人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不会因为一些错误的举动反而给身体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甚至是伤害。所以但凡经常进行游泳锻炼的人们,一般身体都是比较健康的,而那些常年坚持游泳锻炼,连寒冰封冻的冬天都坚持每天下水的人们,那个身体健康程度就不用说了,东北话两个字叫“倍棒”。
     但是现在城市里有很多人都对游泳这种运动讳莫如深,当我向人们推荐游泳这种优秀的运动方式时,他们对我说:师傅啊,人家专家说了,游泳虽然是种好的运动,但是会有“寒气”和“湿气”进入身体里,我体内本来寒湿就重,我不敢去游啊!
     面对这种说法,我真的是哭笑不得,但是,这也确实不能怪他们,他们只是被所谓的“专家”给误导了,下面我就来给大家澄清下这个认识的误区吧。
     现在的人有一个极端错误的认识(包括中医界里的一些人都是如此),就是把“六邪”中的“风热暑湿燥寒”跟自然界的“风吹、炎热、酷暑、水汽、干燥、寒冷”给等同对应起来。他们简单的认为:人被风吹了,“风邪”就容易进入人体了;人长时间呆在潮湿的环境中,“湿气”就容易进入人体了;人长时间呆在寒冷的环境中,“寒气”就容易进入人体了,等等。如果是普通人,由于不懂中医里“六邪”具体所指的概念,有这种认识也无可厚非,但是中医界自己里面有那么一些人,自己学艺不精,也这样出来解说,冒充“专家”误导大众的话,那真的就无话可说了。
     中医里“六邪”的概念,讲的都是一种“气”,这些“气”在天地间的存在,就像空气的存在一样是无孔不入,无处不在的。只不过就像海拔高的地方空气就虚薄一点,海拔低的地方空气就厚重一些一样,在空气潮湿的地方“湿气”就集聚的稍微多点,在空气寒冷的地方“寒气”就集聚的稍微多点而已,但是这个“湿气”跟“寒气”本身跟自然环境的潮湿与否和寒冷与否实在并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实际上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人体也会因为“寒气”的入侵而引发感冒什么的,而在寒冷的冬季也会因为“热毒”的入侵导致身体出现内火盛旺的现象。自然界“六邪”对人体的入侵,根本不在于你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环境,而取决于你身体的哪部分防疫机制出现问题了!否则的话,那不是生活在北方的人们体内的“寒气”要厉害的不得了了,生活在南方的人体内的“热毒”和“湿气”也要不得了了,生活在西方的人们体内的“燥气”不是要把人体的肺都给破坏了,而生活在东方的人们不是都要因为体内“风邪”过重而都患中风了?可见那种把“六邪”跟自然环境等同起来的说法有多么荒谬了。
     真正的事实是:当身体由于某部分防卫机制出问题而导致自然界外邪入侵的时候,一般身体都是立即就发动反击战了,因为身体不允许外来的这些邪气在体内存留。所以当自然界寒气入侵时,身体马上就出现一种叫做“感冒”的症状,什么流鼻涕打喷嚏,头疼发热,都是身体在跟入侵的“寒气”做斗争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反应罢了;而当自然界“湿气”入侵人体的时候,在人体的反应一般都是以一种“痒”的形式表现出来,当你觉得身体哪个部位突然奇痒难当,那就是“湿气”在试图攻破你表皮的防卫层了!民间有一种不明病因的“痒病”,那实际上就是自然界“湿气”成功入侵人体后所造成的。其他外邪在入侵人体时也都各有各的反应,但是这里就有个问题,就是只要一有外界的邪气入侵人体,人体自身的防卫机制马上就开始运作,直到把这些入侵的外邪彻底清理干净为止。那么也就是说,其实自然界的“六邪”是不可能进入人体而立地生根的,那人体内所存在的“六邪”是哪里来的呢?
     原来,我们身体内存在的“六邪”都是由我们人体自身所产生的。
     前面的文章里我们提过,人体内的五脏,是完全遵循自然界“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运行的。下面我就举例来详细介绍一下五脏的这个运行机制。
     肝脏属木,它在正常运作过程中产生一种“肝气”出来,这种肝气在慧观下颜色是青色的,正常情况下它会供给心脏,并在心脏里炼化成红色的“心气”,但是,当肝脏本身的运作功能不正常了,这个时候就会有一部分肝气不是正常进入心脏去炼化,而是变成了一种“风邪”,中医上讲的“肝风内动”,其实就是体内这个风邪形成的过程。而实际上,就算肝脏本身的功能始终是好好的,没有出任何问题,它也会在肺金“相克”的作用下产生一定的“风邪”出来,这是自然界相生相克的大的规律之所在,任谁都避免不了。
     肝脏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风邪在人体内自由的游走,一般情况下它是不会对人体产生什么危害的,而这种风邪的存在也是大自然“一阴一阳谓之道”的一个正常的“正邪”互相斗争存在的最好写照。但是,当身体里面哪个部位的经络系统出现障碍时(注意:这里是要“经络系统”出现问题而不是其他的身体组织,身体内所有“正气”和“邪气”都是通过经络系统在体内运行的),这种风邪在体内运行到该部位时就会受阻而停下来不走了,而同时由于肝脏功能突然异常而产生大量的风邪出来的话,这个时候人体就会出现一种叫做“中风”的症状了。而在风邪因为体内某部位经络受阻而停止运行的时候,如果脾脏也因为运行异常而产生“湿气”的话,在风邪和湿邪的相互作用下,身体就出现一种叫做“风湿病”的症状;而如果同时还因为肾脏运行不正常产生了大量的“寒气”也运行到该部位停止不走的话,人体该部位就会因为“风寒湿”三邪交攻而出现一种叫做“痛风”的症状。
     上面我们谈的是肝脏在运行过程中产生“风邪”并让身体致病的过程,其他脏腑也是一样的遵循这个规律运行的:心气正常情况下供脾脏炼化而成脾气,但心脏同时也会产生“热毒”出来;脾气正常情况下供肺脏炼化成肺气,但脾脏同时也会产生“湿气”出来;肺气正常情况下供肾脏炼化而成肾气,但肺脏同时也会产生“燥气”出来;肾气正常情况下供肝脏炼化而成“肝气”,但肾脏同时也会产生“寒气”出来。
     说到这里,大家对于“游泳容易让寒湿进入体内”这种说法的正确与否就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认识了。自然界任何外邪的入侵都会引起人体激烈的反抗而不容易在人体内存留下来,真正让我们身体产生各种病症的邪气是我们自己体内脏腑在运作过程中产生出来的。
     但是,既然这种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人们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错误的认识呢?
     原来,是因为人们在进行游泳时一些错误的行为导致了在这个过程中外界的寒湿之气对身体的入侵,并因此产生了一些症状,所以才会让人们形成这样一个错误的认识。
     炎热的夏季,人体表面的毛孔一般都是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如果人们在下水之前不先用凉水冲冲身体,让身体的毛孔先收缩起来就进入水里的话,当身体的毛孔在水里因为受凉而急激收缩,就会把外界的一些寒湿气连带着收回体内;而当人们进入水中时,好多人都喜欢站在水中打闹嬉戏,我们说由于水的散热速度较快或是水面下一定深度的水温较水面要低一些,人长时间处于水里而不动的话,身体会由于局部体温大幅降低而减弱身体的防卫机制,而自然界的一些邪气(主要是寒湿之气)就会趁机入侵了。
     所以,我们正确的游泳方式应该是:不管天气冷热如何,下水前一定要先冲个淋浴,让身体的毛孔充分收缩以后再下水,而下水以后就要不停的游动,游累了就上岸休息,不要在水里停留不动,更不要长时间站在水里或是躺在水里玩耍,上岸休息恢复了体力后,就又下水游动几圈,如此反复几次,就达到了非常完美的一个锻炼身体的效果而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了。而且这样的一个运动如果你一年四季都能坚持进行的话,就像前面说的,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你的身体状况,就是“倍棒”!
七,洗碗中的养生
     看到这个题目,估计人们要笑了:你这个“养生”真是无孔不入啊,连洗碗这种小问题都要拿出来专门说说,那个会有什么“养生”的概念在里面啊。
     但是,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个“小问题”,它直接跟我们前面提到过的“病从口入”的理念是息息相关的。如果你能真正懂得该怎么洗碗的话,你的身体至少要减少了三分之一患病的几率,而你及你的家人的寿命也将因此而直接增加三到五年!
     如果七八十年代甚至是六七十年代在中国农村生活过的人,就会知道那个时候的人们是怎么“洗碗”的。那时的农村,妇女们在做完饭菜后,都会在锅里舀上一半锅水在火煻上煨着,等大家吃完饭后,这锅水也热的差不多了,于是就把所有的碗筷盘碟都丢到里面去洗,那时候可没有什么洗涤剂了洗碗精了什么的,所以即使洗干净的碗碟上也都有一层油腻腻的油脂粘着,要按现在的“卫生”眼光来看,那个实在是很“不干净”的一种洗碗方式。
     但是,事实上人们从古往今来都是这样洗碗洗了几千年都没有什么不妥,而那种“洗碗水”都是可以拿来喝的(在生活困难时期人们舍不得洗碗水里面漂浮的那层油,确实又把洗碗水当做“饭后茶”一样的分着把它喝了)。直到八九十年代后出现了那些化工产品后,人们才逐渐的改变了这种延续了几千年的生活方式。现在的洗碗比以前“先进”的多了,不管有多油腻多脏的碗筷,倒点洗碗精下去,分分钟洗的锃亮,“干净”得像新的一样,甚至还散发着一种好闻的清香味!聪明的人类甚至连“洗碗机”都发明出来了,人们要洗碗更简单了,只要把碗筷收收往机器里一丢,倒点洗涤剂进去,然后只要等着往外拿“洗好”的碗碟就行了。
     但是,用那些化工产品洗出来的“干净整洁”的碗筷,它们真的像看上去那样“干净”吗?
     在我的老家,人们有一句俗语,叫做“吃的污垃,长的粗大”(“污垃”是土话,意指“不干净”,“肮脏”),又有种说法是,不小心掉在地下的饭菜是“落地不沾灰”的。小孩子在吃饭时不小心掉在地下的饭菜,大人们都会直接把它捡起来放在自己口中就吃下去了,人们并不觉得那个会“不干净”。相较之下,人们反而认为那种吃东西精挑细选,什么都讲究要“干干净净”的人并不会比别人健康到哪里去,而一个孩子如果也老是生活在一个“干干净净”的环境里面的话,他也多半都是属于那种体弱多病类型的。而事实上,我们只要看看现在这些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们的体质跟以前的孩子有多大的差别,我们就会知道以前人们的那种认识有多正确了!但是因为这个问题涉及到生命中另外一个比较复杂的体系,这里就不深谈,等以后有机会又专门论述,现在还是回到“洗碗”这个话题来。
     前面我们提到,以前的人们在洗碗前都会先热一锅水,其实那个“热水”在洗碗过程中就直接起到一个消毒杀菌的作用了,而这样洗出来的碗虽然看上去“油腻腻”的好像不干不净似的,但是我们要明白一点,就是那个只是我们吃的“油”而已,就算它沾在碗上我们下顿又吃进肚子里去,它也绝对不会对我们的身体有任何的损害!而那些使用化工原料生产出来的各种洗涤剂,你要相信一点:不管生产厂家怎么卖力的宣传说他这个产品的遗留物不会对人体有害,你都不要去相信他们说的!我们说用那些洗涤剂洗过的衣服我们穿在身上都难免其对身体的伤害,何况是还要把它们吃进肚子里去!
     而现在人们普遍的洗碗方式,因为有了洗涤剂这种“强力去污”的东西,很多时候人们都不再有耐心再去热一锅水来对碗筷进行消毒杀菌了,所以,当你把洗的“干干净净”的碗筷收进橱柜的时候,你根本就不知道那看似洁白无瑕的碗碟上面,实际上沾染了多少化工产品的遗留物和致病的细菌啊!而这些遗留物在你下次再使用碗碟的时候,它们就老实不客气的随着食物进入你身体内了。
     可能有的人会说:那一点点的遗留物,有什么要紧啊,身体自己会把它代谢出去的。但是,你一日三餐吃进去的量可能没什么,可一年,十年,二十年的吃下去呢?这些化工产品在你体内的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后,它一旦发作起来,就基本上是“无药可救”的。而由于少了“热水烫”的这个环节,好多致病的细菌就随时有可能进入我们体内捣乱了。
     所以说,即使是小小的“洗碗”这个环节,里面也包含了一个不容忽视的致病因素。而真正正确的一个洗碗方法,应该还是要回归到我们的先祖们的做法:先热一锅水烫一下使用过的碗筷,然后就直接洗干净碗筷上沾着的食物残渣就可以了,千万不要用任何牌子的洗涤剂直接去接触碗筷,那些洗涤剂的作用,只是当你洗完碗以后拿来洗洗手上沾染的油渍用的。
     当我们在外面用餐时,面对“干净整洁”的餐具,那是社会生活的需要,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我们也只有将就使用,但是在自己家里,我们实在不用为了追求所谓的“干净整洁”而让那些化工产品轻易的进入我们宝贵的身体!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