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慧与狡诈并重,多情和狭隘的化身

 宏图藏经阁 2015-12-26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226),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去世后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谥为文皇帝,葬于首阳陵。由于文学方面的成就而与其父曹操、其弟曹植并称为“三曹”。

  植任性而行,不自彫励,饮酒不节,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

  这种说法看起来挺客观,颇具辩证法的味道,意思是:曹丕之所以能当上太子,从外因上讲,是因为曹植做事任性,言行不加掩饰,饮酒无度,失去了曹操的宠信,给曹丕创造了机会;从内因上讲,是因为曹丕施用权术,掩盖真情,自我矫饰,宫中的人和曹操的手下大都为他说好话,给曹丕创造了条件。

  但是,稍微有点阅读能力的人,谁都能体会到这种说法的言外之意:曹丕这个太子当的很不光彩,他玩弄欺骗的把戏;曹操立曹丕为太子,是受了曹丕的蒙蔽。很显然,如果按照这个说法来理解的话,曹丕无疑是个人品很低劣的人,而曹操俨然成了容易受人唬弄的主儿了。

  这是事实吗?以我对相关史料的理解,我认为不是,至少不全是。特别是“矫情自饰”这一条理由,我尤其不敢苟同。


  曹丕虽然在曹操膝下生活了三十多年,耳濡目染,教诲良多,受益匪浅。然而曹操播下了龙种,生出的却是跳蚤,曹丕在待人接物上,较之其父相去殊远。说具体点,曹丕气量,相比于其父,可谓一个在地下,一个在天上。

  对于昔日的敌人

  张济是董卓部将,董卓一死,张济割据南阳自成局面,成为不受朝廷约束、祸害一方的军阀。张济死,张绣侄继叔业,依然在南阳割据自立。公元196年,曹操率大军一举攻下南阳郡穰县(今河南邓州)张绣老巢,张绣投降。按理说,南阳问题已经得到彻底解决,可以高枕无忧了。只是因为曹操的一时荒唐,竟然将张济妻子,亦即张绣婶子找过来做了三陪,在张绣来看,那个女人你不能找,偏要找我婶娘,打我的脸!恼羞成怒的张绣降而复叛,率军进攻曹操中军。事出猝然,曹军不敌,撤退中损失惨重,以至曹操长子曹昂、侄儿曹安民、爱将典韦均死于此役。


  曹丕(公元187~226年),作为曹魏的继承人,打破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格局,自立为帝。他拥有着卓越的政治才能,立中书省以巩固中央集权,设九品中正制以收归朝廷的人事权。他也有着高深的文学造诣,与其父曹操、弟曹植并称为“三曹”。在人格上,与其父曹操的多重人格相比,曹丕则显得善谋多诈而不能容人,而这种人格特征与他内心深处的自卑情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自卑情结

  在心理学上,自卑是指个体的一种软弱、无能、低劣或自感不如别人的复合心态。阿德勒(Adler)认为,自卑感是一种人人都会有的情结,它起源于童年时期的弱小和无助,加上器质性的缺陷和社会性的挫伤,会使人形成一种复杂的情节,即自卑情结。自卑情结多数是由于环境条件的反复刺激而慢慢形成的,也有的是突然的强烈刺激形成的。其形成后,意识往往过于执着,负向暗示不断加强,最终表现出多种症状,主要有:(1)、封闭自我以掩饰自身的弱点;(2)、对周围事物敏感,因而很容易遭受挫折;(3)、有超现幻想及严重的孤独感;(4)、十分在意竞争结果。与此同时,没有人能长期忍受自卑感的煎熬。它会使人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以求改善处境并争取优势,从而超越自我,达到人格升华。


  魏国太子争夺战明枪暗箭,生死之地。一直以来,曹植出尽了风头。在太子争夺战中,曹丕也曾经为此而恐慌过,他向自己的老师贾诩讨教。贾诩说:“您只要兢兢业业,不违背做儿子的礼数就可以了,不必去想那些虚名。”曹丕接受了贾诩的建议。有一次,曹操亲征,曹植再一次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作了一篇歌功颂德的文章来讨父亲欢心。

  曹丕却没有这样做,而是伏地而泣,跪拜不起,一句话也不说。曹操看到曹丕这样,连忙问他:“怎么了?”曹丕哽咽着说:“父王年事已高,还要挂帅亲征,做儿子的心里又担忧又难过,所以说不出话来。”曹操听后,大为感动。最终,曹丕被立为太子,而曹植则因为风头过盛、才能过显丢了前途。  

  企业家的个性本质上都是张扬的,这种张扬实际反映在他们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拼搏精神和不服输的态度;反映在他们对渴望成功的不惜付出和满腔热情;反映在他们永不满足、寻求新一轮发展的渴望和努力。大凡张扬的人,往往勇于创新、感冒风险、大胆进取、不怕艰难困苦,不达目的,不肯罢休。有些企业家看起来十分“低调”,但这只是其外在表现方式,其内心深处还是“张扬”的,否则,就很难解读成功企业家所取得的种种辉煌业绩。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115年),曹操晋爵为魏王,曹丕和曹植争夺太子之位的竞争,进入了决定性阶段。对这两个儿子,曹操也拿不定主意让谁来接班,他在犹豫,在比较,在考察中,这就使得继位之争更为激烈。

  曹氏一门,不乏大才,曹操的这两个儿子,可都是非同寻常的人物,两个人都很聪明,很有文采,也很有想法,而且两个人都有朝中很有地位的大臣的拥戴和支持,可谓是势均力敌。当然,两人也各有不同的优势。

  曹植机警聪敏,才华横溢,据说,他年少时很像小时候的曹操,长大后,文艺才能十分突出,多才多艺,才藻敏瞻,他反应特别机敏,文章写得极快,又写得极好,他非凡的文才,在当时,几乎是无能可比,所以,曹植颇得曹操的喜爱,很早,曹操就有立他为储的想法。

  曹植的杰出的才华,以及他的十分出色的文章,使他还得到了朝中的大才子们的青睐,丞相主薄杨修,是当时很有名的聪明才子,他和曹植经常在一起吟诗作赋,切磋文章,他一心想辅助曹植等太子之位,为曹植出谋划策,尽心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