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有人说中国媒体人很“丑陋“?丨来稿

 昵称835753 2015-12-26

编者按


此文是我们媒记近期收到的一份来稿。考虑到原标题“丑陋的中国媒体人”会让部分人感到不适,媒记君在推送时将标题改成了现在的标题。作者是一位媒体人,我们相信他发来此文的初衷并无恶意,只是想鞭策各位媒体从业者更加努力的奋斗,所以我们奉上此文与大家一起品读(文章略有删改),望大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正文】


2015即将过去,我觉得经过这一年,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媒体是多么丑陋的一个行当,或者说这个行当的从业者普遍很丑陋,也正是这一份丑陋让这一行不断走下坡路。我今天抽点时间来“贵宝地”讲几句“真心话”。

丑陋之一虚伪自大


“虚伪自大”是媒体行业从业者最大的通病。一个记者跑几年线口,手机里存上几个领导或者大老板办公室的号码就真当自己和他们是亲兄弟了。出去逢人就谈自己和谁谁谁很熟,帮谁谁干过什么大事。可实际上呢?人家根本都不记得你们是哪个角落的人。

媒体行业人还特别喜欢美化自己,说起来就是自己做过一个稿子如何如何影响了当下。可实际上呢?你写的稿子还不如人家一个有创意的辞职信曝光度高。

或许,一群爱装逼的记者对一家媒体单位影响不大。那么一群爱装逼领导呢?现在多少报社的领导还觉得技术部就是一帮修电脑的人?连技术都不重视还谈什么新媒体?你要说传统媒体只需要会修电脑的技术人员我也认了。可往往此类媒体领导还会振振有词地教育手下一帮编辑、记者:我干了几十年媒体,看的版、研究的稿子比你们吃的饭都多,他们那些搞新媒体的就是跟风,肯定马上要倒闭……

如果是深入研究之后再说打败新媒体,那可能是信心。指望靠多看几十年新闻纸的版面来打败新媒体那就是扯淡了。当然,我说的也许只是极个别报社领导,不能说很普遍。

这个年代,媒体布局微博、微信应该是最基本的配置吧?你们统计过媒体单位的微信、微博编辑到底是什么身份,在编辑部处于什么地位吗?我很负责的告诉你们,传统媒体“两微”编辑里相当大的比例都是实习生在负责。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传统媒体管事的人始终看不上新媒体。

你可以说传统媒体毕竟有自己的主业,转型需要时间。我也懒得辩驳你的说法,我就问你,微博、微信出来了多少年了?你就是一列火车要掉头,时间也够了吧?

还有多少传统媒体领导对着外面人总说自己单位经济效益、社会影响无与伦比,搞得像少了这个单位全国人民都活不下去了一样。结果一转身就是:“今年很困难,大家把这些发行任务分一分吧……”变脸这活儿肯定不是我这种人学得会的。

所以有人问我:你看见那么多报社、杂志倒闭,伤心吗?我一般告诉他:倒闭活该。




丑陋之二贪财忘义


有一种理想叫“妙手著文章,铁肩担道义”,但对于不少媒体人来说只能是:既要当那个什么还要立那个什么。

什么发稿之前看看人家是不是广告客户就不说了,毕竟大家也要吃饭。可是明知道对方有问题,还屁颠屁颠的跑到人家那里去参观考察,这吃相就太难看了吧?我也懒得点名,你们可以查查那些出事之前的大企业的官网,哪一家没有专门“邀请”过个把媒体的人去站台讲几句好话?

这种“邀请”背后是什么路子应该就不需要我点出来吧?大企业也就罢了,还有一次一个小单位出事了,人家第二天就在门口摆个小桌子,专门发信封。当地所有媒体均有记者去排队“采访”,我就呵呵了。为了三五百块钱,至于吗?

当然,这也许是个人行为,不能代表整个行业。不过,十几家媒体单位的记者加在一起算不算一个行业的缩影?顺路说一句,我真不是责怪这些记者,毕竟他们采访回去估计也是发不出来的。

对企业的一些新闻还算小事,最要不得的是对待很多普通人的方式。我刚入行的时候跟单位某记者去乡下采访,人家对着记者讲了十几分钟,记者爱理不理。过了一会儿,人家拿来两个信封,记者态度立马转变。这样的记者多了怎么让人家看得起媒体人?




丑陋之三毫无操守


“操守”对这一行的人来说,只能呵呵。有电视台的同行为了让新闻感人,在拍摄中间专门停下来给采访对象做心理工作:“他就要死了,你不伤心吗?你再也见不到他了?会不会想哭……”

这还不是我见过最没底线的采访,最没有底线的是某电视记者采访社会新闻的时候“开导”采访对象:“人家那样欺负你,你现在就忍着吗?你是不是男人?是男人就冲过去打!”采访对象打人的时候,记者顺势报警……托各位同行的福,我有幸看到了很多“劲爆”的新闻现场。

“操守”这玩意对传统媒体的记者都没啥意义,更不谈什么职业新媒体的编辑了。前不久那么多微信号被索赔一千万就是最好的例子。可前车之鉴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你们在网上随便刷一刷,各种出大事、各种名人还是继续“乱说话”。这让人怎么能对“媒体”两个字有信心?

更搞笑的是,有些人传统媒体混下去了,没办法只能改做微博、微信什么的。毫无计划也毫无突破之处,还偏要标榜自己为“转型”。人家吴晓波、秦朔那种是转型,你那种就是蹲在家里当网瘾大爷而已。

我从传统媒体干到新媒体,光怪陆离见得太多。我对媒体行业有信心,对中国媒体人却越来越没有信心了。不说了,愿未来的盛世能如你我所见。



原创稿件,转载需附带下框内容及完整二维码:


本文转载自媒记(xdnmtzj),一个板着严肃脸深扒媒体圈八卦的微信公众号。


欢迎各位媒体圈人士戳下方二维码关注媒记及个人工作微信“媒记君”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