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拆影评001:《调音师》影评解析

 睡猫candy 2015-12-27


文|华冶夫


本文为【艺考在线】www.yikaoxian.com写作,根据我在QQ群的讲座实录整理,原文略有删减。艺考生读者请仔细读完,必有收获!祝大家新年快乐,梦想成真!


讲座分三个部分:

《调音师》影评解析

①影片结构

②影评思路

③细节论据


-----------------①影片结构------------------


现在开始,先谈结构。


记住!考试拿到任何一部片子,不管何种类型,先把结构捋出来再说,这是理解影片的第一步!


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结构分3个部分,我把它归纳为:人生失意+自作聪明+玩火自焚,拿着片子练过手的同学应该一秒钟就能看懂这张图说了什么。


需要提醒一下,结构图除包含情节外,还包含各部分在片中大致持续的时间。


下面再上一张图,描述影片的情绪走势。


能看懂吧,从消极变为积极,再变为消极(深处危险中)。

------------------②影评思路-----------------


动笔之前,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选取影评的角度。我要求学生在看片记笔记阶段就要思考这个问题,等片子一放完,结构大体上已经搞定了!


该选什么角度?


我的建议是,人物角度!


如何选取影评角度?我在云课堂课程中已经阐述得非常清楚了,这里再啰嗦两句。这是个关于人性贪婪的寓言故事,跟大的时代背景无关,抽离掉社会背景,故事也完全成立,所以用排除法可以确认,本片适合分析人物!

如何分析?


跟长片不同,短片篇幅有限,分析人物时往往通过他的行为轨迹,勾勒人物轮廓。刚才的影片结构图,其实已经把这个人物的行为轨迹勾勒出来了。换句话说,把这部片子的结构搞清楚了,人物轮廓已然显现。

我拟了个影评提纲,供大家参考!

作茧自缚的人

——评短片《调音师》中的阿德里安

他人生失意,令人同情。

他自作聪明,作茧自缚。

他玩火自焚,教训深刻。

-----------------③细节论据-----------------


一篇精彩的影评,即便不是在应试的压力下写作,选取细节论据都是至关重要的。接下来听我我慢慢拆解!


先拆第一个部分,即“人生失意”。


这个部分很短,,但十分精悍,有很大的信息量。需要说的是,影片的画面开头跟结尾连接在一起的,大家在整理结构时要把他的位置还原。


第一部分人生失意,表现主人公命运的大起大落,通过景别的巨大反差、冷暖色彩的反差,表现了这种大起大落。


大远景,主人公登上伯恩斯坦钢琴大赛舞台。


切到特写,人物居中,显得十分拘谨,他表情紧张,密集的汗珠布满额头。


接下来是人物从巅峰跌入低估。用两个镜头交待的,非常棒!先是一个俯拍的镜头,头枕钢琴黑白键的枕头,一脸失落憔悴。

接下来是第二个镜头,画面信息非常丰富!


主人公双手紧抱胸口,横躺在画面中,疲惫憔悴;背景是妻子模样的人,收拾行李,没有告别,断人离开,留下一声绝情的关门声。(注意关门的声音,后面用得上)

前景也特别有意思,主人公眼前一只鱼缸。这只鱼缸把主人公面孔扭曲,眼睛放大,突出眼睛,既表现了主人公心理的扭曲变化,又为下一个段落(装瞎)埋下伏笔!

刚才是拆解第一个段落,镜头运用非常简练,绝不拖泥带水。事实上,这样的运用尤其深刻含义的。

为什么把人生遭遇失败的过程交待得如此简短?

我的理解:时间短,意味着避免过分渲染主人公失意的过程,暗示他的遭遇不值得过分,构成他欺骗别人的充足理由!导演用控制时间,表达了对阿德里安随后作为的批判态度。

当然,短短几个镜头蕴含的信息量十分巨大,运用了高超的叙事能力和精准的视听语言。

接下来拆解第二个段落“自作聪明”。

这个段落由两条线索构成,是本片结构最复杂的段落。


第一条线索是两人对话,这条线索需要是叙事上的作用,大家意思一下就可以了,唯一需要关注的重点是主人公讲的那个故事,莫卧儿王朝的沙贾汗建泰姬陵的故事。


问大家一句,主人公讲这个故事想表达什么意义?


别想太多,如果看片够仔细的话,答案已经在片子中了,请看字幕。


“人们认为失去会令人更敏感!”这就是他讲故事的目的,自作聪明地为自己辩解。

所以,再次提醒大家,考试看片(尤其是短片),尽量不要放过每个细节,如果你注意到了这句话,你得出刚才的结论会既轻松,又理直气壮!

总结一下:

自作聪明段落线索一,两人对话(重点是泰姬陵的故事,把握这一点就够了);线索二,主人公欺骗的善良的人们。

问个问题,片子中共出现了哪些被他欺骗的人?(很多同学答不全)

我来回答:

1.老人


2.红衣服女孩


3.内裤西装男

4.跳舞的少女


5.餐厅服务员


6.过马路的老太太


这些人中,哪个最重要?


要学会抓重点啊,同学们!

舞者段落最重要!因为整段画面的背景音乐正是调音师给舞者弹奏的音乐;此外这个段落的最后一个镜头,切换到他欺骗女孩的吻。女孩在段落中间和结尾两次出现。然后直接切到下一个段落“玩火自焚”


刚才有同学谈到舞者亲吻主人公的特写镜头中用的是侧光, 打出阴阳脸的造型,可以围绕这点稍微展开分析。

说点题外话,注意这两个镜头直接切换,从亲吻直接切到下个场景,我们在写故事时,也要借鉴这种写法。从一个场面,直接“切”到另一个场面,大胆省略不必要的过度,不要拖泥带水,直接“切”更过瘾,更有电影感,节奏感更强劲!

接下来拆解“玩火自焚”,这是本片展开最多的一个段落,主人公进门发现凶案后,经历了“三个步骤”,陷入万劫不复的危险。

第一步是脱衣。

第二步是检查眼镜。


第三步是裸身调音。


这个段落,光线低调、环境封闭,气氛紧张压抑,主人公在这三步中,任何时候都可以脱身,但他选择继续伪装,最终命悬一线,被射钉枪对准脑袋,彻底失去机会。

下面谈谈结尾,首先要“搞清楚”最后那一声咔嚓声!


那一声咔嚓到底代表什么呢?

如果单纯理解为射钉枪射死了主人公那就太low了,何来结局的开放性?

在我看来,至少有四种(或更多)的可能性:1.射钉枪射击并射死主人公;2.射钉枪射击,女主人自杀3.射钉枪射击,射向别处;4.警察撞开门的声音(注意男主角妻子离开时的摔门省,跟射钉枪声音类似)

以上四种可能性,构成了故事的开放式结局(去猜吧,导演就是勾引你去猜)不管是那种情况,这个结尾非常清晰地表达了一点:主人公为自己的欺骗行为和执迷不悟,已经付出惨重的代价!

有的同学看到了片子里的偷窥细节,我倒觉得不必深究,在把握大结构的基础上,有一些细节来丰富影片的质感是必要的,但我们分析时,不宜过度放大,走偏了方向。

谢谢大家!(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