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孟庆星书法

 百了无恨 2015-12-27


 

孟庆星


简介:

孟庆星,1966年生,书法专业博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为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湖北美术学院书法专业教研室主任,湖北美院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流印社副社长,武汉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湖北省书画研究会副主席。


书法作品2001年获中国书法最高奖“首届书法兰亭奖”银奖,2013年度获书法报全国兰亭诸子奖,2008年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首届书法册页作品展三等奖。十几次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展”、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行草书展、扇面书法作品展。


承担并负责国家级课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万历书坛——邢侗个案研究》(已结项),论文分别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八届书学讨论会”三等奖、“全国第十届书学讨论会”优秀奖(最高奖)、湖北省第八届社科成果奖评选三等奖。


01
书法创作自述

文/孟庆星

在我看来,“书法”一词可以拆开来理解,既包含着所谓形而上“道”的东西,指的是一个结果,这即是“法”;还包含着创作主体借助工具材料、笔触与外部世界对话的过程,这即是“书”。书法“道”之高妙境界,令人向往,但当下的“书写”过程同样具有独立的价值。有法故我在,有写同样故我在。当我们为着某种特殊的规格、形制和目的创作而创作的时候,本真的东西、当下的愉悦感反而最容易迷失了。


书法教学、书法研究、书法创作构成了我的书法活动的主要内容,因而“书写”也就贯穿其中。在教学中要书写,在研究中我也喜欢找一只毛笔放在手头,对感兴趣的段落、资料或抄录、或随记感悟文字于页眉处。即兴式逸笔草草使我在看似简单枯燥的资料翻检中体验着一种书写的愉悦。即便是在专门的所谓书法创作实践中,“书写”也构成了其重要部分,这包括创作的启动、意象的捕捉等等。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作为结果的作品本身也是要关注的,但我更注重享受书写或创作的过程。


刘熙载在《艺概》中说:“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如其人”以及古人所谓的“修辞立其诚”也正是我的所谓书法创作努力追求的效果。


02
孟庆星书法别义

文/吕金光

沙孟海在《近三百年的书学》中所说:“艺术的价值是一个问题,本不能相提并论的。”在我看来,孟庆星虽然出道较早,但其名望不如他的书法水平之高,这与他始终保持边缘化的民间立场有关,所以他的书法神闲意浓,适心见性。他是典型的性情书家,他的行书取法《圣教序》,并揉入金农、谢无量笔意,不失六朝碑版之朴拙,资质烂漫,无庙堂之言,但有山野林下之风。他书习王字,而能够脱落门径,在于他避开了一般习王者一味追求其瘦硬柔滑之意。又取法于金农、谢无量、稍事夸张变形。他的聪明之处在于不达其意情形之下,又取姿于六朝碑版,富雄于拙,拙中富秀,资质烂漫,可谓得浓肆之旨。依我陋见,孟庆星的行书应该说是雅意深致,不失朴拙之意。



作品欣赏:



行书团扇柳宗元等诗三首



行书李纲诗


(请将手机横置欣赏)

小楷唐伯虎题画诗



行书黄宾虹题画诗


(请将手机横置欣赏)


行书扇面林敏等题画诗二首


(请将手机横置欣赏)


行书王渔洋诗二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