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狗肉不上席

 赵东华 2015-12-27

狗肉不上席 编辑词条

狗肉不上席是一句老话、俗语。狗肉不上席的"席"指的是"大席",大席一般是用于仪式,宴会,待客,比较隆重,比其它肉食用家畜,狗太不够分量,狗肉不够级别档次,所以狗肉一般不上大雅之席。

  10
本词条 目录字数过长, 欢迎各位 编辑词条,额外获取10个积分。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狗肉不上席

  • 属性

    老话、俗语

  • “大席

 
  • 年代

    南北朝代

  • 学者考证

    汉在宴席上,没有狗肉的位置

  • 代表

    代表散伙

折叠编辑本段基本解释

狗肉不上席是一句老话、俗语。狗肉不上席的“席”指的是“大席”,大席一般是用于仪式,宴会,待客,比较隆重,比其它肉食用家畜,狗太不够分量,狗肉不够级别档次,所以狗肉一般不上大雅之席。

折叠编辑本段狗肉不上席的文献和传说说法

按照文献或者是传说,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狗肉不上席狗肉不上席

1、在南北朝代,游牧民族居多而且他们主要以狗为猎具和牧放的守护者,所以忌食狗肉。再加上那是佛教昌盛,在佛学典籍上把狗视为不洁之物,严禁屠食。

2、在宋代宋徽宗当皇帝听说“崇宁初,范致虚上方’十二宫神,狗居戌位,为宋徽宗本命,他降旨禁止杀狗。

3、在清代,满族人传说狗和乌鸦救过努尔哈赤的命,因而不吃狗肉,所以狗肉上不了席。

4、认为狗是吃屎的,很下贱,不健康,品质太差,所以不能上席。

5、古有打狗散场伙,意思是说把吃狗肉,就是代表散伙,大家各奔东西,所以请客一般不用这道菜。

折叠编辑本段狗肉不上席的学者考证

有学者考证说,一是由于佛家主张“戒杀放生”,梁武帝肖衍提倡素食终身,所以佛门弟子也就难以再享狗肉了。二是道家有忌讳,李时珍曰:“道有以犬为地厌,不食之。”三是统治阶级的迷信思想。据《曲洧旧闻》记载:“崇宁初,范致虚上言,‘十二宫神狗戌位,为陛下本命,今京师有以屠狗为业者宜行禁止’。”宋徽宗听后,就立即降旨禁杀狗,并规定凡不再杀狗者,“赏钱至二万”。另外,在满族人中还有一种传说,那就是黄狗和乌鸦救过努尔哈赤的命,所以满族人由此不再吃狗肉。清统治者进关后,汉族也不得不附和。查阅清宫的御膳,包括满汉全席在内,尚未发现狗肉。时间长了,不少人也就逐渐不知道狗肉是什么味道了。尽管有的汉人仍然吃狗肉,但慑于满族统治者的忌讳,所以在堂而皇之的宴席上,也就没有狗肉的位置了。

折叠编辑本段现实生活中国著名狗肉菜肴

江苏的沛县狗肉:传说中是秦朝末年刘邦的大将樊哙在作狗肉贩子时发明的。

贵州的花江狗肉:贵州布依族的传统菜。

广东湛江的白切狗肉:湛江人一年四季的最爱。

广东的狗肉煲:流行于广州、肇庆等城市。

大皇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