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改革是“锦上添花”吗

 江山携手 2015-12-26

 

近期在参加教研活动的过程中,偶然听到了一个论调:课堂要想进行改革,只能针对那些能力相对较强、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群体进行,如果学生层次太低、基础太差,学什么都学不会,甚至连老师的话都听不懂,还谈什么课堂改革啊?简直就是瞎耽误工夫!

我猜想,持此论调的人骨子里必然有个根深蒂固的观点:课堂改革并不能让课堂改头换面,脱胎换骨,相反,那只是一场“秀”,最多是老百姓所说的“高岗填土”、“锦上添花”之类……

呜呼!沿此逻辑往下推理,必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水平真高的,无改之必要;水平真差的,无改之可能。课堂改革,无非“鸡肋”也!

诚然,时下的确有些所谓的课改经验是精心“炮制”出来的,一系列堂而皇之的“包装”,空有华丽的外表,却无真正的实质。尽管可以在台面上轰轰烈烈,但在所谓的“某某经验”、“某某模式”背后,仍是传统的,以牺牲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的“死灌硬输”,来换取高分、高升学率的荣耀。但如果简单地因为这些“鱼目混珠”的现象而对课堂改革的必要性全盘质疑,就免不了犯下“以偏概全”、“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错误。

我们首先要认真审视一下学生的“差”。知识功底差,能力水平差,绝不是某一个学生群体天生就带有的标志,这种差往往恰恰源于学生所经历的课堂的不足,是课堂从内容到传达内容的方式出了问题,没有打通学生的接收通道,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出现了接不上茬的现象,久而久之,逐步把学生推到了“差”的深渊。如果以学生差为理由拒绝课堂改革,必然会让这些学生持久地在谷底呆下去,甚至永远没有露出头来的那一天。因此,课堂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要想法设法把我们或我们的同行们在学生脚下一节课一节课所挖出的那个巨大的深坑填平,甚至填出一个“高岗”来,让学生能够见到阳光,能够呼吸到新鲜空气,从而能够在学习中“活着”。

课堂改革说起来是个很大的话题,其实可以简约概括:把课堂上的时间、空间、机会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们学习成长的摇篮,成为学生们追梦的场所,让学生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领悟知识的充实,享受到成长的幸福。这就是课堂改革最基本的方向,也是课堂改革的关键。

而这些,与学生能力强弱并没有直接关联。研究我们的学生,找到他们的知识起点和能力起点,挖掘潜藏于他们内心的渴求上进的冲动,将压在他们心口的石头搬开。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里,在充分的机会中,在自由的空间下,学生们翱翔于知识的海洋,自主、合作、探究着,那将会是什么样的情境?试想,这样的环境中,将会编织出多少梦,将会成就多少梦?

作为教师,执着于课改,其实就是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送去一缕春风,一枚炭火,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点燃学生泯灭的激情。而这,对那些从未享受到学习乐趣的差生而言,不是更需要吗?

可见,课堂改革绝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如果一名教师以无价值为理由拒绝课堂改革,也许就是其掩饰自身懒惰、平庸、无上进心所扯下的一条“遮羞布”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